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62章 还让不让人活了?

“破是破了点,好在不是什么臭号。”

将就用吧,还能不考咋地?

苏润放下号篮,掏出麻布,开始打扫号舍。

其余考生也是一样。

等号舍收拾干净,挂好油布,天空颜色已经由黑到紫,但也不足以看清楚答卷。

苏润起得太早,此时有些疲倦。

趁着天没亮,他脱了几件外袍,搭在身上当被子,打了个盹。

心里有事,也睡不踏实。

苏润小睡了一会儿,辰时一刻,天色亮起的时候,人就醒了。

他揉了揉眼睛,要来冷水醒神,然后手脚麻利地铺好笔墨纸砚,准备开始答题。

会试考试内容与乡试一样,第一场也是考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最后是五言六韵诗一首。

苏润依旧保持先审题,捋思路的好习惯。

第一道四书题,题目是【慎独养气不动心】。

看到这题,苏润的第一个想法是:

“原来古人也养生啊!”

玩笑归玩笑,题还是得破的。

苏润把玩笑话抛到脑后,开始解题。

在柳玉成手下学了几个月,苏润看这道题的第一眼,下意识就觉得这是一道截搭题。

这七个字连在一起看非常陌生。

而且,‘慎独’二字,在四书五经中频频出现,想锁定难度有些大。

苏润根据‘慎独养气’和‘不动心’划分段落来锁定。

很快,锁定到了‘不动心’的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有载: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锁定了这部分后,苏润开始研究‘慎独养气’。

思索片刻没有头绪,想起柳玉成在截搭题里出截搭题的想法,苏润受到启发,再次划分。

如此,题目就变成了‘慎独’、‘养气’、‘不动心’三部分。

这下就一目了然了,‘养气’二字在四书中,只在《孟子》中完整出现过,原句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弄清楚后面五个字的出处,慎独就好解决了。

无论是《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还是《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慎独都与君子相连。

弄清楚题意后,苏润提笔写到:

慎独养气不动心,此君子之至道也。慎独者,独处之时,心不为外物所动,行不为私欲所蔽。养气者,以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内心刚毅而正直。不动心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者相辅相成,乃成圣贤之道……

匆匆打了个草稿,苏润开始做第二道题。

第二题的题目简单得很,只有一个字:

【二】

二?

这题居然也出了?

苏润人傻了:

这是他的幸运,但是是别人的不幸。

因为,这题跟某个科举画圆圈,取意‘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一起被人讨论过,苏润知道答案。

这题考的是田税。

至于破题方向也很奇葩:

四书五经中,唯一一个单独出现的‘二’地方,出自《论语》。

《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he)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意思就是: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如果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所以,答题从富民的方向去答就可以。

难是不难,但……

“狗是真的狗啊!”

风中凌乱了好一阵子后,苏润一言难尽的评论道:

“这题根本就不是给人出的!”

“第二道题出二,那还不如出井!”反正横竖都二!

苏润这题匆匆标记了几个字,就往下分析了。

本以为前两道题难了些,后面就该简单了。

但苏润看到第三题,发现:

自己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春闱,名不虚传啊!

第三道题目【知静虑本道】。

这题目本身就有一层字面意思:

通过知道(即明确目标)、保持内心安静、进行深思熟虑,最终回归到‘本道’。

苏润通过这字面意思,很快从《大学》里找到了出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表意推出原文出处,苏润还是第一次,不得不感慨道:

“新鲜!”

“四书五经都玩出花了!”

苏润匆匆将第三篇四书文的文章打出草稿,列出提纲,然后扫了眼经义题前两题后,他果断跳过,直奔五言六韵诗。

“明知山有虎,不去明知山就好了。”

“柿子还得先从软的开始捏。”

经义题一看就是跟截断题加截断题,跟四书文的出题思路一样。

既如此,他何必硬碰硬?

还是先把简单的写了!

如苏润所想,试帖诗果然是软柿子。

题目为【赋得初临京城得安字】。

好巧不巧,这题目苏润在来京的路上,就在秦镶手底下练过,而且秦镶还给他润过色。

他毫不犹豫,提笔写下:

帝阙风云会,长街车马喧。

朱门连紫陌,碧瓦接青天。

市井人如织,楼台影自连。

才闻歌管细,又见酒旗悬。

青衿怀远志,踏梦赴云烟。

他年若得意,不负此山川。

试帖诗写完之后,苏润硬着头皮去做经义题。

但他粗粗一扫,在看到最后一道经义题是幅画的时候,还是崩了。

他的心跟外面的冬风一样冷飕飕的:

“畜生啊!”

哪个龟孙出的题?

还让不让人活了?

谁家好人出太极阴阳鱼当科举经义题目啊!

阴阳鱼,好看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