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12章 熊大缜来访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第12章 熊大缜来访

作者:溪湖山村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15:20:09 来源:小说旗

37年很快要过去了,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上海沦陷了,南京也失守了。军委会一直在催促部队开往前线。估计过完春节部队就要开拔了,大家都在商量要让战士怎样过个好年,要到县里采购一批物资。

通信员过来了,";首长,王记瓷器行传来消息,有人找熊明,来人名叫熊大缜。";杨文翰立即站了起来,对通讯员讲:";去把黎明叫来";

通讯员刚要走,杨文翰达又道:把李振华也叫来。

黎明、李振华很快就到了,杨文翰告诉他们熊大缜到了。

杨团长道:";我们一起去迎接一下。黎明、振华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他留下来。";说完就带着三人急匆匆出了军营,一行人赶到镇上的王记瓷器行。

黎明在前一进店铺就见一个英俊青年在店内踱步,依稀就是自己的弟弟。

黎明喊道";大缜,是你吗?";

熊大缜听声音望向来人";大哥。";两人眼神对视了一下,马上冲向彼此,张开双臂抱在一起。

";大哥,两年前我还以为你不在世上了,你没事就好,爹妈知道了不晓得会多高兴。你也不给我们捎个信,让我们白担心。";

";弟啊,我是不敢啊!怕给你们带来灾祸。";两兄弟熊抱着相互拍着彼此的后背。

杨团长、李振华也进了店铺,默默站在兄弟俩的旁边。他们很能体会兄弟俩的激动。在这种乱世,而且干的还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计,生命朝不保夕,相见后可能明天就是阴阳两隔。十年时间兄弟还能再见,也算是老天开眼了。

良久,黎明止住激动,向熊大缜介绍起:这位是我们团长杨文翰,这是我们的老乡兼战友李振华,要不是他,我还见不到你。";熊大缜一一和众人握手,问好。";

杨文翰道:“我们先去团部吧。“

熊大缜看了一下他哥,黎明说走吧,也去看看我们的军队。熊大缜来的时候就有思想准备,于是跟着走进了军营,操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战术训练,有练习连排进攻战术,有练习匍匐前进的,有练习拼刺的,枪枪到肉,大冬天的一个个穿着单衣,却满头是汗,战士们没有一个偷懒的,校场边缘的标语上写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校场用绳子围了起来,很多老百姓在旁边观看,小孩在身边跑来跑去。

熊大滇虽然不懂军事,但看的出来军队士气很足,军队与周边百姓的关系很融洽。进了司令部,陈首长、杨文翰让座倒上荼,大家围坐八仙桌。

杨文翰真诚道:";事情是这样的,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日,我们在南方八省所有游击队也进行了整编。现在有个很棘手的问题是弹药严重不足,我们战士每人才配5发子弹,因此我们想建兵工厂。目标一、能修理枪械,二、能制作手榴弹、地雷。三、能复装子弹。四、远期目标是能制造枪支。我们这很缺乏像您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当我知道黎明有你这样的弟弟,就冒昧让他发了电报,如果您能来我们这工作,只要是你提的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我们极度需要你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如果您能多叫一些人过来,就最好了,我们不怕人多。我们不搞强迫那一套,就是我们想聘请你们,来去自由。";

杨文翰又道:“正因为我们这里比较艰苦,什么都缺,才更需要你们这种大知识分子。我们如果有充足的弹药,就不需要战士们拿着大刀用命去搏。你们的安全无需担心,我们的根据地肯定是在山区,工厂肯定在核心地带,安全优先等级也是军队中最高的。";

";小弟,你考虑一下,这些战士都是跟着我们出生入死的兄弟,小弟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战斗力,每多打死一个日本鬼子都有你对抗日的一份贡献。";黎明道。

";熊二哥,我溪湖山村人,还有两个同乡在部队。我加入的时间只有三个来月,那二位同乡只有一个月,我为什么要加入这支队伍,你可以去问周边的老百姓,以前有没有见过像我们这样的军队,我们始终是老百姓的队伍。我们参加队伍抗日是在救国,你们知识分子科技救国也是救国,你们用知识制造弹药帮助了我们,就是在直接为抗日做贡献。我们**人不会忘了对我们帮助的人,抗战顺利了,我们甚至可以资助你们去国外学习更先进的知识,为将来建立全新的中国做准备。";

熊大缜有些动容,特别是听到一个战士只有5颗子弹。迟疑道:我也是特别想帮你们,但是我是恩师已规划了近期去德国,我需要考虑一下。

杨文翰道:";这是应该的,这么大的决定,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下决定的。黎明、振华你俩中午吃完饭带大缜到处走走看看。";

接着大家一起在聊聊当今抗战的形势。聊到淞沪会战中国出动了75万精锐部队对阵25万日军,自身伤亡33万,还是没有取得胜利,日军确实很强。大家讨论以后部队对阵日军一定不能硬碰硬,要以游击战为主,攻击日军的后勤、侧翼。歼灭小股日军也要集中绝大优势的兵力。聊到南京失陷后,日军会往那个方向走?一个方向大家都认为国民政府迁往了武汉,日军一定会追击,沿长江而上,安庆、池州、九江就危险了。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南方的日军沿津浦线北上,北方的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南北日军就可以打通联系,南北两边的日军就会更好的配合作战。大家都认为很有这个可能。

午饭端上来了,只有一条鱼、一只鸡、还有青菜。

杨团抱歉的对熊大缜讲:这条鱼是战士们在河里抓的,这只鸡是从隔壁王奶奶买的,她是一直用这只鸡生蛋攒钱的,这是听说我们这里有贵客,才忍痛割爱的。熊大缜心里也是挺有感触的:共党大官就是这种生活条件。

下午黎明、李振华陪着熊大缜到军营逛逛,边走边聊。

李振华道:熊二哥我不建议你现在去德国。

熊大缜问:“为什么“?

李振华道:我在家和国兴大哥闲聊的,听他讲德国与英法两国矛盾很大,一战中德国战败,签订了《凡尔赛条约》。这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整个德国都怨气很大。德国是后发的工业国家,没有什么殖民地,就没有廉价的原材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整个欧洲就是个火药桶,搞不好一两年后就要发生大规模战争。所以我不建议你去德国,要去也要去美国。“

熊家二兄弟震惊的看着李振华,这个在方圆十里农村打转的农民子弟居然懂得国际形势。

“我是听国兴大哥讲的,";

黎明回想以前认识的李国兴,就这十年的时间,我和他就见识相差这么远了吗?黎明告诉弟弟李国兴以前在军队里面认识的,和李振华一个村的。

熊大缜释然、心想以后有机会真要拜访拜访他。

他们逛到修械所,看到工人正好在修枪,把坏的枪拆成零件,用好零件总装新枪。因为不是标准件,只能在铁帖上般敲打,在台钳上用挫刀挫。旁边还有个炼铁炉,一个木作,条件就这样,看到都让人心酸。

在镇上熊大缜看到军队采购人员也是公平买卖,到村里,不时看到有军人在帮村民挑水,补路,清理卫生。

老百姓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看到军队就躲。

熊大缜在瑶里镇转悠了三天,方方面面都看了。熊大缜找到杨团长,表示愿意留下来。杨文翰都大喜。

熊大缜又道:我要发电报给我老师,并请他再叫一些人过来,另外我们还要做一些准备,这是清单,尽量按照清单找齐,对以后办厂有好处。";说完给了杨文翰一张清单,杨文翰拿过清单,又叫黎明带熊大缜去发电报。

等熊大缜走后,杨文翰仔细观看清单:

一、到浏阳寻找做爆竹的技术人员,越多越好,收集芒硝、硫磺。

二、到萍乡寻找煤矿爆破人员。

三、收集南京永利铔厂生产的化肥及永利铔厂技术员、工人。

四、收集兵工厂技术员、员工。

五、招收耐火材料工艺人员、窑工

六、招收打铁人员、木工。

七、收集台钳,老虎钳、挫刀、

八、收集玻璃实验器材。

九、收留有工厂工作经验的工人,动员敌占区失业工人来新四军。

杨文翰把清单收了起来,起身去找陈首长。陈首长听后也很高兴,同意杨文翰的建议,并在采购物资和招收人员方面会大力支持。

不久熊大缜也带来了好消息,虽然恩师虽不赞同他来新四军,但看他坚决也没办法。答应帮他找人帮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