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 第28章 阿波丸(合章)

马家政治人脉资源不少。

尤其是马建国,更是在打老美时,立下大功。

那是自己亲姐夫,关系那么近。

陈庆想进步,想给自己肩膀加担子,自家姐夫,甚至马家的人脉资源,让他眼热。

秦远的出现,让他警惕。

他可是知道。

姓秦的小子,一转业,便当了干部,就是由马建华大力举荐。

三人来到近前,装还是要装的,陈庆表情平淡地冲秦远点点头,又脸上堆笑道:

“姐夫,刚巧建华哥也在,快要开席了,我姐让我来叫你们。”

“阿远,那咱们赶快上去吧。”马建华朗声笑道。

这亲和的态度,看得陈庆暗暗撇嘴。

马建华家住三楼。

一大家子住,房子挺大,足有100多平。

当秦远进门时,目光扫了一圈。

王红正坐在沙发上,跟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太聊天。

客厅还摆了台电视机,用布盖着,吊灯也蛮洋气,许是特供的。

见到秦远,王红颔首一笑,接着向身边的老太太介绍起来。

秦远微笑着从军包里,拿出一网兜鸡蛋,轻轻放下,第一次上门拜访,哪能真空手来。

有储物空间在,方便的。

马家老太太对秦远颇为热情,她可是听大儿子说过,这小伙子刚帮了他大忙。

“人来就行啦,还带什么礼物,好孩子,快找地方坐。

阿红,等他走时,家里有不少特供烟酒,年轻人喜欢这个,多拿些,给他带上。”

“好嘞,妈!”

秦远搬张椅子坐下。

没一会儿,马卫平带着个小年轻,凑了过来。

“我弟马卫安,在首都政法学院读书,快毕业了,来年就得分配到基层工作。”

马卫安穿着一件浅绿色棉军装,两眼炯炯有神,瞧着很有精神,跟着秦远一番态度温和地寒暄。

等他离开,马卫平冲秦远小声说道:

“关于山百合宝藏、以及那些特务的案子,我们有了新的进展,待会吃完饭,我跟你好好说说。”

海峡对岸的同志传来新情报。

已经确定,山百合宝藏是真实存在的,正被一伙特务盯上。

秦远算是局内人,那波火线追凶让人惊艳,把情报分享给他,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这对个也有些好奇。”秦远点头应是。

忽地,做家宴的大厨从厨房中走出,出声询问道:

“马科长,菜准备的差不多了,是不是能开席了?”

“那就上菜吧。”马建华朗声回道。

秦远朝厨房瞅了一眼。

发现这厨子他认识,正是刚送他两条大黄花咸鱼的钱师傅。

看来这位没说吹牛,他手艺真比胡师傅强。

钱广润也瞧见了秦远,心里一阵惊讶。

今天这私宴,马科长可说了,来的都是亲戚,这秦队跟马科长关系不浅呐。

随着钱师傅把菜端上桌,一大家子加秦远,围在大桌边,好不热闹。

同为侦察兵出身,马建国和秦远天然亲近,主动坐到秦远身边,想和秦远说说,当侦察兵的战斗生涯。

马家老太太坐主位,笑呵呵说道:

“都是自己人,大家想吃什么自己夹,用不着那么多的规矩。”

顿了顿,她特意问秦远一句:

“小秦,钱师傅做的川菜一绝,能吃辣吧?”

“可以的。”秦远连忙点头。

这老太真会区别对待,我不能吃辣,她却一次都没问过我...陈庆在对面看得一阵妒忌。

不过他长袖善舞,脸上堆笑道:

“老太太发话了,那建华哥、姐夫,咱们举杯开饭。”

说完,他瞥了眼秦远苍白的脸色,眼珠贼溜溜一转。

秦远跟着举杯,几轮下来,神色如常,唯一让他诧异的是,马建国那小舅子,在酒席上能说会道,老是劝自己喝酒。

那就喝呗。

有储物空间在,秦远酒量1000升打底,喝不死他。

席间的气氛其乐融融,王红吃了口菜,放下筷子,见二儿子在那老实扒饭,忍不住问道:

“卫安,你快要分配了,想好要去哪了吗?”

马卫安抬起头,朗声回道:

“国家正在为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开辟道路,鼓励知识青年下乡,学校给了我三个分配方向。

一个在沪城乡下,一个在桂省乡下,一个在晋省太行山区的大寨公社,我也拿不准去哪个。”

上山下乡,最早55年提出,像这会北大荒便有不少知识青年。

秦远听得暗自惊讶:

还是这年代的政法大学生金贵,毕业包分配,还给多种选择,后世选调生跟这一比,提鞋都不配。

像马卫安这种知青下乡,干部起步,比66年以后的知青,强了不知多少。

陈庆喝的有点多,脸色发红,当即出声说道:

“卫安,听表舅的,当然是选沪城乡下,生活条件相对好点,离家近,好帮衬。

那偏远农村,生活太艰苦啦,很多家庭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不是好选择。”

呃,穷的连裤子都穿不起...让秦远不由想到某金姓作家,他好像也说过。

王红听得暗暗摇头,瞥到一旁欲言又止的秦远,不由笑问:

“阿远,你马叔说你是员福将,你觉得呢?”

秦远看了眼在认真倾听的马卫安,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温声说道:

“如果给我选,选大寨公社好,老人家关注过这个。”

60年代最响亮的口号:农业学大寨,肯定得选这个,沾点边,受用一辈子。

大寨公社如今默默无名,但估计要不了两年,就会立为全国正面典型。

马卫安一阵诧异:“那位老人家,日理万机,什么时候关注过大寨村?

我在首都,我都不知道。”

“那...可能我记岔了。”秦远打了个哈哈,总之,他话给到了。

王红点头赞同说:

“我觉得小秦选的好,也赞同去大寨公社。妈知道儿子你不怕苦,显然大寨公社那边更能锻炼人,也更好被提拔。”

她在体制内,自然知道,上面乐意提拔去偏远地区锻炼的干部,大寨村便正合适。

而桂省乡下肯定也格外艰苦,但那儿传染病太厉害,她可不想儿子得个大肚子病回来。

她在家里说话很管用,算是把马卫安的工作敲定。

酒席继续,众人说说笑笑,过了一会儿,陈庆酒意上头,脸色涨红,不住地摆手:

“不喝了,喝不下了...”

反观那个一直被他派酒的小赤佬,比他喝的都多,还是那样苍白的脸色,屁事没有。

正饶有兴致地听姐夫讲上甘岭战役。

马建国手里夹着烟,双眼闪烁着别样的神采,嘴里沉声说着:

“...我们志愿军135团,打起仗来,敢拼命,往前冲!

密集的火力倾泻下来,阵地生生给削平1米,前方有个迅猛的火力点,我当时胸口憋闷,力气好像用光一样,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炸碉堡。”

他说的兴起,深吸一口烟,瞥了眼身边秦远,见秦远穿着军大衣挺拔身姿,神情不由恍惚。

说着说着...突然给秦远重重敬了个礼。

然后话锋突转:

“团长,我又侦查到一条新的情报。东面,敌人又上来9辆坦克,预计在两个小时之后,冲击我军537.7高地!

那儿是战略制高点,一旦失守,我军的大后方,将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暴露无遗。

情况紧急,我们需要组织一波新的防御战!”

话音落下,宴席上顿时一静。

紧接着,陈庆许是喝多了,当即叫嚷道:

“老太太,姐夫他这是又犯病了啊,愁人。”

“不会说话,就闭嘴。”

马家老太太狠狠瞪了陈庆一眼,又冲还算冷静的王红道:

“阿红,你去老二房间,把他前天刚去医院开的药拿来。”

“诶,我这就去。”

秦远知道,不少从激烈战场下来的战士,或多或少,可能会患上精神疾病。

而马建国这个显然比较严重。

好在红姨之前打过招呼。

见大家目光齐刷刷地看着自己,秦远表情严肃地回了个军礼。

“马建国同志,你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我会尽快上报组织,制定作战计划。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但他们恰恰忘了,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志愿军必胜!”

马建国握紧拳头,做加油状,跟着喊道:“志愿军必胜,人民必胜!”

王红挺懂配合,在秦远说话的时候,悄悄递给他半片药丸,一杯水。

秦远不动声色地把药片递给马建国,顺便把水放到桌子上,道:

“马建国同志,你受伤了,吃片镇痛剂缓解一下,未来还有一场硬仗等着你。”

“是,团长!”

马建国独臂,一口吞了药丸,顺势端起桌上的水杯,“吨吨”喝水...

很快,他沉沉睡去。

“刚才那药是?”秦远好奇问道。

“安眠药。”

马家老太太当过战地护士长,温声解释道:“精神类药物,像奋乃近之类,副作用大。

老二这种情况,吃安眠药睡着,就能缓解。”

马建华过来拍拍秦远的肩膀,感激说道:

“还是阿远脑子灵活,应对及时,刚才说的也精彩,到底是侦察兵出身。”

“小秦,我家老二这情况,让你见笑了。”马家老太太抱歉说道。

“怎么会,我敬佩还来不及呢。”秦远连忙摆手说道,“建国叔他只是把魂丢在了战场上。”

闻言,马家老太太大受触动,忍不住垂泪:

“孩子,你说的真好呢,我家老二,可不就是把魂丢在了战场上吗。”

马家众人看向秦远的目光一阵柔和。

陈庆清醒了,尽管不待见秦远,但还是忍不住露出佩服的神情。

还是这小赤佬会说啊。

同样是犯精神病,小赤佬说成把魂丢在了战场上,给老太太都说的落泪,一句话,赶自己拍好久的马屁。

寿星睡着了,宴席也就没再继续。

简单一番收拾过后,秦远跟随马建华、马卫平,来到一个小书房。

拿着茶杯,加点红糖,马卫平见秦远刚喝了很多酒,冲了杯糖水给他,接着冲他笑道:

“阿远,真让你猜对了,组织上已经确定,山百合会真的留有一批锡在大陆,数量还不少。”

秦远端着茶杯,喝了口糖水,好奇问道:

“那有多少?”

马卫平伸出个手掌,说道:

“据说能占个小船舱,至少50方。”

秦远快速计算了下,说:“锡的密度比铁稍小,50方,那得350多吨啦。”

马建华瞪大了眼睛:“乖乖,那这得值多少钱啊?”

一般人可不晓得锡的密度,马卫平目露佩服,说道:

“我们调差部的同志计算过,国际上锡的价格一直稳定,据说老美那边锡价1.2美元/磅。

折算一下得有近百万美元。”

“别用老美的钱啊。”马建华急切道,“换成咱自己的钱,是多少啊?”

马卫平回道:“官方汇率是1比2.4,就是240万,但咱们的钱,外国人不认。

总之,百万美元是一笔巨额财富,难怪特务们为此大费周章。”

秦远赞同点头。

当下美刀跟黄金直接挂钩,购买力相当强大,百万美元具体值后世多少钱,他算不出,但无疑是个让人疯狂的数字。

顿了顿,马卫平继续说道:

“并且,这事,小日子也掺和了进来,得到确切情报,有老美牵线搭桥,海峡对岸跟小日子搭上关系。

小日子以前在沪城建立多家钢铁厂,一些有关钢厂的数据资料,也遗留在大陆,没来得及运走。

目前,他们正打算花大价钱,把这批资料弄回国。”

闻言,马建华气的眼睛瞪圆:

“小鬼子真该死,这是想干嘛?难不成还想继续占咱们的便宜,借他俩胆。”

看着马建华怒气冲冲的样子,秦远心里暗叹:

‘马叔,不能把话说的太满了,还真就让鬼子占到便宜了。

前世有解密说过,没记错的话,未来的宝钢便有鬼子的援助,一期工程照抄的鬼子某制铁所。’

这批资料,虽然技术老了,但一些数据非常有参考价值,鬼子指不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呢。

想到此处,秦远不禁问道:

“关于那批特务,调查部有什么线索?”

马卫平轻声回道:

“特务狡猾,从吴三宝案子中,我们没能抓住特务的一点尾巴,但最近有监听到陌生电台的信号,尽管非常短暂。

为此,我们调用无线电研究所专家过来,协助监听和解码,终于破解了一条摸不着头脑的情报。

不过,特务经常更换电台密码、密码本,这给解码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那破解的情报,方便说说吗?”

“阿波丸。”

“嗯?”秦远听得一头雾水。

马建华拿出张纸,一边写下‘阿波丸’三个字,一边说道:“破解的情报只有这三个字,再没有多余的信息。”

“鬼子喜欢把船叫做某某丸号。”秦远猜测道,“这阿波丸应该也是鬼子某搜船的名字吧。”

马卫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赞道:

“阿远见识不凡,跟我们找的专家判断一致。

情报还是太少,光知道这个没用,要是能抓住一个特务就好了。

阿远抓吴三宝时那么厉害,我爸说你是员福将,说不定也能抓到特务呢。”

说完,他一脸希冀地看着秦远。

“我那是撞大运,刚好赶巧了。”秦远赧然道。

马卫平笑吟吟道:“抓特务也可以撞大运的。”

“那我平时留心一下。”

“加油阿远,这事非常受上面关注,不仅我们沪城调查部,连首都总部那边都会派人过来协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