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 第225章 全民开荒

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 第225章 全民开荒

作者:勤奋小萌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04:18:47 来源:小说旗

“水的问题等到京南大运河修通后,北方大地就不会再缺水了。

这运河一旦贯通,南方充沛的水源便能引入北方,改善灌溉条件,让北方的土地焕发生机。”

工部尚书何正德眼睛一亮,接过话茬。

“首辅所言甚是。目前大运河的修建工程已完成十分之一,只是部分地段遇到些难题。

河道拓宽时,遭遇了地质复杂的区域,挖掘进度缓慢,且堤坝加固也需新的工艺。”

诸葛亮微微皱眉,看向何正德。

“可有应对之策?这运河关乎大秦南北命脉,工期不能拖延太久。”

何正德自信一笑。

“回首辅,我已召集工部能工巧匠日夜钻研,如今已有眉目。

我们打算采用新型的榫卯结构加固堤坝,利用特殊烧制的青砖,增强堤坝的坚固程度;至于复杂地质地段,准备引入水力挖掘器械,提高挖掘效率。”

户部尚书李斯忧心忡忡地说。

“只是这新型工艺与器械,成本怕是不低。

如今全国户籍与耕地统计工作耗费颇大,后续资金调配,还需细细思量。”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道。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资金上先从国库紧急调配一部分。

李大人,此事就由你与北方各郡县沟通协调。”

李斯拱手领命。

“下官明白,定不辱使命。”

诸葛亮又看向众人。

“诸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待运河修成,大秦南北经济、民生都将迎来新的局面,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内阁成员纷纷起身,齐声应道:“谨遵首辅吩咐!”

..........

内阁会议结束后,众人迅速离开内阁衙门。

诸葛亮快步走出,带着随行护卫径直走向马车。

“起驾。”

诸葛亮沉稳下令,车夫挥动马鞭,马车朝着皇宫疾驰而去。

不多时,马车顺利进入皇宫。

诸葛亮在太监的带领下前往御书房。

御书房外,大太监曹化淳老远就瞧见诸葛亮,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快走几步迎上前,恭敬行礼。

“首辅大人,您来了。”

诸葛亮微微点头:“曹公公,我要见陛下,劳烦通禀。”

曹化淳连忙应道:“大人稍候。”

转身快步走进御书房。

片刻后,曹化淳出来,侧身抬手:“大人,陛下有请。”

诸葛亮走进御书房。

屋内,烛火摇曳,苏长青正坐在案前批阅奏折。

听到脚步声,苏长青抬起头。

“诸葛爱卿,来了,快说说内阁会议的情况。”

诸葛亮上前几步,在距离龙案一丈处站定。

“陛下,内阁会议诸事已议毕,特来向您汇报。”

苏长青放下手中朱笔,身子微微前倾。

“爱卿请讲,朕正等着听呢,此次户籍与耕地统计,事关重大,进行得如何了?”

诸葛亮条理清晰地说道:“陛下,全国耕地面积已统计完毕,共计七千六百万亩。

其中南方占比七成,北方仅占三成。

究其缘由,北方缺水严重,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发展,许多土地因灌溉不足而荒废或低效利用……。”

苏长青皱眉,沉声道:“全国的耕地面积还是太少了。

八千多万人口,却只有七千六百万亩地,这远远不够。

百姓要吃饱穿暖,粮食是根本,必须大力地进行开荒。”

他抬眼看向诸葛亮,说道。

“朕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开荒工作,以此增加全国耕地面积。

诸葛爱卿,你觉得如何?”

诸葛亮略作思忖,拱手道:“陛下此举乃利国利民之良策。

开荒扩耕,既能解决百姓温饱,又能增强国家根基。

只是大规模开荒,需妥善安排,还望陛下明示细则。”

苏长青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对于愿意去开荒的老百姓,开荒出来的田地三年免税。

一来减轻百姓负担,让他们安心开垦;二来也能激发百姓积极性。

爱卿以为此政策可行否?”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由衷道:“陛下圣明!免税之策定能让百姓踊跃响应。

不过,开荒之地的划分、农具与种子的供应,也需提前谋划。

臣建议,可让户部牵头,协同地方官府,依据各地人口与土地情况,合理规划开荒区域,同时筹备农具、种子,确保开荒工作顺利开展。”

苏长青大手一挥,说道:“就依爱卿所言。此事交由你与户部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诸葛亮领命:“臣遵旨!。”

苏长青微微眯起眼睛,接着说:“诸葛爱卿,朕要提出亿亩耕地红线政策。

全国耕地数量最少都要保持在一亿亩的规模,只能多不能少。”

诸葛亮神色一凛,再次抱拳行礼。

“陛下高瞻远瞩,此乃深谋远虑之举。一亿亩耕地红线,足以保障我大秦百姓的口粮,稳固国家的根本。只是要达成这一目标,需多管齐下。”

苏长青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看着诸葛亮,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首先,全国范围的大开荒工作要加快推进,发动百姓的力量,开垦那些尚未利用的土地。

其次,对于现有的耕地,必须加以严格保护,严禁随意侵占。

可以制定相关律法,对于违规占用耕地者,予以严惩。

再者,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也刻不容缓,只有亩产提高了,才能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粮食。”

苏长青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爱卿所言极是。

律法之事,可交由刑部拟定;农业生产技术,你与工部、户部商讨,看看如何推广新的耕种方法、改良农具。

此事繁杂,但关乎大秦兴衰,爱卿务必统筹协调好各方。”

“陛下放心,臣定当殚精竭虑,联合各部,将此事办好。

不出数年,定让大秦耕地突破一亿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苏长青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皇宫庭院,沉声道。

“朕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届时大秦百姓衣食无忧,国家繁荣昌盛。

诸葛爱卿,朕信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