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犁汉 > 第九百二十七章 贬斥

犁汉 第九百二十七章 贬斥

作者:痴人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13:33:57 来源:小说旗

当泗水亭防线陷落的消息传回了彭城后,原稍安的民心士情又一次恐慌了,而且比前一日的更加重要。

原因是这一天,本还高悬的大日忽然消失了,然后无边的黑暗直接笼罩天地。

这一次的日食直接引爆了彭城百姓的最后一根神经,他们在大日再次出现的时候,全部发疯似要逃出彭城。

这是一种群体性的癫狂,而且这种癫狂会像病毒一样传染,让更多的人都沉入其中。

……

当日食出现的时候,陈登正在官寺内和孙坚商议如何调度兵力。

原来当泗水亭防线告破的消息传来后,第二道留县防线也破了,再然后他们就得知敌将马超率领部分兵力长驱直入。

这下子陈登和孙坚大喜,马超的轻兵冒进正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歼灭成建制泰山军的机会。

实际上自与孙坚的扬州军团合兵后,陈登统领徐、扬各军也向外作战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向西攻打沛国相县、郸县等地,为的就是打通汝南的袁氏参残军的逃亡通道。

在如今中原,袁氏依旧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但现在这种影响力因为袁尚被困在悬瓠而被局限了。

所以陈登有心将袁氏的力量接收过来,然后利用袁家的影响力让中原地区的豪族们起来作乱。

而这些豪族乱兵也不需要伏击什么泰山军,直接就在地方上抢掠泰山军的补给通道。

陈登自己很清楚,如果他们在正面战场无法战胜泰山军的话,那唯一能获胜的机会就在敌军的后方了。

他非常清楚泰山军的后勤压力有多巨大,毕竟他和孙坚都属于内线作战的,在供应彭城一线的十万兵力都特别吃力,更不要说泰山军远道而来了。

所以在泰山军主力停留在兖州中部的时候,陈登和孙坚商议,由他继续坐镇彭城,然后由孙坚为帅,带领其精锐两万,向西开拓防线。

对于这个方向的泰山军分布,陈登提前做好了情报,知道目前汝南周边的泰山军力量就两股。

一个是徐晃军团,他们占据了颍水一线和淮水一线的城邑,专门负责支援淮南的寿春前线。

然后就是已经占领颍川、陈国和平舆北面的乐进军团,这一股力量人数发展很快,在收编了大量地方义军后,此部的人数已达两三万,正将悬瓠城团团围住。

而在中原的广大地区,泰山军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其中在彭城的西面,也就是沛国中部,几乎都是各家豪族做主。

所以当孙坚带着扬州军团进入到了沛国一带后,受到了巨大的欢迎,那些砦主豪强们纷纷带着宗族部曲加入到了孙坚队伍中,要在他们西进的路上分一杯羹。

一时间,萧、相、邙山、竹邑、符离之宗部如涓涓细流汇入孙坚军中,使得他的军团人数直逼三万。

但人数一多,孙坚他们队伍的补给反而成了问题。

原来在徐、宿一带早就苦不堪言,乡野间到处都是起团的贼党、他们有的拥护泰山军,称为义从;有的直接就是劫掠乡野的盗匪,在此间流浪。

孙坚明白在不能扫清沛国的贼情,所谓的打通和汝南的交通道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便停留在了萧县,开始用心整理此地。

因为泰山军的主力已经在鲁国了,南下战事随时可能爆发,孙坚压根没有时间在慢慢整顿。

于是他直接向下邳的何太后要了一百面空白黄绢,然后填上了沛国数十名坞壁主的姓名,将地方大权全部委任给了他们。

他就是这样和这些地方实力派合作的,只要你给我粮,我就给你能光宗耀祖的爵位。

你别说,别看大汉都亡了,但这样的空头爵位还是那么的有吸引力。

当然,这些也就是对这些地方上的土豪有用,真有上层背景的,哪个看这个滥发的东西?

不过这些人本来也站在泰山军的对立面,和孙坚合作还来不及呢?如何会拆他的台?

正是靠着数十面爵位黄绢告身,沛国地方上的坞壁就成了徐州,不,准确的是他孙坚的基层政权了,能为扬州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

其实从这也就看出孙坚一直以来的心思了,他就是对中原念念不忘。

他带着队伍停留在沛国就是为了将这里打造成扬州的前进基地,不要忘了,沛国的南面就是扬州的治下九江。

孙坚立足在沛国就能和九江连成一片,然后就再不会孤军在外了。

……

对于孙坚的举动,处在淮水上游的徐晃非常重视。

徐晃作为地区军团的主帅,对于王上要达成的战略构想是很了然的。

王上这一次决战,虽然名为歼灭徐州军,实际上摆了这么大的阵仗也是钓扬州军这个大鱼。

为何王上在蛇丘停留这么久?就是给孙坚足够的时间从江东调动更多的兵马北上。

相比于多了几万的敌军,张冲更考虑的是那条长江天堑。

原先计划很好,孙坚果然不断从江东调兵,彭城前线的总兵力已经多达四五万了。

但现在孙坚竟然作为偏师进入了沛国,这就不行了。

原先在彭城,孙坚根本没有后路,可在沛国,那跨过淮水就能到九江的钟离。

计划有了变故,徐晃这边正要禀告给王上,却已经得了王上从蛇丘行营发来的命令。

军报里命令他的淮南军团按兵不动,只令他在地方上招募熟悉水性的,组建更多的水师军团。

然后让其紧盯淮北沛国的孙坚部,一旦他们有南下的意图,立即顺淮水截击。

不使扬州兵匹马过淮。

王上要徐晃扩充兵力,他哪有不喜的?

而且他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一个是以原先芍陂的屯田兵作为兵源,但屯田兵只有人,却差了舟船。

但徐晃依旧有准备,他早早就备好了一头大肥猪,现在正好杀了。

这头大肥猪正是巢湖寇郑宝。

这人原先被孙坚许为合肥长,后因为徐晃攻破寿春,直接吓得掠了合肥百姓逃回了巢湖。

巢湖可不是什么小湖,可以说是淮南最大的湖泊,历代都是水寇聚集之地,那郑宝作为巢湖最大的势力,有着一支七百艘大小战舰组成的水师。

一旦徐晃能兼并这郑宝,那淮水水师自然就有着落了。

这徐晃也是湖海性子,在知道郑宝是个爱好汉的,就单刀去投奔郑宝,然后在二人吃酒的时候,徐晃直接用刀砍下了郑宝的头颅。

之后徐晃亮明身份,给这些水寇一个能加入泰山军的机会。

那可是加入到泰山军啊?试问哪个水寇不愿意?

于是徐晃单人去的巢湖,出来时已带着舰船六百,水师三千,民众万口,然后浩浩荡荡的开回了寿春。

此后徐晃以巢湖水寇为核心,悉心打造水师,必要完成王上的任务。

但徐晃的内心中,却也有这样一层抱负,那就是一旦彭城战事落幕,王上肯定要挥师南下,彻底收复淮水以南的大片地区。

而到时候,作为南征主帅者,除了他徐晃还能有谁?

如此,只等彭城那边的战事了。

……

孙坚到底还是顾大局的,当彭城的陈登唤他来彭城的时候,他还是带着骑兵先行回到了彭城,而后续部队就在路上,很快也能抵达。

他这次来,就是和陈登商量歼灭泰山军的先锋部队的。

这一次南下的先头部队,就是马超和李虎的两部,人数在万人上下,其中骑兵力量在千人左右,与他们徐、杨两边差不多。

对于马超和李虎二人,陈登和孙坚也是有了解的。

其中李虎号为张贼之老兄弟,为巨寇,素为那张贼信任。

而那马超是个小年轻,但却已是泰山贼之悍将,能征惯战,这从此人可以如此迅速突破徐州军的两条防线就能看出。

但恰恰是这一次马超的疾行如火让陈登二人看出了他的虚实。

就是此将虽勇武敢战,长于骑战,却缺乏韬略。而且因为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一军主将的位置,其性格必然骄狂刚愎。

这一次轻兵冒进,未尝不是此人有独占全功的心思在里面。

这样的行为,焉能不让那李虎忌恨?

陈登和孙坚都是从下面起来的,都走过这一套,友军有难,我军不动如山,那泰山军如何能避免得了?

所以陈、孙二人判断,一旦他们在十五里亭迎击马超部,那李虎必不会来救。

就这样,陈、孙二人洞悉着泰山军先头部队的嫌隙,就要布置这样一层罗网,就要将马超这头锦虎给套死。

所以从昨天,两人就布置好了参战部队,徐、扬两家一共出动两万人,从左右两个方向前入十五里亭。

这会,陈、孙二人就在接收前线军报,准备做下一阶段部属。

然后堂内一下子就黑了,整个军府都陷入了死一般的黑暗。

下意识的,陈登心里一咯噔,当即下令: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与我一起祷告苍天。“

说完,他就拉着孙坚一起伏在了地上。

见孙坚还在发懵,陈登小声告诉他:

“日食来了,要安人心。”

孙坚不读史,所以缺乏这种认识,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也随陈登一起跪在地上,祈祷。

很快,日食过去了,天光陡然亮了起来。

在场所有汉吏都欢呼,他们以为是自己的祷告驱逐了黑暗。

但却不知,就在他们欢呼的时候,外头奔来一大将,直接带来了噩耗:

“城内军民皆啸乱了,都发疯了。”

听到这话,陈登像是被雷打了一样,一动不动。

陈登只觉得胸膛里一口气堵住了,他要大喊却始终喊不出声,终于他努力吐气,通了。

而在孙坚等人眼里,陈登是直接吐出了一口血。

而孙坚细心,甚至在血里看到了类似虫子一样的东西。

所有人都惊骇了,只有陈登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大声下令:

“四门紧闭,不准一人出城!”

随后他就下达了残酷的镇压军令:

“有乱军、乱民敢突城者,杀无赦!”

……

同样的日食也出现在了泰山军那边。

当张冲带着五万大军抵达沛县的时候,遮天蔽日的旗帜简直将这里变成了黄色的海洋。

当时张冲正在看李虎送过来的军报,在看到李虎已经南下支援冒进的马超,张冲还在想着,忽然天就黑了下来。

张冲这会就站在巨大的车辇上,边上的世子张承因为从来没见识过,直接就惊呼了出来。

但黑暗中,张冲只是说了句:

“不过是天象而已,有何惊的。”

父亲的话一下子就让张承将后半句惊呼给咽到了肚子。

黑暗去的很快,当张承看到父亲的站姿一下都没动过时,内心充满了敬仰。

父王是要做天子的人,果然已经不惧这些天象了。

而这个时候,车辇两侧,数十文武纷纷恭贺:

“贺喜王上,这正是黄天归正之兆,从此苍天换黄天!”

张冲冷哼了句,对着下面的董昭说了这样一句话:

“董公,这日食一次,这天下就换了?那下次再日食,是不是我大太也要亡了?”

董昭吓住了,直接跪在了地上:

“臣等万万不敢有此想法。”

张冲嗤笑,直接骂道:

“你不敢?我看你很敢啊,彭城发生的那些事情哪个不是你董公所为?你怕是还在沾沾自喜吧,觉得策划了多么了不得的大事。”

董昭这会抖得更厉害了,他忽然明白自己是犯了大忌讳了。

两军之间放谣言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他却假借了鬼神做势,无论是给佛像抹牛血,还是传图谶,这都是妖言惑众的事情。

这些哪个能为上所喜?

果然,张冲直接指着董昭怒叱:

“我无数次与你们说过,我大太立国在万民,不在天!是他们托举出的黄天之世,而不是上天所赐。而我最忌讳的就是有人借黄天之名,而惑乱人心。鬼神之说,从来都是无稽之谈,我大太不讲这个!”

“我举黄天,不过是给天下人一个念想,给咱们大太树一个正朔,而不是给你们用来玩弄的!”

说完这些,张冲直接让人扒掉了董昭的羽袍,将他发到辎重营做书手。

董昭人缘不太好,在被降罪的时候没一人求情,甚至当董昭被拉走的时候,还有人心灾乐祸:

“这老董都第二次被贬了,现在天下都快安定了,怕是再无机会起复了。”

也是,哪有多少三起三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