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九六、理工科优先

史上最强大学 二九六、理工科优先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送走曾奕霖后,徐生洲在小会议室静坐片刻。

他认真反思,自己在招收研究生问题上是不是有点太较真?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跟他说过招生的事,成老爷子、张安平、田子良等等,也不乏像任红山、曾奕霖这样毛遂自荐的学生。特别是到了九、十月份研招报名季,电子邮箱里每天都会收到不少咨询邮件。

徐生洲并不抗拒招收学生。

相反,他甚至非常期待能招来几个聪明伶俐、勤奋努力、乖巧听话的学生,每天晨夕相对切磋砥砺,享受教学相长的快乐。

但他也知道,好学生是可遇不可求的。

聪明伶俐、勤奋努力、乖巧听话像更是不可能三角。

即便如此,他还是想认真挑挑,至少找个能把代数几何学明白的学生当开山大弟子。就像普通人家养孩子,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如果照书养的大弟子都是窝窝囊囊的,只怕以后照猪养的学生更不成器,平白坠了自己“京城师范大学毕业”“神州大学校长”的名头。

徐生洲虽然24岁就当了博导,却不想当广大教化主,弄得桃李满天下,然后隔三差五发个声明“我认为xx应该被取消博导资格”“我宣布,xxx已经不是我的学生了”“奖一个华为手表”,惹得天下人笑。他觉得一生中能培养出一二十名左右的得意弟子,就可以无憾了!

所以第一位正牌弟子,必须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要宁缺毋滥!

就在他下定决心的时候,石新科敲门进来:“校长,染色技术研究所的几位老师来了。”

徐生洲连忙站起身:“请他们进来。”

昨天和顾泠泠闲谈时,他想到学校科研发展要狡兔三窟。裂银杏内酯口服液的问题,交给陈康彦尽可以放心。而胂纶染色问题,非得他自己亲自推动一下不可。所以就让石新科约染色技术研究所的4位老师今天上午过来聊聊。

新引进的4位纺织物染色方向老师都非常年轻,年龄最大的毕文涛博士也不过三十一二岁,年龄最小的郝君博士才二十七八岁。他们相互间好像之前就认识。

没办法,染色技术就是个很冷门的专业。即便放眼全国,开设染整技术(染整技术是二级学科,包含染色技术、染练技术、印花技术、整理技术等多个三级学科)专业的院校也不超过20家。属于但凡有所学校扩招,就得有一所学校学生失业的那种。而且学校的档次都不是很高,一半以上是职业技术学院。

——这也给神州科技职业学院挖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毕竟都是职业学校,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地处金陵,发展快、待遇高,还可以低价购买地铁房,跳起槽来毫无心理压力。不像那些从985、211过来,心里经常还会有落差感。

至于博士点,这么说吧,染色技术(三级学科)的爸爸(染整技术,二级学科)的爸爸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全国博士点都不超过10个!所以,这些博士不是师出同门,就是沾亲带故,多少都打过交道,沟通交流起来倒没什么隔阂。

徐生洲见到毕文涛、郝君等人,热情洋溢地说道:“欢迎各位老师加盟我们学校!”

毕文涛等人同样很高兴。

本来以为是来民办职业学院捞笔快钱,不成想刚进校没几天,学校升格成了“大学”,简直是血赚!

等众人坐好之后,徐生洲开诚布公地说道:“各位老师应该知道,我们学校筹建染色技术研究所,起源是学校一次不成功的投资,即以1200万元的价格,拿到了胂纶的专利独家授权。但专利到手后,我们才发现这种材料染色非常麻烦,如果用普通的水染,会有严重的无人问题;如果用硫化染料染色,又会出现光敏脆损问题。”

其实根本不用徐生洲介绍。

早在半年前,黄高华发现胂纶染色问题,就向全国各染整技术博士点广发英雄帖,重奖征集解决方案。他们作为业内人士,也都心动过、尝试过,然后失败过。

毕文涛作为老大哥,此时说道:“这个问题,我们都有所耳闻。”

徐生洲笑道:“如此便省去我无数口舌。我们学校很多人都觉得为了胂纶染色,成立一个染色技术研究所,就像为了碟醋包了顿饺子,未免有点小题大做。我却认为染色技术大有可为,毕竟全球几十亿人每天都要穿衣服,衣服不可能都是素色,这就给了染色技术施展的空间。何况我们学校还全资入股了一家大型纺织公司,如今在等米下锅。只要研究有成效,今后我们还可以成立相关的本科专业,彻底打通上下游,实现校企合作、专业共建。”

郝君最年轻,也最心直口快:“徐校长,请恕我直言,胂纶染色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

徐生洲神情依然轻松:“我知道胂纶染色很难,不然也不会让我们捡这个漏,不然也不会请你们来。在此之前,我已经通过关系找到海外科研机构,初步给出几条可行性的技术路径。”

毕文涛倒有些吃不准:“已经有科研机构给出可行性的技术路径?”

找科研机构购买专利、服务、方案,是很常见的解决思路。

但科研机构也是良莠不齐的。

有的单位比较有良心,收费可能是贵了点,但给的方案确实挺好用。

有的单位则比较黑,瞅准了你是病急乱投医,胡乱给你开药方,其实是骗你钱。

还有的单位则像雍和宫拜佛,主打一个“服从调剂式许愿”,肯定给你解决问题,等你拿到手后才发现,要么是成本高、要么是污染大、要么是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总之花样百出。

徐生洲道:“给是给了,但有没有效?会不会水土不服?是否安全、环保、低廉?是否适合大规模生产?这些都还需要你们来探索和验证。”

毕文涛点点头:“行吧!只是到底什么时候能解决,我们现在心里也没底。”

徐生洲并不操切:“我是学数学的,自然知道有些问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能把枪顶在脑袋上,就能马上把黎曼猜想给证明出来。再怎么急也要讲科学!但我会督促海外科研机构同步开展研究,相关进展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尽快把问题往前推进。”

所以“海外科研机构同步开展研究”,自然是徐生洲的托辞。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把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论文细节,一点点地透露给他们,而不用担心他们生疑。

毕文涛心里也是更稳了些。

海外科研机构同步开展研究,意味着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很有可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就算东西方都不亮,那也可以说明是敌军太狡猾,而不是我方无能。

徐生洲又说道:“空余的实验室,我们有的是。至于研究染色技术需要什么设备,你们几个尽快商议好,我好让科研处及时采购,也方便你们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毕文涛为了让徐生洲心里大致有数,掰着指头数道:“由于咱们学校之前没有任何研究染色技术的基础,除了常规的实验室设备外,我们还需要专业的纤维细度成分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排汗导湿性能测试仪、织物风格仪、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等等设备,估计需要大几百万元!”

徐生洲心道:为了这个项目,之前已经亏掉了2200万元,还差你们这几百万元么?

他大手一挥:“才几百万元?买!只要是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需要的设备咱们都买。所谓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逮不住色狼,我不信就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毕文涛、郝君等人也被徐生洲的豪气所感染,纷纷说道:“徐校长大气!”

“骨头越硬,骨髓越香!”

“有了设备,有了思路,就算十年磨一剑,也要把胂纶染色问题给解决出来!”

徐生洲心里也在暗暗感慨:搞理工科真是花钱啊!

一个不起眼的染色技术,不说砸钱挖人的事儿,仅仅是购买研究设备就得大几百万元。关键还在于,如果没有系统大爷的技术支撑,这几百万元都可能是打水漂!

还是搞文科省钱。

像筹备历史系,除了挖人,就是买书。

普通的书么,随便花个一两百万元买书,够历史系上上下下看几十年的!

据说还有更抠门的民办大专院校,开设了好几个文史经管专业,直接请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来任教,上课就是对着教材念。一年才花费几十万!

但要问徐生洲,是优先发展文史学科,还是理工学科,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必须是理工学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