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54章 免职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54章 免职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1:44:45 来源:小说旗

昭阳宫内,所有的宫女宦官都被驱赶出去,此刻被一层厚重的寂静所笼罩。

殿门外,宋典与三名宦官如同雕塑般倚靠着那扇的铜制红色漆门。

大殿之内,金碧辉煌,蓝田墨玉与翡翠珠宝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赵合德此刻面色如霜,端坐于大殿之上的高位,怒视着下方的王莽:“新都侯,究竟意欲何为?内外宫闱,你已盘查殆尽,难道还嫌不够,非要将我逼上绝路才肯罢休吗?”

王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双深邃的眼眸直视赵合德,“昭仪应当清楚,现如今的皇后,乃是陛下之生母。先皇暴毙之谜,皇太后与陛下皆极为重视。不论宫女还是宦官,种种罪证皆指向昭仪,您是个聪明人,该明白何去何从。”

赵合德闻言,怒不可遏,猛地站起身,手指几乎要戳到王莽鼻尖,声音因愤怒而变得尖锐:“你算什么东西?先皇对我宠爱有加,倾尽天下,岂能因几句无端的指责,就缩在这后宫之中,任人摆布,讨论那些不堪的帷帐之事?”

王莽被赵合德喷了一脸唾沫,却只是微微侧头,眼神更加冰冷。转身声音洪亮地命令道:“来人,伺候昭仪药用。”简短的话语,却如同一道催命符。

宋典示意宦官行动。三名宦官迅速上前,紧紧扣住赵合德的手臂,另一人则从袖中取出一颗漆黑的药丸。

赵合德拼命挣扎,大声呼喊:“想干什么?你们这些狗奴婢!陛下去哪里呢?陛下在哪里?谁来救我!”声音越来越急促,带着绝望和恐惧。

但回应她的,只有大门缓缓关闭的沉重声响。

门内,传来赵合德激烈的挣扎与呼喊,一切归于平静,只剩下死寂。

不久几名宦官走出,面色凝重地点头,确认了一切已尘埃落定。

“请中谒者令将此事传扬出去,就说赵昭仪不堪拷问,自觉无颜面对世人,心怀愧疚,最终吐血身亡,去往先皇身边陪伴。你以为如何?王莽看向宋典。

宋典满意地点了点头:“新都侯所言极是,我即刻安排人将此消息散布出去。至于这里的善后事宜,自会有人处理。”

随着几声轻响,几名掖庭的宦官走进大殿,准备收拾那具尚有余温的尸体。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如风般冲入大殿——是赵飞燕,看到妹妹那双睁大的眼睛,顿时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合德,合德,你怎么能这样离开我……”赵飞燕泣不成声,泪水打湿了赵合德冰冷的脸颊,无力地抚摸着妹妹的头发,身体早已僵硬,唯有那双眼睛依旧睁得大大。

对于这个结果,赵飞燕却无力反驳。刘骜已经死了,自己在宫中只能依靠名义上的儿子刘欣,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绝望。

如果说古代皇帝有温柔乡,那非这对赵氏姐妹莫属,后半生的刘骜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舒服,堪比娥皇女英,而且德行不够,只能用红颜祸水来形容。

昭阳深锁寂无声,

金殿辉煌冷玉明。

红颜祸水汉宫倾,

温柔乡里梦难成。

刘骜已逝欣难依,

赵氏姐妹命如丝。

燕啄皇孙龙漦后,

汉祚将尽夏庭凋。

…………………………

宣室殿内。

哒哒,哒,哒。

何武,王根,师丹,王莽,孔光。正坐在一旁,声音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弦。

刘欣的手指不断敲打着案边,另一只手翻看着奏书,抬起头看向众人质问道:“为何自改制以来,各地官吏纷纷抗议?身为大司空,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何武低着头不敢言语,毕竟一个人能力有限。刘骜和翟方进死后,朝中的不少大臣上书反对他,现如今皇帝更是对他嗤之以鼻,明白改制过程中确实存在许多不足,面对责问感到无比委屈和无助。

“陛下,并非大司空一人能够承担。”师丹起身朗声说道,“臣近日来苦思冥想大汉的弊端,近年来时常国库亏空,各地有皇家纸坊和书坊正在经营着,但显然还不够。根源就在于诸侯王列侯皆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此乃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师丹随后拿出奏书,恭敬地呈给刘欣:“臣和丞相共同提议,请陛下御览。”

刘欣接过奏书,仔细阅读。上面写道:列侯、公主、关内侯、官吏以私人名义占有的土地都不应该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应当是二百人,列侯、公主的奴婢应当是一百人,关内侯、官吏的奴婢应当是三十人,以三年为期限对他们进行整改,超时却仍然违反规定的人,一律没入官府。

“很好。”刘欣抬起头来看向师丹,“那就依照这条法令行走吧。”

刘欣转头看向何武,厉声说道:“你担任大司空以来,改制失败,朕念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免除大司空职务,贬为前将军。

师丹深得朕心,册封高乐县侯,任大司空。”

“臣叩谢陛下隆恩。”师丹拱手谢恩,心情无比激动,自己的意见得到陛下的认可。

刘欣慢慢地起身,朗声说:“先皇将江山托付给朕,望诸位同心同德。”

何武、王根、师丹、王莽、孔光纷纷起身,拱手鞠躬:“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几个人走了之后,剩下王莽和刘欣。刘欣看向王莽,问道:“老师你对于刚才的整改有何看法?”

王莽思考片刻后随即说道:“刚才的整改固然好,陛下这可非一日之功,其中涉及到诸侯王以及许许多多的功勋的利益,得有决心和魄力,壮士断臂才能成功。

哪个朝代末都不缺有明智之士,师丹的限田限奴婢虽然好,但得坚持住,不能朝令夕改,不然的话只不过是一纸空谈。”

刘欣听着王莽的话,不由得陷入沉思,确实如此,牵扯到许许多多的利益,自己刚刚继位,根基尚未稳定,突然下此诏令,不由得人心惶惶。深知改革并非易事,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刘欣点了点头,觉得王莽的建议很有道理。“老师说得对,朕会考虑分阶段推行。

王莽微微一笑,“陛下忧心国事,实乃社稷之福。

王莽走了之后,刘欣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殿群。这些日子解了朝中的情况,深知担子非常沉重,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来。

“陛下,司隶校尉有本要奏。”董贤手持奏书站在后面说道。

刘欣转过头去,接过奏书看了看,露出一抹笑容,“这个解光深得朕心很好,你告诉司隶校尉,将这本奏书等到那一天朝会再亲自上奏。”

董贤点了点头。

刘欣转身看向他,含笑问道:“圣卿啊,跟朕相处这些日子,还没了解过你府中的情况,不知道令尊是谁?”

“陛下,臣的父亲,只不过是区区一介御史,名曰董恭,府中有一弟一妹。”董贤谨慎地介绍道。

刘欣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不如这样吧,朕任命你的父亲为光禄大夫、赐爵关内侯,妻住在殿中住处方便你们相聚,妹妹给朕当昭仪如何?”

此话一出,董贤诚惶诚恐地拒绝道:“陛下,这恐怕不合适,请您收回诏令。”

刘欣紧紧抓住董贤的手,真诚地说道:“你我二人,不必说这些,朕将来还有重用你。”

董贤闻言,眼眶微湿,深知这份恩宠的分量,更明白其中的深意,再次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坚定:“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厚望。”

从那一刻起,董贤便下定决心,誓死效忠于这位年轻的皇帝,两人之间的信任与默契,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彼此紧密相连。

北阙门外,孔光和师丹谈笑风生地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

刘欣尚未登基,就已推行了一系列政令,大汉即将迎来一位明君,这是最期待的事情。

“虽然陛下有意推行政令,但听说那位傅太后不久将居于北宫,为人处事刚烈残暴,而且擅长玩弄权术谋略,担心将来对陛下不利啊。”孔光抚摸着胡须,担忧地说道。

师丹边走边微微点头,“子夏所言即是,确实如此,若是傅太后强行干预国事,那我等这些臣子们一定不会放过她。

两人对于刘欣给予了极大的厚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