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 第155章 宣霍之德

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 第155章 宣霍之德

作者:挺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1:44:45 来源:小说旗

阳光初露,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橙红色。未央宫内外,羽林军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换班仪式。

宫女和宦官们忙碌的身影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穿梭,勤奋地用抹布擦拭着前殿光滑的地面以及那高耸的铜柱,声音嘎吱嘎吱作响,显得异常用力,

似乎要将每一个细节都擦得光亮如新,以迎接新皇登基后的新气象。

宋典站在一旁指挥,仔细检查每个细节,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细节,每一处布置,都关乎着朝廷的新气象。

在未央宫的另一侧,刘欣正端坐在铜镜前,由一众宫女伺候着穿上冕服。那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为基,上下绘有精美的章纹,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蔽膝、佩绶、赤舄等配饰一一穿戴整齐,腰间还佩戴着汉剑,更添了几分少年天子的英气。

傅黛君站在一旁,满心欢喜地看着这一幕,眼中闪烁着对刘欣的崇拜与爱慕,开口赞道:“陛下英姿勃发,少年天子,定当有所作为。”

宫女们小心翼翼地将十二玉旒戴在刘欣的头上,那玉旒随着动作轻轻摇曳,更显得威严庄重。

刘欣微笑着看向傅黛君,张开双手,说道:“皇后说的是,朕还年轻,定当有所作为。后宫内外,就托付给皇后了。

”傅黛君闻言,肯定的点了点头,行了一礼,道:“臣妾愿为陛下分忧。”

刘欣仔细打量着傅黛君,只见她淡雅绝俗,举止大方,窈窕而不失丽质,心中十分满意,自己虽然不在意美色,但有一个贤能的皇后在后宫管理内外,确实能够省去不少麻烦,也能堵住那些大臣们的嘴。

正当两人说话间,时辰已到,未央宫内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呐喊:“上朝!”

前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王根、师丹、孔光等一众大臣们鱼贯而入,脸上都面无表情,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欣缓缓迈入前殿大殿之中,稳稳地坐在了大位之上,扫视着殿下的群臣,沉声道:“众爱卿平身。”

气氛显得庄重而肃穆。这时,队伍中的王莽快步走上前来,朗声说道:“自从先皇突然驾崩,臣奉圣诏调查此案,已然水落石出。赵合德入宫以来扰乱后宫,残害皇嗣,自知罪孽深重,已然畏罪自杀。臣以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请陛下严惩赵氏。”

新都侯所言极是。赵氏身为外戚,竟然做出如此之事,朕定当严惩不贷。赵钦、赵欣皆被贬为庶人,流放到辽西郡。刘欣闻言,面色冷峻,道。

“陛下圣明!”王莽拱手称赞道。

刘欣又看向大殿中的众臣,说道:“前些日子朕和大司空颁布的一系列政令,望诸位爱卿认真执行,不可以下瞒上,知道吗?”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臣们纷纷鞠躬拱手,齐声道:“臣等定当严格执行陛下政令。”

他们心中明白,这些政令不仅是为了整顿朝纲,也是为了刚刚登基的刘欣树立权威一阵风而已。

这时,宋典手持诏书,走上前来,朗声道:“朕继承宗庙重任,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尊定陶恭王刘康为恭皇。大赦天下,改元建平。”

刘欣看向众人,开口问道:“还有奏书有何上奏?不然的话就退朝了。”

话音刚落,只见队伍最后面的解光快步走上前来,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臣有弹劾成都侯王况、曲阳侯王根种种罪证,请陛下明鉴。”说着,他将奏书掏了出来,递给了刘欣。

所有大臣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解光的身上。

王根的脸色十分难看,当庭广众之下被人弹劾的滋味并不好受,怒视着解光,眼中充满了愤怒和怨恨。

刘欣面无表情地接过奏书,看了看内容,然后示意宋典念出来。

宋典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窃见曲阳侯王根,三世据权,五将秉政,天下辐辏,赃累巨万。内怀奸邪,公然聘娶皇宫歌女段严、王飞君等,置酒歌舞,捐忘先帝厚恩,背臣子义。成都侯王况幸得以外戚继列,竟然在大丧期间大摆夜宴,饮酒为乐,大不敬之道,应按律惩治,以为人臣戒。”

解光的指控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炸开了朝堂上的平静,众大臣议论纷纷,声音嘈杂。

王根无比憎恨解光,转身怒声道:“司隶校尉,你竟然随意诬陷侯爵,真是好大的胆子,陛下恳请将解光就地正法。”

大司马不必冲动,什么事情都有摆事实讲道理,不可以随意乱发脾气。司隶校尉还有什么话要说?刘欣却不慌不忙,抚着扶手,语气平稳:“

有了刘欣的支持,解光顿时有了底气,走向王根身边质问:“大司马刚才奏书上所写的是,心中是否做过,你应该心里清楚。”

面对质问,王根心虚起来,狗急跳墙般地说:“简直是一派胡言。”

哼!解光冷笑一声,拱手面向刘欣:“陛下,看来咱们的大司马是心虚了,臣恳请就地正法。”

一旁的王莽见到如此情景,知道王根此时已经陷入了困境,不得不站出来为解围,拱手说道:“大司马固然有罪但也要仔细查询才可以下结论,不可以单凭一纸奏书就裁定朝廷的大司马。”

刘欣看着眼前的几个人你争我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作出决定:“此事朕已然有了决断。王根、王况身为侯爵竟然在先皇大丧期间做出如此之事,朕决定王况即日返回元城,王根保留的侯爵之位但驱逐出长安前往封地即日启程。”

此话一出大殿之内一片寂静没有人再敢言语。看来王氏一族的权势恐怕又要走到头了。王根的面色苍白如纸而解光则是一脸得意。

王莽正欲开口。

刘欣却已漫步悠悠走下台阶,双手插腰,环视四周的大臣们:“新都侯此事到此为止,朕这里还有一份诏书,已经准备好了,宋典宣诏。”

宋典手持诏书,严肃地走了过来:“新都侯步入仕途以来,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先皇信赖,也是朕的良师益友,册封为大司马,加封九锡,共同治理朝政。”

此诏书一出,所有人瞪大了双眼,看着刘欣和王莽,九锡是最高礼遇的表示,意味着王莽将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王莽内心也有些震惊,这个刘欣到底要干什么?立刻跪了下来,诚惶诚恐:“陛下,陛下,这是要置臣于不忠不孝啊,请收回成命吧,陛下。”

平当也走了出来,拱手说道:“新都侯所言极是,请陛下收回命令。”

一众大臣纷纷附和,请求刘欣收回成命。

刘欣扶起王莽,语气透出威严的霸气:“朕已经决定,任何人都不可反驳。朕欲效仿博陆侯和宣帝之事,望新都侯能够辅佐朕,共治天下。”

王莽心中明白,不过是表面恩赐而已,恭敬地拜谢:“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

刘欣点了点头满意地看着王莽,重新回到大位之上,目光依然沉静:,先皇驾崩之后,敬武公主几次上书,又将高阳侯,坟墓迁移到廷陵附近,陪伴先皇,已经下诏为高阳侯平反重新恢复爵位。

大臣们纷纷赞扬刘欣,殿内响起一片颂扬之声:“陛下圣明,此等仁德之举。

退朝……

阳光逐渐升高未央宫内外的美景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宫殿的瓦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纷纷散去,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今天的朝会,陛下一打压一提拔,这一举动对王氏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

长信宫内。

王莽站着汇报着刘骜驾崩的原因,全在赵合德一人,赵飞燕毫不知情为其辩解,惩罚赵氏流放到辽西郡,以及王根被贬的事情。

王政君听着对于这件事处理的还是比较满意的,保留了的皇室的体面,

王政君语重心长说:,巨君,曲阳侯已经被贬,老身倒是没有办法阻止,陛下加封你九锡,说明对你非常信任,现如今王氏剩下你一个顶梁柱,不要被某些人,所欺骗和蛊惑,而站在别家的队伍里。

姑母所言极是,臣定当竭尽全力维护王氏和朝廷的尊严,辅佐陛下,王莽拱手信誓旦旦的说道。

王政君满意的点了点头,现如今傅太后,将居于北宫,将来难免会有冲突,王莽作为帝师可以,在刘欣身边劝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出了长信宫,脚步显得格外沉重,宫外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吹动他衣袍的一角。

王莽抬头望向远方,长安城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那些错落有致的屋檐和高耸的城墙,不由得暗自讽刺,哼!,宣霍之德,想用礼法绑架,自己可不是霍光那样的人物,不会轻易的动摇。

刘欣的每一步棋都走得极为精妙,桩桩一件件都布置好,打压王根,加封九锡,然后再叫刘宓返回长安,心里面感觉有风雨欲来。

王莽深吸一口冷气,将所有的不安都吸入胸膛,然后化作前行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