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五岁那年,她成了北漂 > 第36章 真相

五岁那年,她成了北漂 第36章 真相

作者:丢由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06:48:53 来源:小说旗

寒假的最后一周,徐小芜关了孩子禁闭。整整七天,她在孩子房间门口盘坐,都快成了尊佛。除了吃饭、睡觉、给孩子送饭,她石头般,动也不动。若不是出于职业道德,要去回复淘宝上那些只问不买、存心捣乱的的穷光蛋,她话也不会多说两句。

最初两天,李书耳在房间里哭,第三四天孩子在房间里闹,第五六天,孩子像是死在屋里了。时不时地,她得把脑袋贴在门上,可几个小时的,听不出任何动静。她担心,可也明白,孩子死不了,即便死,也是重生的必要过程。

做这决定前,徐小芜和淘宝群姐妹们可是聊了一晚。其实,是她听人家吵了一晚。

这帮女人的热心一点不掺假,真是掏心掏肺地分享着彼此的育儿经。她们分为两派,一派让她先管教女儿,一派让她先捉拿真凶。

说实话, 她是很想去惩罚下那叫家书的,可她也明白,她做不到。哪怕是上次和鲍建行对峙,她也中途紧张得说不出一句利索话,甚至偷偷闹了肚子。而这家书,小小年纪就把老师家长耍得团团转,定是来自有钱有权的家庭,被靠山环绕着长大。这种生在起跑线的人,她一向很怕。曾经,她还有青春和美貌做底气,可自从结婚,她便没了青春,自从生子,她便没理由再用美色交换些什么。如今,她只剩下妇道和责任。人到中年,她见过的世面肯定没那叫家书的多。

于是,徐小芜决定圈住女儿。她懊恼啊,自己怎没早点出手,才让孩子去卖了唱。卖唱,不就是她试图摆脱的命运吗。

把孩子锁在房间前,徐小芜没收了女儿的手机, 生气的时候把所有的应用都给删了。女儿叫着,嚷着,可一点用没有。删干净了,她冷静了,看着女儿那仇恨的眼神,她又后了悔。该后悔吗?该强硬吗?该推孩子一把,还是抱孩子一下?徐小芜泄了气,做大人可真难。

她又问,为什么李叶茴会出现在那。女儿坚持说是路过、是偶遇。自己又大声斥责那疯丫头、胖丫头,说她没安好心、不三不四。可女儿驳了她一句任任何母亲听了都要落泪的话。

徐小芜想,孩子都骂到头上来,自己理应该发怒一把吧。于是她勃然大怒,想要破口大骂,又不知骂些什么。电视里的母亲可都很会怒发冲冠、而且口才极佳,她不行,她不会啊!不会用嘴巴,手脚也能动起来。她想起小时村里的母亲都是怎么折腾孩子的,便也学着样把女儿书桌上的东西胡噜一地,又把女儿的书包抖上三抖。这三抖可不得了,竟抖出好几张百元大钞。起码十张!徐小芜吓坏了,完全忘了,孩子出去唱歌,理应会有钱赚。孩子和钱,这两件事在她闹钟本应八杆子打不到一起,即便碰撞了,也会产生邪恶的化学反应。

这钱落了地,态度强硬的李书耳可彻底软了。她整个人扑在地上把钱护住,又一张张地从衣领塞进去。

徐小芜没搞明白状况,但也不能顺着孩子胡闹。她也去抢那钱,越抢,心里越气,气到最后,竟然捡起一支拖鞋在孩子脑。袋上狠狠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一下又一下。脚印落在孩子脸上,头顶,肩膀,背部。李书耳不动了,任母亲收起自己的血汗。徐小芜惊叹,原来打孩子那么解决问题,手感那么好。她心里愧疚,但强迫着不怪自己的粗鲁。她看到随钱掉出的一个信封正在不远处躺着,便去拿那信封,一边往里塞钱,一边念着上面的字:家书基金。

原来,真是要卖艺赚钱给男人花的啊!徐小芜忘了那是自己的女儿,也忘了女儿尚还年轻。她记得自己歌厅唱歌时,最瞧不起这类子被男人耍着转的人。她对李书耳说,“原来你这么贱啊。贱人。”

这话在接下来一周,这话一直折磨着她自己。她想,从小到大,也没骂过两句,骂一下应该没事。可她这次错了,这句话,以一位母亲无法想象的威力,折磨着李书耳,让她羞耻、自我怀疑、直到彻底下了决心,和母亲割裂。不会有母亲愿以这样的刻薄去扎孩子的。母亲说的都差不多是真的。因而,唯有让说这话的人不再是母亲,唯有割裂,才能给这话止步于刻薄,而不是真相。

开学前一晚,徐小芜把孩子给放了。她的目的达到了,她的女儿可真是死而复活,脱胎换骨了。

李书耳眼神凝固,嘴角垂涎、呼吸时胸口都不带起伏的,没了任何精神气。谁要是说这孩子将来要叛逆,那一定诬陷老实人、没安好心。

徐小芜猜,女儿大概还是那个熟悉的老实孩子吧。可不知怎的,她却不敢靠近。老实人和老实人也有不同。女儿变成了另一种老实人。

事实证明,不去靠近是对的,李书耳出门后呆坐在沙发上了五分钟,然后起身一拳头砸坏了电视机。

曾经三口之家还在一桌吃饭时,徐小芜可总很骄傲地透过这电视屏幕看三人的倒影。

那一拳挥出去,撞出车祸般的声效。徐小芜像被天上射来的一只箭给牢钉在原地,动弹不得。她看到女儿的手出了血,心里琢磨着,我要是去关心了她的手,是否就说明我服软了?她便站着不动。

李书耳这一拳就是要给自己半死的心一个答案:这母亲究竟还是不是她母亲了?她见自己流了血、电视破了相,母亲还无动于衷,剩下半截心也死了。她又抓起个抱枕朝母亲呵护着的那盘子多肉丢去。花架子歪了,小多肉们跳水似的,一个接一个地落了地。母亲还是没冲上来紧紧抱着她。

李书耳想,干脆,就不把这里当自己家了吧。她专心搞起了破坏。她摔相框,摔餐具,摔母亲的首饰盒。

摔到首饰盒时,徐小芜这才下了决心去管教孩子。可她的管教又被孩子当作惜钱如命。

总之,一个摔、一个捡,俩人追跑了一阵,最后,又是一个拖鞋砸过去,李书耳消停了。

徐小芜想,眼前这疯丫头可不能算是她女儿了吧。虽然穿着自己买的衣、梳着自己设计的头型,可那眼睛里,怎么还看仇人般的,发出杀气腾腾的光。那表情可真是似曾相识。可根本无需她识别,答案直直地逼到她脸上、她心里。

徐小芜一愣,想起来了,十三年前,她和李叶茴首次交手,对方便送了她这个眼神。

凭着第六感,徐小芜在心里大胆假设了一番。就那么一瞬,她便有了无穷灵感,那灵感如水晶球子里乱窜的电流,在她脑壳子里乱闯乱撞,差点把真相给捅出来。可终究还是差点。她甩甩头,让自己别浪费时间想那没边没际的事。

当天,李书在徐小芜的强烈要求下回了家。看到父亲,李书耳平静了许多。一整个白天,她都拒绝和母亲有任何接触,哪怕是眼神接触。

晚餐桌上,只有李书和女儿。徐小芜按照李书的吩咐出了门。李书耳本还带着戒心,但眼瞅着父亲正一脸笑意地看自己,她也露出点友好的神色。暴躁了一天,她也累了。

李书问了她些学校的事,她也实实在在地说。一开始答得可是惜字如金,后来,她便不管不顾地说了起来。整整两个小时,父亲一直面带温柔地看着她。面都坨了, 排骨上的挂着的番茄都变了色,可父亲没动一次筷子。她几次想让父亲吃,李书都不吃,像是下了决心,今天就要给她付出百分之五百的专注。

李书耳便很珍惜这难得的专注,把平日里想说的就都说了出来。但是家书的事,她是下了毒誓,烂在肚子里都不开口的。

讲着讲着,徐小芜的鼾声从隔壁房间传来。父女俩相视而笑。

“别跟你妈妈那样。她不容易。”,李书这才拿起筷子。

李书耳点点头,心里还是恨母亲。她挑起坨成块的面往嘴里塞。

“别吃了,挺凉的。”,李书端起面要去热,突然又停下来,“要不要去吃麦当劳?”

李书耳最爱吃麦当劳,自从在父亲因为生意很少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就没了别的大人愿意带她去吃。她跟母亲提过。母亲说吃多了会胖成李叶茴的样子。

去麦当劳路上,父女俩便不再严肃了。他俩比赛着谁的肚子咕噜噜叫更响,互相猜着彼此待会要点什么套餐。

被关禁闭的七天,李书耳平均每天都有一小时很想念父亲。想念父亲,或是想念家书。她分不清究竟是谁,但总也期待一个包容的怀抱。这份怀抱,她隐约觉得,女人是给不出的。

李书想起,这家麦当劳,自己和李叶茴也来过。那天,李叶茴丢了游戏机,自己就暂且地放下了大人的隔阂把孩子破碎的心给救了。他摇头,不让自己瞎想。

当晚,他们可真是放开了吃。李书耳在母亲的引导下,一直不忘保持身材。李书前些日子查出来高血压、高血糖,这些个汉堡薯条的,也本不该出现在他面前。可今日,就什么都不顾了。

吃着呢,李书问,“你妈跟我讲,李叶茴把你救了。“

李书耳郑重地点头,”对。“

”怎么回事呢?“

”她路过吧,就看到了。“

”你妈说你那时候被人打了。“

”不是打架,就是吵架。“

”真的?“

”真的。“

“她帮你打了别人?”

“我忘了。反正她帮了我。”,李书耳突然放下手上的汉堡,“爸,你们为什么不喜欢她?”

“爸没不喜欢她。”,但李书脸红,不敢看女儿眼睛,”她也不喜欢我。哎,反正我说什么她也不听。“,他见李书耳还盯着自己,”别多想了。我现在啊,就你一个女儿。“

李叶茴没去找鲍建行要那钱。她挺怕自己被打的。但也因为没了钱,自己就没饭吃。因此,她每天就都去学校门口买那一块钱两个的包子。一个菜,一个豆沙。肉的要七毛,她不舍得。那次和鲍建行争论,虽没把事情闹大,但把她手割伤了。可能是冲出去时挂到了树枝,又或者推推搡搡间太不管不顾。按理来说,她该很是懊恼,毕竟没钱,又受伤,最后不一定被感激,但一定落下个敌人。不知怎的,她并不难过。不知怎的,这件事,她做不到斤斤计较。

高三过了一半。她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非常优异。简直是受到神灵眷顾。王小红看到后都笑出眼泪。整整一周,王小红连户口的事一个字都没提,不仅如此,还难得积极地策划起李叶茴去澳洲后的生活,甚至有意无意地留意起超市里那些外国人不吃的东西,一等降价,她就大批量购入,开心地跟李烨茴炫耀,“你出国,全给你带去。够你吃一年的。”

最近有件大事。澳洲打工旅行的抽签要开始了。母亲提出出钱让李叶茴找中介,她自己也觉得这事应该花点钱。可母女俩去了中介一趟,竟没几个办理这业务的。还有人悄摸拉王小红到一边,告诉她别被孩子骗了。王小红向来悲观,自然是很容易地又把这事怀疑了。她问李叶茴,究竟是从哪里听来的小心,究竟敢打多少保票,这是件真事?

李叶茴早就把所有能找到的消息查了个遍。大多数的信息是英文,她又没法拿出来给母亲看。母女俩正杠着,中介站了一排,问他们要不要了解下留学的业务。

总之,命中注定这冤枉钱花不出去。王小红就说,干脆就认命,抽中就去,抽不中就母女俩一起打工赚钱,晚个一两年去留学。母女俩相互依偎着在北京的冬日鼓励彼此。

王思能愿意和李叶茴一同抢这名额。他说他还找了四五个同学,大家一起帮忙。这一刻,李叶茴才明白,朋友可真是重要啊。她挺懊恼之前性格又怪、脾气又差地错过了许多结交朋友的机会,但没事,她还有很多的未来。

澳洲旅行签证抢名额当天,她急匆匆地冲出学校,在路边搓着手等公交。可那天恰好校门口的大路出现了连环车祸。一串车跟彩色汤圆似地黏在一起,在覆着薄冰的滑路上一同低空飞行。

李叶茴着急呀。她不是着急时间,时间是够的,即便再等上两小时车时间都是够的。她只是看见这坏运气,隐约猜着这难道是上天的旨意。难道去了澳洲会有厄运降临?难道命中注定自己不该有改变命运的企图?她乱想着,脚冷,手也冷,嘴巴里跑出的一团团气迷得她看不清前路。她头上扣着个兔子耳挂,耳朵里塞着耳机,耳机里放着英文。有人拍她的肩,提醒她手机响了。她便手忙脚乱地又摘耳挂、又拽耳机,可一看到那来电显示,耳挂和耳机便排着队掉到地上。

李书。

李叶茴挂了电话。可不出十秒,又响了。李叶茴又挂,她想,这要是再来一次,我就照顾下他的诚心。电话第三次响了,她倒数二十秒,接了。但她不说话,干等着对方开口。对方也不说话,等着她开口。最后还是她开了口,“有事吗?”

“我听广播。你们学校门口那路出车祸了。我就在附近。我接你回家?”

“不用。”,说了她又后悔。今儿可有急事,自尊不需太高。

“你在哪?

”651车站。你知道在哪吗?“

”就是卖卤煮那家店门口。“

”卖卤煮的拆了。卖烤肉了。“

”那你等我。“

李叶茴挂了电话,长长地、长长地出了口气。她惊异于自己竟有这么大肺活量。胸里一腔热气吐出去了,她身体寒起来,但血液也肯定是加快了,不然怎么出了汗。总之,浑身不对劲着,她在路边找个台子坐下。怎么回事?她决心要恨李书一辈子的啊。

李书来了。父女俩彼此看了一会。李叶茴发现爸爸胖了,但脸色不好,灰蒙蒙的,眼睛里也灰蒙蒙的,褶子多了,头发少了,下巴滋出一排排胡渣,跟那割完的韭菜似的。都是白胡渣。

她上了车。李书让她系安全带。她不满父亲那命令的口吻,却还是系了。车发动了,李叶茴心怦怦直跳。

“你妈妈家在哪?“

”你把我送地铁站就好了。“

李书发动车,“直接送到家吧。去地铁站就绕远了。”

李烨茴坚持,“送到通州地铁站。“

李书也坚持,“直接说你家在哪吧。“

李叶茴不吭声。父亲也不再追问。车子行驶在冬日的北京。路两旁的树丫子上挂着盛雪的灯笼。卖煎饼的、鸡蛋灌饼的、还有近年来新引进的烤冷面、烤面筋的,排着队在高粱桥上,这几个铺子跟几个大烟筒般,呼啦啦地向上冒热气。李叶茴忍不出咽口水。李书看见了,便停了车,去煎饼那档子排队。李叶茴望着他。父亲的身型可真小啊,瘦弱的、苍老的、佝偻着背的、看着并不健康的。自己还恨吗?理应恨的啊。把道理顺一遍,肯定是要恨的啊,不恨这世界就会没了王法,不恨就等于默认了一桩恶行。可她恨不起来了。想想吧,要是三十年过去,这佝偻着背的半老头子死了,那这些故事、恩怨、自己花了十七年去说道、琢磨的故事,也就随着他生命的终止而终止了。她幻想着,到时候,心里没了恨,没了去战胜坏人的决心,多空啊。自从知道自己受到了不公,活下去的大部分冲劲可就都是为了那份公平。

在车里,她能看到爷爷奶奶家的楼。灰的,每层间刷着粉漆。风吹日晒的老楼,甭管啥漆,都是灰的。要是过上个百十年,这楼倒了,那自己的心灵的家园也就没了。

李书拿着煎饼来了,没听她说,便放到她书包上。

不直接放到手上,李叶茴想,是怕烫到自己,还是避免直接接触自己呢?

煎饼太烫,能把人舌头烧得吃不出味来,可父亲却大口嚼着,一头热汗。

李叶茴不甘示弱,也大口吃。没香菜,多辣椒,双蛋。她觉得自己想多了,可这些细节还是让她感动。过一会,她还是告诉自己,久别重逢,就请我吃这个。

吃完了,父女俩又继续前进。美食让人放下戒备。父亲跟她讲话了,“以后怎么打算啊?”

李叶茴心里想:你还有脸问。

“你为什么还在北京读高三?”

难道你盼星星、盼月亮地想让我回武汉吗?

“说呀?”

“我可能出国。”

“出国?怎么出?”

“靠自己出。”

李书看李叶茴一脸戒备,也不想再多问。末了,带着点真诚和孩子气,他说,”别让人骗了。“

管好你自己闺女吧。李叶茴又气又笑。

半小时后,车上了高速。李书又问,”去哪个国家?“

”没定。“

”哦。“

等车下了高速,李叶茴说,”去澳洲。“

”澳洲?“

”澳洲。“

李书觉得澳洲这俩字很是耳熟,最近似乎听过。可他实在想不起。

车最后停在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地铁站,”你妈妈住得真远啊。“

李叶茴不吭声。她准备下车了,可动作粗鲁,安全带死活解不开。

李书帮了她,一边帮一边嘱咐,“你有出路,就挺好。澳洲挺好。”

李叶茴近距离看了看父亲。橙黄的车内光并没给父亲的面容带来任何生气,反而,这光被脸上的沟沟壑壑反射了,更加剧了父亲的苍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叶茴想,怎么坏人都老了、看着都不坏了。她下了车,想说句,“我走了”,或者“再见”。但尊严缝着嘴巴。你得恨他,他是敌人。

李书又叫住她,“李叶茴。”,她回头,铁着脸,但眼里忍不住荡漾起些许的温情。

“谢谢你救了李书耳。”

他想说,“谢谢你救了妹妹。”

她想说,“毕竟她是我妹妹。”

可他们什么都没讲。这便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会面。

上一次看流星,还是在箭翘长城,和父亲一起。李叶茴记得好清楚。

那天,风从鼻尖砍下去,从眼珠子砍下去,从耳朵根砍下去,整个脸疼啊,像是被无形的口啃着,逐渐地就没了知觉。李叶茴还是不舍得闭眼,像要用眼眶子去接那些流星。星星一颗颗地落入远方的城市灯火线。李叶茴余光看到,父亲的手指头几次飞起落下地想停在她肩头。这算是一种父爱吧。那时的她许愿,若是李书耳和她的母亲死掉就好了。

这天,又有流星。李书耳不住地许愿:请让我拿到澳洲旅游签证的机会吧。

人的成长,足以体现在他们的许愿上。对着生日蛋糕,对着佛祖,对着流星。这成长的脚印流散各处。人是爱许愿的,即便是无神论者也冥冥间地期待奇迹。毕竟,独独靠自己去打天地,真的很难,若不让命运的浪潮托着,简直只有平凡这一条路。

王小红催孩子进屋,别误了点。她自己一直卡着点,激动得不行。见女儿还跟着痴呆似地对着月亮双手合十,她便又丢了控制,发了怒,脸颊腾起两片红霞,像二人转手里的红扇般滚动。

李叶茴早已学会无声地反抗了。她顶着母亲的怒斥回了屋,趴在电脑前。手机响了,是王思能:希望你能成功。

这感觉真是讨厌。英语她背了,课本她学了,可最终的决定权还要交给电脑壳壳里无边无尽的算法。李叶茴屏住呼吸,王小红也屏住呼吸。要倒计时了。空气没了,心里那些碎碎念也断了篇。五、四、三、二、一……李叶茴的手指头猛地在鼠标上狠扣三下,还是十下,总之,这向来不够顺利的李叶茴,这次被命运的浪潮托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