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十六章 真出名了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第十六章 真出名了

作者:梁园筑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4 18:4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教务处的那位负责老师送走记者后,对胡为民上心起来。

他越看胡为民越满意,拍了拍他肩膀,笑着道:“小胡是好样的,人长的精神,还有才华,最难的是有一颗赤诚之心。这一点,学校里很多学生都比不上你。”

想到之前一阵,学校里因为《苦恋》的剧本和电影掀起的风波,这位老师很是感慨。

胡为民憨厚一笑,真诚地说道:“老师,我文化程度不高,没有那么多想法。我只知道是政府分给了我们家耕地,也是政府带领我们翻身做了主人,期间也许发生过一些波折,但我相信政府本意是好的,我和我的家人也会坚定跟着政府走!”

他不是在拍马屁,而是真的这么想。胡家人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虽然比不上城市,但吃穿不愁,日子过得也很舒坦。他相信,随着改开深入下去,胡家会越来越富裕。

现在他孤身一人闯荡燕京,前期是艰苦了些,可随着他的作品不断发表,稿酬也会源源不断。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他还有什么不满足。

龚修文瞪大眼睛,直愣愣看着胡为民,他不敢相信,这种话是他的便宜女婿说出来的。

“好!好!好!小胡同志觉悟很高啊,真应该让全校学生听一听你的话,看他们羞是不羞。”负责老师红光满面,觉得自己没看走眼,旋即又问道:“小胡,你高考考了多少分?”

胡为民羞愧道:“分数有些低,考砸了。”

“这样啊。”负责老师有些遗憾。

他想着胡为民要是高考分数还行,就让他复读,明年考燕大还能照顾一下。可要是差得多,学校也没办法。

复读考燕大是没戏了,但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

“小胡,你要不要气馁,工作还是要认真负责干下去。我回去和领导汇报一下情况,给你换一份工作。”

胡为民神情一振,拍着胸脯保证道:“老师放心,我不会让学校失望的。”

“我姓马,你叫我马老师吧。”马老师笑了笑,又关切的询问:“对了,你来学校这么久,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胡为民无视了龚修文威胁的眼神,直言道:“其他还好,就是我现在没住的地方,只能在门卫室暂住。”

“这是怎么回事,后勤处没有给你安排宿舍吗?”马老师看向龚修文。

龚修文连忙道:“学校宿舍都安排满了,一时半刻也没有空闲房间。”

“这样啊……”负责老师眉头紧锁,也感到为难。

胡为民连忙道:“如果有学校老师的公寓出租也行,我可以花钱出租。”

他也没期望学校能立刻帮他解决住宿问题,只想着学校能帮忙牵个头,让他能顺利租到个单间就成。

“这没问题,我记得学校里有老师有意对外出租房子,回头我帮你问一问。”马老师痛快答应下来。

胡为民感激道:“谢谢老师。”

马老师又鼓励一番,才和龚修文离开门卫,离开时,龚修文回头深深看了胡为民一眼。

等两人走后,胡为民乐呵呵笑道,“今天真是我的幸运日啊!”

……

却说赵莉莉离开燕大后,快马加鞭赶回报社。

回来后,她立刻进了主编办公室,然后将今天的发现和收获告诉主编。

闻言,主编也很吃惊。

他之前猜测胡为民是燕大学生的概率很低,很大可能是大学老师,结果对方连学生都不是,只是燕大的门卫。

离谱,实在太离谱。

说实话,胡为民是门卫的宣传效果要比老师和学生强。

想象一下,要是他们《燕京青年报》把胡为民的农村青年加燕大门卫身份做成一期新闻稿,这热度恐怕不比他的文章小。

而这还不是全部收获。

主编不可思议道:“你是说,胡为民同志除了燕大门卫这个身份外,还是个青年作家?”

“是的,胡为民同志有一部短篇小说在最新一期的《故事会》发表。”说着,赵莉莉将她在回来路上顺手买的《故事会》递给主编。

主编接过杂志,随手翻到赵莉莉提到的那篇小说。

“《会说话的骷髅》?作者名字确实是胡为民。”

接下来,他当着赵莉莉的面,仔细阅读那篇小说。

十几分钟后,主编反复阅读多遍,方才惊讶道:“这篇小说情节非常精彩,设定也很新颖,这真是胡为民写的小说?”

“是真的,据说故事会的编辑还特意赶到燕京,和他约了几篇稿子呢。”赵莉莉道。

主编惋惜道:“胡为民的小说好是好,就是不太适合咱们青年报刊登。”

“主编,我觉得胡为民同志不是那种只会写一种类型小说的作家。”接触过胡为民的赵莉莉对他很有信心。

主编敲了敲桌子,沉吟半晌后,点头道:“这样,你先把胡为民同志的采访稿整理出来,之后呢,你再去找胡为民详细聊一聊这事。”

“好的主编,我明白了。”

想法得到领导的认同,赵莉莉干劲十足。

她很有信心,无论是对胡为民的采访,还是那个约稿的提议,都会火!

……

赵莉莉整理采访稿的时候,查剑英和陈建公等文学社成员也在替胡为民宣传。

只是文学社到底人手有限,即使在卖力宣传,传播范围也比较有限。

不过第二天,情况彻底改变。

因为《燕京青年报》刊登了关于胡为民的采访报道。

读者们这才知道,原来写出《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胡为民竟然只是燕大的门卫。

这份工作比不上工人,地位大约等同于后世的保安。

作者的职业揭开后,立刻在燕京地区引起了轩然大波。

某机关大院传达室,

穿四个兜干部装的老刘拍着报纸冷笑:“门卫写文章?怕不是找人代笔的!”正要取信的宣传部小王猛地转身:“刘叔,这话可落伍了——《人民日报》还说‘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呢!”墙外传来一阵喧哗声,盖住了老刘嘟囔的“臭老九又要翻天”。

某纺织工厂,

女工潘小菊攥着报纸闯进休息室,激动得双颊泛红,“胡为民……胡老师和我们一样!”

“胡老师是谁?”

“哪个胡为民?”

“小菊,什么意思?”

潘小菊大声道:“你们忘了吗,就是写了《凌晨的光就在前方》的胡老师!”

“什么,胡老师也是工人?”

“我还以为他是大学老师呢!”

“是啊,看来咱们工人阶级还是人才多啊!”

潘小菊骄傲道:“哈,让你们平时不读报。报纸上写了,胡老师是农村来的,他写下那篇文章的时候,还是燕大的门卫呢!”

“门卫?真的假的?”

“报纸就在这儿,你们自己看。”

休息室内,潘小菊的工友们将她围了起来……

文联茶话会,

老作家抖着山羊胡:“我当是谁敢批评《苦恋》,原来只是个大学门卫,没什么文化的人,果然上不得台面。”

角落里穿卡其布工装的女作家突然起身:“我倒觉得胡为民同志批评《苦恋》批评得很对,而且他的身份,才更让人感到钦佩。”

全场静默,不少人惊讶地看着女作家。

要知道在胡为民发表那篇批判文章前,她可是《苦恋》的忠实拥趸呢。

山羊胡老作家神情一怔,倒是女作家神情坦然。

她之前喜欢《苦恋》的原因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现在她批判《苦恋》,喜欢胡为民的文章是因为她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并不矛盾。

人民广场阅报栏,

穿军大衣的青年在阅读了今天青年报上关于胡为民的采访后,大受震动,他赶到广场阅报栏,用粉笔在黑板上疾书:“从今天起,关心文学,努力学习!”

墨绿围巾在寒风里飘成旗帜。戴红袖章的老太太刚要呵斥,听见他念叨着“你照亮自己的瞬间,便已为这世界添了一抹不可替代的晨光”,举起扫把的手慢慢放了下来。

而在燕大校园内,对胡为民的讨论更加热烈。

“原来,最近因为一篇文章闹得沸沸扬扬的胡为民竟然是咱们燕大的人!”

“这……这真的可能吗?”

“青年报都采访了,那还能有假?”

“可是一个门卫,写出那么深刻的文章……”

“咱们燕大出过多少文坛大家?这是学校深厚底蕴孕育出来的结晶!”

“走,咱们去看看胡为民,瞧瞧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同去。”

因为青年报的采访,加上胡为民之前对《苦恋》的批判,使得燕大许多学子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有人单纯想见见他,也有人想和他辩论一番,还有人想拉他进自己的社团。

学校里,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的人流,同时向着门卫室前进。

等他们跑到门卫室时,发现胡为民不见了。

“人呢?”

“哪去了?”

“跑了吗?”

是的,胡为民得到查剑英提前传来的消息,早他们一步跑路了。

此时,他的人正在燕大文学社内。

胡为民摸了下额头上的冷汗,感激道:“查剑英同学,还好有你通风报信,否则我可就惨了。”

“胡老师,其实我找你来,也是有私心的。”查剑英不好意思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