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44章 徐董意见相悖,袁军绝地反击

东汉末年,风云激荡,群雄逐鹿,汉室衰微,董卓专权,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诸侯纷纷举兵,组成联军,立志讨伐董卓,匡扶汉室。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局势复杂,各方势力勾心斗角,矛盾纷争不断。

徐荣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指挥,成功攻破了袁术的营寨。刹那间,袁术营中一片混乱,士兵们四处奔逃,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不绝于耳。徐荣的军队好似汹涌的洪流,在营寨中肆意穿梭,疯狂抢夺着粮草和物资。这场战斗大获全胜,看着堆积如山的钱粮,徐荣的心中却没有一丝喜悦。他心里清楚,战争远未结束,袁术虽遭败绩,但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就在徐荣准备下令收兵回城时,一员将领匆匆赶来,伸手拦住了他的去路。此人正是董卓的弟弟董旻,他满脸涨得通红,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大声说道:“将军,袁术乃相国之大患,今日他败北,士气低落,士兵毫无战心。我军大胜,士气正旺,应当乘胜追击,力求斩杀袁术。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董旻的声音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充满了急切与渴望。他一门心思立下大功,好在董卓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进而在董卓的势力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徐荣皱了皱眉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我军昨日出城以来,将士们拼杀了整整一日,早已饥肠辘辘。虽说士气高昂,但实则已是强弩之末。袁术虽败,可天明前才开始激战,其军队体力胜于我军。况且袁术善于用兵,万一我军追击失利,必然会一泻千里。我等出城时几乎倾尽大军,若有差池,汜水关和荥阳恐怕就不再为我军所有了。”徐荣的话语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军队的深切关怀。他深知,战争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和热血,必须冷静分析,权衡利弊。

董旻却不以为然,他冷笑着说:“将军若是害怕,我自带军马前去追击,不过功劳可就没你的份了。”原来,董卓得知袁术想要攻打荥阳后,召集诸将商议,最终决定由董旻带领3万西凉铁骑来荥阳支援。董旻仗着自己是董卓的弟弟,平日里便飞扬跋扈,根本不把徐荣放在眼里。徐荣本是良将之才,顾念董卓的知遇之恩,一直对董旻的傲慢无礼隐忍不发。董旻却以为徐荣是在故意轻慢自己,心中愈发气愤。要知道,董卓无后,底下诸将心思各异,有支持吕布的并州人,也有支持董卓侄子董璜的,像西凉军前期五大中郎将之一的董越(五大中郎将: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还有支持牛辅的,却没几个支持董旻的。李蒙和王方是仅有的两个支持他的高级西凉军将领,此次李蒙战死,他觉得必须追击袁术报仇,否则以后在军中更难以立足,谁还会支持他呢?

“混账!我乃大军主帅,追击与否由我决定,你敢违抗军令?”徐荣闻言,不禁怒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威严和愤怒,身为一军主帅,他绝不允许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

“徐荣,你不过是我董家的家臣,别太自以为是,信不信今天我就夺了你的兵权。”董旻毫不示弱,大声吼道。他的脸上满是狰狞和狂妄,仿佛已经忘了自己身处何地,也忘了眼前的徐荣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

“你敢,这要是让相国知道,你必死无疑。”徐荣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道。他心里明白,董旻此举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挑衅,更是对整个军队的不负责任。但他也清楚,董旻背后有董卓撑腰,自己一时也拿他没办法。

“呵呵,来人,徐中郎累了,你们带他下去休息。”董旻冷笑两声,一挥手,立刻有几百名士兵围了上来。此次徐荣只带了少数几人来看伏击结果,没想到竟被董旻派来的人控制住。他无奈之下,只能被这几百人“护送”回荥阳城。董旻则留下几千人清点大营,自己带着4.5万西凉军气势汹汹地追击袁术。

袁术带着败军,如丧家之犬般向着酸枣大营狼狈前行。一路上,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身上的伤口还在不断渗出血来,将脚下的土地都染成了暗红色。不多时,各将领着各自的残军陆续会合。袁术派人清点损失,这才发现3万大军如今已不足2万,粮草更是损失殆尽。士兵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毫无斗志。袁术望着眼前的惨状,心中一筹莫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惊慌失措地跑来报告:“报……报主公,董军追杀而来!”袁术大惊失色,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颤抖着声音说:“什么?”他急忙叫来自己的谋士戏志才,商议对策,同时令人整军备战,试图挽回败局。

戏志才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我军如今士气低落,正面硬拼恐难取胜。但陷阵营精锐无比,可先让他们挡住董军的攻势,再出奇招。我观察此地地形,前方有一处山谷,地势狭窄,可令部分士兵佯装败退,将董军引入山谷,然后命弓箭手埋伏于两侧山坡,待董军进入山谷,万箭齐发,定能重创敌军。”

袁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点头道:“好,就依你之计。”

董旻领着大军,如一群饿狼般追杀袁军。远远地,他便看见了袁术领着万余人马,心中顿时大喜,仿佛已经看到了功名利禄在向他招手。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功名利禄就在眼前,诸君随我杀敌!”董军闻言,顿时士气大振,齐声呐喊着,如潮水般向前杀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贪婪和残忍的光芒,仿佛要将袁军彻底吞噬。

袁术见此情景,深知形势危急,急忙命令陷阵营上前迎敌。陷阵营的士兵们早已严阵以待,他们身披重甲,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听到命令后,他们齐声高呼:“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有去无回,有我无敌!”那声音如同滚滚雷霆,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董军冲去,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敌人的心上。

“杀!”两强相遇,一方是名震天下的西凉健儿,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手持长矛和长刀,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威风凛凛;一方是享誉全军的敢死之士陷阵营,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精湛的战斗技巧而闻名。双方发出了一声震天的喊杀声,悍然相撞。一时间,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场人间炼狱。

“砰砰砰。”没有董旻想象中的袁军一溃千里,狭路相逢勇者胜。西凉铁骑被五千陷阵营死死挡住。战场上回响着陷阵营那震撼人心的口号声,他们冷漠无情,面对西凉军的猛烈攻击,毫不退缩。西凉军的长矛刺在他们的铁盾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长刀砍在他们的铠甲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然而,陷阵营的士卒们仿佛没有痛觉一般,依旧奋勇向前。他们顺势一砍,便将惊愕中的西凉士卒砍翻在地。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每一次出手都带着致命的杀伤力。

随着战斗的持续,陷阵营渐渐占据了上风,西凉军开始出现动摇。此时,袁术按照戏志才的计策,下令部分士兵佯装败退。这些士兵一边大喊着“救命”,一边朝着山谷方向逃窜。董旻见状,以为袁军已经力竭,心中大喜,下令全军追击。

董军如同潮水般涌入山谷,就在他们进入山谷深处时,只听一声令下,两侧山坡上的弓箭手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雨点般射向董军,董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董旻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退,但山谷狭窄,士兵们拥挤在一起,根本无法迅速撤离。

陷阵营抓住时机,从后面掩杀过来。他们挥舞着利刃,在董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董军士兵被前后夹击,顿时陷入了绝境,纷纷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不!”董旻双目欲裂,大吼了一声。他看着自己的精锐部队在陷阵营的攻击下节节败退,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提刀就想往前冲去,亲自与陷阵营决一死战。幸好旁边一员偏将见势不妙,立刻拉住了董旻坐下的战马。

“将军,如今情势不妙,我军挡不住,就应该以长矛兵上前,拦截住这群人。好暂且稳住阵脚,通知撤兵。”偏将急促地说道。他的脸上充满了焦急和担忧,深知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董军必将全军覆没。

听了偏将的话之后,董旻勉强地冷静了下来。他望着战场上的惨状,心中一阵剧痛,大声道:“数万精锐,遭此惨败,悔不听徐荣之言,有何面目面见兄长。”说完,他便要拔剑自刎,以死谢罪。

“将军,不可!”偏将急忙阻拦道,“今日虽败,但还有精锐数万,还有荥阳坚城可守。袁术虽胜,前期粮草尽失。再说我军奋战多时,现已经是强弩之末,一时士气剧降,才会如此不堪一击。待我等退回荥阳修整,再战袁术,胜负未可知。”偏将的话语中充满了理智和冷静,他试图劝说董旻振作起来,为日后的反攻保留希望。

“哎。”董旻叹了一口气。他的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无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帐下的精锐,几乎在片刻之间,就被消灭了个一干而尽。他对袁术的恨意,也一下子从充满恨意,变成了痛恨。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报仇雪恨。

“稳住阵脚,边战边退。”董旻大叫了一声,拉着马缰朝着后营而去。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和绝望,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他必须要带领剩下的士兵安全撤回荥阳,重新谋划对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