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41章 游击战

禁卫军 第41章 游击战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戈辉带领禁卫军全军开始了疯狂的魔鬼集训,戈辉一再强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刘城把巷战训练场监工的任务交给了张会长后,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训练当中。张会长特别高兴,觉得自己能为禁卫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所以监工做得极为认真,严格按照图纸上的内容建造,不允许有丝毫的差池。

禁卫军本次集训和在镇妖峰基地的训练相比,在时间安排上差不多,不同的是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基本上是按照《禁卫军陆军中级步兵训练大纲》展开的。从早上五点开始,一直到晚上十二点结束。训练强度之大,让每天晚上回到后勤区居住的张作霖都为之侧目。

张作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军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训练的军人。早饭前进行十里地越野跑,回来后开始唱歌,然后吃早饭,吃完饭后上课学习,学习完后开始正式训练,训练完成后,再唱歌,然后吃中饭,中饭过后继续训练,看时间差不多了,再进行十里地的越野跑,回来后唱歌,接着吃晚饭,晚饭后继续训练,直到夜里十二点才可以回宿舍休息。

6月3日,张作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张作霖为他起名叫张学良。

张作霖觉得这样训练,用不了几天就会把人练死的。然而十天后,他惊讶了,这些人没有倒下,依然在默默的训练,在月色下的训练场上,呼喊着,追逐着。第二十天的时候,张作霖以为这些人该到极限了,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远远没有到极限。每天都一如既往的仿佛他们根本不知道疲倦一般。整整一个月,这些人不但没有被练死,反而越发健康。

在六月的最后几天,巷战训练场的土建工作全部结束。在六月的最后一天,禁卫军为期一个月的魔鬼集训也正式宣告结束。

训练结束后,禁卫军全体放了三天假,让大家好好的放松一下。

戈辉再次找到张紫云,一是对张紫云尽心监工巷战训练场的建设表示感谢,二是告诉张紫云,禁卫军要出去训练,归期未定,希望在这段时间里,由张紫云暂时代为管理八角台基地。张紫云虽然不清楚戈辉要带禁卫军去哪里,但他也不方便问。不过,他也愿意帮禁卫军暂时管理八角台基地。

最后,戈辉还留给张紫云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在禁卫军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再为八角台基地再建五百间士兵宿舍,十个大食堂,三百间军官宿舍,七个随营军校教室,以及相应配套的家具。禁卫军的手笔是越来越大了,张紫云满口答应了,他现在已经习惯了。

自从杜立三匪帮被灭以后,奉天省中部地区的土匪安静了许多,所以张紫云这时也不担心土匪来袭,就是来了,也有受过简单军事训练的禁卫军八角台治安队来应付,小股土匪治安队足够应付了,再说现在还有一水的水连珠步枪,子弹充足,那还有啥可怕的。

在这三天中戈辉制定了严密的行军和作战计划,然后再次召开军事会议,确定了本次作战的基本方针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也就是游击战。要大踏步的前进,大踏步地后退,直到把敌人拖死为止。

戈辉最后强调:“我们就是要把水搅浑,彻底地搅浑,让忠义军和俄军都摸不着头脑,我们虽然不会进攻忠义军,但我们也不会和他们合作,可以帮他们,但不与他们做过多的接触。对俄军要狠狠的杀,不留下一个活口。

听了戈辉制定的作战方针,所有军官不禁开始为俄军担心了,碰到这样的无赖打法,换了谁都会疯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弱者对强者,小部队对大部队最好的战术了,也是无奈之举,堂堂正正的硬扛那就是找死。

三天后的一个月夜,禁卫军全体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骑着马悄悄地消失在皎洁的月色里。

禁卫军此行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俄军围剿忠义军的战场。目前忠义军主要集中在通化、海龙、凤城一带。禁卫军此行的目标只能是这一带。这一带山多林密,整个长白山都可以成为他们与敌人周旋的战场。

事实上目前忠义军在与俄军的作战中并没有吃太大的亏,反而打得有声有色,让俄军很难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且还消耗了大量的俄军实力,有效的保存了自己。最后俄军不得不在其它方面想想办法,比如收买忠义军中意志薄弱者,分化瓦解。并在吉林将军长顺和盛京将军增祺的协助下,开始了对忠义军中想投靠朝廷的人许以重利进行招抚。

俄军指挥官阿列克夏耶夫和吉林将军长顺都相信,忠义军中成员复杂,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坚定,一定有愿意和朝廷合作的人。所以,俄军派遣叛徒、密探潜入忠义军中,进行挑拨离间,分化瓦解。长顺等人还号召地主豪绅举办团练,配合俄军的“围剿”,并阴谋收买忠义军中的动摇分子。

事实上确是如此,忠义军的成员,除了农民、猎户、筑路民工、矿工、伐木工人、小商贩以外,还有大量的清军溃卒游勇和地方乡勇富户、地痞恶棍等,趁忠义军势力发展之际,混迹其中,以致成分相当复杂。而忠义军的领导人刘永和等,不但毫无警惕,反而以此“自诩其众”,“以虚声相炫耀”。在这些人中,虽然有一部分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抗俄热忱,但对清王朝的认识却很模糊。刘永和本人对清廷也抱有幻想,一度几乎接受招抚。所以,在物资匮乏、斗争环境艰苦或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有些人极易被拉拢收买,倒戈背叛。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支神秘部队杀进来搅局了。局势也就在这个时候,就像一只受惊的野马,朝另一条小路狂奔而去,怎么追也追不上。

这支神秘部队先是袭击了俄军的军火车队,造成了军火的大爆炸,炸死炸伤数百俄军士兵。接着又袭击了一支百人的俄军小队,这支小队全军覆没。两天后又袭击了吉林将军长顺的军营,正好长顺就在军营,长顺也在袭击中被打死了。长顺命丧于此,从此以后的历史再也没有长顺什么事儿了,他去广东当官就更别提,再也没有他了。之后,俄军的一个炮兵阵地遭到袭击,所有的炮弹被引爆,山炮被炸毁,炮兵被击毙。

短短十天的工夫,给俄军和清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和损失,这一下子惹怒了俄军指挥官阿列克夏耶夫,命令俄军必须在三天之内找到这支可恶的袭击者,同时,也向忠义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很显然这是忠义军干的。

这一连串的袭击给在困境中的忠义军再次燃起了希望,忠义军的主要领导刘永和、杨玉麟也马上派人寻找这支厉害的友军,如果两军能兵合一处,那对俄军的作战将更为有利。同时他们也是思考,这是哪里来的一支队伍呢,战斗力居然这么强。

事后俄军派人仔细勘查了袭击的现场,也询问了活下来的士兵,最后得出结论,袭击他们的肯定是一支受过正规训练的军队,不然不会有这么强的战斗力。这肯定是一支穿着老百姓衣服的正规军,但是清国有这样的军队吗?反正忠义军那些乌河之众跟本没这有个能力,那么就当做是一支变装的正规军,那就要思考这支正规军来自哪里?清军?这肯定不是,清军和乌河之众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清军是朝廷的军队,而忠义军不是。纠结,到底是哪里蹦出来这样一支军队?

阿列克夏耶夫很快想到了五月初俄军的军火车队被抢一事,到现在也没有查出个结果来,当时俄军也判断是正规军干的,后来查无实据,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通化、海龙、凤城一带又出现了一支神秘的部队,来去如风,飘忽不定,给俄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这支部队会不会和抢军火那支部队是同一支部队呢?想到这里,阿列克夏耶夫一拳砸在桌子上,一定是这支部队,那么就必须把这支部队消灭掉。

接下来,俄军联合清军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围剿,忠义军也立即开始了反围剿的作战。

禁卫军在这个时候正躲在一条山沟里休息呢,侦察兵已经回来了,俄军更大规模的围剿开始了。也预示着禁卫军更多的机会来了。

通化、海龙、凤城一带山多林密,是游击战最理想的战场。曾经在努鲁儿虎山的大山里受过严格的山地训练的禁卫军,在这里更是如鱼得水。受过老猎人亲手指点的禁卫军战士,对大山的理解要比忠义军和俄军强多了,再加上这些天来在大山里不断的战斗,理论结合实际,战斗力更是成一日千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忠义军乐开了花,让俄军苦闷不已。

俄军的后勤被袭击了,接着忠义军得到了消息,说俄军的后勤已经被消灭了,所有的弹药都处于无人看守的状态。缺少弹药的忠义军也不管这个消息是不是陷阱了,立即派人去了。结果缴获大量的军火,立即缓解了忠义军弹药不足的窘境,而且还为忠义军留下了二十几门小山炮。这样的事情接连发生,让忠义军不断的补充给养和弹药,忠义军的战斗力也立即恢复了。

之后,俄军正在攻打一个山头的时候,后面突然枪声四起,大量的俄军被从后面射来的子弹打死。等俄军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伙人突然又消失在密林中了。俄军派兵去追,结果又被突然杀出的一支部队密集的子弹射杀,等更多的俄军赶到的时候,除了看到全是俄军的尸体以外,其它的什么都没有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又不断的有俄军的后勤被袭击,不断有俄军的炮兵阵地被袭击,不断有俄军的小股部队被袭击。袭击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完就走,从不恋战。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战术极为无耻。而且不分白天黑夜,就连你吃饭的时候,都会跑过来放一阵枪,让你吃沙子。更可气的时,忠义军也会来掺和一下,弄得俄军和清军十分的狼狈,大量的枪支弹药被忠义军抢走了。

这时忠义军的刘永和、杨玉麟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发现这支神秘部队,虽然一直在帮助他们忠义军,但却一直和忠义军保持着距离,甚至连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显然是对忠义军不信任,但却多次在忠义军危机的时候,帮忠义军解围,特别是那批军火,帮了忠义军的大忙,不但解决了弹药的问题,还为忠义军添置了大量的枪支和山炮。刘杨二人十分的不理解,我们是抗俄的部队,他们也不断的打击俄军,我们目的是相同的,但为什么不一起合作呢?情报显示,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不到三百人,但战斗力却极为强悍。两个人特别想结识这支部队的指挥官,但人家就是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禁卫军在通化、海龙、凤城一带一连串的战斗,不但破坏了俄军围剿的计划,还壮大了忠义军的实力,更让很多忠义军装备了俄军的水连珠步枪,更让俄军的招抚计划大打折扣,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果,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更多的人看到了忠义军壮大的希望。

在这近十几天来的战斗中,禁卫军先后有十七人轻伤,七人重伤,目前无人阵阵亡。七名受重伤的战士都被安置在一个猎户家里养伤。

7月18日,戈辉和禁卫军主要干部,在一处山沟里开会。因为去年的这一天,戈辉排的十四人在小树林开会,讨论自己打天下的事情,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所以在这一天开会,意义非同一般。

通过近几个月来对东北局势的了解,戈辉作为禁卫军的总司令,在这次会议中,大胆的提出来,禁卫军未来十年内的发展计划。并高度总结为十六个字:“依附清廷,韬光养晦,联合列强、搅浑东北。”

确定了发展方针后,以后的行动就变得更有针对性。同时,要求禁卫军全军从思想上做好了准备。

同一天,镇妖峰基地也召开了同样的大会,王超辉、王招辉、杨双三个人把全基地的后勤区的人都叫过来,也把正在训练新兵的三十五名第一批的禁卫军士兵,现在已经是训练新兵的教官,都叫过来了。共同在大食堂开会。

基地的很多人都知道7月18日对禁卫军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开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能列席参会,代表着自己在禁卫军中身份非同一般。王超辉作为镇妖峰基地留守司令主持了会议。在会议上表扬了禁卫军烈士家属老木匠李铁山等二十人,为基地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为这二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励。这让很多人羡慕不已,现在大家都把镇妖峰基地当成自己的家,都以自己是禁卫军的家属而感到自豪。

也是在这一天会议结束后,戈辉派许明和刘城回八角台基地,因为这个时候张景惠和张作霖招的民兵差不多招够三千人了。由许明和刘城带着这三千人回镇妖峰基地参加训练,然后再去朝阳找“城合裁衣店”的李成合和瞿孝明,请他们帮助秘密招兵五千人,随后,许明和刘城就留在朝阳,配合李成合和瞿孝明招兵。

送走了许明和刘城,戈辉带着余下的禁卫军继续留在大山中与俄军周旋。

许明和刘城两个人骑着马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回到了八角台基地。

现在的八角台基地正在扩建呢,戈辉临行前交待的任务,张紫云正在带领八角台的老百姓,加班加点的建设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