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53章 勤俭节约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53章 勤俭节约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1:44:45 来源:小说旗

春风轻拂,带起片片青青落叶,它们在空中盘旋,这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长安城内却笼罩在一片沉重的哀伤之中。

家家户户门前,白布高悬,如同冬日未尽的霜雪,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低沉而悠长的哀鸣声。

送葬的队伍,蜿蜒曲折,从未央宫出发宛如一条巨龙,在悲伤的海洋中破浪而出,却又沉重得难以飞翔。

沿着宽阔的大街缓缓前行。走在最前面的是几位身着黑色礼服的宦官,紧随其后是数十名身穿白衣的侍卫,手执长戟,步伐整齐,神情凝重。

一队乐师,手持各种乐器,吹奏出悲怆的曲调,接下来便是由数百匹白马组成的仪仗队,这些马匹个个膘肥体壮,鬃毛如雪,蹄下扬起阵阵尘土。

骑在马上的骑士们一个个英姿飒爽,但此时却也都换上了素色的服饰,与周围的白色相映衬。

再往后则是抬棺材的轿夫们,小心翼翼地抬着那口巨大的金色棺椁,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棺椁上镶嵌着精美的玉器和黄金。

当送葬队伍终于抵达目的地时延陵,天空中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如同天地之间的泪水洒落在大地上。

这里早已准备好了隆重的仪式,祭台上摆满了各种祭品,烟雾缭绕中,仿佛能看到孝成皇帝的灵魂正在缓缓升天。

主持仪式的大臣们念诵着悼词,声音洪亮而悲怆。四周静默,唯有这雨声与诵词,沉浸在了对逝去君王的无尽缅怀之中。

哀乐低回,宫人们身着素服,面容肃穆,整个未央宫都被一种沉重的氛围所笼罩。

宣室殿内依旧是忙碌不断,宦官们人头涌动,来来往往。虽然是大丧期间,但刘欣勤恳地办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陛下,长定贵人、班婕妤请求前往延陵为先皇守灵,是否有同意?”董贤和王寰各自手持奏书念道,同时汇报各地的事务。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王舜已然从黄门郎转为太仆,在刘欣左右伺候,变成这两个人。

刘欣放下手中的毛笔,轻轻捏了捏太阳穴,显然,连日来的忙碌已经让略感疲惫,接过奏书,仔细阅读后,随即开口:“两位嫔妃,孝心可嘉,朕准奏。”

紧接着,刘欣提笔疾书,一道道诏令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内宫宫人在三十岁以下的,可以出嫁,官家奴婢五十岁以上的,可免去奴婢籍,成为平民,重获自由。

以河间王刘良为榜样,命其为太后服丧三年,并益封万户,以示宗室之表率。还诏令博士弟子遵行三年丧礼,以彰显对先皇的哀悼之情。这些举措无疑加强了皇室内部的凝聚力。

乐府中的郑乐都是不正经的歌,有伤风化,便下令约束乐府,裁去了一半多的乐工。

册封傅氏为皇后《春秋》之义是‘母以子贵’应尊奉傅太后为恭皇太后,丁姬为恭皇后,各设置左右詹事,封赏食邑按照皇太后、皇后的制度。追尊恭皇太后的父亲为崇祖侯,恭皇后的父亲为褒德侯。”

封舅舅丁明为阳安侯,表兄弟丁满为平周侯。追封丁满之父丁忠为平周怀侯,皇后之父傅晏为孔乡侯。

宦官们和董贤、王寰接过奏书,仔细审阅后,发现无误,便迅速前去执行。

整个宣室殿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刘欣的指挥下高效运转。

就在这时,王莽走了进来,低声说道:“先皇暴毙的事,既然有了眉目。”

刘欣闻言,立刻点头示意宦官们和宫女们全都出去。

殿内顿时变得寂静无声,只剩下王莽和刘欣两个人的声音。

“陛下,对昭阳宫宫女和宦官们,以及掖庭内官吏、狱丞籍武等人的拷问,司隶校尉所奏之事,证据确凿。关于先皇突然暴毙,其中赵昭仪与皇后罪责重大。”王莽从兜里掏出奏书。

刘欣接过奏书,仔细阅读后,面露严肃之色,抬头看向王莽,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些事情,事关重大,皇后身为一国之母,朕认为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的,恐怕另有原因吧。”

王莽看向刘欣,也明白想要为赵飞燕脱罪的决心,于是借势说道:“臣以为,此案虽已查明,但仍需谨慎行事。皇后乃一国之母,若贸然处置,恐引发不必要的动荡,不如派人前往质问赵昭仪再来问罪。

刘欣悠悠地叹了口气,深知此事复杂难解,沉吟片刻后说道:“虽然此事与皇后无关,但皇太后那边,恐怕难以交代。”

王莽闻言,自信地笑了笑说道:“陛下放心,皇太后那边,臣来解决此事。定能让陛下满意,也让皇太后满意。”

刘欣闻言,心中稍感宽慰,知道王莽手段高明、定能妥善处理此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还是老师知我心。”

赵飞燕作为立太子的头号功臣,刘欣深知其重要性。因此,哪怕她真的参与其中,也决心要牢牢护住,以确保自己的继位名正言顺、无可争议。

刘欣缓缓起身,抓住王莽的手,诚恳地说道:“老师调查此案也是辛苦了。你的官职朕会安排妥当。”

王莽拱手谢恩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莽走了之后,宋典带着解光走了进来。

随后宋典转身走了出去。

啪,啪,啪

刘欣猛然拍一下案边,震得奏书散落一地,墨汁飞溅,怒声说道:“司隶校尉可知罪?为何这种事情,先皇暴毙之后,才上奏此事?是不是想等朕也被蒙蔽,让真相永远石沉大海?!”

解光跪在地上,脸色苍白,额头冷汗涔涔,颤抖着声音回答:“陛下息怒,微臣确实疏忽,但此事牵涉甚广,微臣也是怕打草惊蛇,才选择在时机成熟时上报。”

刘欣一步步逼近解光,声音冷冽如寒风:“时机成熟?那何时才是时机?先皇的性命,在你眼中,就这般不值一提。

解光连连磕头求饶:“臣有罪,臣有罪,请陛下重罚。”额头已经磕得青紫。

看着解光那卑微的姿态,哼!念你认罪态度良好,朕饶你一命,将功赎罪,正值大丧期间,难免有人聚众饮酒,你应该知道怎么办?”刘欣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解光听着这些话,眼珠子微微一转,仿佛听懂了刘欣话中的深意。连忙磕头谢恩:“臣明白了。”

殿外脚步一步一步地迈着下台阶,解光心中翻江倒海,刚刚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一句话看似轻描淡写,思考着刘欣的暗示,揣摩出真正意图,莫非又要打压某人?到底是谁呢?

这位年轻的帝王绝非等闲之辈,有雷霆手段,恩威并用,让人不敢不从。

刘欣站在殿内,目光深邃地看着解光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内心却有一丝满意,解光已经听懂了他的暗示。

随着一系列诏令的颁布,这些信号无疑是代表了,刘欣准备勤俭节约,不少大臣和儒生们听到这些诏令,为其歌功颂德,大汉迎来了明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