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宁县考四次都过,实在大出村里人的意料,在他们心里谢宁是什么人?那是烂泥糊不上墙的废物二流子,即便他现在出息了,带动了全村人挣钱,让村里不少人都不用饿肚子。
但那是经商的本事。
跟科举可是两码子。
再者,之前谢宁虽闹着读书,但他被私塾给撵回来了啊!
县考说考就考不说,还一次四场考试全过。
这是什么概念?
连从前的废物蠢货,都能一飞冲天,那是不是只要不是缺心眼的孩子,都有机会走科举这条路。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村里人现在不光是地里能出庄稼,还能在谢宁家里挣钱,不出村不用出去收气不说,挣来的钱比在城里卖苦大力挣的多太多了,既然谢宁这样一个从前谁都不看好的二流子都能考科举,那他们手里有了余钱了,是不是也可以供自己的孩子读书。
哪怕最后考不中秀才举人,能识文断字,上城里当个账房也比土里刨食强太多了。
村里人心浮动,一时间都因为谢宁考科举的举动,心底里隐隐对未来升起了希望,但有些人却因为谢宁连续参加了县考五场考试彻底坐不住了。
谢耀祖焦急地跟爹娘拍着桌子,“不是说他谢宁考不上吗?这怎么连续五场都有他!”
谢老二蹲在门槛上闷头抽旱烟,一张脸臭得跟吃了二斤屎一样。
周氏也是满脸愤恨,“指定有猫腻,他那个蠢笨脑子怎么可能就连续考了五场!娘不信他能最后能考上廪生,儿子你别急!等过两天县考放榜了,他一定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
谢耀祖急的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其实谢宁连过四场县考,他都没觉得他能真的考上。
最让他紧张心里没底的是,谢宁在府衙门前做的那首诗!
那首诗句,平仄押韵,朗朗上口,虽然简单明了,但但凡读过书的都知道,若非是作诗功底了得,怎能在一时之间脱口而出一手佳作,用来回击旁人。
这样的才思敏捷,别说谢耀祖他自己没有。
便是他认识的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没有!
“难道我还要等他落榜了,才能让他拿钱来供我读书!”
谢耀祖嚷嚷开来,“爹娘,你们不是说,一早就去谢宁那里打探清楚了吗?他肯定会拿钱来供我上学!”
谢老二和周氏,在这里撒了谎,他们家实在是拿不出丁点钱来了,之前他们去谢宁家,是想探探口风,哪怕能从谢宁那里借来点钱呢,缓缓燃眉之急也是好的,但到了谢宁家,一院子的人,多少双眼睛盯着。
他谢老二实在是拉不下这个脸来。
“儿子!你别急!”
谢老二站起身,心一横道:“谢宁他爹没了,可你爷奶还在咱家,你们读书人最看中的是就是名声,供你读书这钱,他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
“再者,爹不光让他得给你出读书的钱,谢家族里这份也到咱这!”
“我跟你娘这就去会会那个小崽子去!”
谢宁家。
李济大清早谢宁两口子没起来呢,他就拎着两桶泡发的豆子来堵门。
见这孩子对豆腐都要魔怔了。
谢宁草草吃了早饭,便指挥着李济谢大利开始磨豆子。
五十斤豆子磨了快两个时辰,终于磨出来四个大木盆豆浆,谢宁让谢大利和李济再用细纱布将豆浆顾虑两遍之后的豆浆,放到锅里煮沸,豆浆煮开以后,谢宁估摸着豆浆与生石膏三分之一的比例,让生石膏均匀洒在锅里。
生石膏投入锅里的一刹那,便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谢宁拿着长勺子在锅里缓慢地搅拌。
旁边李二柱和谢大利、李济三人大气都不敢喘,六只眼睛死盯着锅里。
眼见着豆浆凝结,李济激动的原地蹦起来老高,拽着他爹李二柱的胳膊,兴奋大叫:“爹!爹!豆花!是豆花!”
“看到了是豆花!”
“是豆花!”
李二柱激动得眼眶发红,他使劲地揉眼睛确认眼前这一幕是真的,生怕是一场梦,眨眼锅里飘着的豆花都没了。
谢大利更是脸差点没扎锅里,弓着腰扶着灶台,震惊得说话都不利索,“我地个乖乖!谢宁!这豆花真让你做出来了!”
做豆腐这东西不难。
豆腐生意利润大,一斤豆子能出一两半豆腐,至于豆花那是掺了水的就更多了。
现代普通农村家庭知道怎么做豆腐,就是做豆腐太累,若是家里没两头驴子轻易不敢尝试,谢宁出身大山农村,光是小时候听说过的女人想不开喝卤水的自尽的都不少。
谢宁道:“李济,别光叫了,赶紧把蒸笼拿来,把锅里的豆花都倒进去!”
“哎!”
“宁叔,我来!”
李济按照谢宁的指挥,把豆花用细纱布装好,分别盛到事先准备好的三个蒸笼里,谢宁告诉他,若是想要豆腐成方块状,最好弄几个四方形蒸屉,上头用木条定好的顶盖,压上石头,石头重一点豆花压出来的水多便是豆腐。
石头轻,豆花全都凝结在一块,那便是水豆腐,豆腐脑。
至于干豆腐、豆浆等,他都挨个解释了做法。
最后在李家父子的震惊中,一抬头,谢大利竟然率先拿了碗蹲在旁边,吸溜吸溜先喝上了。
院里前来送药的村里人,听见厨房不时爆发的惊喜叫声,纳闷地问道:“许娘子,你家男人干啥呢?我咋闻见一股豆子香味?”
许婉将一串结算的铜钱递了过去,柔美的五官淡笑了下,“在做豆腐呢。”
“啥?”
“做豆腐?”
院里的人听见谢宁在做豆腐,惊诧得简直要掉下巴。
他们这清水镇虽然离镇里比城里远,但想吃一口豆腐,都要到城里买,那东西虽然不贵,可十里八村的就是没有,谁不知道做豆腐是可以传家的手艺,这种挣钱的买卖,普通人怎么可能会做?
便是那云州城里,卖豆腐的生意也就开了两家。
这谢宁怎么什么都能研究!
张寡妇刚好听见谢宁的媳妇这样说,嘴快立刻问了句,“那是不是以后咱想吃豆腐了,不用上城里就能吃到?”
话音刚落,就见谢宁从东边的厨房走了出来,脸上挂着笑意,他道:“大伙都在呢啊!”
“在呢!在呢!”
“谢宁,刚听你媳妇说,你在做豆腐?你咋这么厉害,连豆腐都会做?”
谢宁笑着说:“也是从书上看的,之前没做过!”正好今个大家伙都在,做的豆花也多,一会大家都尝尝,要觉着味道不错,以后不用上城里去买,柱子哥家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