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九如颂 > 第二十章 朝议

九如颂 第二十章 朝议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0:05 来源:小说旗

承恩侯孟檀带着长子孟光峰与三子孟光峻,跪在宣政殿外已经快两个时辰了,从旭日初露到日上三竿,逐渐变热的阳光令父子三人穿着朝服的后背尽湿。

孟光峰担心父亲身体熬不住的同时,又暗自庆幸二弟孟光嵘的官位低,没资格参加大朝会,所以不用受这份罪。

“陛下口谕:送承恩侯回府,宣孟世子和孟侍郎觐见。”

太监总管许德抑扬顿挫又略带尖细的声音传来,落入孟家父子的耳中,简直是宛如天籁。

承恩侯没等许德话音落,便爬了起来,可能跪的时间有点长,他刚爬起又差点摔了个‘狗刨’,幸好右边的孟光峻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今日,宣政殿的大朝会就跟外面的菜市场似的,支持开海禁的大臣与反对开海禁的大臣们正争论的热火朝天。

都察院左都御使陈玉坤说道:“此次伽蓝与扶桑武士混入中原行刺公主,究其根源,还是在海禁上。”

“若是开了海禁,我朝便可像前朝大燕那般与沿海各国进行贸易交流,海上有水师巡航,上岸有市舶司管理申报,绝不会出现这种刺客冒充茶商,偷渡上岸的事情。”

“陈左都言之有理!”

户部尚书卢志康附议道:“如今东州情形混杂,海上走私猖獗,再不解除海禁,时日已久,我朝便会失去对东南沿海通商航道的控制。”

“况且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国朝上下不知有多少地方,每天都眼巴巴的等着户部拨银子。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空虚,臣这个户部尚书,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诸位。”卢志康边说边向殿内伫立的大臣们拱了拱手,“若是解除海禁,由户部来统管民间的海外贸易,抽取一定比例的商税,便可立即充盈国库。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事,我等身为臣子理应赞成!”

“臣反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冯信出列,向建元帝慷慨陈词道:“陛下,不能为了充盈国库,就盲目的开海禁。”

“大燕便因开了海禁,才使四邻环伺,东南沿海的百姓屡遭海寇侵扰,闹得民不聊生。兵部不得不增派水师驻守沿海各岛,巡防护航,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北狄进犯,圣祖皇帝亲征被围,大燕竟无兵增援……后有逆贼窃国,打开国库一看,里面仅余区区三十万两白银。”

“大燕被称颂为有史以来最为富裕强盛的国家,何以国库不见盈余?”冯信义正词严地说道,“由此可见,开海禁并不是什么富国之策,实乃耗损国力,虚有其名。”

建元帝面色阴沉,都快听不下去了。

宁王萧剑却在此时开了口:“冯佥都,你的这些话,太过牵强附会了。”

“你说大燕虚有其名。”他神色愠怒,冷声道,“你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不会不知道大燕朝各个州府都有的福利机构吧?”

“居养院、实济院、养济院专门收留孤寡、贫困老人,慈幼局、慈幼庄负责收养弃婴与孤儿;安乐庐与安济坊专门收治病人,漏泽园主要收葬生前孤苦无依的逝者。”

“还有官营的大药店,例如施药局、惠民局通常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出售药品,或免费向贫病之人发放药物,大燕国库无银,但这些救济涵盖了大燕百姓的生老病死。”

“你一介文人,不懂兵事,就不要肆意妄谈。大燕的水师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万之众。而西北,仅河西四州的守军便有四十万之多,还没算上在辽东屯田的三十万大军。”

“明明雁门关总兵叛国投敌,毁了大燕的根基,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却变成了大燕因开海禁,把兵力耗费在海防上,无兵增援北疆亲征的天子,致使帝崩?”

“本王听说……”宁王顿了顿,声如寒冰,“那投敌叛国的贼子也姓冯,不会是你们老冯家的亲长吧?”

“一派胡言!你…”冯信气得胡子直翘,刚想驳斥,抬眼触及站在龙椅左下方的太子,那幽冷冰寒的目光,他吓得一个哆嗦,又把刚要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见状,太子嘴角微翘,心道:“蠢货,目无君主,只知道信口开河污蔑他们周家的老祖宗。却不想想老祖宗是什么人,她在,国库在,她不在了,国库自然也就无银了。”

否则,何以中原动乱几十年,北境之地与沿海海防依然能够坚守住?

除了燕魂卫的忠义,那便是银子,将士们也是要吃饭的。

当然,太子殿下是不会把这些公布于众的。

“陛下,海禁开不得。”

刑部崔尚书也颤巍巍的站了出来,咳了咳道:“海外番邦不懂礼制,听说那里的人都长着红毛绿眼睛,衣衫怪异暴露,行止又十分粗鄙,实在是有碍观瞻啊。”

孟光峻听得嘴角直抽,忍不住开口道:“崔尚书,我大秦南人和北人都长得不甚相同,何况是远在万里之遥的域外国家。我看不是有碍观瞻,是您老老眼昏花,又做惯了这井底之蛙,眼界变小了。”

崔尚书被他这句话噎得嘴也抖,手也抖,抖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孟光峻心想,都这样了,还占着尚书之位不告老,将要出口的话便越法的犀利起来。

“老大人,赶紧的回家歇着吧!”他微弓着身子,话说得不客气,表情也无半点尊重,“待会,下官要是把您气出个好歹来,真不知道该如何向陛下交代。”

“竖子,你……”崔尚书怒指着孟光峻,脸上的神色像是要生吞了他。

孟光峻冲他挑了挑眉,”身为臣子,食君之禄,理应为君分忧。但你们却一再违背圣意,说白了,不过是尝到了海上走私的甜头,不想这到手的银子,从自家的口袋又大半飞入国库。”他冷笑,“故而心有不甘,才会百般阻挠解除海禁。”

这番话,像是撕开了反对开海禁的大臣们最后的一块遮羞布,吵闹如同菜市场般的大殿,霎时安静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