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六七章 卸甲回朝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六七章 卸甲回朝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第一三六七章 卸甲回朝

平阳城(平壤)是高句丽的王城,千百年后,将军的光芒就在这里照耀着子民。

现在也有将军照耀着他们,为他们带来文明,带来更先进的生产力。

王言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大军缓缓的开到了平阳城外。

这里已经有很多人等待,有的人一脸的悲凉,有的人脸上却都是高兴,甚至在指责着其他人。

王言的马一直到了近前才停下,他轻盈的跳下战马。

“见过大隋统帅。”

高句丽的王,谦卑的弓着腰,垂着头,递上了高句丽的降书。

“将军,我早就让他们投降,但是他们不听。”有人哈着脸凑了过来,好像一条狗。

王言笑了笑,干脆的拔出了腰间的佩剑,抹了这人的脖子。那人不敢相信的捂着飚血的脖子,意识到已经无力回天的时候,瞪大着眼睛,伸手指着王言,好像说做鬼也不会放过王言一样。

无视了这种无言的诅咒,王言接过了降书,看着忐忑到发抖的高句丽王,亲切的拍着他的肩膀。

“不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不尊重自己主君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人看得起。他们确实助我大隋更快的打下了高句丽,但却不应该用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我的面前。他没尊重你,也没尊重我。”

有翻译将王言的话说给这些高句丽的掌控者们听,王言笑呵呵的扫视过去,这回没有人笑了,也没有狗腿了。

王言继续对高句丽王说,“不要害怕,我大隋皇帝陛下已经下了圣旨,要保护你们家族的安全。今后,你们会生活在富裕的大隋,过一辈子富裕的生活。或许过上几十年,你们家的子女也可以在我大隋为官。放宽心。”

高句丽王只是抖着身体,点头哈腰的应是,没有丝毫的王者风范。

因为王言太恐怖了,杀的高句丽人头滚滚,溃不成军。平复中原叛乱以后,不过一年半的时间,就打的高句丽不得不投降。

乞和无路,大隋不同意和平。在王言强力的表现之下,大隋的整体意志就是彻底的打灭了高句丽,如同草原上的突厥那般进行实治,而不是没有太多作用的称臣纳贡。

大隋的君臣当然也是明白的,只不过以前打着费劲,或者说不可能很快的结束战争,长久的战争消耗得不偿失,所以才必要的时候教训一下,让周边四夷称臣纳贡,容忍一些不时出现的小小挑衅。

眼下王言天下无敌,就没打过败仗,一直都是按着高句丽暴揍。战争耗费没有那么巨大,并且还能打出来收益。那么大隋军臣自然是坚定支持彻底的肃清周边隐患,实际统治。

而王言在战争的过程中,也是在不断的进行心理战。他吸收高句丽百姓,同时也对一些不配合的高句丽人进行暴力恐吓。比如一路从河北地区打出山海关,打到辽东,打过鸭绿江,打到平阳王城,留下了许多的京观。

王言安慰着高句丽王,瞥了眼边上弄着炭笔不断速写的几个高矮胖瘦不一,年龄段跨越不小的一伙人。

这伙人就是随军记录的史官。

据王大将军所知,这几个人已经在批评他了,对于他在这边的暴力行为很不满。

他灭国高句丽的经过是绝对不会有的,但是他王某人在灭国的过程中做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是绝对清清楚楚记录的。

史官的笔,真是杀人的刀啊。

其实王言也清楚,这些记录的史官本身是对王言有不满的。这不满有很多,比如出身,比如对于大族的屠戮,凡此种种。

要不然他们哪里有那么大的病,在对待异族的事情上来恶心王言。

可能他能听到的风声,也是这帮人自己传出来的,活腻了想让王言砍了他们,来更加的败坏王言的名声。

或许中原大族跟他们有亲戚吧……

王言当然不会跟这些人计较,总要有人夸,总要有人骂,总不能堵的住人家的嘴。即便杀了这一批,还有下一批。即便史书不让写,也还会私下里暗戳戳的写野史埋坟里。

这事情是没尽头的,也是杀不住的。

大户也杀不住,那是源于人的贪婪,但大户不杀危害深远,些许见于文字的污蔑,不足挂齿。

安抚了惶恐不安的高句丽权贵,分辨了一些人的成分,王言便安排人将高句丽的王族以及部分权贵送去了洛阳过好日子。

没有收兵,打没了高句丽的最高统治集团并不代表战争的结束,还是很有一些抵抗分子,纠集了一些没脑子的高句丽百姓死命抵抗,这些人是要清剿的。

同时在东北地区,还有其他的一些蛮夷部落,也需要清扫一番。毕竟高句丽都灭了,富饶的东北土地当然也要顺手拿下来。

哪怕这些都做完了,也还是不能收兵。

新拿下的土地,总要有部队的铁血镇压,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统治。一如突厥那般,总要经历镇压与融合,才能彻底的将一个民族吞噬了去。

所以王言也没有回去洛阳,他要在这里治政。进行人口迁移、安置,进行各种的基础建设,安排好民族融合的各种政策,直到这边的形势稳定下来,他才能卸职回去。

不过灭国高句丽的封赏已经下来了,吴国公的封爵得到了落实,同时为了在这边行政,又给他挂了个辽东行台尚书令的职务,又是成为了总管一方,军政一把抓的地方大佬。

为了有效的对东北地区、半岛地区进行统治,自然是借鉴了突厥的先进经验。

调了一大堆的官员过来,在高句丽以前的官员的辅佐下,开展大隋的统治。并在统治的过程中,对以前的高句丽的大户进行打击。拉拢普通的高句丽百姓,渐渐收服高句丽的民心,使其真正的心向大隋,以大隋人自居,那就是成功了。

除了这些,还有对于东北、半岛地区的资源开发,这一点大隋现在很专业。

因为海贸,发现新大陆的缘故,出现了非常专业的勘探队伍,他们精通风水勘舆星象地理,发展出了十分专业的探测知识,找寻矿脉,研究各种别地的特产。

调一支这样的专业队伍过来,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至于发现了各种资源以后的劳动人员,作为战败国的劳动力自然就有大用了,这都是他们干的活。

此外的各种建设等等,也都是高句丽的劳动力做主力。

只有女人和孩子算是可以安定下来,跟着大隋的军卒过着安稳日子。有地种,有钱花,有学上,正常的生产生活。

当然也不是全部的女人孩子都是这样,也还是有一些女人和孩子玩命的,他们都挺惨的……

如此又是过了一年多,经历了一轮丰收,整体的环境稳定下来以后,王言这才请旨回朝。

“你们这帮子响马都立了不少功劳,不少都混了个爵位出来。你们是我带过来的,我不是卸磨杀驴的人,怎么也得负责到底。”

王言喝着酒,吃着菜,看着面前一帮子五大三粗,仍旧没什么威严样子的匪徒们。

“我已经给陛下请了旨,不日便将回朝,你们什么打算,都说一说,能安排的,都给你们办了。不用到处看,除了你们还有谁啊?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说什么就行。”

程咬金第一个表态,“将军,别人我老程不知道,反正我老程是铁了心跟着你,你怎么安排,我老程就怎么做。”

其他人也跟着表态,嘻嘻哈哈的说着忠心的话,很是热闹。

他们先跟王言打高句丽,后来中原叛乱,他们也被调了回去平叛,之后又回去打高句丽。都是一路杀上来的。活下来的人基本都有了爵位。最高的是程咬金、王伯当、徐世绩三人,都混成了侯爵。

不同的是,程咬金、王伯当是杀出来的,徐世绩用的脑子多些,也是各种兵法其上。当然肯定也是要参战的,都是一线的将领,不冲锋陷阵是不可能的。

他们听着王言的指挥,一路战斗过来,深深明白王言的能耐。尤其王言功勋卓着,是如今大隋军中无可争议的第一山头,很多人都围绕在他的身边,听从他的命令。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要跟在王言的身后。

而且真的说起来,还是王言救了他们的命,否则他们想如同以前那般快活是不可能的,很大的可能是死。毕竟让他们干活,他们也干不动,更不愿意干,出去打家劫舍就是死。

哪怕这些事情都是王言搞起来的,但他们也没道理怪王言。哪怕他们不通情达理,也不敢怪王言。还得感谢王言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能在军中立足,哪怕他们是自己玩命杀出来的。

毕竟王言是最高长官,王言不同意,他们也升不上来……

所以大家都开开心心的表态,只有坐在前边的徐世绩没有说话。

于是王言的目光落了过去:“懋功啊,你什么想法?”

“末将没有想法,自然跟众位兄弟一起追随将军,只是……”

“有话直说,都是自家兄弟嘛。”

王言笑呵呵的举起酒杯,众人一起喝了一口酒,程咬金还讽刺徐世绩心眼儿多,尽是弯弯绕。

徐世绩没有在意,擦了擦嘴角的酒,一本正经的说道:“末将想说,将军该为自己考虑一二了。”

王言摇头一笑,都在让他考虑自己。

打高句丽之前,人们让他考虑自己,平了中原叛乱,人们让他考虑自己,灭了高句丽,人们让他考虑自己,治理东北、半岛之时,人们让他考虑自己。

如今要卸职回朝,人们还是让他考虑自己。

王言的眼神扫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笑道:“我相信陛下的为人,等……”

“将军,不能再等了!”徐世绩无礼的打断了王言的话,“先灭突厥,再平中原,又灭高句丽,吐谷浑、岭南之地皆不成气候,如今大隋江山可谓四海升平。将军功勋盖世,可如今却已无用武之地,若回了洛阳……”

“好了。”王言摆了摆手,“陛下还是信重我的,若没有陛下,也没有我的今天。便是没有用武之地,在洛阳做一个富贵闲人,我也是愿意的。你们不用担心,便是我赋闲在家,也能安排你们的事,保证你们的富贵。”

“将军!”徐世绩还要再说,却被王言举杯邀酒打断了去。

徐世绩长出了一口气,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大口吃喝说笑的王言,自己喝闷酒。

他知道王言不是蠢人,也知道王言不可能不明白眼下的局面,但他不知道王言到底是怎么想的,他看不透,他真的看不透……

王言做了一些安排,交接了一些事宜,一个多月以后,收到了朝廷的旨意,准他回朝。

回程当然也还是带着一千大军护卫。若只他自己,带着一些部曲也就是了。但还有一大家子人,他仇人又多,安全问题还是要照顾到的,哪怕中原已经平定了,但想让他死的人还是很多。

不过回程还是很顺利的,没有不开眼的人冲上来找死,而且现在的中原,也没有能组织起来几千上万大军的家族存在,他们全都成了过去。

经过了将近三年时间,虽说还没有能够恢复中原生力,毕竟人口损失了不少,但却也已经是欣欣向荣了。

大家的地都不少,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迁去了东北地区,这边的土地自然就更多了,大家都干的热火朝天,也都对未来抱有希望。

所以这几年新出生的孩子也有许多,王言一路行来就看到了许多大肚婆娘,再有二十年,中原人口还要更甚于此前的鼎盛之时。

就是医疗卫生问题,王言还没有大规模的在大隋铺开,这个问题大隋也还没有重视。目前只是他自己培养一些人,在各地开一些生药铺,并且招一些稳婆,和大夫一起研究安全的接生方法,以及孩子成活的各种注意事项。

已经持续了好多年,在孩子的成活上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队伍也在不断的壮大之中。他自己做,力量也是不小的……

总之需要考虑到的各种问题,他全都有所准备。

遥望着仍旧在大兴土木的恢弘的洛阳城,王言紧催了战马,去拜见前来迎接的杨广……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