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83章 抗大学习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83章 抗大学习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8 05:39:49 来源:小说旗

李振华在路上花费了将近一个月,今天终于快要到达延安总部了,老远就看到了宝塔山,指引他前进的方向。

总部接待人员把李振华带到了清凉山抗大第三分校。李振华顺利的办好了入学手续,还分到了一块荒地。

李振华他属于插班生。这期学员有900人,其中八路军干部约600人,外来知识青年300人。编成了7个学员队。

李振华在第一学员队。学员队员都是各地抽调、选送的八路军干部。在抗大学习的内容很多,抗大的课程主要是政治课、军事课、文化课。政治课包括军事问题、社会科学概论、哲学、政治工作等。军事课程包括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炮兵、测绘、地形、射击、救护等。另外,还根据学员需要设置了地理常识、自然知识、算术、语文等文化课程。虽然李振华是插班生、但他底子好,学习之中并不吃力。

抗大三分校学习的条件很艰苦,每天只吃两顿饭,连最基本的教室、课堂都没有。同学们都是坐着个小板凳在露天学习。虽然学习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同学们都学的很认真。

抗大虽然艰苦,但抗大的师资力量却是后世不可想象的。

在第一队他的那些同学很多是八路军营、连级干部,普遍文化层次较低。大多数识字都是在军中开始的。政治教育社会科学倒是没有太大问题,但算术、炮兵、测绘就有些抓瞎。同学们看到李振好像比较轻松,于是就有不断的人向他请教。李振华也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帮助这些同学。很快他就与同学们熟悉。

为讲清弹道抛物线的问题,李振华就用小孩撒尿来做比喻,尿的痕迹就是抛物线。火炮分直射炮、曲射炮,直射炮可以打的更远。但碰到山、壕沟,人躲在反斜面,火炮就够不着。追击炮是曲射炮,就可以打到反斜面。李振华用简易图示意,让大家很快明白了原理。

为解决同学们计算难题,李振华引入了现代竖式计算方法,使计算变得快捷、明了。

李振华在课余、周末还参加了萧三先生创办的俄语讲习班,开始学习俄文。每周3一4次,每次2小时。

李振华在抗大除了学习之外,延安大生产运动他也参加了。分给他的那块荒地李振华在业余时开垦了出来,种上了土豆、西红柿、青菜,当然同学们也帮了不少忙。他还学着别人一样,一大早带上一个缕子到处去拾牛羊马粪来积肥。学校还组织过同学们去南泥湾义务劳动,359旅提前一年开发了南泥湾。

李振华在学校学习大半个月,有一天延安交际处的金处长带着两个**军官到学校来找他,李振华还不知怎么回事。金处长告诉李振华,两位**军官是从重庆过来奉命嘉奖他的,一位是张少将,一位是刘高参,都来自国府总参谋部。

刘高参宣读了军委会命令,授予李振华青天白日勋章一枚,奖金500块大洋。刘少将为他戴上了勋章,并把奖金交给了他。

两人都在恭喜他,还和他不断凑近乎。刘高参道:\"国府非常器重李少将。这次你对法国、德国之间战争的预测非常精准,为国增了光。\"

张少将又道:\"国府希望李振华同志能多为国府效力。以国府的赏识,前程必不可限量。\"

李振华在心里大骂不已,这两个王八蛋来延安就没安什么好心。

李振华脸色不变,微笑对两人装傻充愣。他也没法子,与两人东扯西扯了一番,说了一堆废话。

在金处长的配合下,李振华好不容易把这两个瘟神给弄走了。真他妈的比上战场还累。李振华立即找到校领导们,在金处长与众多学员的见证下说明了情况。然后把勋章和奖金全部上交了学校。于是李振华预测德、法战争中法国速败的信息从学校慢慢传开了。

李振华成名人了。以至于李振华去俄语学习班去上俄语课的时候,都有人问他是不是预测法国速败的李振华。也有不少人特意来找李振华交朋友、谈论时事。

这天一个熟人来找他,这个熟人就是38年从皖南支援总部的军工专家汪德熙。

汪德熙笑称:\"如果不是你名声在外,我还不知道你也来了延安。\"

李振华和汪德熙在皖南就非常熟悉,想当年刚到云岭时,李振华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泡在军工处。

李振华又询问起汪德熙其他援助总部军工专家的情况。

汪德熙告诉他,延安总部这里对他们这批从皖南过来的军工专家都很重视,待遇都和抗大的教职人员看齐。除了个别专家派到了山西八路军根据地,其余的都留在陕甘宁。

在与汪德熙的交谈中,李振华得知皖南来的地质人员这两年走遍陕甘宁山山水水,陆续在各地发现了各种矿产资源,在神府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且有些是露天矿。在定边盐池发现了更多的盐矿,在米脂、靖远、府谷还发现了陕甘宁最为紧缺的铜矿,虽然储量不是很大但含量已达到1%一1.5%,妥妥的富矿,在延长发现了更多的油气资源。在安塞发现了煤矿、铁矿。还发现了茫硝、石灰石、粘土、石膏、铝土等资源。为了开发这些矿产资源,一些专家们分散到了各地。陕甘宁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矿产加工工业。

汪德熙告诉李振华,他的上级军工局的滕局长,李强副局长知道李振华来了陕甘宁,都希望李振华能为陕甘宁的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汪德熙笑道:\"我这次来,一是为了看看老朋友,二是为两位领导打前站。\"

李振华跟着汪德熙去了一趟军工局,人家领导客气,李振华自己不能没有礼貌。

在军工局,李振华见到滕局长、李副局长,两人对他都非常客气。两位局长还在为两年前皖南军工处对总部的支持表示感谢。李振华连称不敢当,大家都是一家人,况且事情也过去那么久了。

两位局长向李振华详细介绍了陕甘宁这边的工业现状,大多数工矿企业还都比较原始,规模比较小。他们希望李振华能为陕甘宁工业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使陕甘宁工业企业从数量、到质量,从技术、到管理方面有个大的提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