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六四章 步步为营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六四章 步步为营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第一三六四章 步步为营

平坦的大地上,遥遥望去,相隔数里,是两方据城而守,连营上万的人马。

在遥遥的对峙之中,场中黄沙扬起,马蹄之声震荡四野,喊杀之声迭起。

“杀啊!”

程咬金骑在马上,根本不管后边是他领导的军官,径直往前冲锋,他手中挥舞着巨斧,在对面的高句丽军士惊恐的眼神中,一斧枭了他的首。

“痛快!痛快啊!哈哈!”

程咬金嗷嗷叫着发动冲锋。

“哥哥,哥哥,你慢点儿,跟不上了。”尤俊达弄着一柄长枪,跟在程咬金身后,帮忙挑飞着程咬金顾不及的高句丽的人命。

“老程,咱们看看谁杀的多,哈哈!”

王伯当也是操着一柄长枪,于相距程咬金不远的地方,灵动且有力的舞弄长枪,左冲右突,跟程咬金较上了劲,比起了赛。

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徐世绩看着前边勇猛冲杀的莽夫,默默的跟在军官后边捡人头,鸡贼的很。

好汉们各有风格,不过却也并非是无组织无纪律,他们加入军队之中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背军规。

观战的不止有王言,还有执法队。如果他们敢胡乱来,他们毫不怀疑,王言会毫不犹豫的砍了他们。最近这两个月过来,他们可是听说王言砍了不少人。

他们没有跟着自己的小队一起干,却是在杀出去以后,自觉的按照练习的那样组成军阵,攻防一体。如此再凭借着他们高强的个人勇力,打起仗来还是很猛的。有点儿特种部队的意思了,很高效。

以致于跟他们一伙的军卒们,都是乐呵呵的跟在他们后边捡人头。

打仗是要死人的,不用他们顶前边,还能分军功,当然高兴了。甚至就连管不住这帮人的基层军官们,也仅仅只是笑骂而已,绝对没有多余的话。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很强,也知道将军很看重他们,今后肯定是要向高处走的。

另一方面则是,基层作战单位的军功,自然是要基层军官合理分配的。要照顾到出力多的,照顾到战死的,尽量让大家都不白玩命,都能落到好处。

这帮人杀的越狠,落到全队人头上的功劳就越多,作为基层军官的好处也就越大。今天这帮人杀一波狠的,他们升职的功勋进度条都走了好大一截,还很安全,又如何会在意这帮人不听他们的指挥呢……

好汉们很猛,战斗结束的很快,只是来去一个回合的硬碰硬的冲杀结束,高句丽的几百兵马就被杀的仅剩下不足三成,顺着高句丽收兵的鸣金之声,狼狈而走。

匪徒们还嗷嗷叫着追杀了一里地出去,直到看见对面分了兵马接应,这才勒马不前,大声的吹嘘着方才的勇猛,跟着一帮其他的没有名字的军卒们回去了城内。

王言亲自欢迎他们得胜归来,弄着自家的高度酒,给将士们庆功。

“兄弟们,饮胜!”王大将军高举酒杯,向英勇作战的将士们致敬。

“饮胜!”

得胜归来的将士们齐声响应,满饮了多半碗的烈酒。

啪~

王言的目光扫过去,只见程咬金尴尬且讨好的笑。

他挠着脑袋:“将军,我这有点儿习惯了,刚打完了胜仗,一高兴就把碗给摔了。”

“改改你的响马习性,这碗都不花钱吗?一人摔一个,都够兄弟们吃顿肉了。败家玩意儿。”

王言瞪了他一眼,随即摆了摆手,“散了吧,统筹军功、战损,该升的升,该有的安置、抚恤落实到位。去吧。”

于是一帮子刚打完胜仗的将士们一哄而散,高高兴兴的各自散开,统筹各自小队的军功,并怒骂战死的兄弟没福气。

因为这一次的战斗,己方并没有死伤多少人,甚至死的都很少,重伤的也不多。众所周知,轻伤不算伤。

所以战死的人确实算得上没好命,但打仗么,总要有人死,早晚都得死。

今后的战争规模还要更加的扩大,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未尝不是一种福气……

随后的几日,王言就驻扎在这里。不用对面挑衅,他自己就轮番的派人出去战斗,不过规模都不大,只有双方千余人的小规模团战。

与此同时,王言的一道道军令传出去,又是一道道的信息反馈回来,各部已经基本完成了准备,只待到了定好的时间,就要主动出击,掀起两国的大战。

这边的摩擦仍旧在进行,天天干,天天死人,也天天有人升级。匪徒团伙的那一帮,已经是人均什长,像程咬金等勇猛冲杀的,都干到了副百将。

在战场上,他们的光芒终于绽放了出来。

王言很欣慰,这帮人还是相当好用的,都是天命在身,而且还很勇猛,打起仗来势如破竹,可以发挥出相当大的作用。

这一仗他们,王言相信他们都会成长起来……

如此交战了二十天,到了第二十一天,别的地方已经按照王言的军令发动了进攻,北平这边还是十分的安静。

这就是古代战争艰难的地方,通讯不能即时,会影响主帅的各种判断。

在这边收到消息,主帅判断下一步的时候,说不得遥远的一处战场,下一步已经做完了。说不定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关隘,已经插到了他们的腹地。

这还只是一处地点的消息,还有其他同步发生的许多战斗,综合下来的时间前后不一的情报,都压到了主帅的面前。

主帅怎么排兵布阵,调兵遣将?

主帅想死的心都有……

这是高句丽那边将要面对的情况,却不是王言要面对的。

天才蒙蒙亮,王言又是出现在了低矮的城楼之上,部曲在一边弄着茶水,烤着肉干。

看了看天色,估算了一下时间,王言摆了摆手。

下一刻,城楼上的一个军士,鼓足了劲,吹起了面前的号角。

号角之声悠然传荡,荡出去老远,渐渐的,有更多的号角之声加入进来,连成了一大片。

在绵延几十里的防线上,冲出来数不清的骑兵、甲士,直往对面的高句丽所在的冲杀过去。

低沉的鼓声咚咚的响起,鼓点越来越密集,将士们的喊杀声也密集响起,天地之间吵闹极了。

王言安坐城楼之上,喝着茶水,吃着肉干,遥看着几里地之外的厮杀。

他亲自带领的这一部分,当然是主力,其他的几路大军,包括海军在内,也都是给他这一路大军提供辅助的。牵制高句丽的兵力,给他这边的进攻掩护。

当然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其他几路也不是只能承担掩护、辅助的角色,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转换主力的身份,集结优势兵力。

战争的调整是灵活的,而非一成不变。

高句丽确实不算弱,也做了应对战争的准备,并同时给了王言这个有着天下无敌称号的统帅相当的尊重。

但王言发动攻击太过果断。

调兵遣将了两个月,他们随时绷着弦,应对来自大隋突然的攻击。但两个月以来,王言都没有发动攻击,反而是一直跟他们玩着小团战。

直到了王言又一次回到北平,维持了二十天的快乐摩擦,又一直没什么大动作。所以长久绷着的弦,在犹豫迟疑之下,难免有松懈的时候。

都已经平安的快乐摩擦二十天了,哪怕怀疑不会平安的摩擦第二十一天,但总也是肯定大于怀疑的,这是惯性的力量。

于是第二十一天,高句丽不快乐了……

王言这边亲领的主力战斗,不是天微亮才开始的,而是始于更早之前。

他在昨天入夜以后,就已经派了部队绕到了后边阻拦。他打定主意要将这边的两万高句丽部队,全部打崩了去,造成大部杀伤。

同时也派了多支部队,深入敌后,攻占有利位置,破坏高句丽部队之间的连结,打击后勤,阻挡高句丽的援军。

这并不能体现出王言高超的指挥能力,在中华的战争史上,也算不上什么出奇,不过是一个常规的开局而已。

更多的,还是要等到战争开始之后的调度,那时候才能体现出王言在指挥上的强大与恐怖。

同高句丽的战斗,就如此拉开了大幕。

王言以少数的兵力,跟高句丽多数兵力打,打的有来有往。有来有往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整体的战线,是不断的往北压缩的。高句丽整体处于守势。

这个事实,让高句丽无法忍受。尤其前线的统帅、将领们更是不服,他们被王言耍的团团转,想出来的各种计策、埋伏等等,多数都没有什么效果。就算是成了,也会很快速的被扳回局面,很多时候都能被王言利用,顺势连打带消的化解了去。

被打的满头是包以后,他们也不认为是王言牛逼,否则那不是承认他们自己是傻逼了吗?所以他们都默契的寻找着各种原因,就是不承认自己菜,不断的请求增援。

高句丽增兵了,王言这里本来就是兵力劣势,以少打多,自然也要相应的增加兵力。

于是打了不到两个月,双方兵力就从十万对二十万,变成了十七万对三十余万。并且这个数字不是终点,双方还在继续增兵,战争规模在不断的升级与扩大。

这个时候后勤压力就已经上来了,哪怕王言已经改革了后勤补给,还有海军助力。但不断逼近二十万的兵力,对于整个的后勤体系也是一个挑战。

二十万兵马,后边至少有四十万人忙活着后勤工作。不过相对于杨广发百余万大军,两百余万后勤人员的规模来说,还是相形见绌的。

不过纵然如此,其实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大隋的家底儿确实挺厚才行。

但现在也不是极限,搞不好就要调动三五十万大军。毕竟高句丽不是白给的,人口不多,但是兵力不少,搞不好能弄出来七八十万的军队,也算是能打。

若不能打,之前汉王带队干了一次,也是几十万规模的大战,那不显得大隋很废么。

大隋也是很有战斗力的,毕竟也是南征北战,四处打下来的么,军队并没有废弛……

王言能以少打多,这没错,但多就是多,兵力分散的余地比较大。他也要防备着,高句丽偷了他的后方。

被偷后放无所谓,主要是死那么多边地的百姓,不值当。何况眼下边地百姓都在为战争服务,不管男女,全都算是服了劳役,发动了起来。

百姓们也没怪话,还是坚持相信王言。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王言调了船队过来,直接从渤海进来送粮食。王言说了,一直管到战争结束,之后免税三年。

不过这边的地也没有废了,后防的守军没事儿干,又不能出去参与押送补给之类的任务,那有专门的运输部队,所以王言直接发动他们帮着种地去了,速度相当快,也没太耽误生产。

战争持续着,一直到了冬天,打仗的激烈程度才有所下降。

因为太冷了,兵器都冻手。

尽管大隋的军队都配备了棉衣、棉裤、棉鞋、棉帽、手套,但长久在外,一样也要冻透了去。再加上行军、劳动等等易出汗,容易风寒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大隋这边占便宜。尽管高句丽也有一些大隋这边贩过去的棉花,但总也没能给部队供应上。所以在冬天的时候,大隋成功突破了山海关,打进了辽东地区。这算是战争的关键了,毕竟众所周知,东北门户就是山海关。突破了山海关,对南北来说都是一马平川。

在辽东平原上可以放开了跑马,许久没有出动的突厥骑兵也到了大规模出动的时候。

王言这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不断取得丰厚的战果。往来大兴报信的加急信差都连了起来,一天一个消息。

杨广以及文武百官,对于王言取得的战果都是满意的。

但同时也很担忧,因为王言如果灭了高句丽,必然是要集结大军再来一轮中原大族之劫的。

这一点看杨广的红光满面就可以知道,王言打的越狠,杨广的腰杆越硬。

对此,中原大族如同王言想的那般,一样有着充足的认识……

他们没有辜负王言的期望……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