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 第十五章 夜探翠屏庵

大明鹤来堂佚案录 第十五章 夜探翠屏庵

作者:王烟臣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18:47:42 来源:小说旗

两下里商议下来的结果,是由年轻好事的六员外诸葛岘自告奋勇带着四名庄丁,陪同魏先生一众人连夜去尼庵。

诸葛伯均身体孱弱,不宜夜行,众人皆劝他不用亲自前去,他便支派府上的一位管家娘子同行,这位湘妈妈五十上下,举止很得体,说话极爽利,人也颇康健,魏先生觉得有一位年长妇人在场,对于他们一行人顺利去尼庵见到张大姑娘有帮助,便欣然同意她加入队伍。

一干人盘桓在翠屏山道上时,夜幕完全垂了下来,周遭一片青黑。

两名庄丁各持了一盏油灯打前阵,脚下依稀还辨认得出道来,湘妈妈手里提了一盏小巧的琉璃宫灯,也不知用的什么照明,倒比那两盏油灯亮许多,魏先生知是他诸葛家秘而不宣的法门,也不多问。

王才抖擞了一下精神,双手交叉托住肘子,道:“山里的夜晚还是挺冷的,我还是头一遭夜里爬山路,怪有趣的。”

王恒道:“可不是,又紧张又兴奋的感觉,觉得谜面快要解开了。”

诸葛岘笑道:“小才哥,你再走动一会子,身体活动开了,就不冷了。倒是你们得留神脚下,虽说山路上石阶凿得还不错,你们城里人却不比咱们乡下人走的夜路多,得悠着点。”

王才知他是好意,果然落脚都仔细一些。

方才翻过了个陡坡,诸葛岘叫道:“大家仔细了,前方有个大水潭。”

七八块三尺见方的青石,横亘在大水潭中,连成一条石板路,跨过这些大石头,才又是上山的石阶。

行到此处,丝毫不见午后一场大雨的痕迹,青石板上干板得很,既无水迹,也无泥污。

依稀看得到潺潺的流水仅仅没过青石的一半不到,众人抬脚各自跨了过去。

山路崎岖,爬山比较累人,尤其是诸葛岘口中的三个城里人。

新鲜劲一过,王才简直累坏了。

“这翠屏山,有多高啊?”王才喘着气,他见诸葛岘他们几个神情自若,就连年纪最大的湘妈妈也是行走如常,便不好开口抱怨。

诸葛岘闻弦歌而知雅意,安慰道:“小才哥,忍一忍便到了,这翠屏庵本就在半山腰,不用爬山顶的。”

王才三人均是大喜,王恒的体力和小才差不多,早就直喘粗气了,因众人都是来帮他的,故而勉勉强强硬撑着。

便是魏先生稍稍年长身材高大些个,常年只是拿笔杆子,手脚也无甚气力,这一番爬坡几乎耗尽力气。

魏先生闻言精神大振,操着太仓乡谈对两名弟子道:“豪臊豪臊。”众人勉力朝前。

略略再前行几许,点点如豆的灯火在山岩间浮现,若有若无的佛香散入一众人的口鼻。

“就是这里了。”湘妈妈道。

黑黝黝的山门矗立在山岗上,秋夜的冷风吹来,枯叶落地的飒飒声,无限寂寥。

湘妈妈走上台阶,连扣数下门环。

想是山里的修行人睡得早,湘妈妈又朝庵堂里喊了好几下,山门里才有了点动静,细细簌簌的脚步声,接着门缝里亮起了昏黄的火光。

“是谁呀?”门内响起了苍老含糊的声音。

“山下高隆村的诸葛家,求见静虚当家的。”

咯吱一声,山门启开一条缝隙,一个佛婆模样的人探出半张脸,狐疑地望着一行人。

湘妈妈上前一步,道:“阿李,我是诸葛家的阿湘啊。”

她指一指诸葛岘,道:“我家六老爷求见静虚当家的,有要事相商。”

“哦,是阿湘。”佛婆见是熟客,表情放松了许多,把山门打开请一众人进去。

因是尼庵,又且是夜晚,湘妈妈同诸葛岘低语一番,诸葛岘吩咐四名庄丁只在山门守着。

“诸葛员外,你们,请到这里略坐一坐,”老佛婆将他们让到知客堂,又与他们倒了一盏清茶,然后转身去回禀静虚师太。

陶具虽然粗粝,茶水于行人来说却极受用。

魏先生淡淡扫视屋内,陈设简朴素洁,壁上挂着一幅鱼篮观音像,墨迹淋漓,飘然出尘。

看来,像是一个清修的地方。

半晌,佛婆跟在一位淄衣老尼身后回来,湘妈妈站起身福了福,道:“叨扰了,静虚当家的,我家六老爷有要事同你说。”

那老尼见是诸葛岘这个小孩儿,心中疑惑,不禁侧脸细瞧了好久。“诸葛施主,夤夜来访,有何见教?”

诸葛岘躬身施礼,故作老成道:“师太,本不该夜里造访,多有得罪了,还要请庵里修行的张大姑娘出来一趟,有要紧的事体找她。”

“张大姑娘。”静虚老尼蹙了蹙眉,欲言又止,顿了顿,吩咐佛婆道:“请她来一趟吧。”

这一等,良久也没有等来张大姑娘。

老佛婆前来回话:“张大姑娘已经安置了,她这一向天冷气燥,身子便有些不爽利,请几位施主过些日子再来吧。”

诸葛岘便将魏先生三人作了简单的介绍:“这三位都是县衙派来的,因与县里一桩要案有些牵连,请张大姑娘务必出来问话。”

静虚师太大吃一惊,手中茶盏险些掉落蒲团。

翠屏庵虽说是山中苦修之处,也受俗世供养,自然不会完全不通俗务。

有道是灭门的知县,她晓得其中轻重厉害,站起身与众人道:“施主稍待,老尼前去唤张大姑娘前来。”

过了一阵,行走的步履声传来,两个稍沉重的脚步声,止步于知客堂外,另一个轻盈的声音推开木门。

进来的是个灵秀的少女,她一袭淄衣,低头默然端坐蒲团。

魏先生率先开口打破沉默,道:“张大姑娘,我来问你,上个月八月十六下午,你有没有见过一名年轻书生,身着湖蓝绸衫,当时他应该就在贵府上。”

少女抬起头,默然良久,而后辞色清冷道:“说起来,有这么回事,那日我回家祭拜先祖,遇见一名书生迷路,好似他就着湖蓝衣衫。”

一干人都吁了口气,果然有干连。

魏先生追问道:“那书生,你可瞧见他去哪里了?”

少女目露冰霜之色,道:“八月十六傍晚,我自家中老宅回转庵里,见那书生跟在我身后,只道书生迷路了,也不知晓他意欲何往。那日忽降暴雨,上山坡的大水潭水流湍急,我在前头听那书生发出惊呼,转身只见他一脚踏空被水流冲走了。“

“啊。”众人皆是讶然。

王才向来有正义感,道:“你这女郎心肠这般硬,一个大活人掉水里,你不敢去救人,也该喊村里庄丁来救,或是告了静虚师太安排人手,竟没事人一样跑了。”

少女露出一丝讥讽之意,道:“我在村子里,不过是像囚徒一般的人,自顾尚且不暇,哪来救人之力。”她眉目一扫诸葛岘,不尽的疏离之意。

诸葛岘齿岁尚小,还在懵懂之间,魏先生冷眼旁观,只暗暗记住。

“你。”小才一时口拙,竟无言以对。

少女容色冷淡,敛衽为礼,径自告退了。

这样冷心冷肺的人,怕是大家都没怎么见过,魏先生同众人交换了一下意见,张大姑娘的话如果属实,便没有再追问的必要了,于是向静虚师太告辞出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