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青年报那篇文章火了以后,学校里不少人都加入了讨论。
不可避免的,胡为民的名字被多次提及。
本来因为顺利解决女儿婚姻问题的龚修文,心情变得很不好。
胡为民,胡为民,这个胡为民,为什么和他那个女婿姓名一样呢?
每每学校老师提起胡为民,他都会觉得异常尴尬。
恰巧今天轮到他在学校巡查,防止学生聚集。也许是日有所思的原因,他走着走着,来到学校门口。
想到胡为民搬出来住有段时间了,他准备再警告一番这个女婿,免得他给自己找事。
走到门卫室门口,龚修文透过窗户,恰巧看到里面聚集了不少人,有几个他还认识,是学校文学社的社员,小有文采的学生。
这个发现让他大为光火。
学校给全体教职员下过命令,三令五申,禁止学生聚集,已经发现要立即上报。没想到胡为民明知故犯,这要是被其他老师发现,捅到上面,他作为把胡为民安排进来的人,也是要吃挂落的。
于是他果断推开门,大喝一声,打断了门卫室里快活的氛围。
屋内众人吓了一跳,只有胡为民面色不变。如果仔细观察,还是能发现他的目光变得幽深了许多。
作为当事人,胡为民站起身,“龚老师,您怎么来了?”
龚修文黑着一张脸,扫过屋内众人后,瞪了他一眼,“胡为民,你搞什么,上班期间聚集这么多学生想要干什么!”
“龚老师误会了,不是我聚集的。”胡为民摇头否认,接着又指向赵莉莉道:“是赵记者采访我,其他同学都是跟着她来的。”
龚修文被他的“谎言”气笑了,当众讥讽道:“你编谎话能不能动动脑子,什么记者会来采访你?”
赵莉莉感觉自己也受到嘲讽,这让她不得不站出来,“这位老师,我真是《燕京青年报》的记者,这是我的记者证。”
说着,她又将记者证取出来,展示给龚修文看。
龚修文接过记者证,发现是真的没错。
这让他更加疑惑,“你一个记者,采访我们学校的门卫干什么?”
赵莉莉道:“胡为民同志发表在我们报纸上的文章最近影响很大,我之所以来采访,也是想更深入地了解他,最终目的也是让读者细致入微地了解胡为民同志。”
“胡为民就是《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作者?不可能,他一个农民,哪里懂文学?”龚修文如同听到天方夜谭一般,连连摇头。
农村人?
不是知青?
不是燕京人?
众人心中一惊,看向面色如常的胡为民。
只见胡为民面色不变,更不急着分辨,只是淡定站起身,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三个信封来。
“这是《燕京日报》等三家报社寄给我的稿费单。”
“怎么还有来自《燕京日报》的稿费?”
“胡为民还写了什么?”
“这能说明什么?”
众人觉得惊奇,赵莉莉却明白是怎么回事,她为众人解释道:“胡为民不只是向我们《燕京青年报》写信,其他三家也发表过他的文章。”
“哗!”
众人无不哗然,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是低估了胡为民。
龚修文神情一怔,脸色更是一阵红,一阵白的。他在学生面前丢了脸,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胡为民突然变得陌生。
他不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窝囊废女婿,而是……成了连学校老师都交口称赞的爱国作家。
这个发现让他觉得事态渐渐变得失控,万一胡为民突然反悔,不想和秀珠离婚了,那该怎么办!
直到如今,他也没有转变观念,在他心里胡为民还是那个农村来的小青年,要不是靠着他们龚家,他现在还在农村吃土呢。
至于靠着在报纸上发表几篇文章就能当作家?
他只能说对方想多了。
在龚修文眼里,《燕京青年报》报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报纸,有时候,小学生写的作文都能刊登的报纸,能有什么逼格。
也就是胡为民走运,碰到《苦恋》被禁,否则的话,他的文章掀不起多大波澜。
不过,现在记者采访,他也不好说太难听的话。
记者和胡为民暂时动不了,不代表其他学生可以在这里看热闹。
“你们,辛苦考进大学是让你们来凑热闹的吗?还不给我快回去上课!”
龚修文话音落下,众学生瞬间作鸟兽散。
不过他们走的时候还是一步三回头,舍不得离开门卫室。
龚修文转头看向赵莉莉,语气变得和善许多,“赵记者,麻烦你稍等片刻,我现在去找校领导过来。”
等龚修文离开后,赵莉莉疑惑道:“胡为民同志,我怎么感觉那位龚老师对你有意见?”
“赵记者说笑了,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做到人见人爱。”胡为民打了个哈哈。
他和龚修文的私事,并不想闹得人尽皆知,那对他也没有好处。
赵莉莉捂着嘴直乐,“嘻嘻,你真幽默。”
“谢谢夸奖。”
笑过后,赵莉莉道:“你真不像农村来的青年。”
“为什么这么说?”胡为民很配合地问道。
赵莉莉想了想,认真回答:“我在大学时,还有工作后都采访过农村来的人,他们没有你身上散发的那种气质。”
胡为民眉毛一挑,饶有兴趣地看着她。
赵莉莉眼前一亮,问道:“那种气质……对了,是自信!你感觉特别自信,为什么?”
“和先烈相比,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未来更是超乎想象,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自信?”胡为民反问道。
赵莉莉深深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希望你日后还能不忘初心。”
胡为民笑了笑,他知道赵莉莉不信,但他也没有义务解释。
赵莉莉问道:“对了,胡为民同志,你的收信地址为什么选在燕大门卫室,而不是自己家呢?要是写你的住址,我找你的时候也不会闹乌龙了。”
说起这事,她还有些小幽怨呢。
“因为我目前没地方住,只能住在门卫室。”胡为民平静的回答,一点都没有感到丢脸。
“什么?”
赵莉莉再次感到吃惊,她觉得今天光吃惊已经吃饱肚子了。
她已经尽可能想象胡为民的生活有多艰苦,可没想到,他的困难远超自己的想象。
处在这种艰苦环境下,依旧对未来感到乐观,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她有一种立刻回报社,将胡为民身上发生的种种写成文章的冲动。如果所有人都有这种乐观精神,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恐怕都能安稳渡过吧。
赵莉莉眼波流转,这一刻,胡为民的身影在她眸中烨烨生辉。
胡为民之所以能保持乐观的精神,是因为他找到了快速将才华变现的方式。他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未来迎接他的只会是远超众人想象的辉煌。
赵莉莉不明白,所以产生了某种误会,当然,这无伤大雅,只是让胡为民多了个迷妹。
“你现在出名了,学校会给你安排住所吗?”
“不会,学校宿舍很紧张的。我最近正在攒钱,等钱够了,会去学校附近租房住。”胡为民道。
对此,赵莉莉并不觉得乐观,“只靠工资很难吧?”
“我还有写小说发表,倒是能赚些稿费。”
赵莉莉眼前一亮,“你还写小说?”
“《故事会》看过吗?今年最后一期上面有我写的短篇小说。”
“《故事会》……”赵莉莉突然张大嘴巴,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会说话的骷髅》的作者胡为民也是你?”
胡为民谦虚道:“是我。侥幸得到何编辑的青睐,头一次发表到《故事会》就得到刊载的机会。”
得到正主的确认,赵莉莉觉得胡为民光芒更甚。
这样的青年才俊,不正是我们编辑部需要的吗?
赵莉莉询问道:“胡……胡老师,你能为我们编辑部供稿吗?”
“咦,青年报也刊登小说吗?”胡为民奇怪地问。
赵莉莉实话实说,“有故事板块,不过您发表在《故事会》上的那类肯定不行。”
“我会认真考虑的。”
得到答复后,赵莉莉很开心。
两人又聊了一阵,龚修文才带着学校教务处的老师姗姗来迟。
在路上,那位负责老师已经了解事情原委,也知道胡为民是靠着龚修文的关系进来的。也因此,由于是临时插进来的人,档案还没来得及更新。
“龚老师,你为咱们学校招进了一位优秀的职工,你算是立了大功!”
虽然受到夸奖,龚修文却想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胡为民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可如今,他只能尴尬一笑,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同时,他也希望事情快点过去。至于胡为民,还是当他的门卫好了,或者,把他打发到平日里见不到人的岗位上去?
两人进来后,赵莉莉的采访也已经结束。
和两人寒暄两句后,她也告辞离开。
临别前,她又不好意思道:“胡为民同志,稿费过几天会邮寄过来,请注意查收。”
“好的,谢谢。”
赵莉莉走后,教务处那位老师住着胡为民的手说个不停。.
在他们旁边,龚修文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胡为民一边应付着,一边心里暗乐。
似乎好起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