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氏的离世,如同一片落叶飘入深湖,起初泛起几圈涟漪,很快便归于平静,好似她从未在这后宫中存在过。请安时,李佳氏笑语嫣然,迅速取代了乌苏里氏的位置,巧言令色地奉承皇后,往昔的纷争似乎已被所有人抛诸脑后。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这场后宫的风波已然平息之际,大格格突发的惊厥与持续不退的高烧,却又让整个后宫陷入了一片沉寂与不安之中。
十一月初二,午时刚过,启祥宫东配殿内,张氏面色凝重,声音冷冽如霜,质问着王太医:“王太医,大格格究竟是何病症,为何至今仍是高热不退?”
王太医沉吟片刻,心中暗叹,今日怕是难以脱身,终究卷入了这后宫的风波之中。
他微微躬身,语气沉重地答道:“大格格此症乃是惊厥发热,先前所服的安神汤虽能安抚心神,却无法退热。若大格格能放下心中忧虑之事,苏醒过来,微臣方可开药退热。倘若大格格迟迟不醒,贸然用药,反倒会害了她。”
张氏听罢,脸色骤变,连声低喃:“不可能……这不可能……”
随即,她的面容因愤怒而扭曲,咬牙切齿地低吼:“乌苏里氏,你为何就不能安安静静地死去。为何……为何非要纠缠不休!”
话音未落,她已无力支撑,跌坐在身后的木椅上,双手紧紧攥住扶手,指节发白,仿佛要将那木头捏碎一般。殿内一片死寂,唯有她急促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
王太医听到张氏那充满怨毒的言语,心中一阵寒意,恨不得自己此刻是个聋子,什么也听不见。就在这紧张的氛围几乎令人窒息之际,殿外突然传来太监的宣报声,打破了这片沉寂。
康熙皇帝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目光扫过行礼的众人,却没让他们起身,径直朝大格格的寝殿走去。张氏愣了片刻,随即起身,紧跟在康熙身后。
寝殿内,康熙见到乌希哈苍白如纸的面容,静静地躺在床上,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怒火,只觉得张氏与乌苏里氏都罪该万死。
他急忙唤来徐院判,徐院判仔细诊察后,与王太医的诊断如出一辙,大格格此症乃是心病,若她自己无法释怀,再多的安神汤也于事无补。康熙听罢,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痛惜。
张氏闻言,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天塌地陷一般,顿时泪如雨下,慌忙跪倒在地,膝行至康熙面前,声泪俱下地哀求:“皇上,求您救救大格格,救救她吧!”
康熙沉默不语,目光沉沉地落在乌希哈苍白的小脸上,伸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
乌希哈似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眉头微蹙,口中喃喃低语:“不是我……不是我……别来找我……别来找我……”,声音微弱,却透着深深的恐惧与无助。
良久,康熙缓缓转过头,目光冰冷地看向张氏,声音如寒霜般刺骨:“张氏,你真该死!”
然而,张氏仿佛充耳不闻,依旧不停地磕头哀求,只盼康熙能救大格格一命。
康熙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厌恶,猛地甩开张氏的手,冷声吩咐徐院判:“你在此候诊,务必救回大格格”,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康熙离开后,张氏慌忙扑到床前,紧紧握住乌希哈的手,一遍又一遍地低声安慰着昏睡中的女儿,声音颤抖却充满急切:“乌希哈,别怕,额娘在这儿……额娘在这儿……”
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滴在乌希哈的手背上,仿佛要将所有的悔恨与祈求都融入这无声的泪水中。
启祥宫西配殿内,董佳佳倚靠在床榻上,手中捧着一碗苦涩的药汤,缓缓饮下。白霜轻步走进来,低声禀报道:“主子,东配殿那边传来消息,大格格惊厥发热,一夜未退。”
董佳佳闻言,眉头微蹙,心中暗忖,乌苏里氏的报复终究是来了……只是可怜了大格格,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说到底,这宫里的恩怨,不过是可怜人之间的互相折磨罢了。
同住一宫,大格格因何惊厥,董佳佳是亲眼目睹的。那日,乌苏里氏身边的婢女碧云悄然潜入启祥宫,趁大格格身体初愈,出殿晒太阳养身之际,将张氏下药谋害乌苏里氏的真相一一揭露。
彼时,大格格身边的下人因小产之事被罚,无人可用,碧云便当着大格格和其他人的面,直言张氏母女皆是刽子手,甚至厉声诅咒道:“主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言罢,碧云竟一头撞向墙壁,当场殒命。那一地的红白之物,即便是董佳佳这般见惯风浪的人,也不禁心生寒意,更何况大格格只是个四岁的孩子。
自那日后,董佳佳也因惊吓过度,发热了一夜。所幸她身子骨还算硬朗,用药后很快便好转。然而,大格格却不同,本就体弱,受此惊吓后直接发热惊厥,浑身抽搐不止。如今体温迟迟不降,若再拖下去,恐怕熬不过今晚了。
董佳佳放下药碗,轻轻叹了口气,目光透过窗棂望向东配殿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大格格惊厥发热、恐怕熬不过今晚的消息,迅速传遍宫内。众人听闻此事,大多心中暗叹这是报应不爽,却又不禁对还小的大格格生出一丝怜悯。
寿康宫内,碧月正低头清扫着地面上的落叶,听闻此讯,手中的扫帚微微一顿,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之色。乌苏里氏的计划实在漏洞百出,她实在害怕被皇上察觉,连累家族所以碧云才是真正的计划。她缓缓抬起头,目光遥遥望向启祥宫的方向,心中默念,碧云,你安心去吧,大格格濒死。张氏,这才刚开始,我定会让你尝尝生不如死的滋味。
碧云自幼父母双亡,被卖入乌苏里家,与乌苏里氏一同长大。虽不得乌苏里氏格外看重,但两人之间的情分却非比寻常。乌苏里氏入宫后,碧云亦随侍左右,忠心耿耿。乌苏里氏逝世后,碧云本欲随主而去,但见张氏母女害了人却仍能安然无恙地活着,心中愤懑难平。
碧月正是摸透碧云对乌苏里氏主仆情深,想出了这个法子,既不连累到她,也不让张氏母女好过,要让大格格见识一下生母的恶毒,离间她们母女,让张氏彻底失去大格格这个保护伞,只是碧月也没想到碧云竟如此决绝,好在成果也远超预期。
大格格终究没能挺过去,半夜时分便悄然离世。张氏悲痛欲绝,哭了一整晚,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徐院判才匆匆赶往乾清宫,向康熙回禀此事。内务府随即开始筹备丧事,后宫再度陷入一片沉寂,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时间终究会掩盖一切,大格格的死来得突然,去得也匆匆。后宫之中,除了张氏日日夜夜以泪洗面,其他人似乎早已将此事淡忘。
董佳佳在西配殿听着东配殿传来的哭闹声,从最初的同情逐渐转为不耐烦。在她看来,张氏如今的悲痛不过是咎由自取。每当东配殿传来打骂下人、打砸器物的声响,董佳佳便忍不住皱眉,心想张氏的身体倒是康健得很,不像马佳氏和那拉氏,经历丧子之痛后,卧床不起,大病一场。
渐渐地,董佳佳甚至开始怀疑,张氏的伤心过度究竟是真情流露,还是故作姿态。
然而,看着张氏如此癫狂的模样,董佳佳心中忽然闪过之前的念头—迁宫。
如今启祥宫因碧云之死令她心生忌讳,再加上张氏整日疯疯癫癫,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她思忖着,皇后想必也没有理由再拒绝她的迁宫请求了。想到这,董佳佳心中一阵轻松,决定明日请安时便向皇后提及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