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三一七、天大喜讯

史上最强大学 三一七、天大喜讯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注意,楚夔说的是“各省”,而不是“各省市”。

徐生洲马上就明白他的意思,申报中国青年科技奖,建议走江南省这边的渠道,而不是走京城或者京城师范大学那边。

徐生洲有两个身份:京城师范大学学生、老师,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神州大学校长。所以他写论文署名的单位也有两个:京城师范大学、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神州大学。

在他博士毕业之前,署名一般是京城师范大学在前、神州科技职业学院在后。

等到毕业之后,次序则是反过来,神州科技职业学院\/神州大学在前,京城师范大学在后。

这种挂多个单位的情况在学界很常见,甚至不乏有收钱而挂名的。比如中东狗大户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沙特国王大学等,就广泛招徕全世界知名科研人员,只要研究人员把第一署名单位改成上述大学,然后每年去中东几次、每次逗留几天,就能轻松收到6、7万欧元的报酬。徐生洲也曾收到过类似邀请,不过被他直接拒绝了。

凭借这一招,沙特的“高被引”科学家轻松从2014年的27人,增加至2022年的109人!

除此以外,也有东食西宿式署名的。比如之江大学某校长,**文就依然署之前的单位,甚至专门回应此事称“我到之江大学来是当校长,不是来搞科研的”“我不能把之前的研究变成之江大学的研究,也不能把之前的项目弄到这儿来变成之江大学的项目”。

所以,像徐生洲这种实事求是挂两个单位的情况并不过分。

正因为挂两个单位,推荐的渠道也就有了选择空间。

走京城或者京城师范大学那边,毫无疑问更有力度,而且有成老爷子坐镇,也不用担心别人暗地里使绊子。走江南省这边,虽然曹东明公开表示“积极引导申报省级、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但落到具体操作层面,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从这个层面来说,前者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那为什么楚夔还要建议走江南省这边呢?

因为徐生洲的学术水平摆在这儿,不怕有人搞歪门邪道,就像传统民间故事里“掉包高考成绩上大学”的传闻层出不穷,但真还没听说有谁傻到去顶包全国高考状元分数的。那不是掉包,那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

既然两个赛道对徐生洲来说都一样,那就可以考虑更多一些,比如怎么样做对神州大学更有利。

楚夔的建议是走江南省这边。

毕竟神州大学在江南省地盘上。

虽然学校建校有这么些年,别说获奖,只怕连申报省、市两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经历都没有。没办法,就以前那些烂番薯、臭鸟蛋,很多人连教材都弄不明白,还想搞科研创新?还不如期待狒狒在打字机上敲出一部《时间简史》来。

让徐生洲通过江南省来申报中国青年科技奖,更像是一次试水。

第一次嘛,肯定没那么丝滑,也不会那么轻而易举,中间或许还会走错路,遇到什么磕磕碰碰。但没关系,就凭徐生洲这么强横的实力,加上省里、市里都郎有情妾有意,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怎么也能把路给走通了。

万事开头难。

只要有了第一次,以后神州大学再想申报各种科技奖励就会变得水到渠成。毕竟陈康彦的裂银杏与裂银杏内酯研究,简文桐的伊辛模型问题研究,方为的《永乐大典》研究……以后迟早都要走上这条路的。

苏山月忽然笑了起来:“徐校长如今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了,倒是可以好好挑一挑。”

徐生洲道:“还挑?我现在是两姑之间难为妇,夹在中间难做人。”

苏山月不以为意:“这有什么难的?就凭徐校长现在的咖位,哪边不得捧着?就像前几天,听说金陵市要投入200万元科研资金,支持咱们学校筹建‘江南省数学中心’,京城师范大学马上拍板投入2000万元‘双一流’学科建设资金,大力支持徐生洲老师牵头申报各类国家项目。这就跟小孩子吃饭似的,一个人不想吃,两个人抢着吃。”

徐生洲道:“那也不能总是甘蔗两头甜。”

苏山月轻笑道:“怎么没有?双聘院士、兼职教授、柔性引进,这世界就不乏聪明人。”

徐生洲闻言也笑:“是啊,世界上从来就不缺聪明人。可惜的是,世界上的事,一多半都是坏在聪明人手里。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咱们学校要把教职工校外兼职给规范起来,包括我自己在内,原则上不得接受校外机构的全职聘用。”

苏山月没想到徐生洲会拿他自己开刀:“呃……徐校长,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

徐生洲止住她的话头:“知道、知道,我也就是有感而发。现阶段,我们还是鼓励各位老师从事可以扩大本人和学校学术声誉或社会影响的兼职,比如去其他高校兼任研究生导师,兼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名誉性职位,或者到各类学术组织或其他非赢利性机构任职,毕竟我们学校现在还是太弱小了,需要老师们一起添砖加瓦,把学校的影响力给造出来。”

石新科插空问道:“校长,那京城师范大学科研院的电话,我该怎么回复?”

徐生洲斟酌片刻,对石新科说道:“同意并表示感谢。”

石新科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好的。另外,人事处何处长打电话来,说是巴蜀大学雍天鸿教授愿意接受我们学校的聘请,向你请示是不是由人事处专程派人去接他过来?”

雍天鸿?

徐生洲愣了几秒钟才反应过来:“是宗教学的那位长江学者吧?听说他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可以派人过去专程接送一下。具体是飞机头等舱、还是高铁动卧,他们自行研究决定,财务上不要小家子气。”

石新科连连点头:“校长说的是!都给了裂银杏内酯口服液,还有175平米住宅、150万元年薪,确实不差这最后一哆嗦。——还有就是刚刚陈校长打电话来报喜,说是已经初步研发出从银杏叶中提取裂银杏内酯的技术。”

“什么?!”徐生洲差点高兴得跳起来,“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你应该第一时间告诉我!!”

? ?三月快结束了

? 意思一下

? 四月份开始,好好写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