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81章 防空火箭弹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第81章 防空火箭弹

作者:一只山竹榴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09:10:11 来源:小说旗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很累的,大家给点鼓励吧

……

这个灵感让李明远异常兴奋,他立刻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武器——防空火箭弹。

\"现有107mm火箭弹只需三处改动……\"李明远飞速绘制图纸,

\"第一,更换为散弹式弹头,内装约500个8毫米钢珠。第二,安装简易无线电近炸引信,当接近飞机时自动爆炸。第三,调整发射架,增加仰角调节机构,使火箭弹能直指天空。\"

这种改装后的火箭弹瞄准原理非常简单——通过计算敌机的可能飞行路线,提前在空中形成\"钢珠火墙\",当敌机飞入时,几乎不可能完好无损地穿越。

\"近炸引信是关键……\"李明远咬着笔头思考,\"无线电引信技术要求高,但我可以简化设计,制作一种粗糙但实用的版本。\"

他设计的简易无线电近炸引信原理是:当火箭弹接近金属飞机时,发射的无线电波被反射回来,强度超过预设阈值就引爆炸药。

虽然精度不如成熟产品,但对付当时的慢速轰炸机已经绰绰有余。

\"最绝妙的是,这种改装可以在前线直接进行,不需要工厂支持!\"李明远激动地一拍桌子,

\"只要把技术资料寄给李云龙,他们自己就能改装现有火箭弹!\"

在完善设计的过程中,李明远又想到一个问题:\"单枚火箭弹的命中概率不高,必须批量发射……我得设计一个多管防空火箭发射架!\"

他迅速设计了一种16管防空火箭发射装置,类似于地面的\"107雨\",但炮管全部指向天空,呈扇形排列,可以覆盖更广的空域。

这种装置被他命名为\"天罗\"。

\"'天罗'一次齐射16枚防空火箭弹,在空中形成直径约200米的杀伤区,就像撒下一张大网,任何飞机闯入都是飞蛾扑火!\"

完善了三种防空武器的设计后,李明远满意地退出系统空间。

站起身,浑身疲惫但精神亢奋。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夜空,心中暗想:敌人的飞机,很快就会尝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恐惧!

……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就把三种防空武器的初步设计图带到了工厂。

召集技术骨干开了个紧急会议,详细介绍了这些新武器的原理和性能。

\"14.5毫米高射机枪是最容易生产的,\"李明远指着投影仪上的图纸说,\"我们厂里已有的设备完全可以制造。它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可以快速部署和转移,特别适合保护小面积重要目标。\"

技术人员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参数:口径14.5毫米,双联装,最大射程4,500米,有效射程2,000米,射击速度每分钟600发,配备经过改良的光学瞄准具和简易弹道计算器。

\"我对原设计做了七处改进,\"李明远详细讲解道,\"首先是给机枪管加装了新型散热片,可以延长连续射击时间;其次是改良了供弹机构,减少了卡弹概率;第三是优化了底座稳定性……\"

每讲到一点,技术人员都发出惊叹。这些改进虽然看似微小,但对提高武器性能至关重要。

\"58-1型35毫米高射炮是重型防空武器,\"李明远翻到下一页图纸,

\"它的威力足以一发摧毁敌机。但制造难度大,需要更精密的设备和更多时间。建议先小批量试制,验证可行性后再转入规模化生产。\"

他向大家展示了这款重型武器的关键参数:口径35毫米,最大射程7,000米,有效射高4,000米,射速每分钟300发,配备机械式火控系统和专用高爆弹。

\"我最关心的是第三种武器——防空火箭弹,\"李明远的声音充满激情,

\"这是我们的绝对优势!我们已经有成熟的火箭炮生产线,只需对弹头和发射架做简单改造,就能快速具备防空能力!\"

李明远详细解释了防空火箭弹的原理和改造方案:将普通107mm火箭弹的弹头改为散弹式,内装约500个8毫米钢珠;安装简易无线电近炸引信;调整发射架仰角。

\"最神奇的是'天罗'多管防空火箭发射装置,\"李明远兴奋地介绍道,\"16根发射管呈扇形排列,覆盖天空大片区域。发射后在预定高度爆炸,形成密集的钢珠火墙,任何飞机都不敢穿越!\"

他特别强调了这种武器的三大优势:一是生产简单,可以直接改造现有火箭弹。

二是操作容易,前线士兵简单培训就能使用,

三是威力巨大,一次齐射可以覆盖大片空域,形成有效防空网。

\"我计划在三天内完成首批样品制造,\"李明远最后说道,\"然后立即进行实弹测试。如果成功,第一批防空武器将在一周内发往前线,支援李云龙部队!\"

随着李明远详细讲解完最后一项技术参数,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种奇特的沉默。

几十位技术人员坐在那里,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微微张开,似乎都忘了如何呼吸。

娄厂长是第一个回过神来的,他咽了咽口水,声音有点发颤:

\"李……李总工,您是说,这些防空武器的设计……全都是您这两天想出来的?\"

李明远简单地点点头:\"嗯,熬了两个通宵。问题不大。\"

\"问题不大?\"一位老工程师猛地站起身,脸色通红,手指都在颤抖:

\"李总工,您知道这些意味着什么吗?我们……我们研究院的防空专家组,研究了三年都没能突破的技术瓶颈,您就这么……这么随随便便就解决了?\"

李明远挠挠头,有点尴尬:\"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关键是找到适合当前技术条件的实现方案。\"

\"简易无线电近炸引信……\"一位电子技术员轻声念叨着,眼神恍惚,

\"这个概念我们讨论过无数次,但从来没人能拿出可行的设计方案。您这个设计……太不可思议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李明远,眼神中混杂着震惊、敬畏和一丝不可名状的恐惧。

那种感觉就像是凡人突然发现身边站着一位神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