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为民啊,你写了一部经典!

江怀岩离开后,胡为民的嘴巴就没合拢过。

同事们问他有啥喜事,他也含糊过去了。

四千块钱啊!

虽然没到他的心理价位,但在八十年代初的国内,足够在燕京城买一套小点的四合院了!

不过,他也没有兴奋到失去理智。

毕竟双方只是达成口头意向,一没北影厂厂长点头,二没签订合同,说不定中间还有变数。

但怎么说呢,他把握其实还挺足的。

江怀岩那边,他回去后就和汪厂长说了这件事。

汪厂长没有批评他,反而夸了他办事得力。

只是另开一个武侠片项目不是小事,目前厂里上马的项目不少,《甜蜜蜜》还没卖出去,资金压力很大。

即使要拍,也要到明年了。

……

一天后,胡为民版的《芳华》终于完成初稿。

他大致估算了一下字数,大概有六万多,接近七万字。

算是他开始创作以来,字数最多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是他寄予厚望,同时创作的比较顺利的一部作品。

当然,这里面有龚雪到功劳。

如果没有龚雪的亲身经历,他还要查不少资料。

如果让他自己给这篇小说打分的话,他觉得至少能得80分,最起码要比原版好。

他为了写这部小说,简直跟强迫症似的,每个字都要来回折腾好几遍,不找到最贴切的那个词决不罢休。光看文字就能感觉到那种死磕的劲儿,文笔这块儿绝对稳了。

再说故事本身,三观正但不教条,把战争的惨烈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都写活了。

小说里面的人物特别真实,不是那种脸谱化的英雄,而是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剧情设计得很巧妙,既不会让人觉得老套,又特别接地气,完全符合现实逻辑。

整理好初稿后,他联系到了朱盛昌,约好了见面时间。

次日周末,朱盛昌顾不得休假,一大早就座公交车跑到了燕大。

在门口登记过后,他小步慢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朗润园。

朗润园他也来过几次,可每来一次,都会泛起浓浓的羡慕之色。

这里环境可太好了,和他住的地方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不过想想这里住的都是燕大的教授,倒也不至于心生嫉妒。

至于胡为民为什么能住这儿……哼哼,要是《芳华》让他满意,他没有意见,要是不满意,不妨碍他心里??。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没多久,胡为民打开门。

“朱老师,请进。”

“为民,冒昧打扰。这是我们编辑部的一点心意,还请收下。”

“哎呦喂,朱老师怎么还带东西,不行,我不能收!”

“为民,就是些点心,不贵的。”

一番推让,胡为民只能收下。

招呼朱盛昌坐下,胡为民又亲自为他端茶倒水,

“我平日里也不怎么喝茶,还好之前有人送了点碧螺春,希望朱老师不要介意。”

“挺好,我对茶叶没什么讲究。”

朱盛昌接过茶水,心里热乎乎的。

“为民,稿子写好了吗?快拿出来让我看一看!”

胡为民见他一来就要看稿子,一副工作为重的样子,便也乐呵呵地去里屋取出《芳华》的初稿。

当厚厚一沓手稿摆在朱盛昌面前,他双眼放光,就像眼前摆放的是稀世珍宝一般。

“为民,我先稿子,看完咱们再聊。”

说完,朱盛昌已经翻开手稿,认真阅读起来。

胡为民微微一笑,回想起此番创作。

他搞的这个《芳华》,说是\"新编\"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胡为民最看不上那些直接照抄原着的文抄公了——开什么玩笑,时代都不一样了,价值观能一样吗?

八十年代的人和后世的人,看同一件事能是一个角度吗?

所以光会抄袭肯定写不出好东西。

就比如他之前写的《甜蜜蜜》和《孩子王》,除了名字一样,其他都变了样。

他这本《芳华》同样如此,虽然用了和原着一样的名字,但内容可差远了。

就比如男主人公刘峰,原版他因为被林丁丁诬陷,最终被开除出文工团,由“好人”瞬间人设崩塌,最终不得不下放连队。

在战场上,他奋力作战,最终成为了英雄。

可他同样也失去了许多,一条手臂,昙花一现的爱情,以及在文工团时期的战友情。

最终,他和何小萍在一起,互相得到救赎。

原着中,他更惨。

他和风尘女在一起,但最终,因为生意失败,风尘女又离开他,最终得了癌症去世,连葬礼都是凄凉的。

可以说,原着中主人公刘峰身上所发生的事,反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的各个层面上人物的缩影。

但是,拿到这个年代就不合适了。

像刘峰这种战斗英雄,不会有这种结局。

他要么牺牲在战场,要么成为英雄,不会有第三种结局。

因此,在胡为民的笔下,胡为民会放弃原着中刘峰的设定。

在新版中,胡为民对于刘峰的设定更像配角。

同样是时代的因素,他更加倾向于战争本身对于人的影响,而不是因为爱情或者说情和**对人的影响。

要知道,按照原着设定,是因为**推动了一系列的故事发展。

这些东西,放在后世可以写,但在这个年代,肯定不能写。

他不敢保证那种事情在这个时代绝对没有,可胡为民还是将这些东西给改了。

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真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进去,恐怕会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

说不定还会因此惹来更大麻烦!

毕竟,现在战争是真实的,且正在发生的。

所以,胡为民这版《芳华》三观非常正,说白了就是要与主流思想要契合,不能走歪门邪道。

其次,一些次要人物也必须要删减掉,还有什么买碟片,下岗等故事情节,统统都得删掉。

毕竟,这些情节都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有些甚至还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事情,而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才1980年,你写这些东西,小说被禁都是轻的!

当然,删减这些剧情,并不代表,这部小说就没有一个完整结局。

事实上,胡版《芳华》的小说的剧情,一共分成了三部分。

首先就是介绍各种人物出场,包括各人物背景、职业以及各自性格。

这些,他大体上都借鉴了电影版。

不过接下来推动剧情的重要一环,男主人公与林丁丁因为某件事,导致男主人公犯错不得不离开文工团,就这段剧情,胡为民直接给改了。

他这版的主人公是宫雪,没错,是龚雪到化名。

主人公的经历也是套用龚雪的,因此他也不会安排宫雪和刘峰之间有什么。

在小说里,文工团所在的部队奔赴前线,文工团不仅为前线部队表演,最后还参加了战斗。

这样的情节设定,一是为了避开那些“雷区”,二也是为了突出当下核心主流思想观。

那就是保家卫国!

也可以说是舍小家,为大家!

写完了这一部分剧情后,接下来的剧情,胡为民将会重点描述主人公在战场之上的成长。

当然,牺牲是无可避免的。

这一部分剧情,他觉得是这部小说的重中之重,也是最为难写的地方。

它不仅要考验到胡为民的笔力,也要考验到他自己对这场战争的熟悉程度。

好在,现在是两山轮战阶段,有些战斗细节已经不是秘密。

这一部分剧情,胡为民因为力求真实,特意请教过相关人士。

半个小时后,朱盛昌已经看完了整部小说。

他激动地拍着大腿道:“为民,这部小说……经典,这是一部足以成为经典流传于后世的小说啊!”

“朱老师,夸奖太过了。”胡为民连忙道。

“不,我觉得恰如其分!”朱盛昌正色道:“为民,你对文工团,对部队的描写非常真实。同时,又塑造出了宫雪、刘峰、林丁丁,萧惠等个性鲜明、生动又可爱的军人形象。最后,他们的牺牲也是可歌可泣的,就如同那场还在继续的战争一样。”

“为民,我敢保证,这部小说在《当代》发表后,绝对能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轩然大波!”

接着,他又半开玩笑道:“不过,你可能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啊,为什么?”

胡为民愣住了,刚才还说我写的好,转头又说让我做好挨骂的准备。

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再说什么?

“结局,结局太惨了!”朱盛昌摇摇头,他的情绪也不免受到小说结局的影响,“宫雪、刘峰、林丁丁他们都在战斗中牺牲了,这……合适吗?”

“合适。”胡为民收起玩世不恭的神色,正色道:“朱老师,那边的战争还没有结束。那些可爱的人,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不知道牺牲了多少生命。其中,如宫雪、刘峰般的年轻人不知凡几。

我只是把真实发生的,化用到几个主角身上而已。朱老师,我觉得只有这样的结局,才能让读者明白我们如今的安定是如何而来!”

朱盛昌愣住了,而后缓缓点头,他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眼前的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