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48章 荧惑守心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48章 荧惑守心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1:44:45 来源:小说旗

深夜长安报邸内,灯火通明,与外面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

人来人往,忙碌而有序,有的正低头抄写着文章,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有的则手持报纸,仔细阅读,从中汲取着灵感,为明日的报道增添一抹亮色。

报邸的规模日益扩大,人手也越来越多,这里已经成为了长安城信息传播的核心。

总编王盛端坐在主位上,面容凝重,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深知这次的事件非同小可,牵涉到的竟是太子这样的大人物。如何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又能巧妙地避开锋芒,不被抓住把柄,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

王盛转头看向一旁的哀章,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哀章沉思不已,突然眼神一亮,缓缓开口:“王总编,我有个想法,不妨将这件事——日食之事,有意无意地融入到一个小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传达出我们的立场,还能让读者在品味故事的同时,感受到其中的讽刺意味。”

王盛闻言,连连点头:“好主意!哀章果然是个才子。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保护自身安全。事不宜迟,赶紧动笔吧。”

哀章也不含糊,当即拿起毛笔,蘸满墨汁,开始在宣纸上挥洒起来,笔触时而轻盈如羽,不一会儿,一篇带着淡淡讽刺意味的小故事便跃然纸上。

王盛接过一看,不禁拍案叫绝:“好!很好!就按照这个上报吧。”

随着王盛的一声令下,一张张报纸被迅速刊印出来,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这些报纸很快就被送入了每个报童的手中。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新都侯府邸的书房时,王莽已经坐在了桌前,拿起一张报纸,仔细地阅读起来,目光扫过那篇小故事时,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微笑。

王莽放下报纸,轻轻拍了拍桌:“很好!这个哀章和王盛,倒是挺厉害的,不仅巧妙地传达了我的意思,还避免了直接冲突,真是难得的人才。”

这篇小故事虽然简短,让人们在谈笑间便能感受到其中的讽刺与批判。而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意图传达给了整个长安城的人。

“该轮到其他人出场了。”王莽心中暗道。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百姓们也在热议着那篇小故事。茶馆里,街头巷尾,人们三五成群,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人们开始质疑太子的能力和品行。一些人甚至直接指出,太子继位竟然发生日食,这是不祥之兆,国之不幸,这些声音逐渐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直指太子的地位。

宣室殿内。

宦官们穿梭于殿内之间,传递着各地的消息与奏报。

宋典刚将一摞奏书抱起,准备送往太子宫,

刘骜轻轻捏了捏太阳穴,试图驱散些许疲惫。

“陛下,司隶校尉解光求见。”宦官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刘骜放下手中的毛笔,墨汁顺着纸面渗开,点了点头,示意解光进来。

解光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行了一礼后,汇报:“陛下,近来长安内外,谣言四起。皇太子加冠以来,灾难频发,德行不兴,不少人都扬言废立之举。”

刘骜眉头紧锁。低声自语,随即下令:“立刻封锁这些言论,不得再乱传。”

解光走上前,低声说道:“陛下,此事出自民间,很难杜绝。不如想个办法转移注意力,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刘骜点了点头,深知若不及时处理,这股舆论洪流将会对太子的地位造成致命打击。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当思考对策时,

宦官再次前来通报,郎官贲丽请求面见,说有十分重要的事。

郎官贲丽,刘骜满脸疑惑,无缘无故的为何要面见他?

“陛下,臣昨夜观察星象,发现无比的混乱,此乃荧惑守心,这是极凶厄之象。自秦以来,从未发生过如此恐怖的现象。”贲丽恭敬地鞠躬,朗声说道。

刘骜听到此言,面色更加沉重。日食、谣言,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刚才因为日食的事而烦恼,现如今又碰上这事。

“你认为此事有何破解之法?”刘骜直视贲丽,语气中带着一丝冰冷。

“陛下,此事乃君王的灾祸,需要找一位高权重的人,为其挡灾解化,才能解决此事。”贲丽拱手说道。

刘骜的眼神愈发冰冷,直视着贲丽:“哦,真的吗?你最好不要骗朕,若是骗朕,你应该知道下场吧。”

贲丽被刘骜的眼神吓得胆战心惊,支支吾吾地说道:“臣……臣怎敢欺骗陛下,请陛下明察。”

刘骜看着贲丽的表情,心中隐隐觉得他说的或许是真话,找个人替罪,确实可以转移人们对,这件事的注意力,但又不禁思索:谁能够承担这个重任?

这种事恐怕不能明说,否则将来难免会被冠上昏君的骂名。

好吧,你们两个人,先退下吧。”刘骜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两人应声退去。

宦官们人来人往,忙碌地传递着各种奏书和命令,

刘骜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些琐事上。需要一个更为周全的方法,以应对眼前的事情。

与此同时,太子宫内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宋典抱着一叠奏书匆匆赶来,将刘骜交代的任务逐一传达给太子身边的官员。

听着关于刚才的事,刘欣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天空,眉头紧锁。

“殿下不必太过担心,这些都是暂时的。”宋典安慰道,“陛下已经有所安排,相信很快就能平息这场风波。”

刘欣转过头去,一脸感激的说道:,真是谢中谒者令,跟本宫说此事,感激不尽。

面对刘欣的感激,宋典诚惶诚恐,连忙躬身行礼:“殿下言重了,老奴不过是尽忠职守,能为殿下分忧,实乃老奴之幸。”说着,他抬头偷瞄了一眼刘欣,眼中满是忠诚。

刘欣点了点头,尽管并不在意那些无端的指责,但身为储君,日食与荧惑守心的发生,确实让许多人心生疑虑,甚至有人公然质疑他的能力与品德。

刘欣转身走向案边,拿起毛笔,开始批阅奏书,要想赢得民心,关键还是要靠实际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