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59章 刘晔妙策安邦,袁术雄心逐鹿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火连天,各方势力逐鹿中原。在这乱世之中,袁术占据五郡,势力不容小觑。

这一日,袁术正坐在帅帐中,心中盘算着回南阳之事。就在他沉思之际,下人匆匆来报:“主公,戏志才先生带着一人求见。”袁术微微一怔,戏志才他是极为看重的谋士,能被他带来的人想必不简单,于是说道:“快请。”

片刻之后,帅帐的门帘一挑,戏志才大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此人身形修长挺拔,身姿笔挺如松,透着与生俱来的贵气。他剑眉斜飞入鬓,恰似两柄出鞘的利刃,眉下双眸星目含威,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虚妄。鼻梁高挺笔直,线条刚硬有力,彰显出坚毅的性格。嘴唇厚薄适中,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自信的弧度。面庞轮廓分明,犹如刀刻斧凿一般,肤色白皙中透着几分英气。举手投足间,沉稳大气,尽显不凡的气质。

戏志才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主公,这位便是刘晔,字子扬。”袁术听闻刘晔之名,心中一动,他知晓刘晔乃是汉室宗亲,且才华出众,在历史上却因汉室宗亲身份被曹魏忽视。如今刘晔主动前来,实在是意外之喜。

袁术满脸笑容,疾步迎上前去,双手紧紧握住刘晔的手,热情洋溢地说道:“哎呀呀,子扬,久仰大名啊!今日你能屈尊来到我这小小的帅帐,可真是让这地方都蓬荜生辉啦!”说着,他又扭头看向戏志才,眼中满是赞赏,“志才啊,你可真是给我带来了一尊大才!”

刘晔拱手行礼,不卑不亢地说道:“袁公过誉了,晔不过是一介书生,久闻袁公威名远扬,心怀敬仰,特来拜会,盼能在这乱世之中,为袁公效力,尽一份绵薄之力。”

袁术哈哈大笑着,拉着刘晔的手,往帅帐中的主位走去,边走边说:“子扬太谦虚了!你的才名,我可是如雷贯耳。今日相见,果然是风采卓绝,绝非池中之物啊!”

三人落座后,下人赶忙奉上香茗。袁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浅抿一口,笑着说道:“子扬,一路赶来,辛苦了吧?这乱世之中,路途可不太平,你能平安抵达,实在是幸事。”

刘晔微微欠身,礼貌回应:“多谢袁公挂念,一路虽有些波折,但好在有惊无险。能见到袁公,一切辛苦都值了。”

戏志才在一旁微笑着插话:“主公,我与子扬一路交谈,他对当下局势见解独到,一路上给我讲了许多,我可是受益匪浅呐!”

袁术来了兴致,放下茶杯,身子前倾,急切地说道:“哦?那可得好好讨教讨教。子扬,你对如今这乱世有何高见?我正愁不知如何应对当前的处境,你且说来,让我也开开眼界。”

刘晔神色一正,微微欠身,刚要开口,袁术却又像是想起什么,连忙摆手道:“不急不急,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咱们慢慢聊。” 一番简单的寒暄,帐内的气氛愈发融洽,袁术便迫不及待地与刘晔交谈起来。一番交谈下来,袁术愈发觉得刘晔才华横溢,心中欢喜不已。他正愁不知如何应对当前的处境,于是便向刘晔询问道:“如今我身处寿春,欲回南阳,然周边诸侯虎视眈眈,子扬可有良策教我?”

刘晔微微欠身,神色凝重地说道:“汉室自高祖创立,历经二百载,何等辉煌。然王莽之乱,天下动荡,幸得光武中兴,又勉强维持二百载。可如今,世家横行无忌,大肆兼并土地,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田园荒芜,饿殍遍野。梁甫之上,满目疮痍,民生凋敝,惨不忍睹。汉室江山在这重重危机之下,已是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自董卓祸乱以来,诸侯并起,各怀异心,天下陷入混战。高祖创下的千秋伟业,如今看来,已难以维系。”

袁术微微点头,示意刘晔继续说下去。刘晔顿了顿,接着说道:“袁公,您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首先,袁公出身高门,袁家四世三公,这在天下士族中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门生故吏遍布九州,这些人脉资源犹如一张庞大而细密的网,能为袁公获取各方情报,在关键时刻,他们也会念及旧情,为袁公效力。袁公年少时便扬名京洛,风度翩翩,声名远播,这份年少成名的荣耀,使得天下贤才对您心生向往。”

“再者,袁公平黄巾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彼时冲锋陷阵,运筹帷幄,尽显军事才能,威名远扬四方,百姓对您的功绩也有所耳闻,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又灭赵慈,为百姓除害,兴义举,使得天下仰慕者不知凡几。此乃袁公人望所归,得天时也。”

“军事方面,袁公麾下兵强马壮,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在历次征战中,锻炼出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如赵云,颜良文丑纪灵等,他们对袁公忠心耿耿,在战场上勇猛无畏,能为袁公冲锋陷阵,攻城略地。而且,袁公占据的五郡,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粮草充足,这为军事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上,袁公虽出身高门,却能压制世家大族的嚣张气焰,不被世家的利益所左右。同时,袁公鼓励商贾发展,使得府库充盈,财力雄厚。当年齐桓公便是通过重视商业,富国强兵,最终称霸天下。袁公此举,与齐桓公异曲同工。有了充足的财力,袁公便能不断扩充军备,招募更多的士兵,打造精良的武器装备,在这乱世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再者,袁公招收流民,安置百姓,让他们有田可耕,有屋可住,得以安居乐业。此乃袁公仁德之举,得民心也。百姓安居乐业,便会对袁公感恩戴德,不仅能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还能在后方辛勤劳作,保障粮食的生产与供应,让袁公无后顾之忧。”

袁术听到此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微微颔首,对刘晔的夸赞十分受用,心中更是充满了自信,觉得自己果然是天命所归,霸业可期。

然而,刘晔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有些凝重:“然福祸相依,袁公强势崛起,势力迅速壮大,周边诸侯心生畏惧,故联合起来抵制袁公。此乃袁公眼前之困境,亦为当下之苦也。”

袁术皱了皱眉头,这正是他所担忧的事情。他看着刘晔,急切地问道:“依子扬之见,我当如何破局?”

刘晔胸有成竹地说道:“依晔之见,可先谋刘,后图孙,最后再待天时。”

袁术疑惑地问道:“为何要如此安排?还请子扬详细道来。”

刘晔不慌不忙地说道:“先说刘表,刘表虽有贤名,号称‘八俊’之一,且坐拥荆州之地。然而,他不通军事,徒有虚名。荆州虽富庶,兵精粮足,可武备却并不精良。其麾下军队缺乏实战历练,将领指挥能力也参差不齐。袁公若举兵进攻荆州,可先派遣细作潜入荆州境内,散布谣言,扰乱其军心民心。比如,宣扬袁公大军势不可挡,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而刘表却昏庸无能,不能保境安民,让荆州百姓心生恐慌与对袁公的期待。”

“同时,袁公可集结优势兵力于荆州边境,佯装做出一副要从正面强攻的态势,迫使刘表将大量兵力部署在正面防线。实则,暗中派遣一支精锐部队,轻装上阵,沿着荆州西边地势较为崎岖、刘表防御相对薄弱的山地,秘密行军。此地道路难行,刘表大概率不会料到袁公会从此处进攻,所以防备松懈。这支部队可趁夜突袭刘表的后方军事重镇,一旦得手,便能切断刘表正面防线与后方的联系,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拿下荆州,袁公便能扩充地盘,增强实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袁术微微点头,觉得刘晔所言有理,脑海中已然浮现出大军进攻荆州的壮阔场景,心中开始细致地盘算着兵力的调配、粮草的运输以及将领的安排等诸多事宜。

刘晔接着说道:“再说孙坚,孙坚虽占据江东,势力也不容小觑。但江东之地,水网纵横,水军极为重要。而孙坚目前水军力量薄弱,这是他的一大短板。袁公据庐江、九江、江夏之地,这些地方水域广阔,袁公又有水军之力。到时,只要袁公派出水军横断长江,切断江东与外界的联系,就算孙坚有冲天之志,也无能为力。待袁公拿下荆州,稳定后方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孙坚,江东之地便唾手可得。”

袁术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刘晔最后说道:“至于董卓,他虽占据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威风凛凛。然而,汉室养士四百载,忠臣义士众多。董卓倒行逆施,残暴不仁,早已引起天下人的公愤。那些忠贞之士,表面上虽对董卓屈服,实则心怀不满,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董卓既要压制这些人,又要应对各方诸侯的威胁,自顾不暇,无力他为。袁公可先按兵不动,坐观其变,待董卓与各方势力争斗消耗,实力大减之时,再图进取。此乃待天时也。”

“徐州的陶谦,如今已是垂垂老矣,虽坐拥徐州这富庶之地,却如小儿怀金行于闹市,空有财富却无力守护。徐州内部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涌动,他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对徐州的掌控力也在逐渐减弱。以袁公之实力,若对徐州有所图谋,只需找准时机,略施手段,徐州便可能收入囊中 。”

“豫州的孔伷,才能不足,空有豫州之地,却令不出颍川郡。其政令不通,麾下人才难以施展抱负,军队也缺乏有效的训练与调度。在他的治理下,豫州看似平静,实则一盘散沙。袁公若想在豫州有所作为,只需针对其内部的混乱局面,稍加分化瓦解,豫州便不再是阻碍,甚至可能成为袁公前进路上的助力。此晔之浅见也”

袁术听完刘晔的一番分析,心中豁然开朗,大喜过望。他起身走到刘晔面前,诚恳地说道:“子扬真乃大才也!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袁某恳请子扬助我成就大业,不知子扬意下如何?”

刘晔起身,拱手行礼,欣然应允道:“晔蒙袁公厚爱,愿效犬马之劳。”

自此,刘晔便留在袁术身边,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在刘晔的辅佐下,袁术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军事行动,准备按照刘晔的计策,先谋荆州,再图江东,等待时机,逐鹿中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