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 第二十五章 康熙撤藩

三月的寒风悄然掠过,初入四月的春日暖阳洒落,却难掩后宫的肃杀之气。宫人们神色紧绷,步履匆匆,唯恐稍有差池招致责罚。

后宫尚且如此,前朝更是风声鹤唳。数日前,皇上毅然下旨撤藩,朝臣纷纷上书劝谏,奈何圣意已决,无人敢再触逆鳞。消息迅速传遍朝野,暗流涌动,大臣们见大势已去,只得全力拥护皇上的决策。

皇后闻讯后即刻颁下懿旨,严令六宫谨守本分,若有妄生事端者必严惩不贷。众嫔妃皆知时局动荡,个个屏气凝神,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康熙因前朝战事吃紧,鲜少涉足后宫,偶有召幸也不过是几位曾共度鳌拜之乱的老臣旧人。除那拉氏外,张氏与格兰珠各承恩一两回,董佳佳同马佳氏亦得数度侍寝。然六宫上下愈发噤若寒蝉,唯恐触怒圣颜。

景阳宫东配殿内,董佳佳斜倚在榻上,回想着前几日乾清宫承恩的情景。**过后,皇上竟与她纵论朝政,眉宇间尽是少年天子的锐意锋芒。

她自然不敢妄议朝堂政事,更怕皇上秋后算账,只将当年擒拿鳌拜的旧事重提,赞誉他为千古一帝,言行间俱是小心奉承。不想这番话说得恰到好处,竟惹得龙心大悦,不仅接连召幸,更几次三番宣她至养心殿伺候笔墨。

这番殊宠引得李佳氏等人在晨昏定省时频频侧目,暗自揣度。六宫上下皆暗自思忖:这董佳氏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一朝承恩竟能这般游刃有余,进退有度。果然是御前伺候经年的老人,深谙圣意,自有其独到之处。

然则董佳佳心中明镜似的,三藩之乱虽未正式爆发,朝堂上已是暗潮汹涌。近日因得宠太过招摇,若再不知收敛,只怕要惹得康熙不悦。遂刻意低调行事,连素日最爱的糕点也吩咐小银子莫要再去御膳房讨要。

偏生皇后为响应皇上节俭之策,又裁减了六宫用度。董佳佳的日子愈发艰难,衣食住行处处受限,只得暗自叫苦不迭。这对天家夫妇的举措,直教她寝食难安,心中纵有万般不甘,也唯有咬碎银牙往里吞。

正值六宫对董佳佳恩宠艳羡不已之际,启祥宫却传来惊变,张氏侍寝时触犯天威,遭皇上当庭训斥。皇后更降下懿旨,再度将张氏禁足半年。此事如平地惊雷,震得后宫人人自危。众妃嫔虽对其中缘由好奇得紧,却因惧怕牵连,只得强压下打探的心思,各自在宫室里暗自揣测。

数日后,张氏获罪的细枝末节才渐渐透出风声。原来那夜张氏竟在龙榻之上,对近年来皇嗣接连夭折之事大放厥词。不仅公然指责皇后统御六宫不力,致使大格格早夭,更在皇上面前口出狂言,暗示若几位阿哥是她所出,断不会这般不明不白地殁了。这番诛心之论,字字句句都在指摘帝后失德,当真是狂悖至极。

皇上震怒之下,终究念及大格格之情,未施重惩。只道张氏言行癫狂,命皇后将其禁足启祥宫,更撤去了她的绿头牌。此事不仅令张氏恩宠尽失,更如暮鼓晨钟,警醒六宫,帝后威严,岂容亵渎。众人愈发谨言慎行,唯恐重蹈张氏覆辙。

李佳氏等人心中暗忖,张氏从前虽有些骄纵,却从未如此狂妄到近乎愚蠢。这般情形更让她们确信,张氏已因大格格之死陷入癫狂。董佳佳听闻此事,心中颇有些感慨,猜测张氏或许是被丧女之痛击垮,急于寻找倾诉之人。

这深宫之中,除却皇上,还有谁能听她倾诉。加之张氏是皇上第一个女人,这份殊荣或许让她生了错觉,以为自己在皇上心中终究与众不同。可惜她错估了圣意,皇上并未如她所想那般怜惜她的苦楚。这一腔悲愤非但没能得到宽慰,反而因言辞失当,屡犯忌讳,终至如此凄凉下场。

张氏的笑料为沉寂的后宫增添了一丝生气。转眼到了五月,初六这日,长春宫马佳氏历经五个时辰,终于诞下一位格格。董佳佳如往常般前去打卡上班,心中暗叹,果然不出她所料。

三格格的降生令帝后欣喜非常,对马佳氏的赏赐格外丰厚。然而因时局所限,洗三礼与百日宴皆从简办理。皇上心中过意不去,便时常亲临长春宫探望母女二人,以表看重和关怀。

皇上频频临幸长春宫之举,令六宫嫔妃愈发意识到子嗣的重要性。一时间,六宫嫔妃各显神通,争奇斗艳,沉寂多时的后宫竟又现百花争妍之态。

说来也神奇,三格格的降生仿佛开启了后宫妃嫔的生育潮。刚入六月,上旬张氏便被诊出怀孕一月有余的喜讯。此事说来也颇具戏剧性,原本禁足的张氏不先禀报皇后不得请太医诊脉。

偏那日齐太医刚为马佳氏母女诊完平安脉,隔壁的张氏在佛前跪拜时突然昏厥。贴身宫女情急之下顾不得禁令,匆忙出启祥宫禀报时正遇上齐太医从长春宫出来,便强拉着去为张氏诊治,谁料竟诊出了喜脉。

六宫闻得此讯,皆啼笑皆非,只道张氏当真是福星高照,侍寝不过寥寥几回,竟能怀上皇嗣。然而即便怀有身孕,帝后却仍无解除其禁足之意。众人心下虽掠过一丝恻隐,却也无可奈何,唯有暗自唏嘘。

就在张氏怀孕的热度尚未消退之际,六月下旬,兆佳氏因月事迟迟未至,请太医调理,竟也被诊出怀孕一月有余。一时间六宫哗然,李佳氏等人面面相觑,这张氏与兆佳氏皆是圣眷稀薄之人,却能接连怀上皇嗣,实属罕见。

宫内很快流传起一则流言,称三格格乃佛祖座下天女转世,投胎皇家,特来为皇家添福增瑞。这传言如野火燎原,愈传愈盛。

皇后听闻后,虽然觉得有些荒诞,却也未加阻拦。横竖三格格也只是位格格,此事对三格格而言有益无害。况且皇后心知肚明,这般无稽之谈,待时日一长,若无妃嫔再孕,自然不攻自破。

七月初六,坤宁宫内。皇后方遣退请安众妃,正欲执笔批阅宫务,忽觉眼前金星乱迸,天旋地转,只得以手支额,勉强稳住身形。

陈嬷嬷见状,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搀扶,一面急唤翠云速去请太医。皇后微微摆手,示意无碍,陈嬷嬷见她面色煞白,哪还顾得许多,厉声催促翠云速去。皇后见陈嬷嬷满脸关切,便不再阻拦,闭目倚在椅枕上歇息养神。

不过半盏茶功夫,太医提着药箱疾步而来。搭脉片刻,忽而面露喜色,恭敬叩首:“恭喜皇后娘娘,娘娘身子并无大碍,只是怀有身孕不过两月,近日操劳过甚,以致于胎像略有不稳。”

皇后闻言怔忡,纤指不自觉地抚上小腹。陈嬷嬷早已喜得泪光盈盈,一面搀着主子,一面细问太医安胎事宜。待太医开了方子,又千叮万嘱要好生将养,不宜操劳过累,陈嬷嬷连连应声,眼角笑纹里都漾着喜气。

须臾,皇后猛然回神,犹自不敢置信地又追问了太医一遍。待确认无误后,才按例厚赏了太医及一众宫人,又命心腹太监速往乾清宫报喜。众人领了赏赐,个个喜形于色地退下。

殿内一时寂然。皇后独坐凤座,指尖轻颤着抚上尚平坦的小腹,珠泪盈睫,低声呢喃:“承祜...可是你回来看额娘了?”语声温柔似三月春风,字字浸着慈母深情,仿佛在与腹中骨肉絮语。此刻的坤宁宫,连穿堂风都放轻了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一室温情。

喜讯如春风过境,转瞬传遍六宫。李佳氏等新人愈发笃信三格格乃天女临凡的流言,纷纷备下厚礼前往长春宫示好。

皇上闻报,当即摆驾坤宁宫,赏赐如珠玉倾盆,更亲自陪伴皇后整整半日,直至暮色四合才依依不舍地回养心殿理政。两宫太后亦喜不自禁,特遣苏麻喇姑与阿鲁特嬷嬷携厚礼前来探望,千叮万嘱皇后要安心养胎。一时间,六宫上下处处张灯结彩,喜气盈庭。

景阳宫东配殿内,董佳佳听闻皇后有孕的喜讯,眸光一暗,怔怔望向坤宁宫的方向。她深知,皇后的生命已悄然进入倒计时,却不知若皇后知晓腹中皇嗣会要了她的性命,是否还会这般欣喜若狂。思及此,她蓦然转身,对白霜等人沉声道:“扎紧景阳宫的篱笆,务必谨慎行事。”

白霜等人面面相觑,不解主子为何对中宫喜讯毫无欢颜,反倒忧心忡忡。白霜小心翼翼试探道:“主子可是多虑了?皇后娘娘有孕乃六宫之福,纵有什么风波,也牵连不到咱们景阳宫才是。”

董佳佳神色晦暗不明,目光仍凝在远处飞檐斗拱上,淡淡道:“如今后宫中已有三人有孕,局势诡谲。我虽恩宠平平,难保不会有人借机生事。未雨绸缪,总好过临渴掘井。”

白霜似懂非懂地应下,匆匆退去安排。董佳佳独立空庭,但见暮色渐沉,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更添几分孤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