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十七章 雪天中的煞风景

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十七章 雪天中的煞风景

作者:张九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3:40: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章台宫的殿前绕过,就是后殿。

扶苏跟着内侍走在前往后殿的路上,又侧目看了看跟在后方落后半步的李斯。

廷议上有如此多的人反对迁民戍边,刚在章台宫大殿的怒喝犹在耳边,再看现在的老师,依旧是一脸的自信与从容。

就快要走到后殿,就听到了编钟被敲响的声音,扶苏抬眼看去,看到了一群美人正在殿内起舞。

扶苏被内侍领着在一旁坐下,而老师就坐在另一侧。

再看坐在上座的父皇,正在吃着饼,目光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群美人们。

大概是,历来六国贵族们都喜欢看着美人起舞下饭。

扶苏看着宫女端上来的吃食,一盆羊肉,一盆切好的饼,还有一碗酒水。

酒水入口较酸,扶苏又吃了一口饼,这饼的制作方法就是出自商颜山。

田安学会了这种饼的制作方法,就连商颜山下的妇人们都学会了这种饼的做法,宫里会出现这种饼一点都不奇怪。

每一块饼被切成了手掌大小,每一块都有大拇指的厚度。

扶苏吃了一口饼,又往口中送了一口羊肉。

一顿饭吃罢,钟乐声也停下了。

始皇帝摆了摆手,一群宫女以及内侍都退了下去。

当眼前的桌案也被收拾干净,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扶苏,你知道以前的秦人是什么样的吗?”

听父皇开口,扶苏提了提精神,回道:“儿臣听闻过,听人说当年的秦人勇猛,儿臣以为如今的秦人也一样。”

嬴政端起酒樽,饮下一口酒水。

李斯坐在另一侧正闭着眼养神,听公子言语,回道:“臣还记得,当年前往齐地想在稷下学宫求学,后拜荀子为师,前来秦国。”

嬴政颔首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臣初来秦国,所见的是遍地的大军,他们的眼神十分有敌意,不只是对臣有敌意,而是对每个来秦的人都是如此。”

“先前臣不知为何,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的野心,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秦国士卒,也有杀敌立功的野心,再后来臣见到了更多的秦人。”

“秦人与六国旧地的人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便是自商君变法之后,秦人的眼中有了希望,秦人有了能够耕种的土地,就能够在耕种的土地边建一个家,如此他们就有了希望。”

“自商君变法之后,能让所有秦人都有耕种的土地,不仅如此秦人可以入军,杀敌立功,从而封侯,有了军功在身就有了底气与立身之本……”

今天这顿饮宴上,老师尤其开怀,大概老师许久没有这般尽兴了。

老师说到了希望,但又说到了麻木。

李斯以前的家境并不富裕,出身寒门靠着苦读得到贵族的赏识,只能做一个小吏,并且得到这个位置还十分地困难。

须知,仅仅是那高高在上的贵族的赏识。

自那时起,李斯就走了,寻找能够真正让他施展才学的地方。

因此老师十分能理解,当时六国各地的人们麻木的是什么,贵族的孩子依旧是贵族,士卒儿子还是一个士卒,没有田地的人早晚会饿死。

听老师讲话时,扶苏又注意到了父皇的神色,或许父皇与李斯都明白,这个天下要怎么改变。

为此,李斯能在章台宫指着数十个齐鲁名仕大喝,事后还能如此自信镇定,那是因始皇帝有着一样的理想。

扶苏自以为是地觉得,理想与希望对老师与父皇来说,极其重要。

李斯道:“陛下,臣以为明日就布告文书,开始迁民。”

见父皇看向自己,扶苏行礼道:“父皇,老师所言极是。”

李斯稍稍抬首,竟然笑了。

嬴政沉声道:“拿图来。”

有内侍脚步匆匆抱着布绢来,布绢很大需要五个人才能横着抱得动。

而后将地图在地上铺开,一张画着北方防线的地图就在眼前。

老师正指着并州的方向讲述着迁民的过程。

扶苏站在一旁听着,目光也看着北方防线,其实在后世大概近一百年之后,也有一个叫汉武帝的皇帝,他为了抵御北方匈奴采取了一样的迁民策略。

扶苏本着不被问话就不回话的态度,安静地听着老师讲述完大致的规划,从原本的三千户,老师又增加了三千户,也就是六千户。

嬴政道:“那些儒生还会非议的。”

李斯俯首行礼,只要这些人依旧出现在章台宫,那就管不住他们的嘴。

嬴政道:“朕很想杀了他们。”

闻言,李斯微微颔首,因他心里尤其是那个齐鲁博士淳于越,早就在他的心里与睡梦中死了很多次了,死法各种各样。

李斯咳了咳嗓子又道:“这些人不能杀,他们活着对大秦有用。”

扶苏觉得原来老师也是一个极其冷酷的人,有些人活着是因他有用,反之就杀了?

“近来,叔孙通与伏生可还有拜谒你?”

听到父皇问话,扶苏回道:“之后就没见过那两位老先生。”

言至此处,扶苏又补充道:“儿臣今天见章台宫的齐鲁博士对迁民之事如此激动,不如就按照老师所言,派几个博士,去北方看看。”

人总是要先有调查与观察,才能再做结论的嘛。

有调查,有实际的观察,才能有发言权。

至于那些博士的议论,他们缺什么就给他们什么,现在他们缺少观察。

李斯笑道:“公子所言极是。”

嬴政看了看天色,道:“你回去吧。”

扶苏躬身行礼,退出大殿。

刚转身穿好鞋履要离开这里,却又听到老师与父皇的话语。

大概是老师在说公子的办法可行。

父皇是在说老师平日里该多给些教导。

扶苏暗暗叹息一声……

孩子终究是孩子,公子扶苏是咸阳宫的人们看着长大的,不仅仅是蒙武老将军,还有王翦老将军,李斯与田安。

只是多听了一耳朵,扶苏又听到父皇与老师说起了有关反秦势力的事。

这个现在看起来平静的天下,还是有反秦势力的。

到现在,扶苏也不知道项梁,项伯,项羽在何处,还有那位张良。

能够活着就很不容易,尤其是经历过乱世的那些人。

楚都亡了,还有什么好打的。

扶苏觉得这种战争很无趣,十分地没有必要,从章台宫前的大殿而过,一路走回高泉宫。

走到高泉宫的后院,还能听到水流进入鱼池中的水流声。

扶苏看着满满一池的鱼,沉默良久。

田安站在一旁看着,公子多半是在挑选,今天该吃哪一条鱼。

正要开口,又见到公子神色不悦地起身走入殿内,田安这才意识到,今天的公子不想吃鱼。

但今天,公子与丞相面见了陛下,公子还参加了早晨的廷议。

高泉宫的宫女与内侍都看出来了,今天的公子满腹心事。

田安询问道:“公子,晚上吃些什么?”

“还有芹菜吗?”

田安犹豫了片刻,又道:“还有的。”

“那就吃些芹菜。”

田安命人去宫里看看有没有芹菜,宫里要是没有就去外面找找。

不知不觉,天色就入夜了,入冬之后白昼也更短暂了。

内侍端着一盆翠绿的芹菜而来,来人回道:“宫里没有芹菜了,章邯将军在商颜山种了一些,就剩这些了。”

田安将这些芹菜煮了煮,就放在了公子的桌边,再热了一张饼。

就看着公子将芹菜与羊肉都放入一张饼中,将饼卷起来吃了。

夜色逐渐深了,公子依旧在看书。

平日里,公子就是这样的,公子高兴的时候会看书,不高兴的时候,也会看书。

殿外又下起了大雪,田安吩咐道:“公子爱吃芹菜,转告章邯将军,来年多种些。”

一夜过去,天还未完全亮,殿外的天光还是灰蒙蒙的,扶苏侧卧在榻上睡醒,便在一旁拿了一卷书看着。

即便是睡在寝殿内,还是能够感觉到外面的寒冷。

直到躺着有些累了,扶苏坐起身穿好了外衣,打开殿门。

迎面而来吹过一阵冷风,带着寒意与雪花吹入殿内。

脚踩在厚厚的积雪上,扶苏望着眼前的雪景,手中还拿着一卷书。

田安脚步匆匆而来,“公子,皇帝有诏命,说腊月休朝一月。”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开始洗漱。

耳边又是田安的念叨声,他道:“多半是那些齐鲁的博士害陛下不高兴了,他们竟然敢在大殿公然驳斥皇帝与丞相,真该将他们都杀了。”

扶苏道:“老师说那些人留着有用。”

“公子可是用早食?”

“昨天的芹菜还有吗?”

“还有剩不少。”

扶苏吩咐道:“今天既然不用去廷议了,我自己做些饭食,拿芹菜来。”

平时公子都是自己动手做饭食的,而且公子的手艺很好,传闻是当年华阳太后教给公子的手艺。

因此,当今皇帝也十分喜欢公子熬出来的鱼汤。

每每想到这些,田安总是会满眼的热泪。

因为别人都不知道,只有田安知晓,公子的做菜手艺不是华阳太后传授的,华阳太后也说公子的手艺很好。

田安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年幼的公子坐在华阳太后的榻边,为华阳太后熬煮羹汤。

那时候的公子是那么的年幼,却能不辞辛劳地亲手做饭食。

那时候的华阳太后还在世,太后总是看着年幼的公子,总是十分疼爱。

公子就是在太后的膝边长大的。

至今,华阳太后不在了,人们不知当年的隐情,太后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解释过,田安自然而然就让这个误会继续传下去。

如今咸阳宫人尽皆知,当年华阳太后最疼爱的孩子是公子扶苏,公子做饭食的手艺都是太后教的。

田安任由这种误会在宫里扩大,也从未解释过,哪怕这是误会,至少现在宫里的人看到公子,就不会忘记华阳太后。

而田安自然而然地觉得,他就是公子身边最忠诚的奴仆。

扶苏先将一些小米放入陶碗中,放在炉子上煮着,再将两颗鸡蛋放入另一个碗中,放在另一个火较小的炉子上,慢慢煮着。

而后一边看着书,一边耐心地等着今天的早食煮熟。

又过了半个时辰,扶苏这才将切好的碎芹菜放入锅中,又煮小半刻。

如此,那两个鸡蛋也就煮熟了,扶苏搁下手中的书,一个人安静地吃着饭食。

殿外依旧下着雪,地面上的积雪也越来越厚。

吃罢饭食,扶苏打算出去走走。

咸阳宫内到处都有正在清理积雪的宫人,扶苏走在咸阳宫的城墙上,从这里居高临下能够俯瞰咸阳城。

一个人读的书多了,那么这个人一定很博学。

扶苏觉得自己再读几年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如果……将来能当一个博学的皇帝,应该也挺好的吧。

在这个静谧的雪天,丞相李斯开始了他的迁民计划,而且将原本的三千户人增加到了六千户。

不只如此,李斯还点名了十六个齐鲁博士前往北方,去主持迁民之事,还要记录长城修建情况。

如果说那些齐鲁博士在廷议时反驳李斯的迁民计划,属于蹬鼻子上脸。

那现在丞相李斯用迁民之事,来对付齐鲁博士,是反击,而且是蹬鼻子上天灵盖的。

几个齐鲁博士此刻正在丞相李斯的宅邸门口叫嚣着,用着他们毕生所学的脏话,骂着那位秦国的丞相。

可惜,秦国丞相的宅邸家门紧闭,不见客人。

这天寒地冻的,谁家还会见客?

几个老人家在李斯家门前撒泼打滚,就被几个巡街秦军给带了下去。

不知道为何,扶苏觉得丢人,毕竟迁民计划中,安排齐鲁博士的一环是自己提议的,老师竟然真的安排了,太损了。

今天看到了这煞风景的一幕,扶苏竟然感到有些脸红,转身便走下了城墙。

今天又有一队队的秦军离开了咸阳,其中被带走的还有齐鲁博士,这些老人家被请上了马车,要去北方查问边防。

令人觉得意外的是,这一次派往北边的博士名册中没有淳于越。

正值大雪天,淳于越送别这些要远去北方的故交好友,其中就有他年轻时在稷下学宫就结交的朋友,周青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