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 第48章 后续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第48章 后续

作者:藤上七只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1 01:0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红彤彤的暖阳挂在西边,映射一片绚烂晚霞。

小祠堂前。

临河村社员围着秦远,看着他一下下打出没有丝毫异味的干净水,目光异常火热。

打了一会儿,秦远甩了甩略有发酸的手臂。

接着海平眼热凑过来,爱不释手地拍拍手压井,兴奋说道:

“好宝贝啊,秦领导,您歇歇,让我来试试。”

秦远把位置让给他,海平哐哐猛压手压井,出水速度哗啦啦、陡然加快。

顿时惹得身后社员怒骂:

“你狗日的轻点,别再把这宝贝水井给弄坏喽。”

“对,对!三叔说的在理,是我太激动了。”

海平连忙告饶,又轻手轻脚打水,并冲身旁一个半大小子,乐呵喊道:

“儿子,快回家拎水桶来,今晚咱家就用这水做饭,家里那条大黄鱼,用这水炖,肯定好吃。”

话音落下,社员们纷纷反应过来,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拿桶接水。

瞧着社员们的热烈反馈,秦远目露笑意,找了根小木桩坐下歇息。

老队长赶忙凑过来,看看简陋的手压井,又瞧瞧秦远,脸上带着讨好的笑。

而后渴望说道:

“这手压井真好用,秦领导,只有一口井,还是太紧张,您能帮我们多打几口吗?

您放心,我们给钱,价钱好商量,村里绝不含糊。”

秦远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问了句:

“老队长,村里为什么只有村东一口古井?

这儿地下水层浅,挖一口那样的石井应该简单吧?”

“秦队,您错了,挖轱辘石井一点都不简单啊!”

老队长一脸苦笑,叹气解释道:

“咱这靠近江边,土质软,要想挖井,必须要用砖墙加固井壁,而且这砖墙还不能薄,不然一到下雨天,准塌。

就去年,好不容易找来个专家,人家帮我们村算过,挖一口直径一米五的石井。

要用二四墙加固井壁,石井每往下挖一米,便要630块砖。

这要是挖口像样的石井,光砖块就得好几千块,搭配的水泥更不能少。

砖头7分5一块,水泥更贵,一口井光材料费,起码500块。

关键光有钱,也没用。

建材属于计划调配物资,购买砖头、水泥,需要工业券和上面批文,村里申请好多次,都没下来。

秦领导,我看您这手压井简单、好用,我们花钱向您买,一口井我们出100块,怎么样?”

秦远脑海快速计算下一口手压井的成本。

刨去劳动力成本,手压井的主要材料包括:

一根竹水管5毛 5毛牛皮垫密封圈,再加20斤铸铁。

而生铁的价格,秦远见过上面拨给农科院的物价清单,高品质生铁,可锻钢的那种,计划内定价要285元/吨,折合1毛4一斤。

秦远用的这种劣质铸铁,顶多一毛一斤。

算下来,打一口手压井只要3块钱...

成本节省到了极点,太特么低了!

秦远一算,自己都给吓一跳。

‘乖乖,我要敢卖100块一口手压井,肯定会被当投机倒把抓的吧?’

当然,他搞这手压井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完全没想到挖口石井会那么费钱。

这么一想,手压井简直大有可为啊。

回过神,秦远冲老队长笑着说道:

“我可以帮咱们临河村,再多打几口手压井,但材料要村里自己备。

其他的都好说,最主要的铁料,一口井要铸铁20斤往上。

至于钱,随便给点辛苦费,意思意思就行。”

“铁料我们村有现成的啊,打10口井都够,我马上就去拿来。”

老队长兴奋回了句,然后不待秦远回话,招呼几个社员,兴冲冲的往家赶。

路上,他还在想着:

秦领导办事真大气,那辛苦费可不能小气。

老队长腿脚麻利,不多时,便带着社员抬着一个大麻袋,重重放到秦远面前。

接着,他打开麻袋,急切问道:

“秦领导,您看这些细铁砂,能用来做手压井吗?”

秦远朝麻袋瞅了一眼,感觉这些铁砂熔一熔,刮一刮,比废铁质量更好,好奇问道:

“能用的,不过这些铁砂哪来的?”

“太好了!”老队长一阵喜悦,随后咧嘴笑着解释,“这是村里的副业所得。

平常没事时,社员们会去吴淞口那边江里,在木耙上绑磁石,撸铁砂。

公社5分一斤收,手气好,一人一天能撸20多斤。

这一袋有150斤,秦领导,我们想再打5口井,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

秦远笑着点头答应,又招来王根宝、陈沪生,轻声嘱咐道:

“村里的高炉还在,你俩待会把这袋铁砂带回去,让卫国叔、巧手叔他们,再做5套手压井部件出来。

他们已经做过一次,想来之后再做,应该得心应手,等明天傍晚,你们把部件带过来,我来装。”

“好嘞,远哥!”X2.

晓得秦远在提拔自己,两人重重点头应是。

而老队长跟一群村民也是听得一阵欢喜。

老队长热情邀请道:

“眼瞅着快到晚饭了,秦领导,你们几个先别忙回去,尝尝我们这的渔家饭,好吃的。”

秦远摆手婉拒,轻声回道:

“不用麻烦啦,老队长,待会回去,还得写有关手压井的报告,时间紧,就不留下吃饭了。”

“对、对,写手压井报告是大事!”

老队长赶忙附和一句,接着又冲海平吩咐说:

“昨儿村里在长江捞到一条好鱼,你赶紧拿来,给秦领导带回去尝尝。”

“好嘞,我这就去!”

秦远这次倒是没拒绝,见天色不早,他带着几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这时,黄显声打开记事本,凑过来,低声咨询道:

“秦队,趁您刚刚装井的间隙,我写了篇简讯,您给过过目。”

秦远好奇接过记事本,大致看了一遍,不由眉头一皱。

“怎么了,秦队?”黄显声神情紧张着问,“我写的有问题吗?”

简讯写的过于写实,有点趋于平淡,秦远想了想,轻声建议道:

“咱们可以对简讯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

比如临河村社员受污水影响,生活艰难,可以把这个写的稍微夸张点,更苦些。

还有要凸显手压井的重要性,村东那口井就别提了。

倒是老队长刚刚说的石井造价,比手压井贵很多,可以着重提一提...”

秦远巴拉巴拉把前世见过的新闻学,给黄显声一说。

黄显声听的眼睛瞪圆,咽着口水说:

“不对啊,新闻学的核心要素是力求真实。

您刚刚说的,虽然有很大部分是事实,但多少有些断章取义的嫌疑啊。”

秦远挠挠头,诧异地看了黄显声一眼,感觉自己用有色眼光看人了。

他前世见到的新闻学、新闻人,使得最好的三板斧:

断章、取义、搞对立...非常高效。

沉吟片刻,秦远小声提醒道:

“听不听在你,不过我觉你工作一年,还没转正,这工作方法可能有点问题。

不妨换个思路,底线灵活些,圆滑一点。”

说罢,他不等黄显声回话,便迈步离开,留下黄显声眼神一阵闪烁。

大约10分钟后,村口。

临河村社员乌压压赶过来,送秦远一行人。

老队长手里拎着大鱼,一把塞到秦远手里,热切说道:

“这是一条长江捞的大江团,9斤多重,专家们叫它长吻鮠,可好吃了,咱沪城大宴的压轴菜。

鱼鳔还能制花胶,趁着新鲜,秦领导拿回去好好尝尝。”

秦远好奇拎着这大鱼看了看。

白白粉粉,没鳞片,据说是跟刀鱼齐名的长江四鲜之一。

他没矫情,收起大江团,冲老队长笑着说道:

“老队长,大家都别送了,回去吧,我们明天还会过来。”

“诶!秦领导慢走。”

离开临河村,趁着时间还有,秦远又带着黄显声去洗了胶卷,明天要用。

晚上,秦远难得熬了个夜,连夜写了篇报告。

星期一,农科院一片忙碌。

早上九点,秦远带着黄显声,轻轻敲响副院长办公室的房门。

“咚咚咚...”

“请进!”

秦远推门进入。

此时,陈国文正喝着茶,悠闲开着收音机,听戏。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打死你这活王八~”

瞧见秦远疑惑的眼神,又瞥了眼他身后的陌生人,陈国文不紧不慢地喝口茶。

接着微笑说道:

“这是绍剧的《龙虎斗》,刚才那句词,充满力量和对抗,展现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周先生笔下的阿Q,便常说这句,广播台这部戏选的不错。”

黄显声很赞同地点点头,觉得这位领导的觉悟很高。

秦远则忍不住想捂脸,因为他莫名想到了康麻子...

见有人,陈国文关掉收音机,笑着问道:

“秦远同志,介绍一下你身后的这位同志,还有,找我有什么事?”

“这位是《沪城晚报》的记者,黄显声同志。”

秦远先介绍一句,接着继续温声说道:

“陈院,上次我跟您说那手压井的事,出成果了。

而黄记者正是来追踪、采访这事的。”

陈国文简单冲黄显声点点头。

作为农科院副院长,他见过很多记者来过院里,或是采风,或是采访。

这俩不重要,能见报,才重要。

当然,有记者来,是好事。陈国文眼里露出好奇之色,笑着冲秦远说道:

“说说你那手压井的成果。”

秦远从包里掏出记事本、几张冲洗好的胶卷,朗声回道:

“我准备了资料,陈院,我想借用一下3号小会议室,那里有台投影仪,需要用到它。”

“行,那就去3号小会议室。”陈国文饶有兴致道。

几分钟后。

三人来到3号小会议室,这儿静悄悄的。

对于冲洗好的胶卷,老式投影仪直接可以投射影像。

等技术员同志把设备调制好,秦远轻了轻嗓子,不由进入类似前世讲“ppt”的状态。

先抛出背景,把沪城市里的几种水井照片摆出来。

古井、未改进的手压井、扬水井...

秦远巴拉巴拉,边换胶卷,边讲。

这新奇的报告形式,顿时引起陈国文注意,他甚至还掏出钢笔和记事本,准备记录。

接下来就是搞冲突、甩问题了,秦远把临河村吃水难的照片一放,陈国文果然脸色严肃不少。

放完照片,秦远又打开记事本,朗声读了一组数据:

“陈院,为了手压井的事,我专门去了趟市图书馆,查了一些普查资料。

上面说国内缺水地区,涉及15个省级行政区,光乡下就有16-22万个乡村,存在饮水困难的问题。

而波及人口估计得有1.2亿人。”

陈国文点头附和道:

“这个我知道的,农业部门联合统计局,一起做过调查。

甚至两年前,国家还启动过抗旱挖井行动,挖了不少石井,这种井造价不低,一口井几百块。

甚至你说的手压井,我也见过,外滩那边有。

看起来蛮笨重,也不便宜的,要钢、要水泥、要铁管,这些都是计划内物资,不好弄。”

见陈国文是懂行的,秦远直接把临河村民欢快使用手压井的照片,放出来。

陈国文被照片氛围感染,出神地望着那简洁的手压井,忍不住问道:

“阿远,这井是你弄的?跟我见过的,差好多,打一口这样的井,要花多少钱?质量怎么样?”

秦远几乎照抄的后世“80型手压井”设计,这井谁设计的,他不知道,但经过时间的验证,质量没的说。

他笑着点头回道:

“嗯,是我弄出来的,质量应该还行,至于造价...只要3块钱,就能打一口这样的井。”

“多...多少!?”陈国文眼睛瞪圆,满是难以置信。

“3块!”

秦远重重点头肯定,接着又展示几张照片,主要给陈国文看下废铁铸组件的照片。

并继续说道:

“下班后,我们还要去临河村那边,继续打5口手压井,陈院可以亲自跟我们去看看。”

有详实的照片,陈国文已经信了,他拍着秦远的肩膀,兴奋说道:

“造价如此低廉的手压井,阿远,你立了大功。

像沪城,农村有70万户居民,即使1/10户数的农民,装了手压井,那也是7万口。

如果我们农科院自己成立打井队,这得给院里创造多少收入。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我们农科院有技术推广任务,这种手压井非常便于推广,是大功绩。”

没想到当初随便打两杆子,还真中了头彩。

陈国文看向秦远的目光,满是感慨之色,打水井这事推广好,他很有机会升一升的。

瞧他兴致很高,秦远凑过来,放低声音,如实说道:

“陈院,保卫科刘全有写了一封深刻检讨,求到我头上,希望早日归队,恢复工作。”

陈国文笑眯眯的,很给面儿地轻声说道:

“既然他已经深刻反省,那明天让他交上检讨,就恢复工作吧。

对了,你刚这报告的形式不错,一目了然。把这个胶卷留下,等回头去市里,我也给领导们这么讲。”

闻言,秦远笑着轻轻点头,并把目光投向情报面板。

【白色情报剩余:27】

已然完全够兑换一条金色情报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