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一二章 晋陵市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一二章 晋陵市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十月底,宋运辉与程开颜结婚。

在晋陵办了一场,都是亲朋好友。

在以前,宋家戴着帽子,亲朋好友不与他们来往,避之不及。从这方面来说,给宋运萍介绍王言的宋家二姨,还是不错的。

自从宋运萍跟王言结婚以后,情况就彻底不一样了,宋家直接一跃达到了晋陵最顶端。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宋家各种的亲戚朋友也就都冒了出来,时常有人过来看望。

倒也不是借钱什么的,晋陵人没有大钱,小钱不缺。而在需要大钱的地方,住房、结婚、医疗、养老、教育,全都有着落,从整个晋陵运转的制度上进行保障。

他们都是过来套近乎、拉关系,显示存在感的。只有个别人,是没皮没脸的想升官,让王言给安排一下,于是王言给送去工地了,干了三个月老老实实,别的宋家的亲朋好友也都老实了。

在晋陵办过一场以后,这才又到金州办了一场,是宋运辉的朋友,以及程家那边的亲朋好友。

王言等人当然也过去了一趟,大家见见面,认认人。

这一次宋运辉结婚的花销,王言也掏了一点,他送了晋陵家具厂出产的全套的家具。至于其他的钱,宋父宋母平日里不花钱,攒了许多。宋运萍是电子厂的副厂长,一个月将近两百块的工资,家里也没什么花销,所以宋运辉的婚事办的很体面。程家也没要彩礼,还给了嫁妆。

晋陵的条件一年更比一年好,再加上国家发展不断印钱,人民的工资自然相应的也在不断的提升。

在晋陵,所有人的收入都要可查,从县里到厂里的所有领导干部,再到职工代表的工资都要公示。而晋陵工资的天花板,就是县里、厂里的主要领导。

从最开始发展的几十块,到一百多块,到现在突破了两百块,向三百块进发。

但能够收入这么多钱的,却绝对不是只有这些领导干部。

如同厂里的各种业务员,业绩好的那一伙儿也就是比王言等人少赚了几块钱,这就是封顶了。

还有各个项目的研发人员,搞出了成果以后也是提工资、给奖金的,一样也是达到了封顶的水平。

优秀职工会加工资,职工代表会加工资,思想学习好、发表了文章会加工资,在工作中发现了问题会加工资,善于思考与总结,解决了一些生产的小问题,也会加工资。

但优秀的人总是少数,目前三县百万人口,能够达到天花板的,也只有三千多人。基本上也就相当于是,这三千多人,在发挥着关键作用,带领着晋陵人民勇往直前。

如果将晋陵比作一艘海上航行的大船,那么就是三千多人在船上的各个关节进行活动,进行修补、翻新、改进,渐渐的使得从港口出发的一艘破木船,变成了航空母舰,余下的晋陵人民都是水手,用力的划桨干活,使晋陵这艘航母越行越远,越行越快。

而王言这个船长,指引着方向,平衡着船内的情况,保证着最广大的水手们的利益,以水手们为先。

这也是为什么以他们这帮领导来做工资的红线的原因,论贡献、论付出,晋陵县里、厂里的领导都是真办事儿的人,每天起早贪黑的干。

王言更是一手将晋陵带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谁也没有他的功劳更大,他也没有多吃多占,也没有侵吞集体财产,领着一样的工资福利。于是那三千多人也就没有怪话了,也就思想端正了,也就能克制住**了。

毕竟业务员不是只能赚二百多块钱,真按照提成标准无限执行,一个月赚一万都有一大把。研发人员搞出来的东西,弄出来的专利,给晋陵赚了那么多的钱,一个月赚十万也能做到。哪怕一些职工改良的一道程序,也能给厂里提升效率,更多的赚钱,一个月也该赚几万。

王言事实上的压制着晋陵的精英,剥削着他们的价值,来贴补更广大的晋陵人民。

不过晋陵对这些人也不薄,本身已经很优渥了。要地位有地位,要名声有名声,要待遇有待遇,总体还是保证着均衡的。

在晋陵,人要纯粹,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晋陵会善待每一个晋陵人民,都能受到集体的光芒普照……

晋陵仍旧在进行着高速的发展,路越修越远,楼也是越建越高。

因为晋陵没有等到电梯降价,自己开始做起了电梯。以前是一栋六层,如今却是已经一栋九层了。面积、格局也都是一样的,就是高了三层,一栋楼多装了一半的人。

盖楼的好处就在这里,楼盖高了,容纳的人就多了,分房的速度就快了,人民干活也更高兴了。每天拿着晋陵报纸,翻看着职工房的进度,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到自己家。

当然这些盘算的人都是新并入进来的两县的人民,原本的晋陵人民已经全都住进了楼房。新来的人民,有的到了晋陵这边,有的到了工业区那边,还有的农林牧渔的工作站等等,这些全都要用人的。

其实工作站除了远一点儿,没什么不好的,厂里也给盖了楼,还配厨师做大锅饭,一应的生活物资、店铺也都齐全。毕竟是管一大片地方的,少的几百人,多的上千人聚居。老婆孩子也在,学校也有,还有警务站,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差。

就是没有城里那么热闹,但是工作站的仓库里停的全是农机,闲了开上拖拉机进城玩一玩,还挺潇洒的。

当然现在这些人没那么多的感觉,才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哪怕转而开始大规模的机械耕作,他们也没有觉得土地是多么好看。

不过再发展二十年,王言相信农林牧渔的工作会是晋陵年轻人的抢手工作,因为他们已经开始需要感受生活的美。偶尔申请调岗去种种地,摘摘果子,养养鱼,也不失为一件享受的事。

晋陵赚钱的业务越来越多,生产力也越来越高,哪怕是拥有百万人口,可去除了老弱病残,满打满算也就是七十万的劳动力而已。

而晋陵的产业众多,工厂规模全都在扩张。纺织、家电、钢铁、肉食、半导体、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摩托、汽车、饮料、食品、造纸、化工、学习用品、文艺,还有农林牧渔及其链路上的产业,更有县内大量的基础、公共建设,电力、水力,还有医院、教育等等。

还要再算上政府的公职人员,以及维稳所需的数目众多的警察、民兵,维护安全的消防、森林部队等等。

如此七十万劳动力分摊到各处,随着生产力释放出来,人力根本不够用……

八三年开始三县的合并工作,到八六年底,三年时间,实现了晋陵的农业机械化,梳理了农林牧渔工作。与此同时,也初步实现了农村人口进城。尽管大多数人还是住着板房,但确实释放了劳动力进入到工厂,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而在八五年的时候,晋陵就发现了劳动力不够的事实。因为晋陵要建设的东西太多了,光是基础、公共建设,就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

毫无疑问,相比起让人们搞建设,不如让人民搞生产来的划算。

于是又如同之前的那次一样,晋陵跟省里要人,省里向各县摊派人数,开始了省内的农民工流动。到了八七底,原本的晋陵十余万的工程队的晋陵人,全部分散流入了各个工厂,晋陵工程队的晋陵人只有几千个,他们带领外来的农民工干活,同时也进行监督,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

而这个时候,晋陵做建设的工人数量,已经达到了近四十万人。

这一次晋陵真是一天变一个样了,内部的道路修到了各个农林牧渔的工作站,甚至是田地之间方便运输的道路,也都是柏油马路。

晋陵本身的城市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干净。学校更多,医院扩建的更大,大大小小的公园修了许多,市中心的区域也建设完毕,向外辐射建设与发展也不断的推进。

工业区建造完成,运转良好,生产有序。

职工房的建设也已经建设完毕,解决了百万人口的住房需求,城市也基本建设完成,或者说是完成了最基本的建设。如道路、公园、公厕、水路、电网等等基础、公共建设,完成了全市的供应,今后要做的就是对这些进行维护、升级,以及随着城市的扩张而扩张。

晋陵因为改革与开放而走在了前边,如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自然影响力也更加重大。有人来拍纪录片,各种的领导视察、外地领导考察建设成果,各种的新闻媒体满大街的采访、拍照,还有国外的人来到晋陵看看中国取得的成就,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如此经过了不断的宣传,导致了国内外的旅游热情。反正不管国内还是国外,有钱有时间的,都想到晋陵看一看到底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旅游的火爆,自然也就带动了晋陵服务业的突飞猛进的增长。晋陵一直坚持的,对于本地的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对于地方历史的梳理,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体现。至少外来的游客们,有玩的地方,同时也做了一定的文化宣传工作,有着相当的正面影响。

至少这时候,还不是哪里都重视这些东西。晋陵的示范作用展示出来,各地都在相关方面投入了一定的资源。

此外同时也带动了晋陵各种产品的销量,热度爆炸,晋陵的产品又一次的爆卖。各种的民生相关的东西,全都卖断了货,人民抢购,热情高涨,晋陵赚的盆满钵满。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百万人口了,有死去的,有新生的,有国家分配工作的,有自主应聘的大学生,如此加加减减一番,又新增加了二十万人口。

所以房子还在建设,毕竟结婚、生孩子,都是要分房、换房的,除非哪一天晋陵的人口开始负增长了,那么晋陵才会停止盖楼房吧。

不过也是这个时候,晋陵新建的职工房终于不再是以前的一般样子。

之所以一直是一个样式建设,为的是公平公正,先统一解决了有的问题,再统一解决好的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楼上楼下的需求,自然就要开始满足人民更好的居住品质的需求。

之前建设的楼房,在晋陵被称作第一代职工房,解决的就是有的问题。现在开始建设的第二代职工房,解决的就是好的问题。

这一次的分配方式,是按照结婚来分配的。再有新结婚的夫妻,则会分配更好的房子。同时新生了孩子要换房的家庭,也会分到新职工房里,如此一步步的转移。

至于说之前结婚的人有异议,县里、厂里双重规定,除离退休干部以外,所有人都不能换房,必须在原房居住,一直等到全部人民住进了更大更好的房子里去,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才能再换房。以身作则,谁也别作,谁都别闹。

倒也不怪人们,因为第二代职工房更好了。不再是以前五十五平、七十平的格局,而是直接八十平起步,接着是九十五平、一百一十平三种面积。

同时在布局上,八十平小三室,九十五平大三室,两个卫生间。一百一十平大四室,两个卫生间。

层高还是九层,一楼还是带院子。不过不再是此前的一单元三户,而是改为两梯两户,户型交叉搭配,在外部造型上,也是错落的排布,追求好看、舒适、高品质。

预计用十五年的时间过渡完成,实现晋陵人民居住品质的彻底改变。

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当然是因为晋陵有钱,这几年赚的一年比一年更多,晋陵的产业全面发力。从生产、到生活,再到品质生活的需要,晋陵全都有东西销售。甚至这几年还搞出了汽车、电脑等等。

同时晋陵也在积极开拓外国市场,洋鬼子劳文已经在把鞋服快销品的直营店开遍了美利坚,早几年更是已经开拓欧洲市场,赚回来的外汇不要太多。

值得一提的是,从八五年到八八年四年时间,中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少,只有二三十亿美刀。当然这是原本的历史时期,现在的这几年,晋陵自己一年的外贸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十亿美刀。

除了欧美市场,晋陵已经开始攻掠日韩以及东南亚,中东、非洲地区也没有落下,总的来说外贸做的不错,收入一直都是稳定增长的……

不过市场从来不是自由的,现在中国也没有加入世贸组织,没有各种的优惠政策,这两年晋陵赚的越来越多,已经开始受到针对了。不过问题也不大,晋陵还发展了船舶,也发展了多国的代理人,想尽办法以最少的成本送进别国。

当然这些是鞋服饮料快销品之类的东西,在其他方面,晋陵还是有着技术优势的,也不必求着非得往外国卖……

如此,时间一晃到了八八年中。

宋运辉、程开颜,带着他们的女儿回到了晋陵。

宋运辉结婚之后这四年没有回到晋陵,因为婚后不久程开颜就怀孕了,不方便长途远行,生孩子以后还要照顾孩子,两年多就过去了,他再一心扑在工作上。

去年本来说要回晋陵看看,结果东海项目成立,他主动去参加了项目策划,忙到了这时候才算是尘埃落定,东海化工厂开始建立。

宋运辉也终于空出了一些时间,打算回到久违的家乡看一看。

“嚯!”

火车才刚驶入晋陵的范围,宋运辉连同车厢内的其他人就发出了一阵的惊叹之声。

“不愧是晋陵啊,财大气粗。这庄稼地里都是柏油马路啊。我们市里都还有不少土路呢,真豪气啊!”

“你看看地里那机器,好家伙,真大啊。这一趟过去,从这头开到那头,直接就是耕了上百亩地啊!都说机械化机械化,今天可是长见识了。”

“看人家这楼房盖的,真漂亮。是叫徽派吧?人家不仅盖楼,还讲那个叫什么?啊……艺术!对,就是艺术。看着心里就舒服。”

“这得是国道了,好嘛,全是车啊,都拉着货呢,这进进出出的,全都是钱啊,要不人家发展的好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