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一三章 万家生佛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一三章 万家生佛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变化真大啊。”

下了火车,尚未出站,宋运辉就已经不住的感慨起来。

程开颜抱着仍旧迷糊的孩子:“火车站换位置了吧?以前应该不是这边。”

“是换了,刚才进站的时候不一样,肯定是在边缘位置了。”

“火车站更大了,人也更多了,在车上的时候,我听见好多人都是来旅游的。都说是来看看社会主义到底什么样,还有不少的外国人呢。”

“晋陵确实做的好啊,这才四年,就变的让人不敢认了。走吧,这几天咱们好好在城里看看。”

火车站修的很大,两人走了一会儿这才和着人流一起出去。出站口外面,一片不大的开阔地。远远的就看到不远处有好几个棚子,棚子边上都立着大牌子,上写‘旅游接待登记’,还有英文翻译版的。还有的写着‘探亲访友’、‘集团业务’、‘应聘面试’。

在这些棚子后边,则是一大堆的客车以及蓝白相间的出租车。

“外地来客拿好身份证,根据自己需要去做登记啊,不登记出不了站,混出去了也是寸步难行。请大家服从晋陵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配合我们的工作。”

晋陵火车站的站务铁警拿着喇叭在出站口晃悠,喇叭录好了音,一遍遍的进行重复播放。

“咱们不是有那个探亲卡吗?记得是拿了的,你翻翻。”宋运辉转头交代程开颜。

两人走到一边,在铁警的注视下,程开颜放下了孩子,打开了包裹,从中取出了一张红色卡片。

对着铁警比了比:“有这个可以吗?”

“晋陵游子啊,欢迎回家。公交车、出租车上都有验证的机器,你们上车一扫就知道了。”

说话间,铁警挥手找来了一辆出租车,有这种卡的都坐出租车。

宋运辉一家人安置了拿回来的东西,上了车去。

坐在副驾驶上,宋运辉按照司机师傅的指示在车中央的机器上刷了卡。

滴的一声,验证通过。

司机师傅笑道:“系好安全带,去哪儿啊?”

“纺织路,一厂大街,一号楼。”

“哎呦,还是老职工家属呢,现在那边大多数都是领导干部了,最次也得是个生产组长。”司机师傅更热情了,挂档起步,笑问道,“多少年没回来了?”

“有四年了。”

“那我慢点儿开,好好咱们家乡的变化。”

“我正要说呢。”宋运辉笑了起来。

“嗨,哪个在外的晋陵人回来,第一个要求都是慢点儿开。别说你四年没回来过,就是三个月没回来的,他也得慢慢看。这几年咱们晋陵变化太大了,我天天在晋陵跑着的,都适应不了。现在晋陵太大了,早年县城才三万多人,现在这边有六十多万人。什么地方隔上一个月没去,那就大变样。”

师傅一脸的感叹,“都是咱们厂长啊,要不你说咱们哪有这个机会?”

“大叔,你是退休了吧?”

“前年退的,这不是呆不住,就出来发挥余热了。”

不用宋运辉追问,这老师傅自己就说了起来,“以前我是山阳村的,八一年被招进了工程队,但我年轻的时候在部队开过大车,没在工地干一天活,直接让我开拖拉机每天跑着拉货送料。八二年我儿子进厂,八三年我进了厂。

正好那时候开了直销店,要出省跑物流给咱们的一级大仓库送货,我在部队开大车嘛,就给我调过去了,让我当运输队长,一队十辆大货车,往东北跑。到八六年,跑了三年我就六十了,厂里让我退休,一个月给我开三十块钱。

我肯定不同意啊,你说我有胳膊有腿,活蹦乱跳的,我还想干呢。厂里也是死活不让,硬是给我安排扫大街去了。我扫了几天没意思,就又去调岗,给我安排到饭店里端盘子。我又干了几天,还是不行,我又调岗,我说我是种地出身,给我送下边工作站去吧,我还能开开农机。

厂里肯定不同意啊,正好那时候咱们晋陵汽车量产了,为了解决咱们市里的交通问题,要弄出租车。这活我行啊,我就主动请缨了。这回同意了,不过有要求,不让开快车,出车之前必须集合检查是不是喝酒了。中途还有抽检,必须安全驾驶,前几天才抓一个喝酒的。

厂长他老人家多忙啊,硬是亲自开大会批他,市里电视直播,骂了他半小时。之后发配扫大街去了,真是丢大人了。”

师傅说的有意思,给宋运辉逗笑了:“厂长才三十二吧,怎么还成老人家了。”

“看你也是有文化的,领会精神都不懂啊?是拿岁数论长短的吗?咱们厂长那是神人,十年时间带领咱们过上了好日子,我叫他爷爷都行。

如果有可能,现在让我死了,把剩下的命给咱厂长续上,我是一万个愿意啊。要不是不让,我都想给厂长立牌,供到家里,天天烧香。”

“大叔,听你话里这意思,真有这样的啊?”

“要不谁能知道不让啊。也是前年的事儿,当时给咱厂长都气笑了。”

“那后来怎么处理的?”

“开大会批评反思呗,又立了规矩,不让胡乱拜佛、烧香烧纸。”

出租车开的很慢,宋运辉一边同司机师傅闲聊打问情况,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象。

短短四年,晋陵竟至于变的他完全不认识了。再也没有了原本的破破烂烂,也没有了板房。看在眼里的,就是干净、整洁,也有特色。

临街的房子全都做了装饰,有的涂鸦着各种的标语,有的则是各种的劳动画卷,不时的有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穿插其中,好看极了。

直到了市中心的位置,这里已经建设完毕了,全都占地许多的大建筑,不是高建筑。

“这是咱们市里的中心,看见那边的路卡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一律不让进,只有县里、厂里的公务车可以进去。人民不禁行,随意进出,里边就是咱们县里最大的人民广场,跟北京一样,每天早晚都举行升降国旗的仪式。

集团总部、市政府都在这,每周五开放参观,从早到晚排队就能看,名额不限。咱们厂长、还有政府的领导的办公室,都能在外面看见。厂长说晋陵除了赚钱的命脉,没什么不能让人看的,听说还抓了不少特务呢。

你注意啊,往左边看。”

司机师傅说完,出租车缓缓开过了一个路口。

宋运辉一家三口,目光向着左侧看去。

只见在道路尽头,一尊高大的塑像负手而立,目光深远的凝望着东方。

“哇~”

宋运辉的女儿宋引不禁发出了惊叹的呼声。

“教员像,高四十九米,方圆两公里之内最高的就是这个全身像,采用汉白玉拼接而成。正对着的这条路,叫共产路,正东正西的走向,全长四点九公里,这尊塑像就在这条路正中位置。另有四条路,北京路、辽沈路、淮海路、平津路……”

“我记得规划还有马列呢?”

“有啊,就是没有这么高大,在公园里有社会主义墙,马恩列斯都有。”司机师傅笑起来。

就如此,宋运辉一家乘着出租车绕了一圈,到了职工房那边。下车给钱一块。

这是晋陵人民的出行待遇,打车不管多远都是一块钱,公交则是免费乘坐。

晋陵目前已经开始了电子信息的应用,在八五年实行一代身份证登记制度以后,晋陵这边在配合政策发放一代身份证的同时,推出了晋陵人民身份卡,类似于二代身份证那般,加入了身份标识认证,不论是各种的登记,还是上班的打卡,亦或者享受晋陵的福利,都用这个卡。

毕竟晋陵已经很大了,不是谁都认识的时候了,还有许多的外来人口满大街的晃悠,总要有一个晋陵的身份认证。

现在这边利用电子信息的技术,防伪是足够好的。高福利的如同医院之类的地方,识别身份卡的时候,还会同步出现照片,保证人证一致。

如果只用身份证的晋陵户籍确认福利,每年不知道要被用各种手段套走多少钱,防伪性是不足够的。

这种事以前就发生过,那时候只用厂里开具的证明就可以。但是后来有外地人伪造证明,来医院看病。被发现以后,厂里弥补漏洞,加了多重的认证,有证明还不够,还要厂里的领导出面才行。

为了解决人民医疗问题,晋陵是下了大力气的。经过多年的发展,购买、研发医疗设备与器械,招聘、培养医学人才,挖角其他医院知名专家,晋陵现在的医疗条件不说在全国内数一数二,在省内却是已经没有敌手了,全国也能排上号。

然而晋陵虽富,却终究救不起那么多的病患,甚至对于晋陵人民也是有报销的上限的。毕竟要死不死的绝症的维生,花的钱太多了,晋陵最大限度的施救,有限度的维生,不过多的在一个人的绝症上花费巨量的资源。

晋陵人民都是如此,又哪里能开了口子,供应那么多要看病的其他地方的人民呢……

不过晋陵人民的觉悟很高,得了绝症的人虽然难过,但都对死亡表现了豁达的正面态度。吃过喝过享受过,也不担心身后事,不担心儿孙,走的都没有太多的遗憾。

同时对于晋陵的医学事业,晋陵人民也很支持。有许多人捐了遗体,给晋陵人民医院做研究、实验之用。还有的患者,积极配合晋陵的各种实验,为晋陵的医疗事业添砖加瓦。

绝大多数的晋陵人,都有相当的奉献精神。这是集体发展的结果,让他们无忧,也是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的结果,让他们有觉悟。

集体为人民,人民为集体。这是晋陵社会主义成就中的一个部分……

家里还是只有宋母在,王言等人都去上了班,已经四岁多的小不点儿则是去了幼儿园。

宋运辉早给家里打了电话说最近要回来,但是日期没有确定。宋母抱着孙女不撒手,这孙女她也就见过两回。是刚生下来的时候,他去照顾了程开颜。去年又大老远跑过去看了看,小孩子长的快,眼下都有点儿不认识了。

此时已经是下午了,宋母就给王言等人打了电话,让早些回来。

没用两个小时,一家人都回来了,王言则是最后回来的。小舅子一家回家,还达不到他放下手里的事儿立即走人的程度,只能说办完了手上的事儿,不再继续做工作了。

“姐夫。”宋运辉和程开颜都站起了身叫人,还拉了孩子过来认人。

王言挑了挑眉:“小舅咂,这是受打击了?什么时候见我回来起立过啊?”

“我尊重你啊,好姐夫,你取得的成就太大了,我是发自内心的敬重。”宋运辉笑了起来。

“挺好,会拍马屁了。”王言含笑点头,“你这几年日子过的不怎么好啊,进步挺大。”

“没正经,小辉工作调动了,东海化工的项目得到了批准,小辉任副厂长呢。”宋运萍给弟弟开脱了一句。

“日子过的好了,他不能进步的这么快。”王言哈哈笑,随即抱起了宋引,逗了两句,随即让两个孩子玩耍去了。”

“行了行了,你赶紧收拾收拾做做饭,都收拾好了,不是我说的啊,你儿子想吃了,我们跟着沾点儿光。”宋运萍催着王言赶紧去做饭。

王言笑呵呵的去换了半袖、大裤衩,洗了手,到厨房忙活起来。

宋运辉叼着烟守着厨房聊天。

“姐夫,你动作真快啊,四年就建成了这样?”

“四十万人全年无休大搞建设,能不快么。也是牺牲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换来的。这些建筑材料全都是钱,人工开支,这几年的盈利除了维持运转,以及正常的研发投入以外,全都砸到了城市建设上。

亏着是建筑材料这方面,晋陵入股了不少的企业,省了不少的成本,也是勉励支撑,总算是解决了。”

“我是真没感觉到晋陵发展受限了,就看到晋陵直销店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各种的电子产品不说,车都摆到直销店里去了。”

“都是以前的积累嘛,也是后续推出了这么多的东西,才支撑下来的。不过现在好了,基础建设基本都完成了,以后的维护、新建的费用,就是九牛一毛。人民也能等的起了,不用跟以前一样那么着急。”

王言转而问道,“这次呆几天啊?”

“半个月。东海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筹备,我提前出来营建厂区了。”

“不错了,你都跟我平级了。”

“我手下可没有一百多万人,我也不是一把手,说话也不算数。”

“早晚的事儿。其实你有成果了应该告诉我,我帮你使使劲,一把手你做不了,做个厂长挂个副书记还是没问题的。不出什么岔子,干上两三年你就转正一把手了,省了好几年的时间。”

“我不想这么干,我只想保证我不被欺压就够了。”

“有志气。”王言含笑点头,宋运辉的骨头还是很硬的。

沉默了一会儿,宋运辉说道:“姐夫,其实这次回来我还有个事儿想求求你。”

“别说求,说事儿。”

“我工作调动了,孩子也大了,我没时间带孩子,让开颜一直这么带孩子吧,我也觉得对不起她。这次调动,我的级别够安置家属,我想带着开颜一起去,孩子就顾不上了。

放到我岳父他们家吧,开颜大哥那边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我想把孩子放晋陵,让我爸妈帮着带几年,等长大上学再接回去。”

“都是自家人,这事儿还要求啊?你是骂我呢?”

王言好笑的摇头:“我这侄女也三岁多了,你带着孩子玩几天,到时候给她办理一下手续,直接送幼儿园去,想着常回来看看。要不然时间长了,孩子都不认你这个当爹的了。”

“没办法,都是为了工作嘛。等上了小学就好了,东海化工那边也是有小学的。其实也有幼儿园,就是我怕开颜顾不过来。”

“那都无所谓,都是一家人,呆多久都无所谓。其实放在晋陵更好,毕竟这边的条件比别的地方都好,而且最近我们正在抓教育工作,要让我们晋陵的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成为有能力、有思想,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先呆两年看看再说吧。”

宋运辉转而说道,“我听说苏联那边的局势好像挺复杂的?”

“要垮了。”王言笑呵呵的说道,“局势太复杂……”

两人聊起了苏联的事情,从苏联聊到国际,又聊到对中国的影响。

“国家层面肯定受影响,具体如何发展不好说,毕竟国际关系太复杂了的。但对晋陵一地来说,却是一件大好事,苏联可是又少好东西的。”

宋运辉瞪大了眼睛:“晋陵已经在运作了?”

王言含笑点头,在他成长的路途中,要说谁助他良多,恐怕非老大哥莫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