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 第一三六六章 防备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六六章 防备

作者:子施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4-04 04:27:18 来源:小说旗

第一三六六章 防备

“哈哈哈~”

大兴,杨广高兴的张开双臂,垫着脚拥抱了一下王言,并用力的拍着王言的后背。

“子言,朕没看错你,做的好!做的好啊!”

“全是陛下信重,鼎力支持,如此方有今日所成。只要隔上几年杀一杀,中原无忧矣。”

杨广又是哈哈笑起来,跟王言一起骑着马往城里走,后边的人都隔了一段距离,听不见两人说些什么,但都是神思各异。

王言接着说道,“此次陛下也是担了莫大风险,若还不能做成此事,臣连提头来见都没有脸面了啊。”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一群阴沟里的老鼠,也妄称贵族,胆敢骑到朕的头上?”

杨广一声冷哼,随即便是开心的话语,他说道,“你是不知道啊子言,刚开始行动之时,朝堂之上群情激愤,待到大军围堵,大势已去,朝堂上一丝杂音都没有。各部开始翻起了旧账,中原出身的官员饱受攻讦。朕保了他们!

就是要他们知道,这大隋是谁的天下,谁说了才算。朕要他们死,他们就要死!朕要他们活,他们才能活!”

“陛下当真高明!”王言拱了拱手,脸上都是敬服,“不仅安了中原官员的心,也威慑了关陇、南方之人,今后朝堂之上,必唯陛下一心。”

“就知道你能明白,朕可不想没了中原,再让关陇、南方的大户成了大气候,再骑到朕的头上拉屎撒尿!”

杨广很畅快,真的很畅快。

他急功近利、志大才疏,他是一个记仇的人,也是一个无法无天的人。

怕死是一定的,人都怕死。但杨广是皇帝,还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要做万古一帝的皇帝,相比怕死,他更怕失去他的帝国,那可是他阴谋十数年,弑父杀兄夺回来的天下。

他的羞耻心让他在过去的时间中觉都睡不好,心心念念着干死中原大族,他必须报复回来。

所以哪怕明知道还会遭遇刺杀,还会遭遇各种的抵抗,他也仍旧要行动。

一如他三征高句丽的执拗。

结果也没有让杨广失望,从春天开始,到冬天结束,半年多点儿的时间,这一场浩劫彻底的平定,中原大户为之一空。不论郡县,能叫上号的地主,基本都没有了,又一次释放出了大量的土地。

这些地主有的是大户军队过境顺手弄死的,组织凝聚力不强,他们也约束不住所有人。已经杀疯了百姓们可不管那么多,大家一哄而上,就是烧杀抢掠。

地主与豪门大户也是有差别的,小地主哪入得了大户们的眼。大户们团结一心起兵造反,小地主们都是盘中餐。

另一方面,在王言统领大军镇压大户军队的时候,大军过境一样是军政两手抓,一边平乱,一边恢复生产生活。

在这个过程之中,又一次的对中原大户进行清洗,地主当然顺道就给灭了。至于其中是否有无辜的好地主被人弄死,有坏地主因为收买了执行的人从而逃过一劫,这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因为总体而言,这场清洗是堪称彻底的。

众多的百年世家,包括孔家在内,都清除掉了他们的势力。当然人不可能全都死绝,有些是刻意留人,比如孔家,有些是侥幸走脱,有些确实是功臣,还是给留了血脉。

这些人大多都成不了气候,不过耕读传家延续下去或许还能做到,也是落魄寒门了。至于后辈子弟是否能再崛起,结果一定是否定的。

因为王言还能活一百多年,十年割一茬韭菜,这些人活下来的概率也只有百分之十,何况又不止十年呢,得是三五年来一轮,那就是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如果在收割模式上做一些改变,分母就是千了……

王言没有更多的表示,附和着高兴的杨广,听着杨广说他现在多牛逼。

皇帝也是人么,也得有人分享喜悦么,毫无疑问,杨广最信任的就是王言。或者说,他唯一信任的就是王言。

关键王言也不让他失望,是真能办事儿,办事儿也是真可靠,真高效……

如此聊了一会儿,杨广问道:“高句丽那边怎么样?”

“李靖统帅大军,兵力不如之下,半年多的时间战线退了三十里,伤亡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倒真让你发现了人才。”

“到底是世家子,家学渊源嘛。当年韩擒虎对他的评价就很高。”

“韩擒虎啊……”

杨广想了一下,随即笑道,“已经是旧人了,今后都是你王子言。”

“还是陛下提携,才有臣之今日啊。”

“十几年了,总说这些。”杨广好笑的摆手,转而问道,“高句丽还能打吗?”

因为中原两次浩劫,一次比一次劫的猛,对生产生活的破坏都是巨大的。多年积攒,填满了各地的常平仓,全都为之一空。人口的减少,大量死人之后的疫病,对于各种资源的损毁,凡此种种全都是问题。

中原之地毫无疑问是富裕的,大隋七成的产出都在这里。再有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商业环境,中原地区也是商税重地。

眼下虽然是把大户打没了,却也把中原打坏了,财富打没了,给大隋打穷了。

所以杨广问还能不能打高句丽,问的是大隋还顶不顶的住。

“全凭陛下一心。”

王言说道,“不打,眼下可以恢复中原生力,节省开支。打,有海外粮食补充,其实也可以支应。中原之地,待到明年秋后种了一茬庄稼便能缓过来。陛下减免税赋,以钱收粮,又可以促进商事,活跃经济,不用三年,中原便又是回复到以前的富足。”

杨广笑了起来:“朕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过两年苦日子,也要灭了高句丽。”

“也不算多苦。毕竟如今咱们手里有钱无粮,而海外有粮,中原大户都被灭了,船队都在海军手里。这两年不运别的东西,专门运粮,基本能平稳过渡。陛下再发布政令,于中原修路通渠,以工代赈,将查抄的钱财都发给百姓,让他们花钱买粮,这就盘活了中原的局面。

高句丽那边,三十万大军足矣,算上其他各种人手,不过百万。耗费虽说不小,然而南方、关拢、蜀地、草原,都没有战事,都能匀出一部分钱粮,支应一年军需问题不大。过了这一年,就是另一番局面。”

“朕也是如此想的。”说到了心坎上,杨广满意点头,“高句丽上蹿下跳多年,而今已经打了一年有余,高句丽弹丸之地,还能耗的过我泱泱大国?有机会灭了他们,自要一鼓作气一战而绝才是,也省的今后高句丽再乱我边疆。”

定下了这个调子,一行人回去了城中,王言则是回了家里梳洗沐浴一番,当然是跟萧媚一起洗的。

许久不见,三十多岁更加有感觉的萧媚也很是热烈。

给王言挫着背,萧媚说道:“夫君是不打算造反了?”

“你看你又急。早都说过了,只要和平安稳的发展,只要没有要咱们的命,那就不着急。”

“夫君打高句丽可有把握?”

“再有两年足矣灭其国。”

“那妾身以为咱们要早做准备了,臣强主疑,夫君灭突厥,平中原,再灭了高句丽,必是功高震主。若无高句丽之外患,四方无忧,夫君怕是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这些年夫君给杨广忠心耿耿的做事,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没了中原,还有关陇,还有南方大族。夫君难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啊……”

“夫人高瞻远瞩。”

王言笑呵呵的说道,“且先小范围筹备一二,待我灭了高句丽回朝再看。或许杨广念及旧情,不为难于我呢。便是要杀我,总不能才回来就杀,彼时行事也不晚,都来得及。主要还是做好保护咱们家人安全的准备,一家人总得平平安安才是。若成了孤家寡人,做皇帝也没甚意思。”

“要是有杨广那样的儿子,就有意思了?”萧媚忍不住的吐槽,“夫君,做皇帝就是要称孤道寡。”

“绝情觉性,可不是什么大丈夫,真坐上了那把龙椅再说吧。”

莞尔一笑,萧媚问道:“在家呆多久?”

“三日。得抓紧回去,不灭了高句丽就不回来了,家里你要看好。”

王言在家里呆的时间确实不长,留守的小老婆都没能交流一遍,参加了两场宴会,开了几个小会以后,就匆忙的收拾行囊去了渝关。

平复中原叛乱,杨广给升上柱国,又加了一些食邑,又荫了几个孩子。杨广早都许诺的吴国公的封爵,还是没有实现。杨广说爵位先不动,等灭了突厥再封,合情合理。

这倒也确实是实情,‘吴’的封号还是很重的,不是一般的功劳就好使的。而且王言信誓旦旦的要灭了高句丽,早晚的也没什么影响,却也不是杨广抠门。

杨广可从来都挺大方。

只是就像萧媚说的那般,没了外患,杨广还是不是愿意继续大方,那就说不准了。

不过这个问题不值得深思,事到临头也就什么都清楚了……

王言一路快马加鞭的到了渝关,召回了整个人都瘦了两圈的李靖。

这是主帅的压力,李靖为了信息的快速获取,直接顶到了前线去临阵指挥。他没有王言的能耐,离着几百里,还能高效的调度军队,避开陷阱,也只能近距离去盯着。

同时他也没有成熟的经验,没有那么强大的统筹能力,最开始手忙脚乱,哪怕适应了过后,也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他主事的半年时间,每天睡不够两个时辰,每日都是高强度的处理军机,头发都熬白了不少。

“将军!”

见到了王言的面,整个人跟要饭一样的李靖一声大喊,声音之中都是解脱。

他也确实解脱了,喊了一声将军以后,人就晕了过去。是平素的压力太大,又没人商量,商量了最后也是他做主,一不小心就是上千士兵的性命,一个轻忽就是整体战线的全面崩盘。

眼下在他心中如山一般的王大将军回来了,他身上的担子终于卸了下去,他也终于安心下来。这一放松,紧绷着的精神终于是垮了去。

王言伸手将李靖提起来,让人将其抬去休息,又给李靖把了脉,开了药补充身体的亏空。

这一睡,直接睡了三天。当然中途肯定也醒了,简单吃喝一番,而后继续睡。之后这才算是好了起来,但是身体极度虚弱。

王言也没再折腾他,而是让他留在身边做参谋工作,了解了眼下的战争进度以后,王言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调整,直接转守为攻。

就在李靖的目瞪口呆中,王言用同样的兵力,打的高句丽晕头转向,展现出了巨大的差距。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初期罢了,总体兵力的差距太多。但是顶住了这一时以后,先前调走的十万大军也就位了,直接投入战斗。趁着冬天的时候,将战线打到中原反叛之前,并继续前进……

杨广说的没错,高句丽的局势确实不好。地方小,产出少。哪怕是占据了肥沃的东北地区的一部分,但是开发的也不足够。

经历了半年多激烈的防守战,半年多拉锯战,高句丽的财政已经差不多要打崩了。之所以还没崩,当然是因为高压的统治,对于高句丽百姓不断的剥削压迫,以此来顶上军费开支。内部的各项建设,基本上完全停工,生产生活也全部围绕战争展开,种地都没有多少功夫。

眼下王言平了中原叛乱的王言重新统帅部队,指挥战斗,调走的十万部队也重新填充进来,尤其更重要的一点是,王言不必要分心防备中原地区,可以发挥出三十万大军真正的力量,对于高句丽来说,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了。

他们发现了战争强度前所未有的激烈,节奏前所未有的快,快到他们应接不暇,又求和无门,只得咬牙硬挺,遭受着王言的无情鞭笞。

同时随着时间过去,长久高压的问题也不断暴露,不断战败的打击也破坏了内部团结,乱了军心,高句丽种种问题不断爆发,导致了战斗意志的持续下降,战斗力自然也在不断的降低。

于是愈弱愈弱,愈强愈强,大隋军队在王言的统率下,高歌猛进,创造古代王朝新的奇迹……

?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