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 第263章 爹爹,有人难为玉!

与此同时。

紫宸殿。

某位前些日子从贪污弊案中受到启发,画出幅阴阳鱼图当科举题的太子,突然打了个喷嚏:

“阿嚏!”

熙和帝见状,以为儿子受寒,特意让许忠义加了碳火,又交代儿子:

“鸿然这些日子辛苦了!”

“若身体不适,便早些回去休息,折子父皇来批阅。”

赵叡笑着摇头:

“父皇,儿臣无碍。”

他缓缓下笔,勾了几个佞臣株连三族之罚,而后略带犹豫的出言提议:

“父皇,苏润今日已经入考院参加会试。”

“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毕竟是五妹妹的终身大事,儿臣觉得……是否先让五妹妹与苏润相看相看?”

“一旦父皇下旨赐婚,此事便再无转圜了。”

虽说皇帝一道圣旨下去,苏润不想娶也得娶。

但日子毕竟是小两口自己过的。

若是强迫为之,成就一对怨偶,与初意相悖,也是不美。

赵叡与太子妃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甚笃。

到了年纪,赵叡就请旨赐婚,将太子妃风风光光娶进了东宫。

他没有夫妻不和这个顾虑。

但他知道,若苏润心不在五妹妹身上,即便妹妹是公主,嫁了之后,日子也难过。

到时候,以苏润之能,赵叡很可能陷入‘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困境里。

因此,今日这提议,他也思虑多日了:

他们对苏润再满意,也得考虑妹妹的想法。

熙和帝放下朱笔,揉了揉发胀的脑门,很是为难:

“容朕再考虑考虑。”

不提苏润殿试前不能进宫,以免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日后对其不利。

就算是进了宫,苏润身为男子,也不能随随便便出入后宫见公主。

至于婉儿出宫见苏润……更不合适!

赵叡见熙和帝如此,知他纠结,也没再说什么。

正在满殿寂静时,殿外小太监进来禀报,说:

“陛下,瑶光公主听闻陛下龙体不适,特意去御膳房做了燕窝炖雪梨,正在殿外等候。”

赵婉十五岁及笄时,获封号:瑶光。

范兴文一案告破,熙和帝本就忙得团团转。

又逢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昨晚熙和帝在凤仪宫陪皇后的时候,就干咳了几声。

只是没想到,今日一早,赵婉就亲自做了润肺止咳的燕窝炖雪梨送来。

还是女儿贴心!

熙和帝心里慰贴,暗自感慨,又传令宫人,让女儿赶紧进来,别在外面吹风。

殿门大开,穿着淡蓝色金织宫装的赵婉缓步走进大殿。

她肌肤胜雪,鹅蛋脸上,两颗黑曜石般的眸子熠熠生辉,眉如远山含黛,眼若秋水盈盈,丹唇不点而朱,美得高贵典雅,就像是朵雍容华贵的牡丹花。

她的气质、长相完全随了皇后,故熙和帝极为疼爱。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

“见过太子皇兄。”

赵婉福身行礼,落落大方,又将放在食盒中的燕窝端给熙和帝和赵叡:

“父皇和皇兄操劳国家大事,实在辛苦,多用些吧。”

熙和帝满目慈爱,享受着女儿的孝心。

“辛苦五妹妹了!”赵叡笑着蹭了一碗燕窝。

“不碍,只求父皇与皇兄身体康健。”

赵婉坐在一旁,见父兄眼下有乌青,眸中闪过关切与担忧之色。

她思虑几息,主动道:

“父皇、皇兄,近日风声鹤唳,百官颇有些草木皆兵之势。”

“母后欲召命妇入宫举宴,以为安抚,不知父皇和皇兄意下如何?”

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前朝后宫俱为一体。

熙和帝整顿朝堂,引得朝廷动荡时,母仪天下的皇后,都会召开宴会,通过安抚命妇,协助熙和帝稳定朝政。

毕竟,枕边风管不管用,皇后深有体会。

熙和帝当即应下,又将一些需要重点安抚和新提拔的要吏名单,给了赵婉。

赵婉自及笄后,便协助皇后管理后宫,操持大小宴会无数,对里面的套路也是门清。

拿了名单后,她笑着道:

“儿臣好些日子没见过好友了,恰宫中腊梅开的正好,儿臣可邀她们共赏。”

皇后搞定诰命,太子妃搞定官家夫人,赵婉又与未出嫁的官家小姐们交好,三人齐心协力,将朝中要员的内宅女眷们一网打尽。

这两年,的确给熙和帝帮了不少忙。

熙和帝思索片刻,开口道:

“办个晚宴吧,冬至那日的打铁花就不错。”

赵婉浅笑嫣然:“是!”

她不愿打扰父兄处理政务,等父兄用完燕窝,赵婉就带着空碗走了。

随着殿门缓缓关上,淡蓝色的倩影逐渐没在雪中,熙和帝终究还是为了女儿的幸福,暂时放下了所谓的礼节:

“佑璋不是与苏润交好吗?这事交给他办。”

“就在你那别院里,让婉儿和苏润相看相看。”

公主为了准备晚宴,在瑞王皇兄的陪同下,前往别院观赏打铁花,并带匠人入宫,这不就是现成的理由吗?

至于苏润?

他要为国研究火器,自该在别院。

所以,双方无意撞见,只是巧合而已。

******

苏润还不知道自己的亲事被安排得清清楚楚。

此时,他已经吃完晌午饭,正握着毛笔,窝在小小的号舍里,苦哈哈地破经义题。

他看着答卷上的两条鱼,横竖不顺眼,以至于边破题边低声骂:

“怪不得都说做官的心黑,这出的都是什么烂题?”

“《周易》一书都是以太极为基础的,这该往哪个方向写?”

“生怕有人能考上啊这是!”

如果说乡试的题目还给了个方向,那会试好多题目就只圈定范围了。

比如说这两条鱼。

苏润知道它说的是太极,还知道考的是《周易》。

但具体想往那个方向写,真就天大地大随便发挥了。

苏润骂归骂,还是老老实实的选了个方向,骂骂咧咧开始打草稿:

一阴一阳谓之道。

所谓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圣人之道也。阴阳互根,君臣之义也。

夫阴阳非二物,动静无端倪。天地絪缊而万物化醇,男女构精而百骸成形。此太极所以立人极,而圣人示以垂象也。是以君子体此,则修身有刚柔之节,治国得宽猛之宜……

苏润还好,无论是【二】还是【阴阳鱼】,虽然气上心头,但至少能很快找到苗头,打个开头,不至于走到尽头。

但同场考生,全都是哭丧着脸。

梁玉人都快碎了:

“爹爹,有人难为玉!”

连张世都满头大汗,开始求神问佛:

“文曲星君在上,不求考的全会,但求蒙的都对!”

一个上午过去,不少学子才堪堪摸到破截搭题的思路。

更有人摸不着头绪,直接崩溃到化身狼人,在考场里发疯了:

“嗷呜!嗷呜!!嗷呜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