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三十九章 胡老师,请交我们写小说!

“赵记者,陶编辑,好久不见!”

胡为民听到又有人找他时还在奇怪,等见到赵莉莉和小陶后,疑惑变成了惊喜。

两人见他这么热情,忐忑的内心终于能放松下来。

“胡老师,恭喜。”

胡为民摆摆手,笑着道:“在我看来,不管是门卫还是图书馆管理员,都是为学生服务,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也不能这么说,当了图书馆管理员,胡老师有更多时间用来创作了。”小陶笑着辩解。

胡为民点头承认,“这边的工作是要自由一点。”

“对了,你们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赵莉莉站出来道:“胡老师,不知道你在《甜蜜蜜》后,还有没有写作计划?”

“?”

怎么最近一个个都那么关注我后续有没有作品。

胡为民知道自己很红,但对于自己有多红没有个概念。

说起来,还是因为他一直待在燕大校园,接触的都是天之骄子,骄傲,脸皮薄。

要是他换一个单位,现在说不定都能混个管理岗干一干了。

《甜蜜蜜》为他带来的关注度超过百万,这份热度放在全国看可能一般,但在燕京地区,他就是独一份了。

这么说吧,在燕京地区,可能刘小庆都没他出名。

燕京地区几百万人口,或多或少都看过或听过别人说起《甜蜜蜜》这部小说,也间接了解过胡为民这位作家。

也就是胡为民在燕京,要是他在小一点的城市,他说不定已经进当地作协了。

到那个时候,他才算真正成了被人承认的作家,能被当地官员称呼一声“老师”的。

当然,现在的胡为民还没有这个概念。

胡为民道:“有是有,不过我已经答应了沪上的《故事会》杂志,还有《燕京文艺》。”

《燕京文艺》他是答应的马老师,这个却不用细说。

小陶一听胡为民为两份杂志供稿,眼睛都红了,连忙道:“胡老师,能不能也为我们青年报写几篇小说,我们也很有诚意的。”

“不行不行,我现在手上的稿子都写不完,实在没有余力为青年报供稿。”

胡为民听完,连连摇头,他现在双开写《黄飞鸿》和《孩子王》已经累得够呛,要是再加上个《燕京青年报》他非得累死不可。

“胡老师,你不写中篇,写短篇也行啊!”

“是啊,胡老师,你一定要救一救我们青年报啊!”

胡为民神色古怪,问道:“救青年报?这是怎么回事?”

“唉,是这样的……”

在胡为民的追问下,小陶将最近报社遇到的困境说了出来。

赵莉莉可怜巴巴地说道:“胡老师,你要是不救,我们青年报真的要完了。”

“这样,我考虑一下再给你们回话吧。”考虑到双方之前的合作,胡为民决定帮他们一把。

当然,具体怎么帮,他还要考虑一番。

“谢谢,谢谢胡老师!”

“胡老师,稿酬方面你不用担心,主编说了,只要您愿意写,报社会按照稿酬最高标准支付给您的。”

送走小陶和赵莉莉后,胡为民琢磨起该如何帮青年报。

对方说青年报要完之类的话,他也就听听。

原本的青年报销量在几十万上下,因为他的那部小说,销量才猛增到两百万份。现在,即使销量下降,百万份也是有的。

只要基础在,想要回到当初的几十万上下是很难的。

但是,《燕京青年报》又是如今燕京地区销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只要自己的作品持续在上面发表,自己在燕京地区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就会与日俱增。

这种好处,胡为民是很难舍弃的。

不过他之前说的也是现实问题,那就是他真的写不动了。

那么……能不能和别人合作呢?

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如同在脑海里扎根一样。

他仔细思考一番,觉得还真行。

首先,他有人力资源优势,就是燕大文学社。

燕大文学社成员热爱文学创作,有不错的功底(相较普通人)。

其次,这种合作是有基础的,那就是他的大纲。

胡为民出大纲,文学社成员根据他给出的大纲写出后续内容。

最后,得到的稿酬可以按照贡献进行分配。

比如他提供大纲和思路,完全可以拿一半。

别看只有一半,千字平分也有三块五呢。

让一些天分没有那么高的文学成员赚上这份钱,对他们以后也有好处。

他脑海里那么多短篇小说,各个类型都有,要是不能充分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想明白后,他的神情变得极为亢奋。

这活能干啊!

……

想明白后,胡为民在下班后联系了文学社的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人。

他把自己的合作想法和盘托出,然后就看两人陷入沉思。

查剑英和陈建公觉得胡为民的想法很好,这样做既能锻炼文学社成员的写作能力,又能赚钱,可谓一举两得。

不说其他成员,反正他们两人是动心了。

“胡老师,你看我们俩行吗?”

胡为民神情一怔,然后笑了起来,“你们要是愿意,自然更好。只是你们的水平已经能独立发表作品,为什么愿意接受我这种模式呢?”

是啊,要是能用自己的笔名在文坛闯出一片天地,谁又愿意为别人打工呢?

问题是,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他们的水平投稿一般报刊是够了,但是想更进一步,还是差了不少。

但胡为民不同,他是真的一书成名,靠着名字就有报刊愿意给他机会。

更何况,他们可是知道就连远在沪上的杂志社,为了胡老师的作品都愿不远千里来燕京约稿。可见,胡老师的名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燕京地区,他文采斐然,绝对不会是一颗流星。

“胡老师,我们是想和您学习写通俗小说,稿酬我们可以不要,只要您愿意给我们这个机会。”

面对胡为民抛出来的橄榄枝,谈钱太俗气了,能得到他的指点,两人愿意打白工。

“要是真能合作,钱还是要给的,毕竟我又不是邪恶的资本家。”胡为民开了个玩笑,神情又变得严肃起来,“剑英,建公,我要提醒你们,只靠写通俗小说,现阶段可是很难在《收获》《十月》等杂志发表。”

“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都是文学,我们不觉得有高下之分。”陈建公道。

查剑英赞同道:“以前我们总觉得写严肃文学高尚,写通俗小说低俗,可直到看了胡老师的小说,我才发现我们想差了。只要是好作品,就不应该分什么严肃、通俗。”

“嘶,他们这种想法,不会是被我影响的吧?”胡为民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他是真不觉得这种想法有错。

后世,靠着通俗小说杀遍四大名刊的作家并不少。

就连获得茅奖的都有不少,就说后世的谍战作家麦嘉,他的作品《暗算》就得到了茅盾文学奖。

更别说后世人民文学等国内顶尖出版社评出来的70年70部,大半都是通俗小说。

“既然你们心里明白,我就不多说了。”胡为民笑了笑,伸出手,“剑英,建公,预祝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之后几人商量了一下,目前阶段,有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人帮忙足够。

如果之后产量不够,在找几个文学社成员也不迟。

查剑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快点开始,“胡老师,咱们什么时候开始?”

别说查剑英,就连老成持重的陈建公也是一脸期待。

“这样,我先写个大纲,你们看看能不能写。”

胡为民当即找来纸笔,写了两份短篇小说大纲。

一个是《送货上门》,一个是《演员》(《女优》)。

这两个故事来自后世的岛国电视剧《世界奇妙物语》,经典程度无需多言。

《送货上门》的故事是一对年轻夫妻偶然发现一款具有神奇功能的送货App。这款App不仅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送达各种物品,还找回丢失的物品,甚至实现人的传送。但随后也遭遇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境和选择。

而胡为民这版,类似梦想邮局,只要有需要,只要写信送往邮局,就能收到各种物品。算是软科幻小说,说是悬疑也可以。

至于《演员》(《女优》)的故事,也很简单。

讲述知名演员来到一家心理诊所,和医生坦言自己经常分不清戏与现实的界限,而最近这种情形越发严重,尤其是当她新接到的角色是一名杀死了自己心理医生的凶手,突然女演员进入状态掏出了小刀刺向医生,然而场外却喊了一声“卡”。

胡为民这一版需要更改的也不多,可以无缝融合进这个时代。

两人看到大纲后,眼睛瞪得滚圆。

他们可是亲眼见到,胡为民不过花了十来分钟,就写了两个故事大纲。

最重要的是,故事还非常精彩,只是看故事梗概,他们已经大呼过瘾。

“胡老师,请教教我们怎么写通俗小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