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史上最强大学 > 三一六、三个臭皮匠(下)

史上最强大学 三一六、三个臭皮匠(下)

作者:何事公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5 11:17:28 来源:小说旗

徐生洲眉头大皱:“这也太低了吧!钢琴家教都比这贵!”

苏山月也是叹息不已:“谁说不是呢?要不是现在很多学校对晋升职称有课时要求,估计连上课的人都凑不齐!”

徐生洲问道:“那咱们学校的课酬标准是?”

苏山月道:“以前就不说了。搬到新校区之后,教职工的工资普调了几次,我们参照隔壁金陵大学的标准,现在正高是120元\/课时,副高是100元\/课时,中级是85元,初级及以下是70元,在金陵的民办高校里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徐生洲马上说道:“太低!太低!这么点钱,怎么能让老师们安心教学?”

楚夔道:“我的个人观点也是要提高课酬标准,就算不能让教学人员的待遇和科研人员等同起来,至少要让教学人员能够安心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稳固的主力军,进而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徐生洲吩咐苏山月道:“你记一下,方案里要明确学校将稳步提高教学人员的课酬标准。我的意见是从明年起,正高200元\/课时,副高180元\/课时,中级是160元\/课时,初级及以下是140元\/课时。如果老师能够获得全省、全国的教学成果奖励,再乘以一个0.2—0.5的系数。”

苏山月记好之后说道:“这消息要是传出去,省内外的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都会心动。”

劳新芳掰着指头算了一下:“按照新标准,副教授每周4课时,一个月课酬就是3000块钱。全校的老师为了课时都能抢疯了!”

徐生洲道:“就是要让老师们抢着上课!而且我们还要加强考核,让优者上、劣者下,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对了,楚老师为什么要把技术支撑人员单列一类?”

他是从事代数几何学研究的,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是自己的大脑,不像从事偏微分方程、计算数学等方向的研究者,经常需要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等,所以对技术支撑人员了解不是很多。

楚夔解释道:“研究型大学建设,必然伴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科研仪器的购进、实验测试的需求、学术期刊的出版等等,这就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人员来做设备操作、运行维护、数据分析、网络运维乃至期刊编辑等复杂而专业的工作。这部分人员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却很少直接从事教学科研,但缺少他们,很多教学科研又无法顺利开展。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真缺少它又不行,所以要单列。”

楚夔这么一解释,徐生洲就大致明白了。

就以他本科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来说,现在很多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都会设立一个信息中心或信息部,来维护网络和各类办公软件。平时看不到他们忙,好像整天就是在上网、喝茶。但真等他们忙的时候,其他人就可以歇着了。

徐生洲又问:“那工勤人员呢?”

楚夔答道:“狭义的工勤人员就是‘吉祥三保’,包括维持秩序的保安、办公楼宇的保洁、学生宿舍的宿管、食堂做饭的厨师、修剪花木的园丁、修缮房屋的泥瓦工,等等。这些人身份最复杂,有学校的职工,也有第三方劳务派遣,还有临时工,同时也是待遇最低、人员最不稳定的。”

劳新芳提醒道:“楚老师不是说‘吉祥三保’么?还缺个保姆呢?”

楚夔道:“刚才说的是狭义的工勤人员,广义的工勤人员是应该有保姆,更准确地说,是保姆式服务人员。以前我读钱穆《师友杂忆》,里面提到他在京城大学任教的时候,每个系都有教师休息室,上课前后老师可以到休息室休息,进去就有校役送上热毛巾擦脸,奉上热茶一杯;上课时,校役持粉笔盒送老师上讲台;下课之后回休息室,仍是热毛巾、热茶。——当然,我们现在是新社会,没必要做到以前那份上,但确实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徐生洲很感兴趣:“比如?”

楚夔早有准备:“比如幼教保育员。”

“哈?”

徐生洲、苏山月、劳新芳等3位单身青年同时发出了疑问。

楚夔仔细分说道:“你们看,很多博士、硕士毕业已经二十大几岁,被引进学校之后,工资待遇很好,又能享受福利购房,接下来面临的人生大事就是娶妻生子。娶妻就不说了,关键是生子及之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来陪伴培育,有的还要生二胎、三胎,时间就会拉得更长,而这时候正是年轻老师们出成果的关键时期。如果学校有优质的幼教保育员,是不是会让老师更有获得感?更能专心地投入教学科研中去?”

劳新芳道:“照你这么说,那咱们学校是不是还得建附属幼儿园、小学?”

楚夔很肯定地点点头:“如果可以,我是要建议学校建附属幼儿园、小学。据调查,很多民办高校的最大盈利点就是附属学校收入。道理很简单,高校的三六九等是公认的,不是投入三五千万、一两个亿就能改变的。但对于一所小学、一所高中来说,投入几千万挖一些名师,用心培养一届学生出来,马上就能打响名声,有了名声就不愁生源,就很容易变现。我们永远不要低估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决心和意志!”

劳新芳被他说服了:“你说的很有道理。”

楚夔又道:“不知道徐校长发现没有?慕高山以东地区开发时间尚短,目前除了我们学校的附属中学,还没有其他中小学布局,只要我们抢得先机,就不愁生源;只要我们能取得成效,就能把其他学校给挤出去!”

徐生洲摸摸下巴:“确实是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讨论学校的改革方案,毕竟大学才是根本,咱们不能跟人民大学似的,最后成了人大附中的附属大学。”

众人全都会心一笑。

徐生洲又问:“那楚老师对科研人员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有什么高见?”

几个人就这么有问有答,夹杂着辩驳商榷,一直讨论到晚上六点多钟,石新科进来询问用餐事宜,他们才勉强止住谈兴。徐生洲主动邀请:“大家晚上都没什么事吧?我请你们吃个便饭,咱们边吃边聊。”

苏山月、楚夔等人都没有拒绝。

在徐生洲往外走的时候,石新科抽空汇报道:“校长,下午的时候我接到京城师范大学科研院打来电话,我见你们聊得高兴,就让他们明天上午再打电话过来。”

徐生洲表示自己知道了:“他们有没有说什么事?”

石新科答道:“我问了,他们说是想推荐您申报京城青年科技奖。”

徐生洲微微沉吟:“京城青年科技奖?”

石新科马上掏出小本本:“我上网查了一下,这个奖项是京城科协设立的正规科学技术奖励,每年颁发一届,每届15名获奖人,含金量很高,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没办法,自从年初证明了冰雹猜想之后,徐生洲就经常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获奖电话,上到“国际名人殿堂”“世界华人科技之星”,下到“江南青年领军人才”“金陵杰出人物”,各种挂羊头卖狗肉,其套路就要让你拿钱买这些不知所谓的荣誉。

楚夔也知道京城青年科技奖:“这确实是个很不错的荣誉,不过对于徐校长来说,这个奖项还是稍微低了那么一点。”

徐生洲笑道:“我一个刚刚毕业的土博、民办高校的老师,还有什么挑三拣四的资格?”

楚夔道:“就我浅薄的理解,徐校数学研究的学术水准已经是世界顶尖水平,目前所欠缺的,无非是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奖项来证明和背书。我觉得越是到了这个时候,越是要矜持,越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能把自己的身位放得太低。”

苏山月道:“让徐校长得个‘深林大学城先进工作者’,确实是有些low。但京城青年科技奖怎么也是高官荣誉,应该不算低吧?”

楚夔没有正面回答苏山月的问题,而是笑着说道:“按照惯例,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各省应该会组织申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徐校长可以报名试试,获奖概率绝对超过九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