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九如颂 > 第三十八章 父子

九如颂 第三十八章 父子

作者:东皇龙珠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3:50:05 来源:小说旗

“大兄说得对!”

孟光嵘抚掌赞道:“遵循祖训,安守孟氏诗礼传承之道,这才是孟氏子孙立世的根本。”

长子之言,承恩侯总算是听清楚了。就是不赞同送自家的姑娘入宫。若是一意孤行,不但不会光耀宗房,还会给孟氏带来祸端。

可他就是想不明白,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怎么会招惹祸端呢?

他目露窘态,心情有些复杂,想问个清楚明白,但又不想在儿子面前弱了势,只得没好气地冷哼了两声。

孟世子继续开解父亲:“二弟的五经博士虽是个荫封的闲职,但他打理着孟府的庶务,这几年,我们阖族上下能够摆脱经济窘境,二弟功不可没。

三弟自小痴迷工造,升任工部侍郎,也算是学以致用。我身为侯府世子,孟皇后的堂兄,即便任个礼部的五品郎中,谁又能小瞧了我不成?何况,我与礼部尚书又是连襟。”

承恩侯老脸快被长子说得挂不住了,有气又没地方撒。便柿子捡软的捏,冲着孟光峻撇嘴:“工部侍郎了不起吗?又不是吏部侍郎、刑部侍郎。”

“工部虽排六部之末,但我大秦是军武立国,圣上又非常重视工部……”为了说通父亲,孟世子说了很多很多话。

最后,连形象也不顾了,说罢,直接摊在了椅子上。

长子说话可比另外两个儿子好听多了,态度恭顺,言辞也温和,承恩侯听得甚是舒泰。

当下便舒展眉头,咧嘴笑了起来。

孟世子趁机,向坐在一旁的幕僚肖未明递了个眼色。

肖未明比孟世子大两岁,也是个读书人。大秦初立,天子开科取士,他为母亲守孝错过了科举,便经人举荐投身于孟府。

孟世子见他出身耕读之家,品性敦厚,就顺手给了个人情,推荐他儿子进了国子监。

肖未明把承恩侯发脾气摔在地下的书籍画册整理好,又走到门口,招呼候在庑廊下的小厮,进来打扫碎裂的杯盏。

沏了茶,亲自捧给承恩侯,然后又拉着他点评了几句《游乐图》,三言两语转移了话题。

孟世子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抬眸,见对面的孟光峻一直默然不语,便没话找话道:“三弟,听闻工部司匠,最近都在忙舰船修造,圣上是打算组建水师,海上练兵吗?”

孟光峻瞥了他一眼,语气有些肃冷地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圣上是不是想组建水师、海上练兵,那是兵部跟五军都督府的事,与你礼部没多大关系。”

“身为臣子,圣意又岂是你我可以揣测的?”

“与其操心这些,大兄倒不如盯紧父亲。这个月正是各家向礼部报备选秀的当口,小心父亲被人忽悠,跑到礼部把府中女郎的名字,给私自填报了上去。”

“还有,我建议大兄不妨先喝点茶水润润喉。”

“你……”关心人,也说的这么硬邦邦。

孟世子闻言口中发涩。

孟光嵘偷笑,见大兄看过来,忙端正坐好,‘哗’的一声甩开折扇,故作惊讶地说道:“哎呀,朝廷竟然要组建水师了,今年的中秋节,热闹怎么都赶一块去了?

每次海上走货,我都提心吊胆的。这往后有了水师护航,我定要亲自去一趟西洋,见一见域外金发碧眼的姑娘。”

承恩侯和肖未明谈兴正浓,听孟光嵘说要去西洋,还要见什么姑娘,便停了下来,断了点评《游乐图》的兴致。

“父母在,不远游。”他顺手攥起书案上的镇纸,生气地道:“我打死你这个逆子。”

可怜的孟世子,被最小的弟弟怼了一顿,还没缓过气来,又赶紧低眉垂眼的赔着小心,劝父亲放下手中的碧玉麒麟镇纸。

这镇纸可是祖上传下来的,今天要是砸了,事后,父亲必定会后悔,父亲一后悔,他就别想有安生日子过了。

“二弟,你有话就好好说,别弄的一惊一乍的。”孟世子今晚实在是郁闷。

他盯着孟光嵘,道:“这段时日,少跟你那帮狐朋狗友在外面花天酒地,有空就挑一挑中秋节要送进宫的贺礼,特别是圣上的寿礼。”

建元帝的生辰是八月十六,合着中秋节,宫中要大宴三天。

“大兄你就放心吧!二哥打理府中庶务多年,寿礼肯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

说罢,孟光峻起身向上座的承恩侯拱了拱手,“父亲,要是没什么事,我先去休息了,明日,圣上还要招我进宫议事。”

随之不由分说的拽着孟光嵘一同离去。

看着两个弟弟匆促离开的背影,孟世子眼神寥落。

父亲乃孟氏宗房嫡子,生来便高高在上,从来不用正眼看人。

长大后,出外应酬,因伯父的才名,别人介绍他时,不说这是孟氏长房嫡长子,而是言道:这是泰山先生的弟弟。

身为嫡长子却被庶兄的声名,压得抬不起头,便养成了一副喜怒无常,自卑又自负的性子。

二弟性格狂放,言语无忌,不惧父亲;三弟自六岁起便在伯父伯母身边长大,对父母亲缘淡薄,除了日常问安,多一句话都懒得跟二老说。

这个家表面看起来,安宁详和,实际却蕴含着若有若无的危机,不知哪天,就会来个大爆发。

但这一切,又怨得了谁?

子不言父母之过,孟家诗礼传承百年,曾几何时,也是没落的一代不如一代。

曾祖父为了家业,给祖父迎娶大商贾之女,陪来丰厚的嫁妆。

祖父任过一方大员,是个笔墨书香笑谈风雅的名士。燕圣祖崩后,大燕藩镇割据,战火纷飞,祖父心灰意冷,辞官归隐乡里。

祖父的书房里,有个伺候笔墨的婢女,写的一手好字,很得祖父看重。

祖母持家尚可,有商户之女的精明,却无一族宗妇的远见。过门三年仍无身孕,长房嫡脉,本就人丁凋零,曾祖母一着急,便做主提那婢女为妾室。

那婢女运道极好,一年之后,便生下了长房庶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