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80章 防空武器,高射炮

杨部长面前摆着李云龙发来的紧急电报,一群军方首长正在热烈讨论。

\"李云龙这小子,用火箭炮居然打出这么大战绩!\"一位老将军拍案叫绝,

\"三周之内,歼敌三万余人,缴获大量物资装备,这战绩抵得上一个月的成绩了!\"

杨部长点点头,\"火箭炮的威力确实超出我们预期,但现在敌人开始出动飞机轰炸,前线急需防空武器。\"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防空武器是当前最稀缺的资源,国内产能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进口。

\"把李明远叫来吧,\"一位高级将领突然开口,\"看看这个奇才是否能再创奇迹。\"

半小时后,李明远来到了会议室,得知了前线的情况。

\"前线急需防空武器,但我们产能跟不上。\"杨部长坦率地说,\"李总工,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李明远沉思片刻,\"让我看看详细报告吧。\"

浏览完李云龙的电报,李明远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李云龙倒是个用兵奇才,把火箭炮用出了花样。

\"防空武器确实是当前的痛点,\"李明远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但其实我们可以在现有火箭炮的基础上开发防空型号。\"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防空火箭炮?这种东西龙**队从未装备过!

李明远没理会众人的惊讶,继续说道:\"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发射仰角和简易制导系统,二是特殊弹头设计。\"

他拿起笔,在白纸上快速勾勒出一套防空武器的草图,众人围拢过来,目不转睛地看着。

\"这……可行吗?\"一位老专家迟疑地问,\"我们的技术水平……\"

李明远微微一笑,\"完全可行,我已经有了详细设计方案,只需要两周时间,就能拿出样品。\"

……

李明远站在办公室,双手背在身后,眉头紧锁。

前线战报已经很明确了,李云龙那个莽夫把火箭炮用得炉火纯青,打得敌人找不着北,连战连捷。

但敌人也不是傻子,很快找到了对策——出动飞机轰炸,让地面火力再强大也只能干瞪眼。

他自然现在是没这方面技术的,不过记得之前拿过相关资料。

\"这帮家伙,要防空武器……\"李明远抓了抓头发,\"我记得临出发前好像翻过这方面的资料来着?\"

李明远打开\"资料库\"界面,手指在虚空中快速滑动,一道道光影在眼前闪过。

\"装甲车……不是,榴弹炮……也不是,迫击炮……都不是。\"李明远有些焦急,\"到底在哪儿?\"

突然,他的目光被两本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册子吸引住了。

\"《高射炮兵技术手册》和《要地防空教令》?有了!\"李明远一拍大腿,赶紧点开这两本手册。

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构造图、操作流程立刻充斥在他眼前。李明远仔细翻阅,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这是高射炮的设计图……这是高射机关炮的构造……这是防空瞄准具的原理……\"李明远越看越兴奋,

\"没想到居然带了这么详细的资料!\"

正当他沉浸在技术细节中时,系统突然发出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正在研究防空武器技术,是否激活\"悟性逆天\"特性,快速掌握相关技术?】

\"这不废话吗?当然激活啊!\"

【悟性逆天特性已激活,正在解析防空武器技术……】

李明远感觉脑海中仿佛有无数信息在流动,从最基础的物理原理到复杂的弹道计算,从简单的机械结构到精密的控制系统,一股脑儿地涌入他的脑海。

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却越来越明亮。

【技术解析完毕,宿主已掌握60年代初级防空武器技术体系】

\"嗷!\"李明远忍不住低呼一声,脑袋像是被电钻钻过一样疼,但同时又有种通透的感觉,仿佛世界上的防空武器在他面前全都变成了透明的积木,他可以随意拆解重组。

李明远长舒一口气,感觉大脑既疲惫又异常清晰。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自动浮现出几种最适合当前条件的防空武器图纸。

\"首先是双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

他打开虚拟设计台,双手在空中快速绘制图纸。

按照系统传输的知识,这种武器在龙国初期会大量装备,是应对低空飞机的利器。

\"口径14.5毫米,基于北极熊KpV重机枪改进,双管设计增强火力密度……\"李明远自言自语,手指不停地在虚空中移动,

\"每门配备600发穿甲弹,弹丸初速每秒1,000米,有效射高1,500米,最大射高约2,000米。\"

设计图上,两根粗大的机枪管并排安装在一个可360度旋转的底座上,配备简易光学瞄准具,整套装置由三人操作——一人负责瞄准,一人负责射击,一人负责装弹和补给。

\"这个设计不错,但瞄准系统太原始了……\"李明远皱眉,随即灵光一闪,\"我可以给它加装一个简易的弹道计算器!\"

他迅速修改设计,在瞄准具上增加了一个机械式弹道计算装置,能根据目标高度和速度,调整提前量,大幅提高命中率。

\"再给射击机构增加一个自动限位装置,防止操作手过度紧张时胡乱射击……\"

他又增加了几处改进,包括冷却系统优化、减震机构加强和便携式安装底座等。

最终的设计比初期的制式装备先进了至少十年,却不会超出现在的工业制造能力。

\"完美!这种高射机枪每分钟可发射超过600发弹丸,形成密集火网,低空飞机根本无法靠近!\"

设计14.5毫米高射机枪后,李明远又投入到更强大的武器设计中:\"58-1型35毫米高射炮……这可是真正的防空重器!\"

根据系统传输的知识,35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一发炮弹就能击落中型轰炸机。

\"口径35毫米,最大射程7,000米,有效射高4,000米,最大射高6,500米,发射速率每分钟300发……\"李明远详细记录着参数,\"配备专用时间引信高爆弹,爆炸后形成几百块高速弹片,击中飞机概率大幅提高。\"

设计图上,这款高射炮看起来威武雄壮,长长的炮管指向天空,底部是复杂的旋转机构和稳定支架。

瞄准系统采用光学与机械混合设计,可以快速锁定并跟踪空中目标。

\"35毫米高射炮虽然威力巨大,但生产难度高,短期内难以批量制造……\"李明远思索着,\"得想个办法解决眼前的防空需求。\"

他突然眼前一亮:\"等等!我们已经有了火箭炮,为什么不能直接改装成防空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