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 第224章 内阁会议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第224章 内阁会议

作者:勤奋小萌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4:18:47 来源:小说旗

秦武元年,四月五日。

秦武帝苏长青登基已满三月。

这短短三个月,大秦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重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百姓们感觉自己仿若置身梦境。

清晨,集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

肉铺老板王二一边熟练地切着肉,一边和老主顾李大叔唠嗑。

“李大叔,您瞅瞅,这新皇登基后,政策一个接一个,咱这日子就像开了挂!以前这肉,一个月也吃不上几回,现在啊,时不时就能割上两斤解解馋。”

李大叔点头如捣蒜,“谁说不是呢!新皇颁布的那些新政,涉及民生和经济,各地商品越来越多,好多以前只有当官的能用得起的东西,咱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了。”

自苏长青登基,一系列新政全面铺开。

商业放开后,各地商队往来频繁,带来琳琅满目的特产。

原本昂贵的丝绸、瓷器,如今价格亲民,寻常百姓家也能添置一二。

街边的布庄里,老板娘正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客官,看看这新到的蜀锦,颜色鲜亮,触感柔软,现在价格实惠,做身衣裳保准好看!”

客人摸了摸布料,满意地说:“确实不错,以前想都不敢想能用上这么好的料子,如今日子是越过越好咯!”

苏长青还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政策,低保户政策。

只要是无子女的老人或贫困家庭,都能获得朝廷救济。

每月,官府会直接发放口粮,无需经过地方转手。

村子里的张大爷无儿无女,以往生活全靠邻里帮衬,如今每月能按时领到口粮,感动得老泪纵横:“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朝廷,这么为咱老百姓着想,新皇真是咱的大恩人呐!”

这一政策瞬间为苏长青赢得了成百上千万民心,也让他获得了上亿积分。

积分对苏长青至关重要。

有了积分,就能从系统商城购买更多物资,武装军队,助力大秦发展。

军队方面,他并未继续召唤新兵。

此时秦军主力已达四十万,其中骑兵十万,还有各类兵种协同;加上六十万边军,大秦兵力维持在百万左右。

这百万大军每日消耗巨大,苏长青格外重视军队待遇。

秦军主力的伙食堪称豪华,让旁人羡慕不已;边军待遇也大幅提升。

“听说了吗?军队待遇可好了,吃得饱穿得暖,还有饷银拿。”

“是啊,我打算过几天就去报名参军,既能保家卫国,又能有好前程。”

短短三个月,秦军基本肃清大秦境内叛军,除山区尚有少量残余,各地百姓生产生活逐步步入正轨。

曾经,叛军频繁闹事,根源不过是百姓食不果腹。

如今,苏长青一系列政策颁布,百姓生活有了盼头,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造反?

以前造反是没办法,现在有吃有喝有钱拿,傻子才去造反。

............

皇城。

内阁衙门内,气氛严肃。

首辅诸葛亮身着一袭长袍,神色沉稳,与内阁成员围坐在一起开会。

诸葛亮率先开口,目光投向户部尚书李斯。

“李大人,前段时间陛下提出来的统计全国户籍与耕地面积,进展如何?

此事关乎大秦民生根基,可马虎不得。”

李斯连忙起身,恭敬作答:“回禀首辅大人,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统计出来了,只是人口统计工作繁杂,还在紧张进行之中。”

诸葛亮微微点头,询问:“那户部存档的现有人口有多少?”

李斯整理了下手中的文书,有条不紊地说道:“目前户部存档的数据显示,全国有八千七百余万人。

但此次陛下要求重新细致统计,想必最终的数据会更为精准详实。”

这时,工部尚书何正德放下手中茶杯,插话道:“人口与耕地数据明确后,对大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可是大有帮助。

道路该如何修缮拓展,水利设施该布局何处,都得依着这些数据来。”

一旁的吏部尚书魏征轻抚胡须,沉思片刻说:“不错,精准的人口数据,对官员调配、人才选拔也至关重要。

知晓各地人口多寡,才能合理安排官吏,做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

诸葛亮听着众人发言,微微颔首:“诸位所言极是。这户籍与耕地统计,是陛下新政推行的重要基础。

等人口统计完毕,咱们得尽快商讨出后续举措,如何依据这些数据优化民生、发展经济,还望各位多多费心。”

众人纷纷拱手领命:“定当竭尽全力!”

诸葛亮端坐在主位上,看向户部尚书李斯,接着询问:“李大人,此次全国耕地面积统计工作已经完成,究竟统计出来有多少?”

李斯连忙欠身,恭敬地说道:“首辅大人,这方面是由户部侍郎顾胜具体负责的,还是让他来向您详细汇报吧。”

说着,他侧头看向顾胜,微微点头示意。

顾胜赶忙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朗声道:“回首辅大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统计出来的耕地面积共计七千六百万亩。

其中,南方的耕地占比达到了百分之七十,而北方大地的耕地仅占百分之三十。”

诸葛亮听闻,微微皱眉,追问道:“为何南北耕地占比差距如此之大?”

顾胜挺直腰杆,回道:“主要是北方缺水,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北方虽地势平坦,本适合大规模耕种,但水源匮乏,许多土地因无水灌溉,只能撂荒或者勉强种植一些耐旱作物,产量也很低。

反观南方,河网交错,降水丰沛,农田一年四季都能得到充足的水源补给,作物生长态势良好,一年甚至能多熟,这便造成了南北耕地数量与质量上的显着差异。”

这时,一直静静聆听的礼部尚书管仲轻咳一声,开口道:“如此看来,解决北方水利问题,乃是提升北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关键所在啊。”

诸葛亮目光扫向众人,点头赞同:“管尚书所言极是。

水利兴,则农业兴。

北方的水利建设迫在眉睫,关乎大秦民生社稷。

顾大人,后续关于北方水利改善的相关事宜,你要密切关注,协同工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顾胜立刻应道:“是,首辅大人,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