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现代女尊异文录 > 墨妖

现代女尊异文录 墨妖

作者:天之道心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4-15 03:02: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熙二十三年春,淄川蒲家庄的梨花开得正盛。

蒲松龄蘸了蘸砚台里将干的墨,忽听得窗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这深更半夜,村里人早该睡下了。

“先生...“

纸窗上映出个伶仃身影,声音像浸了水的丝线,“能借盏灯么?“

他蹙眉推开窗——

月光下站着个素衣少女,怀中紧抱一卷泛黄的画轴。最奇的是她浑身湿透,脚下却无半点水渍,袖口滴落的墨汁在青石板上绽出朵朵黑莲。

“小女子姓白,家住...“她话音戛然而止,惊恐地望向书案上那方龟钮砚台。

砚中干涸的墨块正在渗出猩红。

蒲松龄不动声色地合上《聊斋》手稿。这方歙砚是昨日县太爷所赠,据说用刑场斩首后的镇纸石所制。他早察觉墨色近日愈发幽深,写出的字半夜会自行挪位。

“白姑娘且看。“他忽然将毛笔倒插入砚,笔杆上雕刻的钟馗像竟睁开双眼,“此乃终南山雷击木所制,最克...“

少女突然扑到案前。

她指尖划过未干的《画皮》篇,纸上游走的墨迹顿时凝固成咒文。蒲松龄这才看清,她腕间系着半截断绳——正是自己昨日在村口古槐上见过的,那根吊死过明朝绣娘的老麻绳。

“三百三十三年了。“少女的指甲生出青苔般的纹路,“当年您写《尸变》时用我研墨,许诺在《百妖谱》里给我留个位置。“

窗外传来槐枝折断的脆响。蒲松龄瞥见砚中浮起一张模糊的人脸,正是顺治年间被沉塘的落第书生。

“原来先生收集的不是故事。“少女的衣袂开始褪色,“是困在笔墨里的...“

话未说完,她的身形突然被吸入《画皮》手稿。宣纸上多了一行蒲松龄从未写过的批注:

「白绫妖,崇祯七年缢于章丘,善摹人皮,畏朱砂」

砚台“咔“地裂开,墨汁化作黑蚁四散而逃。蒲松龄急忙用镇纸压住稿纸,却见《蛇人》《狐嫁女》等篇目的字迹都在扭曲蠕动,仿佛整本《聊斋》正在苏醒。

蒲松龄盯着宣纸上那行凭空出现的批注,指尖微微发颤。

“白绫妖……“他低声念道,墨迹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黑色,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动。

窗外,一阵冷风卷着梨花扑进书房,案头的烛火猛地摇曳起来。就在这明灭之间,蒲松龄分明看到,那行批注的末尾,一滴墨汁缓缓凝聚,竟化作一个细小的笑脸,冲他眨了眨眼。

“先生,您答应过我的。“

少女的声音忽然在耳边响起,蒲松龄猛地回头,却见书房角落的阴影里,那素衣少女的身影正一点点凝聚成形。她的衣袂无风自动,袖口滴落的墨汁在地板上蜿蜒成一条细线,直指书案上的砚台。

“您用我的故事研墨,却不肯给我一个名字。“少女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三百年来,我游荡在章丘的每一寸土地,听着人们传颂您的《聊斋》,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蒲松龄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道:“白姑娘,你既已入书,为何还要纠缠?“

少女忽然笑了,那笑容明媚得不像一个鬼物:“因为您写错了。“她伸手指向《画皮》篇,“那日被沉塘的书生,根本不是因为贪色而死。“

话音未落,砚台中的墨汁突然沸腾起来,一张扭曲的人脸浮出墨面,发出凄厉的哀嚎。蒲松龄惊得后退一步,却见那人脸挣扎着吐出几个字:“冤枉……我是被……“

“住口!“

一声厉喝从窗外传来,紧接着一道金光闪过,那人脸瞬间被击散。蒲松龄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道袍的老者站在院中,手中拂尘一挥,那少女的身影顿时如烟消散。

“蒲先生,“老者踏入书房,神色凝重,“您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东西。“

蒲松龄定了定神,认出这是青州云门山的清虚道长。他苦笑道:“道长说笑了,蒲某不过一介书生,何来招惹之说?“

清虚道长没有答话,而是走到书案前,仔细端详那方裂开的砚台。半晌,他叹了口气:“这是'血砚',用刑场镇纸石所制,本就聚阴。您又以百家故事研墨,日积月累,这些故事里的冤魂便寄居其中。“

他指向《聊斋》手稿:“您每写一个故事,就放出一个魂魄。如今它们想要更多——要名字,要公道,要……“

“要复仇。“蒲松龄接话道,忽然明白了什么,“所以白绫妖才会说,我写错了。“

清虚道长点点头:“冤魂入书,若得真相,便可安息;若被歪曲,怨气更甚。“他顿了顿,“蒲先生,您可知这砚台的原主是谁?“

蒲松龄摇头。

“顺治十八年,章丘县令周世昌。“清虚道长沉声道,“此人酷爱刑讯,尤好以笔墨记录犯人供词。这方砚台,浸透了无数冤魂的血泪。“

一阵寒意爬上蒲松龄的脊背。他忽然想起,自己收集的这些故事,有多少是真相,有多少是讹传?那些被写入《聊斋》的鬼狐精怪,又有多少是如白绫妖这般,等着一个公道?

“道长,我该如何是好?“

清虚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他:“这是《百妖谱》残卷,可辨妖物真伪。您若真想为它们立传,就当还它们一个真相。“

蒲松龄接过竹简,只觉入手冰凉。展开一看,只见第一页上写着:

「白绫,崇祯七年生,章丘绣娘,擅工笔。因拒县令周世昌逼婚,被诬以巫蛊之名,缢死于古槐。怨气凝而不散,化而为妖,善摹人皮,畏朱砂。」

在这行字的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其冤未雪,其恨未消,故不入谱。」

蒲松龄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古槐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仿佛一个悬吊的人影。他忽然明白了白绫妖的执念——她要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清白。

“我明白了。“蒲松龄提笔蘸墨,在《画皮》篇的末尾添上一行批注:「白绫,章丘绣娘,工笔绝伦,含冤而死。后人传其化妖害人,实为污蔑。今还其清白,入《百妖谱·贞烈卷》。」

笔落之时,一阵清风拂过书房,案头的烛火轻轻摇曳,似有若无的叹息声随风消散。清虚道长微微颔首:“善哉。一个冤魂得以安息,还有千百个等着您呢。“

蒲松龄望向那方裂开的砚台,墨汁中似乎又有新的面孔在浮现。他深吸一口气,展开《百妖谱》残卷,提笔写下第二个名字……

蒲小倩放下手中的古籍,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凌晨三点的通灵馆,只剩下她一个人。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她精致的脸上,勾勒出她姣好的轮廓——杏眼,琼鼻,樱唇,长发如瀑般垂至腰间,发尾微微卷曲,带着几分慵懒的妩媚。她今天穿了一件oversize的白色针织衫,搭配黑色紧身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毛茸茸的兔子拖鞋,整个人看起来既时尚又居家。

但此刻,她的表情却异常凝重。

“又来了……“

她盯着电脑屏幕上刚刚解码完成的文档,那是一份从蒲松龄故居最新出土的手稿残卷,上面记载着一段被刻意抹去的文字:

「血砚现世,百妖出笼。吾之后人,当以通灵之血,续写《百妖谱》……」

蒲小倩叹了口气,伸手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巧的檀木盒子。打开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古朴的铜钱,铜钱上刻着“通灵“二字。这是她十八岁生日时,姑婆蒲章俊送给她的“成年礼“,据说是蒲家代代相传的“通灵印“。

“姑婆,您到底瞒了我多少事……“

她喃喃自语,指尖轻轻摩挲着铜钱。忽然,铜钱发出一阵微弱的青光,紧接着,她的手机疯狂震动起来。

手机屏幕上,是她自己开发的“百妖谱APP“的警报界面:

【警告!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

【地点:城西老槐树胡同】

【能量等级:A级(高危)】

【疑似妖物:画皮类】

蒲小倩眉头一皱,迅速起身,从衣架上抓起一件黑色风衣披上。她走到通灵馆的“法器陈列柜“前,从里面取出一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钢笔——这是她特制的“通灵笔“,笔尖是用雷击木制成,笔身内藏着朱砂和符纸。

“又要加班了……“

她撇了撇嘴,随手将长发扎成一个高马尾,整个人顿时显得干练起来。出门前,她没忘记戴上那副看似普通的平光眼镜——镜片上刻着微型的符咒,可以帮她看破妖物的伪装。

城西老槐树胡同是出了名的“鬼巷“,据说清朝时这里有一棵千年古槐,吊死过不少人。后来城市建设,古槐被砍,但灵异事件却从未停止。

蒲小倩站在胡同口,眼镜下的眸子微微泛着青光。在她的视野里,整条胡同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黑雾,那是积聚了数百年的怨气。

“果然有问题……“

她小心翼翼地走进胡同,手中的通灵笔随时准备激活。忽然,一阵细微的哭声传入她的耳朵——那声音似有若无,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她耳边啜泣。

“谁在那里?“

蒲小倩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胡同深处,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浮现——那是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背对着她,肩膀一抽一抽地,似乎在哭泣。

但蒲小倩的通灵眼镜却显示,那“女孩“的身上缠绕着浓重的黑气,后脑勺的位置,赫然裂开了一张血盆大口!

“画皮妖!“

蒲小倩毫不犹豫地按下通灵笔的机关,笔尖瞬间弹出,一道朱砂符咒凌空画出,直击那“女孩“的后背!

“啊——“

一声凄厉的尖叫响起,“女孩“的身体像破布一样被撕开,露出里面一团蠕动的黑色物质。那东西扭曲着,发出刺耳的嘶吼,猛地朝蒲小倩扑来!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

蒲小倩迅速结印,通灵笔在空中划出一道复杂的符文。随着她的咒语,符文绽放出耀眼的金光,将那团黑影牢牢禁锢在半空中。

“说!谁放你出来的?“她厉声质问。

黑影挣扎着,发出咯咯的怪笑:“嘻嘻……蒲家的通灵女……你终于来了……血砚已经醒了……我们都会回来……“

话音未落,黑影突然爆裂开来,化作无数细小的墨点,消散在空气中。

蒲小倩站在原地,脸色凝重。她低头看向手中的通灵笔,笔尖的朱砂已经消耗殆尽。

“血砚……“

她想起古籍上的记载,心中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看来,她得去拜访一下那位“老朋友“了——异人局的局长,李炎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