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42章 田劲参军

禁卫军 第42章 田劲参军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而此时张景惠和张作霖已经把新招的三千名新兵,在张紫云同意的情况下,暂时住进了八角台基地的宿舍,新兵们从来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都为自己能参加禁卫军而感到高兴感到光荣。

许明和刘城是二十日黄昏时赶到八角台基地的。

第二天就开始审核张景惠交上来的花名册,然后把所有的新兵叫到八角台基地大操场上集合,面对眼前这三千名新兵,许明心中很是激动,小排长的动作是越来越大了。

许明站在三尺高的阅兵台上,看着下面站着的三千名新兵,张作霖此时也作为一名新兵在下面站着呢。

许明大声说道:“大家好,欢迎大家报名参加禁卫军,明天我将带着大家去很远的地方,离开你们熟悉的家乡,去参加极为严酷的训练。在此之前,我想告诉大家,当兵,不是去散步,更不是去游玩,当兵,是会流血,是会流汗,更是会死的。长眠在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的七名战士就证明,战争是会死人的,真的会死人,你们怕不怕?”

张作霖第一个喊出了喉咙:“不怕”

有一个人带头了,大家就有方向了,就会喊了。张作霖的话音未落,地动山摇的喊声错落但并不有致地响起“不怕”。

许明又大声喊道:“死,目前离大家还是很远,但流血流汗离大家却非常的近,当兵不是那么好当的,军饷不是那么好拿的,我和现在所有的禁卫军战士,都是从地狱般的军事训练中爬出来的,不从地狱里走一趟,就不能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禁卫军战士,你们要有这个觉悟,你们怕不怕。”

又是一阵错落但并不有致地,喊破喉咙的:“不怕”。

许明这回不喊了,大声道:“今天大家好好休息,明天出发。”

第三天,许明和刘城带着张作霖等三千名新兵去了努鲁儿虎山镇妖峰基地。

张作霖也终于明白了,禁卫军最初的训练不是在八角台,原来另有基地。

五天后,许明刘城带着三千名新兵到达努鲁儿虎山镇妖峰军事基地。

镇妖峰基地留守司令王超辉看到这三千人,好一阵惊喜,看来禁卫军真的要发展壮大了。

看到许明和刘城来了,杨双特别的高兴。没想到两个月后又见到许明了,还有刘城,有小半年没见了。在天津武备学堂的时候,他和刘城的关系最好了,因为两个都是从山西来的,杨双是临汾人,刘城祖籍是晋城人,后来举家搬到河北乐亭。

谈到小排长招兵三千这件事情,杨双很高兴小排长有这么大的魄力。但是当刘城告诉他,小排长还计划招兵五千人时,杨双惊讶得愣了半天。

接着刘城把戈辉在7月18日山沟会议上,禁卫军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转达给了杨双。听了刘城的话,杨双感慨良深地说:“想当初我们从天津武备学堂突围出来,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今天,更没有想到我们有一天会有近万人的禁卫军。”

刘城也感叹:“是啊,小排长脑子里不知道是装了多少东西,从哪想来的这些东西,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没准儿还真的是被雷劈出来的。”说完自己笑了。

刘城还给杨双带来了新任务,继续扩建基地,在镇妖峰基地也建一个更大的巷战训练场。要按照一个小镇的规模建设。第二批新兵训练结束后,不立即去八角台基地,而是留在镇妖峰基地两个月,参加基地的巷战训练场的建设。刘城还拿出了八角台基地的巷战训练场的工程设计图,镇妖峰基的巷战训练场的设计也要参考着这个进行设计。希望能在今年十一月末,大雪封山前完成巷战训练场的建设。

镇妖峰基地将作为未来禁卫军最重要的秘密训练基地永久保存和使用。未来更有更大的作用,所以镇妖峰基地必须建设好。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兵来这里训练,所以这个基地必须要进一步的扩大规模。士兵宿舍还需要再建两千间,达到两千五百间,能同时满足两万五千名士兵的居住。军官宿舍达到五百间,随营军校的教室达到十个,食堂达到五十个。训练场也要按照能同时满足两万五千人训练的规模进行扩建。以后基地司令部也要进一步扩大。第一批训练的禁卫军战士除了军官以外,全部要回到镇妖峰基地,负责训练新兵。

杨双听到这个庞大的计划,心中无比的震撼,更看到了禁卫军强大的未来。当然他也知道这个任务相当的艰巨,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作为基地司令,杨双内心中更是无比的骄傲。

现在镇妖峰基地比两个月前又扩建了很多,包括新建的四个大食堂,每个食堂都是按照能同时满足五百人同时就餐设计建造的。还有五百间士兵宿舍现在全部完成了。后勤区的宿舍已经扩大到一千间了。现在后勤区的人已经增加到近五百人了。杨双这个基地司令,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来到这个基地的新兵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训练基地,居然建在大山里。居然还有上千名士兵在这个基地里训练,看着他们身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新兵们特别的羡慕。

对于刚到这个基地的新兵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看到基地里的士兵中饭前还要唱歌,唱声真好听,很多士兵们都想学着唱。

张作霖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禁卫军还有一个更大的基地,还有很多新兵在训练,原来自己不是第二批新兵。这个基地在大山里,更隐蔽,几千人在这里怎么折腾都不会有事。就是土匪也不见得有胆量来这里惹事。

事实上,也有土匪远远的观察过这个基地,看到有上千穿着花花绿绿衣服的人在这里训练,自知惹不起,最好不要打这里的主意。只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军队在这里训练。

第二天立即开始对新兵们的重新登记花名册,这次新兵当中,接受过完整的私塾教育的共有二百三十六人,张作霖也在这二百三十六人当中,他自称是受过完整的私塾教育,其实他只是受了一段时间的私塾教育,只不过识字比较多罢了。

正式开始军事训练后,这两百三十六人将进随营军校,开始了他们的初级军事启蒙教育。同时他们也在人生中第一次学习使用鹅毛笔,学习自己制作鹅毛笔。

镇妖峰基地的鹅养的是最多的,但鹅毛却总是被拔走一些用于制作鹅毛笔,现在又粗又长的鹅毛笔是镇妖峰基地和八角台基地的战略物资之一。

第三天为新兵们重新分配了宿舍,把受过私塾教育的新兵尽量平均地分配到各个宿舍,他们都是未来的班长。并为所有新兵分发了迷彩作训服。

张作霖终于穿上了这身衣服,从此真的就是禁卫军的人了。

第四天,即1901年7月30日,禁卫军第三批新兵魔鬼集训正式开始。教官由训练第二批新兵的教官当中抽调三分之一,来训练这第三批新兵。训练大纲依然是戈辉编写的《禁卫军陆军初级步兵训练大纲2.0版本》,这个训练大纲受到了目前正在训练第二批新兵的教官们的普遍好评。当然,新兵和教官们也从训练中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可以加强的地方,已经写好了报告,准备递交给留守警备司令部,再转到八角台。

最艰苦的训练从这里开始了,再次从军的张作霖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一样。他以前是当过兵,但根本就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所受的训练和这里他看到的也完全不一样。这里让张作霖眼界大开,原来军队还可以这样训练,这让张作霖进一步加深了对禁卫军的了解和认同。

三千名新兵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的军事训练,长达四个月一百二十天的时间,过了这一百二十天后,他们将从一名普通老百姓转变成一名真正的铁血军人。

第三批新兵正训练开始后,许明和刘城也离开了镇妖峰基地,直接去了朝阳县城找李成合和瞿孝明了。

许明和刘城下山后第二天就找到了城合裁衣店的大掌柜李成合,把戈辉希望他和瞿孝明能帮禁卫军在朝阳一带招兵五千人的事,说给了李成合和瞿孝明。

两个人听后大吃一惊,李成合万万没想到,禁卫军居然已经准备把规模发展到一万人了,看来戈辉真的想成就一番霸业啊。作为戈辉的合作伙伴,李成合和瞿孝明自然不会反对,两个人的胆子也比以前大了许多,马上同意帮忙,再说了,许明和刘城也会留下来帮忙的。

招兵处当然不能设在朝阳县城里了,那里太招摇了。招兵处设在离朝阳县城二十里外的大板儿村,之所以设那么远,就是不想太招摇,不想引起更多的人注意。其实大板儿村也是禁卫军千层底布鞋的集中收购地。禁卫军为了收购军鞋方便,每月五号都在大板村集中收购,凡是做好的布鞋,远近各村的都在这一天拿到大板村来集中卖给禁卫军。

在李成合和瞿孝明的帮助下,许明和刘城在大板儿村住下了,这儿有一个李成合的私宅,现在让出来暂时当作禁卫军的招兵办,李成合又从店里和染布房派过来三十多个伙计协助许明和刘城。

从这一天起许明和刘城就开始按照戈辉制定的《禁卫军陆军步兵选拔标准》开始招兵了。他们有四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不短,应该足够了。从此他们这里不光成了招兵办,还成了禁卫军军鞋的收购点,这让两个人欲哭无泪呀。有什么办法呢,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收到千层底的普通军鞋两千双,棉军鞋也将近两千双。

大板儿村以及周边的十来个村子,因为做千层底的布鞋,没少从禁卫军中赚钱,也是因为这个,当许明和刘城请他们代为宣传一下他们在招兵时,很快就有很多青壮来参军。但两个人并不是什么人都要,是有选择的,被选上的兴高采烈,没选上的无精打采。

最让许明和刘城无可奈何的是,有一个破衣烂衫,几乎是衣不遮体的要饭花子,也要来参军。许明说什么也不想要,但这个要饭花子说什么也不走,给了吃的之后,还不走,就是要当兵,只有当了兵才能顿顿有吃的。最后没办法,许明同意让他参加测试,他居然还通过了,最重要的是,他识字,还识很多字,他的名字叫田劲,今年十九岁。

许明见田劲没地方去,给他换套新衣服,让田劲给他当助手。半年后,田劲成为了戈辉的副官,从此成为禁卫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就在许明和刘城在大板儿村风风火火的招兵的时候,戈辉带着禁卫军正在大山里带着俄军溜弯呢。俄军在付出了上千人阵亡的代价后终于找到了这支让他们头痛万分的神秘部队。人数不多,不到三百人,战斗力却十分的强悍,现在俄军指挥官阿列克夏耶夫正率领近三千人在大山里对这小三百人围追堵截呢,有好几次几乎就抓到这些人了,可一转眼人家就不见了,再不就是一阵乱枪人家冲出包围圈了。阿列克夏耶夫气得暴跳如雷,必须抓到这些人,要把这些人都碎尸万段。

整个八月份,禁卫军一直在大山里与俄军打游击战,并配合忠义军,屡次重创俄军。俄军死伤了上千人,却连禁卫军的毛也没抓到一个。当然,禁卫军几乎也是人人带伤,先后有近四十多人伤的很重,但都不是致命的伤,子弹取出来后,养个一两个月就好了。目前还没有阵亡的士兵。这些重伤员都被秘密的送离了战场,再派人送回八角台。戈辉抽出一部分人来专门用于运重伤员,把重伤员送离战场。轻伤员则就近处理一下,然后接着和敌人作战。

在这个八月份里,八角台军事基地先后被送来了四十七名重伤士兵。张紫云这才知道,禁卫军是在通化、海龙、凤城一带与俄军作战呢。救治这些伤兵成了张紫云的主要任务,八角台的大夫全被他请去给士兵治伤了。

俄军对禁卫军的围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对忠义军的围剿,禁卫军也配合忠义军打了好几次漂亮仗。让本来就补给不足的忠义军轻松不少,还得到很多给养,刘永和、杨玉麟非常想知道那支小股部队是什么人领导的,非常想结交这个人,但是人家还是不给他们这个机会,自己派出了几十个主动联络的人,可连人家的影子都没看着。

时间进入到了九月份,俄军对禁卫军的围剿越发变得力不从心,禁卫军把整个长白山作为战场,带着俄军在大山里大搞旅游,只不过这个导游不太专业,只负责领着走,不负责讲解这名山大川里的故事。两个多月来,最早受重伤养在猎户家里的七名战士已经基本痊愈了,他们九月初秘密跟上大部队归队了。虽然只有七人,但却很大的鼓舞了士气。

两个多月来进行了大大小小几十场的战斗,几乎平均两天就要打一场。戈辉就是通过这样的大大小小的战斗,让禁卫军小步快跑的走向了成熟,让这些禁卫军战士由新兵变成了老兵。两个多月来,他们也不记得打了多少发子弹,手里的枪都打坏了一茬。不断的有人受伤,不断的战斗,有人伤好了,又再次受伤,如此重复,没有人叫苦,没有人有怨言。他们没有被敌人打败,他们越打越强。

在大山里的这两个月间,他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把曾经在努鲁儿虎山训练时,老猎人教的东西全都用上了,而且自己还有所创新。他们把大山里的一切都当成自己可以利用的武器和食物。他们不但很好的保存了自己,强大了自己,还有力的打击了敌人,让敌人近乎绝望。

最后敌人放弃了,阿列克夏耶夫认为,这支部队虽然非常厉害,但毕竟人少,不足为虑,还是把围剿的中心放在忠义军上,毕竟忠义军人数众多,影响力也大。所以从九月中旬以后,俄军对禁卫军的围剿基本宣告结束了,更多的俄军开始对忠义军进行大规模的进剿。但通过近两个月来的休整,忠义军也恢复了一定的实力。对俄军调转枪口一事,反倒乐见其成。忠义军正想主动找俄军的麻烦呢,现在俄军自己找上门来了,那还客气什么。

俄军与忠义军更大规模的战斗在九月下旬开始了。而禁卫军也在这个时间里,在长白山中集中休整,两个半月来他们确实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