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千门36天局 > 第8章 天网恢恢

千门36天局 第8章 天网恢恢

作者:小说故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0:27:11 来源:小说旗

l

晋宫内,年轻的国君还在沉思。

那卷由韩厥描就的图,虽然不在面前,却清清楚楚映现在晋悼公的脑海中。这位才十五岁的国君,其思维能力远远地超过他的年纪。关于赵氏蒙难一事,他曾暗中询问过魏相等大臣,魏相等人不但证实无差,还一再进言,必须严惩屠岸贾,否则国人必不服。可是,晋悼公总觉得,尽管屠岸贾心狠手辣,但没有主子的点头,岂敢一日间杀赵家三百余口?平心而论,屠岸贾奉旨行事,并无大过错,这笔帐认真算起来,先君晋景公是难辞其咎的,可是这话怎么好说出口?就他本意来说,既然百废待兴,最好要避免杀戮,不然,冤冤相报,何时得了?怎奈不杀屠岸贾,朝臣们难以诚服,如何才能顾此又不失彼呢?

晋悼公苦于不得要领,韩厥却把赵氏孤儿赵武及程婴引入宫来。

行见面礼,晋悼公的目光却被少年赵武吸引住了。他蔼声问道:

“你就是赵氏孤儿?”“是,臣名赵武。”

赵武抬头之际,也难掩惊讶:他便是国君?怎么与我的年纪不相上下?

“主公,这位便是苦心抚孤的程婴。”韩厥不忘介绍说。晋悼公只是“噢”了一声,看都不看程婴一眼,只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赵武。也许是惺惺相惜,少年爱少年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赵武的确相貌不凡。总而言之,才第一次见面,晋悼公就对赵武生出好感,甚至认为,此子将是辅佐君业的大材。

“赵卿,”晋悼公和颜悦色地问赵武道:“知不知道自家的身世?”

“十多年蒙在鼓里,今日方知家遭大难,还求为赵氏伸冤。”

“你不必着急,寡人自有打算;自今日起,命你复姓归宗,并赐还赵氏公族,你也将受到重用。”

“谢国君恩典!”赵武躬身跪地。

“起来说话。”晋悼公感叹地说:“天幸赵氏一脉尚存,既赖神明庇佑,也多亏韩厥用计如神。”

“谢主公嘉奖。”韩厥稽首说:“不过,离了程婴,孤儿也难幸存。”

“是啊!求主公给养父一份封赐。”赵武说。“自然,自然!”晋悼公敷衍地说。

“小民老矣,不望封赐,”程婴躬身道:“但求国君替赵氏

一门三百余口报仇。”

“程婴所言有理,”韩厥说:“还求主公下旨。”

“这个……”晋悼公沉吟有顷,问道:“赵武,你想怎么样报仇雪恨?”

“我想……求主公严惩……屠岸贾:”

“是啊!”晋悼公说:“屠岸贾罪不容赦。他让你一姓遭殃

“必须还他满门受祸!”说话的是程婴。

“这叫作血债要用血来还!”韩厥附和说。

“对!”赵武不敢迟疑,也接口道:“我要他……血债血还!”

“好,听寡人安排:韩将军,令你于军中,挑选骁勇甲士

三百,交予赵武使用。”

“交给我使用?”赵武不解地问:“主公的用意是……”“委你大权,准你便宜行事,赵卿难道不明白?”“主公英明!”韩厥、程婴感动万心,异口同声地赞道。赵武怔然了!他实指望假国君之手,为赵氏报仇,尽量避免与屠岸贾当面冲突。如今却让他亲自率兵讨逆,未免使人为难。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倘若露出一丝犹豫,大有失为人子之道了,无奈只得向国君谢恩。

晋悼公根本不知道赵武的心思。在他看来:如此安排,已经作出了迁就。那是因为看中赵武,权衡了利弊,才有所取。当然,这样安排,既不用国君出面,又成全赵武报仇,也不失为一举两得啊!

2

宅院中、花径里,一对粉蝶翩翩起舞,倩女正看得入神,忽然其中一只反方向飞走,任凭同伴追逐,头也不回,飞向墙外去了。触景生情,倩女幽幽地一叹!

她想起今早,多日不见的程勃,突然出现在眼前。她是多么高兴啊!可是程勃却萎靡不振。她才注意到,只几天没见面,程勃就瘦了好多,不由得感到心疼!

令倩女吃惊的是,见面后的程勃,连说话的勇气都没了,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最后居然说:我来只为告知,咱俩今后怕是难见面了。这成什么话啊?她硬要程勃说明原因,谁知他不但拒绝回答,反而不辞而行。

匆匆见面,丢下几句不三不四的话,又匆匆而去,怎能不令倩女伤心?她猜测,必是他的父亲从中作梗的缘故,也担心从今以后,真的再也见不到程勃了。

倩女急得哭了,她本来可以求父亲作主,偏偏屠岸贾还忙于审讯九原山抓回来的活口。她哭了一阵,又不住地叹气。忽又忆起在九原山上,两人相拥相抱的情景,想到入神处,如醉也似痴,连亲娘垣兰站在面前也没觉察出来。

看见女儿这种神态,垣兰的心里明白了几分,恨不得痛斥她一顿。

“倩儿!”“唔,娘……”

“一个人躲在这里想什么心事?”“没,没啦……”

“何必隐瞒?娘早看出来了。”

倩女不敢言辩,却背过身来偷偷地拭泪。“你哭啦?”

“娘……”倩女扑进娘的怀抱。“受了什么委屈?又是谁欺负你?”“娘,勃哥他……不会与我见面了。”“那倒好,省得为娘的心烦。”“娘为什么讨厌勃哥,难道他不好?”“并非他不好,倒是他爹……还有你爹……”

“他爹又怎样,我爹又如何?据女儿所知,前天在九原山上,爹爹已当面向勃哥的父亲提亲。”

“竟有此事?”垣兰露出非常惊愕的表情,问道:“后来呢?”

“谁知道呢?”倩女又哭了。

“好女儿,”垣兰爱怜地说:“听娘的话,死掉这条心吧!你应该知道,男女姻缘天注定,哪容自己选择?你年纪尚轻,并不知休戚相关何在?为娘也不便多说,只望你挥刀斩断情丝,免得有朝一日,追悔莫及!”

“娘,其中是何原因?何不说个明白。”“是该让你明白,只是时机未到。”“几时才算时机到?”

“你勿苦苦追问!”垣兰有意岔开话题,问道:“前天九原山上,是哪个仇家截杀你们?”

“我也不大清楚,只知道那天爹爹擒捉了活口回来,百般拷问,至今还不肯招供。”

“哈哈哈!世事真是无奇不有!”

其人未到,笑声先传来了,在这个府第,除了屠岸贾还能有别人?

“爹,”倩女迎上前去:“女儿有话要说。”“你最好回避一旁,我有事与你娘相议。”“不,女儿有急事呢!”“我叫你退去,听见了么?”

在女儿面前,屠岸贾从不曾有这种脸色,今天怎么啦?倩女更觉得委屈,伤心地躲开了,而垣兰也觉察到了什么?“美人!”屠岸贾不改呼唤的习惯,只是语气显得异样:“你知道活口供出了什么?又知道谁在九原山上拦杀我?”垣兰不说话,心却有点紧张起来。

“哈哈!我总想弄明白,你的原配丈夫,原来名叫周坚。”“啊!什么人告诉你的?”“先回答我的话,是或不是?”

“是又怎样?我早将他忘得一干二净了。”垣兰沉着说。“好!我要的就是这一句话,不过,”屠岸贾变色说:“有朝一日擒到此人,我要当着你的面,将他千刀万剐,你——不会有异议吧?”

“悉听尊便!”垣兰冷冷说道。

“说得好!”屠岸贾狞笑道:“我总道赵氏已灭,还有谁与我结仇?原来是个无名小卒。这也难怪,争妻夺田,其仇如山!算他是一条汉子,可是太迟了!眼前的美人,与他周坚不过两个月的夫妻,与我屠某却同床共枕十几年了。就是让他夺回,又何济于事?美人,你说是么?”

垣兰答不出来,她无心分别这些话有几分道理,也懒得去想自身的去处。她只注意到,屠岸贾的话已经证实一点,那就是周坚还活在世上。所以,她极想探知他这人现在何处?也极想与他见最后一面,说最后一句话,交待最后一件事。

“你不说话?难道在想念他?”屠岸贾又问着。“我……在想另外一件事。”“什么事?”

“听说你向程家提亲,执意要让女儿婚配给程家的儿子?\\\"

“是啊!”“程家答应了?”

“答应也罢,不答应也罢,我说了就算数!”

屠岸贾就是这么专横,也不问垣兰意下如何?他自然不知道,此时的赵武正率领甲兵,即将讨逆而来,反而兀自洋洋自得,趾高气昂。他一口咬定,这椿婚姻已经成了,也断言程婴不如他屠岸贾长寿。过不了多久,我女是我女,程家之子也是我子,子生孙,孙再生子,从此屠家人丁兴旺也!想到此,他又得意地大笑。

3

屠岸贾大笑之际,正是围兵到来之时。

如迅雷不及掩耳,才听到呐喊的声音,三百名剽悍的勇士便破门而入,似风驰电闪,一眨眼之间,屠府的家眷尽被驱进内屋,众多的家丁更如待宰的猪羊,一个个手脚被捆住了。

“你们——在做什么?”屠岸贾还蒙在鼓里。

“奉命讨逆!”众军士叫着、喊着,把屠岸贾团团围住。“反了,反了!”

屠岸贾如一头困兽,又吼又跳。但当他睁开眼睛看仔细时,完全呆了!他说什么也无法相信,奉命率兵之人,竟是他

十多年来,视若己出的程勃,以及一向称兄道弟的程婴。旁边还站着另一个人,分明就是九原山的狂徒——啊,这人正是周坚!

“屠贼,你的末日到了!”不知谁说了一句。

屠岸贾还弄不清是怎么一回事,便试着对赵武呼道:“勃儿……”

“呸!谁是你的勃儿?告诉你,我既非程勃,你更是我的……大仇人!”

“大仇人?”屠岸贾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哈哈哈!”大笑的人正是程婴。“你笑什么?”屠岸贾问。

“我笑你太蠢太笨了,时至今日,居然仍一无所知。”程婴得意一阵,转而高声喝道:“你竖起狗耳听仔细,眼前的程勃并非我儿,正是你斩不断、除不掉、杀不死、焚不灭的赵氏孤儿!”

“胡说!赵氏孤儿被我亲手捧死,你程婴也亲眼目睹,如今在此混淆视听,用心何在?”

“你要知道,被你摔死的不是赵氏孤儿,偏偏是我的亲儿程勃。”程婴含泪说道。

如被人抽了一鞭,屠岸贾又跳得老高,但很快又冷静下来。他不信这是真的,于是睁大眼睛看看程婴,又看看“程勃”,力图要从一老一少的身上,寻找出血缘的见证。看着、看着,陡然间,一下子清醍过来:眼前这个程勃,分明就像当年的赵朔!

“他娘的!是谁用此毒计?是谁,是谁?”屠岸贾何只像恶狼,简直是一只凶猛的老虎。“哈哈哈?”程婴又笑了。

“好个程婴!居然舍得以亲生骨肉代他人儿子受死,妙哉!妙哉!”屠岸贾也大笑了。

得好几姓人家受祸;我杀的是一姓之民,他杀的是几家大臣,更还有王室子孙,甚至一代国君。比起你的先祖,看看我屠某,很难说谁是忠良,谁是奸邪,更难说谁该死、谁不该死啊!哈哈哈!”

发疯似的屠岸贾,叫嚷狂笑,不但赵武显得不自在,连程婴也呆在那儿发愣。

“你们怎么啦?”站在一旁的周坚恼了,喊道:“怎么眼睁睁地看着他大言不惭?”

“唔,对!赵武,切勿听他胡言乱语!”程婴赶紧催促道。“小恩主,立即把他杀了!”周坚说完,转而对屠岸贾道:“奸贼,知道我是谁么?”

“怎会不如,但你不配与我说话。”屠岸贾把脸别转过去。

“你……”周坚气得发抖。

“赵武,下令吧!”程婴又一次提醒。

“来吧!死于你的手上,我无怨也无悔!”屠岸贾将身子迫向赵武。

“杀死他,杀死他!”众人齐声起哄。

赵武不敢迟疑,举手把利剑抽出剑鞘,正在此时,却有

一人,不顾一切,以身体挡住赵武的剑锋。

那人正是倩女,也许她已经明白了一切,所以看都不看“勃哥”一眼,只以自己的身体,紧紧地护住屠岸贾。

“啊!倩妹……”

“你既非勃哥,我也不是倩妹。不过,你要伤害我爹爹,除非先把我杀死!”

“让开!你……”赵武说不下去。

“我愿意代替爹爹一死。”倩女说得很坚决。

“妖女!”周坚又火了,举起兵器,怒道:“不如让我先把你杀死!”

“狂徒!”倩女不甘示弱,答道:“那天在九原山上,我后悔没把你射死。”

“啊!那天施暗箭之人,原来就是你!”周坚怒上加怒,举起利刀要砍向倩女。“住手!不许你伤她!”

垣兰不知从什么地方闪出来,挡住了周坚的屠刀。周坚的刀砍不下去了,他一眼就认出来,怔怔地看着;更吃惊的是,时隔十几年,自己成了半百老头,垣兰居然没什么变化,容颜还是那么白嫩,那么美丽……。

尽管周坚面目苍老,但垣兰依然很快就认了出来。只是不敢像周坚那样直视,相反的,她连抬头的勇气都没了。“你………原来是贱妇!”周坚好久才进出一句。“就算是,可是我的女儿又有何辜?”

“奸贼之女,岂能无罪?”

“错了!”垣兰忽然逼视周坚,一字一句地说:“她并非贼女,偏偏是你周坚的血脉!”

这句话说者分明,听者真切,大家又是一震。“娘,你在说什么胡话?”

“垣兰,你又想干什么?”屠岸贾怒斥道:“想搭救女儿么?如此救法,我不取也!”

“好了!”倩女泪如雨下,紧接着说:“女儿也不想苟且偷生,只愿追随爹爹去也。”

“不许说傻话。”垣兰说:“你真正的亲爹,确确实实是他周坚。”

屠岸贾又想发作,却被垣兰阻住:

“你先别凶,听我把话说完。十几年前,我被你掳来,本想以死表明心迹,就是因为发觉自己怀了身孕,无可奈何才忍辱偷生。而你,”垣兰指着屠岸贾说:“你可还记得,我被掳来仅八月就产子。事实上,当时的我,实已怀胎整整十月,为了掩人耳目,在临产的那天,我故意装着捧倒在地,谎说早产,而你也深信无疑。十多年来,此事深藏在我心中,只盼有朝一日,将倩儿交还生父,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女儿,该与你生父相认了!”

垣兰把倩女推到周坚面前,返身直奔内屋,周坚失神地看着倩女……。

倩女却唤了一声“娘”,追进内屋。

如梦初醒一般,屠岸贾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报应,报应啊……”他近似疯了。

“既知报应,就立即受死,你这只恶狼!”程婴怒斥着说。

“恶狼?哈哈!”屠岸贾笑得更疯狂了:“我情愿充当恶狼,可是你程婴算什么呢?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你竟然舍得让亲生儿子受死,我看你连虎狼都不如,哈哈!”

如受当胸一击,程婴差点昏倒。

“来吧!赵武,我还是那句话,死在你手中,无怨也无悔!”屠岸贾又向赵武逼近。

赵武咬牙闭眼,利剑用力刺去。

“嗤”地一声,鲜血从屠岸贾身上喷出来,溅到赵武的脸上、身上…

周坚上前对屠岸贾狠狠地踢了一脚,又补上一刀,欲唤程婴为程勃报仇时,却不见他的人影。众人正待寻找,倩女又突然出现。

“啊,爹爹!”大家都以为倩女要与周坚相认,谁知她却扑向地上的屠岸贾。

“倩妹,他分明不是你爹。”赵武拭去脸上的血。倩女蓦然抬头,怒目相对:“是你亲手杀死他?”

“他是为父报仇!”周坚代赵武回答。

“他罪有应得啊!”赵武说:“天幸他与倩妹一无瓜葛,该让你认认亲爹。”

“亲爹……”倩女看着周坚,始终掩饰不住敌视的目光。

“你怎么啦?”周坚心虚,说道:“方才你娘的话……”“我娘?哈哈!我娘在那里?”倩女似哭又似笑。“难道她失踪了!”周坚问。“不!她……她自尽了!”

“啊?”周坚一震,却叹了口气,含泪道:“倒是死得其所。”

“怎么?你反而高兴?”倩女收住泪,愕然道。

“不,我的亲女儿!”周坚趋身上前。“不,不!”倩女叫一声,狂奔而去。赵武欲追,被周坚拖住:

“小恩主,她不会跑太远的,你必须以牙还牙,索性来个血洗屠府。”

“这个……”赵武好像感到为难。“难道小恩主不忍?”“那……你就代我下令吧!”

周坚巴不得赵武这么说,于是就一声令下,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冲进内屋,他同三百名甲士大开杀戒,霎时间,屠府内外血流成河……。

4

翟氏闻说新君允许赵武报仇的消息之后,打从心里高兴。方才又听到兵马嘶叫之声,估计赵武已率兵去屠府讨逆,才真的相信苦日子结果了。

诚然,她想得更多的还是程婴,总觉十多年来,丈夫忍辱负重,所受的委屈太多太多了!而今苦尽甘来,功成名就,他必是万分高兴。为此,她特地预备了美酒佳肴,只待丈夫凯旋归来,要好好地庆贺一番。

谁料到,程婴并没有像得胜的将军那样,高唱凯歌而归。相反的,却如斗败的公鸡似的,垂头丧气地钻进院门,之后又不声不响地呆坐在院内。

翟氏好久才发现他不对劲,她不解地问道:“你回来了?”“回来了。”

“那么,勃儿——唔,不,赵武他们呢?”

“正在报仇雪恨。”“屠岸贾死了没有?”“大概……差不多了。”

“总算盼到这一日,咱们该高兴地庆祝一番。”“庆祝?”程婴的脸上却毫无喜色。

“来!”翟氏指着屋里桌上的酒菜,说:“那是为你准备的。”

“酒……”程婴一味地摇头。

“你怎么啦?气色这么差?病了么?”翟氏愈觉疑诧。“不要乱猜,我只是在想……”程婴忽然问道:“贤妻,你说我……还是人么?”

程婴问得好奇怪,翟氏简直不解。“你……在胡说些什么呀?”

“噢!不,”程婴改口说:“我是说这十多年来,你太苦太累也太受委屈了!而我……”

“你怀疑为妻的在抱怨你?”“你当真毫无怨悔之心?”

“作为妻子,成全丈夫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你高兴,做妻子的也心安理得了。”

翟氏满心以为,丈夫必定称赞她几句,岂知程婴却睁大着眼睛,把她盯个不休。“你今天究竟怎么啦?”

“噢!没什么,”程婴说:“只是忽然想到,赵武已不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膝下,又有谁来承欢?”

“你说到哪里去了?尽管赵武复姓归宗,能不念我们抚养之恩?能不想到他这条命是哪来的?饮水思源,他岂会忘本?”

“你不懂啊!最可怜还是咱们的勃儿啊!”程婴无限感伤,哀痛地呼叫道。

如被人揭开伤疤,翟氏的心立即绞痛起来!

十几年来,只有她自己知道,是怎样掩盖心头的痛楚?好比一个大伤口,其实每天都在淌血,那疼痛没有一刻停止过。但在人前,她是极力地咬紧牙关,从来没有溢于言表。只在背后,偷偷地用舌头舔去伤口上的血,又默默地用布把其裹住,尽量不让人觉察出来。哪怕是在丈夫面前,也想方设法躲避这个话题。她用无比的忍耐,去换取丈夫的欢心。只要丈夫高兴,她什么都愿忍受,她一直在默默成全丈夫。她以为,今天的程婴完全可以扬眉吐气了,想不到竟是如此消沉,又这般地感伤!而在这时提到死去的亲儿,对她来说,何异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使她痛不欲生……

“已经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还是说些让人高兴的事吧!”她仍然压抑住沉痛,装出笑脸。“高兴的事?”

“你为忠良保住后裔,为晋国保住了忠良,必定会得到国君的褒奖,你出名啦!将流芳百世,扬名千古。”

“给我住口!”程婴突然来了一股无名火,当面斥道:“真想不到你……悲也!”

“啊!为妻的做错了什么?”

“唔,不,你……不失为贤妻。”程婴马上发现自己不该对妻子发脾气,于是苦笑着。

对于程婴反复无常的态度,翟氏感到无所适从,更袭上

一股莫名的不安。

“你倒说说,要怎样才合你的心意?”

“我……不敢再苛求了,我……累了,让我安静一下,好么?”

程婴说毕,那佝偻的身影便没入内屋。日头渐渐偏西了,翟氏的心节节收紧,她预感到丈夫神情有异,却不知他怀着什么心事?她想去把赵武唤回来,才走到门口,一阵寒风扑面而来,觉得不胜寒冷,便拐进内屋去取衣衫,就在这时,她发现程婴不见了。

奇怪?明明看见他进屋,怎么没了?翟氏一急,顾不上添上衣服,就冒着寒风直奔屠府而去。

5

周坚带着甲士们,正发疯似地血洗屠府。赵武自始至终,躲在大门口,没有参与也不愿目睹。他不愿想太多,只向着远处翘首而望。他认得准,倩女冲出大门后,是向西而去,估计现在该回来了,所以耐心地等待着。

盼了一阵又一阵的赵武,仍不见少女的倩影,却发现翟氏急急奔来。

“娘,”赵武不改呼唤,问道:“你这么匆忙,想去那里?”“你爹——唔,不,你的养父呢?”

“爹不是回家去了么?”赵武未改对程婴的称呼。“可是,忽然又失踪啦!”“不会吧!”赵武倒不以为然。

“是真的,必须立即把他找回来!”翟氏十分着急。“别急,我这就差人寻找,娘放心回去吧!”

赵武把翟氏劝走后,又向西望去,他不相信程婴会失踪,倒担心倩女耍孩子脾气……。

这时,周坚来到门口,票报说,该杀的全杀了。“大叔,”赵武说:“你女儿还不见踪影呢!”“怎么她……谅也不至于失踪吧!”“我们最好出去找一找。”

周坚其实也有点着急,便来个顺水推舟。

赵武于是吩咐手下守住屠府,另带几个随从,同周坚跨马急急向西而去。

一路上两人都不言不语,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绕过多少路,终于发现了目标。

“小恩主,前面那个女子,是不是……”“不错,正是倩女,快追!”

赵武心上的石头落地,精神为之一震。他一边催马一边在想:不能责怪倩女,那是人之常情。就好比刚才在屠岸贾面前,明知他是杀父大仇人,手中的利剑就是刺不出去。尤其是当倩女以身挡住的那一瞬间,他是何等地进退两难?当获知倩女并不是屠氏的血脉时,他又是何等地高兴!这么一来,既可为父报仇,又不至于失去倩妹,正可谓两者兼得,分明是老天成全啊!

前面的人影越来越分明,那确确切切就是倩女,夕阳下,显得格外美丽,赵武差点喊了出来。

6

倩女并不知有人在追逐,她冲出府门后,一味往前奔跑,自己也不清楚,要跑到哪里去?只觉得好像有人在背后推着她,逼得她不走也得走。

她的心乱极了,想哭却哭不出眼泪,想笑也笑不出声音;好像有一肚子的怨恨,又不知该怨谁、恨谁?陡然间,觉得这个世界非常非常的陌生,简直无法活下去了,于是她拔脚便跑,而且是死命地狂奔着。

夕阳西下,红霞飞上了天,倩女吃惊了:今天怎么啦?莫非到处都在杀戮,不然的话,何以鲜血都浅到天上去了?她不忍目睹,也不敢朝前走,急忙折身向东。谁知这一折,正好与追上来的人马相遇。

“倩妹!”赵武从马上跳了下来。

周坚的速度更快,倩女好像没有听见,自顾自的夺路而走。

“倩妹留步!”赵武以身挡住。

周坚欲唤一声“女儿”,可是老觉喉咙被什么卡住。“你们是谁?”倩女问得好奇怪。

“难道认不出来?”赵武问:“我是勃——唔,不,我是赵武啊!”

“噢,你不是……勃哥,怪不得……杀死我爹。”“别胡说了,你亲爹在这儿呢!”赵武的手指向周坚。倩女瞥了一眼周坚……

“你到底信不信你娘的话?”周坚问。“娘……娘……”倩女喃喃自语。“还是认认亲爹吧!”赵武劝着说。“亲爹?”倩女又在自言自语。

“唉!我的乖女儿!”周坚显得激动起来了。

倩女突然以手掩面,不顾一切地狂奔而去。周坚愣住,想追赶却抬不起脚来。

正是此时,有宫中使者飞马而来,道是国君有旨,宣赵武入宫说话。

赵武清楚,国君召唤必有封赐,而且绝非一般的封赐。君命难违,赵武只好拨转马头,望着倩女的背影,安慰周坚道:

“周大叔不用愁,她会回来,一定会回来的!”

7

程婴浑浑噩噩、莽莽撞撞,记不清是怎样重上首山,弄不明昨晚睡在什么地方?又是谁把他引到这里来?如今的他,正坐在那堆土坟前。但见此坟与多年前一样,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芜杂。不如依据什么,他一口咬定这土坟与自己有千丝万缕的牵连,很想挖开看个究竟,却不敢贸然行动。

天已经亮了,太阳还不肯露面,是被云遮去,或被雾蒙住了?

啊,一片愁云迷雾!

程婴自已也搞不清,明明苦日子熬到了头,为什么反而消沉下来?他强迫自己好好地回忆一番。忽想起那天同韩厥、赵武一道入宫,新君晋悼公,连看都不看他一眼,难道为此而心灰?好像有关,又好像不大相关。“虎毒不食子……”啊,难道因为这句话?

程婴不得不承认,正是这句话,促使他离开了人群,回到家里,极想同妻子相拥大哭一番,偏偏适得其反。他莫名其妙地感到,贤妻有些不贤。试想,当初作为孩子的生母,要是坚决不肯交出亲儿,也许今天不至于这般难受;又想,现在的妻子,要是大哭大怨大骂一番,也许心情会更好些。偏她要强作欢颜,简直令人作呕!“你连虎狼都不如!”

该死的屠岸贾,剩下最后一口气,居然丢下这句话,使程婴一刻也无法安宁。他明知那是坏人说的话,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却不知为什么,那句话老在耳边回荡。

“虎毒不食子……”

跌坐于地的程婴,双手紧紧地捂住双耳,再用两个膝盖,将头、手夹住,夹得紧紧的,这样总算好一些。

也不知过了多久,处在朦胧中的程婴,仿佛听到众多人群的脚步声,而且愈来愈近,甚至已靠近他身边……

“爹……”分明是赵武的声音。

程婴把头埋在两膝间,故意装着呼呼地睡,但觉得赵武轻手轻脚地来到身边,又轻声细气地呼唤着。程婴忍不住抬头,果然见到赵武跪在地上,身后还有不少随从。

“嗲!\\\"

“我不是你爹。”

“不,你往日是,现在也是,将来更是,甚至比亲爹还亲!”

如甘泉入口,程婴直觉甜丝丝的。“谁教你找上山来?”

“爹,因为你的失踪,不但孩儿及韩将军着急,连国君都给惊动了。所以下令,无论如何要把你找到,然后用驷车载入宫中,国君要亲自赐封。”

“这是真的?”

“孩儿就是有包天之胆,也不敢欺骗爹爹!”

程婴一阵激动,从地上站了起来。可是……周围哪有一个人影?

该死的,原来在作梦!他的心情更恶劣了,好想大哭一场。

这时候,不远之处却有人击瓦而歌:“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凭这熟悉的歌声,程婴断定就是那位老者。“程先生,别来无恙?”

这回肯定不是作梦。“果然是老先生。”“不,我不姓老,姓董。”“姓董?”

“对,草之下,轻之反……”程婴想起那个哑谜,顿然有悟。“那么,先父犬抱瓜,又作何解释?”“不敢再相瞒了,我乃董狐的后代。”“狐?是晋灵公时期的史官?”“而我是野史官。”

“这般说来,你当真是人不是神?”“确确实实的人。”

“可是,在我的心目中,你始终是个谜。”“迷在哪里?”

“多着呢!”程婴说:“譬如,老先生何以童颜不改,又为什么爱唱‘蜉蝣”之歌?”

“一句话,是此歌使我老而不朽。”“这首歌的含义是什么?”

“你见过蜉蝣没有?”董老说:“蜉蝣的翅膀,如楚楚之霓裳,采采之羽衣,却于生命无补,它朝生而暮死。人生,不也是如此么?”

“老前辈原来参透了人生?”

“还是说说你自个儿吧!何故消沉如此?”

“可惜你并非神仙,哪能了解我程婴的难言之隐?”“那老朽就明指了!”董老直言不讳地说:“你自负有功,又觉得心虚;最好有人寻上来,用驷车大礼把你载入宫,让国君当面赐封。偏偏无人寻上来,遂使你伤心不已。”程婴无比惊讶地看着董老。

“我想奉劝你,别指望了!”董老不客气地说。“就算你猜对了,能告诉我为什么?”“他们正忙着呢!”

“谁是“他们’?又忙着什么?”

“且别说国君顾不上你这个小百姓,就拿韩厥来说吧!他已于昨天被封为晋国第一卿,许多正待解决的朝政,正靠他去处理呢!再说赵武,”董老不容程婴插话,兀自接下说:“他要做的事更多呢!也在昨天,晋悼公新封六卿,赵武是其中之一。他既要忙于走马上任,更要重新厚葬并祭奠他的祖父、父母,以及当初死去的赵氏三百口。在他看来,你必定会

十分高兴,也不会失踪,岂知你……”

“他敢将我忘了?”程婴发怒地说。

“那也未必,只是你对他不能太过苛求。”

“就算这样,但老先生能否说说,世人将如何看待我程婴?\\\"

“这个吗?”董老想了想说:“仁见仁、智见智,不一而足,正如《周易》所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那你对我将作何评说?”

“这个世界的是非既乱,好恶难明,我不敢妄言。”“前辈不妨试论一下,指点我一个方向。”程婴恳求着。“好!”董老不再推辞,侃侃而谈道:“先生念一饭之恩,思以身相报,仁也;见恩家危难,不惜以亲儿替死,义也;义无

二信,信无二命,十多年如一日,信也!君乃当世受之无愧的仁人义士也!”

如春风拂面,程婴来了精神!“会不会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恕我不多言了!”董老又拒绝。

“前辈不必顾虑,就当作戏言说来听听。”

“也罢,我就举一个例子吧!”董老又说:“齐国管仲临死之前,曾在病榻上论为相的人选。当时齐桓公欲让易牙接替宰相之职,管仲大加反对。恒公却说:易牙因寡人厌食,不惜烹其子作美味以适寡人之口,他爱国君胜于爱子,还有什么可疑?管仲则道:人情最大莫过于爱子,其子尚且忍杀,何爱于君?禽兽不如也!”

程婴犹如受当胸一击,差点昏倒,复又想起屠岸贾的最后骂语,他更是站立不稳,霍地萎坐于土坟之顶。

“小心!”董老提醒他说:“勿碰坏坟冢,否则哑子一定不依!”

“哑子?”程婴忽记起多年之前,那个神秘莫测的稚子,又涌出许多不可解之谜,情急地说:“老先生,老前辈,我今别无他求,只望你告知:哑子乃谁家血脉?这个土坟埋葬的是什么人?当年我亲儿的尸体,又是谁所偷?”

“问得太多了,教我从何回答起?”

“那你先说说,我的亲生骨肉,那个代赵氏孤儿而死的我儿程勃,尸骨今在何处?”

“他……就葬在这土坟之中。”

“啊!果然不出我之所料!”程婴扑通一声,跪下痛哭道:“我的亲儿……”

“好个程婴,岂不知父拜子,有悖人礼也!好在这个土之坟中,只存衣冠而已。”

“这又怎么说?”

“何必问太多,知道了,也只能徒增你的悲怀罢了。”“不!我一定要知道个详细,不然,我要挖开这座土坟!”程婴近似发疯,竟然真的用手在坟上挖起来。突然间,来了一个小伙子,冲上前来,把程婴一推。程婴正待发作,一看竟是发呆了。

你道这小伙子是谁?原来就是当年的那个哑子。尽管他已长高了,但程婴一眼便认出来。而且凭直觉,此子是程家血脉。

“啊,我的亲儿!”他直扑上前,迫不急待地想抱住对方。

岂知哑子用力一推,程婴摔个仰面朝天。但见哑子怒目相视,那神色、那目光,好像在斥道:你比虎狼还不如,有何面目认亲儿?

程婴昏倒在地,待他醒来时,老者既已远去,哑子更无踪影。他似乎明白了一切,不敢再看土坟一眼,跌跌撞撞而走,不知不觉地来到公孙杵臼的坟前。他看着、看着,如哭如笑,似嗟似怨地说:

“公孙兄,你毕竟比我聪明……”

他又东找西寻,终于寻到当年捧死亲儿的那块石头,又似疯非疯、似狂非狂,突然一个屈身,猛地将头撞向那块石头,直至喷血为止!

8

程婴自尽的消息,不知如何传到赵武耳里。人们获悉,当赵武寻到养父的遗体时,大大地哭了一番,只闻他涕泣说:

“我愿苦筋骨以报养父之至死,而尔忍舍我而死乎!”继程婴死后不久,翟氏也追随丈夫而去。

赵武很是感伤,不单单因为养父养母之死,最使他百思不解的是倩女,始终没有回到新绛。他也曾秘密差人寻找,不仅音讯杳然,连周坚也不知去向了。

这以后,赵武一直忙于国事,既没空再寻找倩女,也顾不上在国君面前为养父程婴求褒封。至于公孙杵臼、程勃,以及当初为了保护赵氏孤儿而舍生献命的许多人,也一样得不到封赐,当然也不足为奇了。

不过,包括赵武在内的国人们,乃至晋悼公,有一点比较清楚,那就是,当初若非韩厥运用“李代桃僵”之计,赵氏一脉既难保,功臣世家也湮灭了。所以,要论功行赏的话,韩厥无论如何应居第一功。

或许与此有关,又也许别有原因,不管怎么说,现在的韩厥确是晋国第一上卿。

顺便一提,距此不久之后,韩厥年老思退,让长子韩无忌继位为卿。谁知韩无忌自愧身患残疾,竟是辞谢说:“《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我无忌缺乏才能,愿让给别人。”于是果然让位给弟弟韩起。这件事让韩厥很受震动,他想不到残疾的儿子竟是如此仁让,遂后悔往日看轻了儿子。他暗中叹道:我韩厥处处料事如神,独独对亲生儿子却一无所知,真是惭愧啊!

此乃闲话。却说韩氏因凭借赵氏孤儿,其族从此壮大;同样,赵氏孤儿凭借韩氏,-门也渐渐兴旺。这个时候,真正独立门户的魏氏,也悄悄崛起。仔细算来,晋国原有卿族十一族,到现在只剩下赵氏、韩氏、魏氏、范氏、知氏、中行氏···

有赖孤儿赵武,赵氏发迹得特别快,到了其孙赵鞅,一举灭了范氏、中行氏。后来,赵鞅之子赵无恤,更是强大,他联合韩氏、魏氏,击败了晋国的所有卿族。到后来,赵、韩、魏

三族,竟三分晋国而列为诸侯。

好一段时间里,人们只知道“三家分晋”,至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完全被人淡忘了,以至于最权威的正史《左传),也没有他们的记载。若非那位姓董的长者留下野史,后世的人,恐也无从得知这一段秘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