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九三、狡兔要三窟

史上最强大学 二九三、狡兔要三窟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徐生洲知道,“去官本位化”必然会在校内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管理部门会出现人心动荡、效率低下、阳奉阴违等现象。

但他相信,这是值得的!

以后学校引进的杰青、长江学者会越来越多,甚至还可能会有两院院士、菲尔兹奖或诺贝尔奖获得者加盟。像民办高校的top高校西湖大学,就有全职两院院士13人。难道引进之后,个个都要当校领导、部门中层负责人?

学校也没那么多职位!

更何况学校引进这些着名学者,是想让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放在网站上充当门面、放到领导岗位上充当大爷。

他就要把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从管理部门挤出去,让他们重返教学科研岗位。

既然改革会有阵痛,那当然是越早越好,免得到最后积重难返。

现在学校刚刚“更名改大”,本土派正在快速衰落、外来派尚未占据上风,徐生洲作为中间的平衡点,正是威望最高、话语权最重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推行改革,阻力也会最小。

徐生洲突然间抛出的这一重磅消息,把大家震得七荤八素。

不管是陈康彦、黄柯这样的校领导,还是陶文霞、苏山月这样的部门中层,甚至是石新科这样的新人,都在心里暗自盘算,选择哪一条路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更有利。

中巴车里一时间有些沉默。

很快车辆驶入校园,徐生洲突然说道:“顾记者,你刚才不是说还要看看《百合心》手稿么?手稿现在就咱们新落成的美术馆里。”

顾泠泠道:“哦,先看看《百合心》手稿也是可以的。”

徐生洲便吩咐道:“司机师傅,走美术馆那里弯一下。”

司机马上答应:“好的,校长。不过这个时候游客特别多,可能会比较堵。”

徐生洲想起前不久吃过的亏:“那就找个附近方便停车的地方,把我们放下。”

顾泠泠却是敏感地发现了一个与学校不搭的词语:“游客?”

陶文霞笑道:“上次顾记者来的时候,我们学校美术馆还在建,没有见到庐山真面目。一个月前,美术馆正式建成,之前捐赠的40幅古今中外名画也移到馆中展出,顿时就成了网红爆款。特别是《百合心》手稿公布后,更是每天游人如织,硬生生把我们学校变成了5A级景区。”

顾泠泠看向窗外,只见校园里一片熙熙攘攘,最开始她只以为是学校开学,很多家长来送新生。仔细看时,却发现很多都是携手揽腕的小情侣、胸挂单反的独行客,还有穿着婚纱的新娘、如赴刑场的新郎、拿着遮光板的助理,确实不是一般校园里该有的景象。

于是她又问道:“徐校长,你们就没有想过把校园建成一个景区?”

徐生洲一愣:“现在不就是么?”

“我说的是收费的那种。”

“收费?没想过!”徐生洲边说边下车,“毕竟燕京、留美这么火爆的地方都没收费,我们一个民办大学收费,怕不是要被全国人民戳着脊梁骨骂?”

顾泠泠发动秘技:“那能一样吗?燕京、留美都是公办大学,经费是国家保障的;而你们是民办学校,经费自收自支,收点钱补贴办学经费,想来没有人会说出二话。”

徐生洲道:“我们学校虽然穷是穷了点,但还不至于从普通人身上搜刮。如果学校真缺办学经费,我宁愿去化缘,还是苦一苦那些富豪吧!”

——其实苦一苦系统大爷。

顾泠泠道:“但募捐来多少钱,那是不稳定的。不像门票收入,只要筹划得宜,那就是无本万利。”

难得这小妮儿还会为自己考虑,徐生洲也就随口解释了几句:“主要是现在各种景点太多、太滥了。我们学校除了美术馆的名画、图书馆的古籍,也就只有几棵裂银杏古树,跟个普通的博物馆也没太大区别。门票定价太高,别人不来;顶价太低,一年累死累活也就赚个千儿八百万,还不如我出去转一圈、化个缘,弄个三五个亿来得爽快。——怎么说呢?与其麻烦大家,不如就麻烦我一个人。”

在陶文霞、苏山月等人眼中,徐生洲周围仿佛闪烁着金灿灿的圣人光环。

“……”顾泠泠也被徐生洲的凡尔赛弄得半天说不出话来,“难道偌大的学校,近万名师生,就靠你化缘得来的钱维持?万一哪天化缘没化到呢?”

徐生洲点点头:“你说的,也是我一直以来最担心的。所以学校一直在加大科研力度,争取在十年后,能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收入覆盖所有办学经费,达到收支平衡。”

现在最有希望的项目,当然是裂银杏内酯。

其次是胂纶染色技术。

没有第三。

连狡兔都知道要三窟。徐生洲觉得自己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顾泠泠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总算不是太笨,心情也好了起来,有心再提点他几句,然后就被美轮美奂到无以复加的美术馆震撼到哑口无言。或许女性对于这种璀璨华丽、巍峨雄壮却又直抵人心的美更没有抵抗力,顾泠泠呆立有十几秒钟才醒过神来,然后手忙脚乱地招呼摄影师道:“老熊,赶紧拍、赶紧拍,把这个美术馆取个景,回去一定用得上。”

摄影师老熊道:“别催,在拍了、在拍了!”

顾泠泠接着才注意到美术馆门前汹涌的人群:“哇——,好多人啊!感觉就跟到了十一假期似的。”

陶文霞解释道:“很多人都是来看《百合心》手稿的。当然,也有不少网红主播来蹭热点,或者业外人士来凑热闹。”

顾泠泠问:“之后,你们也会把《石头记》古抄本放在美术馆里展出吗?”

陶文霞很肯定地摇摇头:“不会。”

“不会?为什么?”

“顾记者你看,知名度不是很高的《百合心》手稿都能弄出这么大的阵仗,要是把《石头记》古抄本放出来,我怕全国的红迷能把我们这座美术馆给拆了。”

顾泠泠道:“那倒不至于。红迷都是知识分子,都会比较理性的。”

“如果把一百二十回古抄本全放在展柜里,不透露后四十回内容,只允许他们看个封皮呢?”

顾泠泠顿时急了:“你们这是在激化矛盾!!”

陶文霞笑吟吟地看着她:“你看,急了吧?后果是不是很严重?”

顾泠泠马上醒悟过来,回过头紧盯着徐生洲、陶文霞:“听你们的意思,好像是暂时不打算公布《石头记》古抄本的内容?”

徐生洲慢条斯理地说道:“公布当然会公布,毕竟捂在我们自己手里,也无益于推动学界对该古抄本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红楼梦》的深入研究。”

顾泠泠刚松了口气,又马上想到另一个问题:“徐校长你说的‘公布’,该不会像《永乐大典》正本那样,一个月只公布一册吧?”

徐生洲斩钉截铁地回答道:“那怎么可能!!”

陶文霞满脸错愕。

顾泠泠嘴角微翘。

还没等她问出下一个问题,徐生洲便接着说道:“我们馆藏的一百二十回《石头记》古抄本是四回一册,共计三十册。这要像《永乐大典》正本那样一个月公布一册,岂不是30个月就公布完了?怎么可能?一个月公布一回还差不多!《石头记》共计一百二十回,正好10年120个月,完美!”

顾泠泠的微笑顿时和陶文霞的错愕完美互换。

空气僵硬了几秒钟,顾泠泠才气急败坏地说道:“你要是敢这么搞,信不信红学会那群老头老太太能拿拐杖追着你打?”

徐生洲一副受教的神情:“多谢顾记者提醒,差点漏了这一项。新科,以后但凡有红学会的人找我,就说我在忙,没空接待他们,让他们去找陶馆长。”

“是!”

石新科赶紧掏出小本本记下。

陶文霞努力压住往上翘的嘴角:“校长您这是让我当背锅侠啊!万一我被那群老头老太太打了怎么办?”

徐生洲道:“那算工伤!——主要我是年轻小伙子,真被那群老头老太太打了,我没处说理去。可他们要是敢打你,你就往地上一躺,我去找妇联,让他们社死!我去上法院,告得他们倾家荡产!”

顾泠泠气得扭身就走。

徐生洲一把拉住她:“不是要看《百合心》手稿么?走什么?”

顾泠泠气呼呼地说道:“不看了!早点拍完《石头记》古抄本,早点回京城!”

“也行吧。”徐生洲抬手看了看表,“现在是三点十分,陶馆长你带顾记者一行去图书馆特藏室先拍点照片和视频,我去请沈康元沈老、方为方教授等专家,等到三点四十的时候,我们在图书馆会议室会合,接受顾记者的采访。”

“你就给我们三十分钟看《石头记》古抄本的时间?!”

“你们又不是红学专家,哪里分得清《石头记》古抄本是什么年代?是不是比甲戌本更早?还不是得听专家们的意见!单纯拍照录视频能要多长时间?二十分钟都足够了!”

“你!”

顾泠泠气得差点没把一口小银牙给咬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