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强国,从清末开始 > 第56章 初建地盘(4)

强国,从清末开始 第56章 初建地盘(4)

作者:三才六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13:48:38 来源:小说旗

等胡南安三人离去,苗通独自坐在原处,沉思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苗通感觉已安排妥当,没有任何疏漏,才拿起手机翻看,继续查找其他资料。

苗通在泰兴只停留了两天,查看完胡南安和徐建伟呈上来的文件,又交代一番后,便赶回大港了。

回到大港,苗通就看到了钱中良运回的物资。棉布、粮食、盐巴等物资堆积如山,甚至还有一些火药、铅丸等军需物资。

得知钱中良那边的详细情况后,苗通立刻又给他送去300万两银票,同时还有一封书信。

信中,苗通对钱中良大加赞扬,还叮嘱他,采购物资时别心疼钱,大胆去做,不用局限于采购清单,只要感觉有用且合理的,都可以购买。

此外,苗通让他与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公使联系一番,打听关于留学生的事宜,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帮苗通约见一下。

在大港,苗通见到了任飞。自大军离开武昌后,任飞就奉命外出开展情报工作。

仅是任飞带走用于情报工作的银票,就有50万两之巨。

现在,情报工作人员,已经遍布天京高官府邸,甚至连清妖京师里的一些王爷和达官显贵的府中,都安插了一些眼线。

得知任飞把情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苗通满心欢喜,对其大加赞扬了一番。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内,安德顺站在龙椅一旁侧身垂首,余光不时扫向下面的一众官员。

咸沣知道了淮安被一支来路不明的叛逆攻占了,整个江苏的局势已经变的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江宁也传来了太平军要北伐的消息,预计有两万太平军即将进入安徽境内。

咸沣得到消息后召集众多官员商议对策,可当他把形势说明后,官员竟都拿不出相应对策,这让他的心情愈发烦躁不安。

“难道非要等淮安和江宁的叛逆打到京师,你们才肯出谋划策吗?” 咸沣怒不可遏,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砸向跪在那里的人群。

众大臣见状高呼万岁,同时个个跪在地上。

此时,大殿内只有恭亲王奕?还站着。奕?是清廷建国以来,首位打破旧例被任命的军机大臣,同时还有上行走权限的亲王。

奕?原本站在那里,一副泰然处之的模样,见大殿的气氛有些寂静,才发觉只有自己还站着那里,心中顿时暗叫不好,抬眼望向咸沣。

见咸沣此时正看着自己,他犹豫一番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皇上,如今淮安北板闸已有琦善率领的人驻扎。淮安的叛贼必定是天地会的那帮叛逆,天地会向来战力不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奕?说到这儿,抬头瞧了瞧咸沣,见咸沣微微点头,却没吭声,壮着胆子继续说道。

“臣以为,淮安的逆贼暂时不必理会。只要在黄河以北凭借黄河沿岸据守,他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

“眼下最要紧的是江宁的逆贼,他们当中有不少广西的贯匪,战力较强。臣建议,即刻通知河南、安徽等地的官员,加紧团练乡勇,据城坚守。京师再另派一位能臣担任钦差,统筹全局。实在不行的话,也可让科尔沁亲王 曾格林沁率领蒙古精锐前去围剿。”

咸沣听着奕?的计策,频频点头,脸色也稍缓了许多。

片刻后,他对那些跪着的大臣问道:“你们觉得恭亲王的计策如何?”

文华殿大学士讷尔经额立刻附和道:“恭亲王之计甚妙,既能防范于未然,又能让逆贼进退两难,臣附议。”

“臣附议……” 殿内大臣纷纷低头应和。

“嗯,既然如此,任命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前往安徽凤阳府督管全局。”

讷尔经额听到咸沣的任命,心底猛然颤动了一下,抬头看向咸沣,一时间竟忘了回应。

奕?看见讷尔经额这副模样,心里暗自得意。

这老小子以前没少跟自己作对,之前咸沣任命自己当军机大臣上行走时,就是他带头反对的,说什么违反祖制,现在好了,最好是死在那里就更好了。

讷尔经额毕竟在官场摸爬多年,失神片刻后,就反应了过来,高呼万岁,并谢恩接下了旨意。

苗通抵达大港后,没作过多停留,第三天就动身前往镇江府。

等来到镇江府城城外,苗通被惊得瞪大了眼睛,差点没认出镇江府城来。

只见城墙被加高了两米多,城墙上炮台林立。护城河也被拓宽加深了许多,远处江面上,船只来回游弋。

城外沟壕纵横交错,竹签陷阱遍布其中。

苗通看罢,摇了摇头,低头沉思片刻,就带着护卫进了镇江府城。

罗大刚见到苗通后,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泰州和泰兴两城,是不是你的手笔?”

苗通早就料到罗大刚会问起此事,只是没想到他一见面就这么直接的问起来。苗通立刻否认道:“金官正将军,此事与我无关,我也听说了一些消息,好像是天地会之外的其他势力所为。”

罗大刚狐疑地打量了苗通一番,见其没有任何异样,一时间也不好过分追问。

他早已派人前往泰州和泰兴查探,还询问了当地百姓。

派去的人也拜见了泰兴的县令,县令称泰兴是一个叫安民军的势力,还说安民军与天国的志向相同,都是为了推翻清妖。

可是安民军不愿与天国交往,又也不想交恶。

这安民军的行事风格、服装和纪律,与太平军和天地会大不一样,罗大刚一时也拿不准,这事到底是不是苗通干的。

“苗兄弟,如今镇江府城的粮草虽还有些剩余,但也支撑不了太长时间。你想法子筹集些粮草,送进城来。”

罗大刚虽没有确凿证据,但还是想试探一下苗通。

苗通一听这话,心里就明白罗大刚打的什么算盘。

他思索片刻,说道:“属下的粮草也仅够维持半年,辖区内又征收不了太多的粮草,只能给州城送3个月的分量。若咱们打算长久镇守镇江府城,属下建议,粮草一事还得向天国请求支援。”

罗大刚知道这么简单的试探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心里也是无奈,只好作罢。

“嗯,既然你的粮草也不多,那就不用再麻烦运运进城了。”

随后,两人又简单交流了一番丹阳清妖的情况,以及苗通在新丰、大港的布防,便各自散去了。

苗通走在城外的道路上,低头沉思着。他心里清楚,罗大刚不久后就会离开镇江府城,参与西征。

苗通骑在马上,马儿见主人许久没有动静,走着走着便停住了脚步。

苗通察觉马匹停了下来,顺势回头望向身后的镇江城。看着那巍峨耸立的城墙,他心中暗想:等下次再来,镇江就不再是太平军的了,它将归我苗通所有。

念头刚落,苗通猛地勒紧缰绳,挥动马鞭,马匹如离弦之箭般,朝着远方飞驰而去。

苗通回到大港,见只做出了2000多套军服。

心中不满,命令五日内务必先再做出套军服来,给江北岸送过去。

他计划每个士兵配备2套军装,春秋、夏、冬四季都要准备,再加上训练和作战时的损耗,军装的需求量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