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厂长请客吃饭后,没过几天,胡为民就听说北影厂公布了对刘小庆等人的处罚决定,主要是降工资等级还有停发一年奖金。
降工资等级和停奖金在这个年代,对演员来说已经是很重的处罚。
因为八十年代演员还不是后世的那种拿片酬的制度,她们拿的是死工资。比如刘小庆,一个月工资不过五六十块钱,降个十块钱都算是一笔大钱了。
唯一让胡为民稍感不满的是,北影厂没有具体通报她们是因为做了什么事被处罚。当然,胡为民也蕾姐,北影厂还是想着大事化小,尽量减轻这件事对厂里的影响。
倒是还有个事,因为胡为民这么一闹腾,《甜蜜蜜》的筹备进度加快了不少。
本来还在北影厂背剧本,研究角色的龚雪接到通知,让她去华侨饭店体验生活。
华侨饭店由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融合中西建筑风格,主体结构为苏式框架,外观点缀中国传统琉璃瓦檐、雕花等元素。饭店竣工时,成为当年燕京十大建筑之一。
作为新中国首批涉外酒店之一,承担接待归国华侨、举办侨务活动及国际会议的功能,被誉为“华侨之家”。
龚雪将要扮演的是居住在美利坚的华裔,想要扮演得唯妙唯肖,少不了观察,而华侨饭店归国华侨众多,是个非常不错的学习观察场所。
令人遗憾的是,龚雪有将近一周时间都要花在华侨饭店,和他接触的时间必然大大减少。胡为民有些怀疑,这是谢导故意这么做的。
他没有证据,唯心罢了。
少了美女聊天解闷,胡为民只能将全部心思用在写作上。
事实证明,没有女人打扰,他写作速度快得可怕。
因为各种事件,被一拖再拖的《黄飞鸿》系列第一部,终于在二月中旬完成了。
对于自己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胡为民相当满意。
不过,他满意没有用,最终还要看读者买不买账。只有读者喜欢,才会有《黄飞鸿》的续作,否则的话,小说版的《黄飞鸿》估计不会有续作。
这是他不排除之后投稿剧本版的情况下。
毕竟,小说版就是胡为民根据电影版改编的,再改回到剧本一点毛病没有。
当然,要是可以的话,他是希望这部小说在发表时能大获成功。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武侠小说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又能产生多么大的经济效益。
他脑袋里装了太多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一年写一部,他一生都不一定能写完。
只算精品的话,他粗略估算一番,也有二三十部了。
而且,这二三十部大部分都改编过电影或电视剧,也就是说,是有成功经验的。上一世都这么成功,他不信作者换成他,还能失败不成?
怀揣着对《黄飞鸿》成功的期望,胡为民最后校对一遍手稿后,终于将其投递出去。
稿子寄出去后,胡为民在回来的路上碰到了吴祖湘吴教授。
“老吴头,您这是出门遛弯来了啊?”
胡为民看到老头背着手,悠闲漫步在未名湖边,便走上去打了声招呼。
“胡为民?是你小子啊。”吴祖湘停下脚步,看到他后,便笑骂道:“我当是哪个兔崽子那么没礼貌,是你的话,那就合理了。”
胡为民委屈道:“我这怎么能是没礼貌呢?我可是恭恭敬敬给您问好呢!”
说笑两句后,吴祖湘道:“你小子,最近又闹出好大动静。”
胡为民茫然道:“最近?您搞错了吧,我最近可都是老老实实窝在家里写书呢。”
“我说的是你写的那篇《谋杀》,你少跟我装糊涂。”吴祖湘没好气道。
“不就是写了个短篇嘛,读者喜欢,评论界也夸我,好事啊?”
“哼哼,北影厂又不是海子里,有什么消息私下里早就传出来了。”
“您都知道了?”
“知道了,你在这件事情上做得不错,选择用小说给北影厂施压,没把事情办得太难看。”
对于胡为民的行事作风,吴祖湘还是很满意的。
心怀正义,又不鲁莽,还懂分寸,关键时刻,还会妥协。
如果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吴祖湘不觉得有什么。
关键是胡为民年轻啊,他才二十出头啊。
难得,太难得了!
胡为民委婉解释道:“我就一普通老百姓,说话声音太小,没办法,只能想着靠写小说提高一下音量了。”
“你做得不差,也不用多想。”吴祖湘微微颔首,似乎接受了他的解释,旋即又笑着道:“电影厂本来就该接受民众监督,更何况他们犯了错,心虚的很。”
“那就好,您刚才说那一番话,我还真怕自己这小身板要遭殃呢。”
“你是我们燕京大学的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只要有理有据,没人敢把你怎么样。”
胡为民心里暖洋洋的,他笑着道:“您说得太对了,我现在算是知道有组织的好处了!”
“下个月燕京作协纳新,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准备材料了。”吴祖湘好心指点。
胡为民眼前一亮,询问道:“加入作协?都要准备什么?”
他对加入作协可太感兴趣了。
为什么,因为好处多多啊!
加入作协,他算是进入体质内了。
进入作协,意味着获得主流文学体制的认可,在尚未形成市场化评价体系的年代,这种认证直接决定作家在文化界的地位层级。
别看他现在名气很大,但在部分老一辈作家眼里,也就那样。
草根作家而已。
可他要是进入作协,那就是自己人,这层身份拿出去,谁都要高看一眼。
而且,好些作协的作家为了创作,还能去政府部门挂职,多方便,多体贴。你要是没这层身份,谁鸟你。
还有城镇户口、住房分配、医疗福利等稀缺资源,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除此之外,还有他心心念念的《人民文学》可是作协直管的,作协成员的作品可是有优先发表的权利。
不过,真正让胡为民看中的,还是作协对成员的庇护。
在思想解放与文艺管控并存的特殊时期,作协身份为探索性写作提供某种保护。比如发生在三年后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作协体系内的作家较体制外作者更易获得宽容。
说白了,他就一个普通人。之所以当作家,除了自身有底气(文抄),还有就是作家在这个年代赚得多。
他一直没有忘记,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才敢想买大房子,接父母进京居住。最后,在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是传播华夏文化。
所以,现在胡为民要做的就是加入作协,拿到官方认证的,文化精英身份。
吴祖湘见胡为民答应的这么爽快,其实有点惊讶。
怎么说呢,见过不少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性格各有不同,才华也有高低之分,但他们有个通病,就是恃才傲物。
对加入一些官方组织,获得官面身份并不在意,或者说是不屑。
胡为民也是年轻人,才华自不用说,虽说他比较圆滑,但吴祖湘还是能发现他骨子里的傲气。
有才华,又有傲气的人通常见不得身上有枷锁。
吴祖湘本以为胡为民也是那种恃才傲物之人,只是隐藏得比较深。
他还想着好好劝说一番,劝他加入作协呢。
没想到胡为民“跪”得那么丝滑,这点他真没预料到。
胡为民见他半晌没回话,本来愉悦的心情变得忐忑起来,“怎么,您是不是觉得有什么不方便说的?”
“没有,我就是有点惊讶。”
吴祖湘也没有隐瞒,将自己对胡为民的看法说了出来。
胡为民闻言,委屈巴巴道:“嗨,我就说您误会我了。我就一普通人,半年前还是个农民呢,我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恃才傲物啊?”
胡为民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那就是坚决拥护组织的小小作家。
如果是在后世,他有这能力和地位,他也不想当什么公知。
公知不就是为钱嘛,他有钱有地位,当公知赚的还能比他在体制内更多?
就算更多,他也过不了良心那一关。
这辈子有个爱国作家身份,老了的时候,要是在被公知喷成狗腿子作家就更完美了。
吴祖湘不知道胡为民心里的小九九,倒是对他的自我认知很满意,“你这么说就谦虚了,不过你现在名气这么大,还没有飘,真的很好。”
“未来,你说不定还真能成为燕大图书馆的又一骄傲呢。”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吴祖湘的声音低到几不可闻,反正胡为民是没听清。
随后,吴祖湘告诉了他想要加入作协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末了,胡为民都打算告辞了,吴祖湘又告诉他一件好事。
“你的那篇《谋杀》,《当代》看中了,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
“《当代》,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季刊杂志?”
“咦,看来你接触过。”
“还真接触过,他们杂志社的朱编辑找我约过稿。”
“既然认识就好说,我是建议你和他们合作。”
“只是一个发表过的短篇,他们也看得上?”
“老秦,也就是《当代》的主编。他急需一篇能打响名头的作品,你的这部作品非常合适。”
胡为民乐呵呵道:“只要稿酬合适,我没什么意见。”
一鱼两吃,赚两份稿费,小说还能推向全国,他傻了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