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禁卫军 > 第131章 戈辉再回八角台

禁卫军 第131章 戈辉再回八角台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08:39:52 来源:小说旗

吴佩孚此时正在射击场上摆弄着东德枪械兵工厂生产的毛瑟G03式步枪,0.2寸口径,内置弹仓,装弹量8发,全枪长33寸,完全是口径缩小,长度稍稍缩短的毛瑟1898式步枪,但装弹量要比毛瑟1898式步枪多3发,后坐力更小,射击精度更高,这绝对是自己用过的最好的军用步枪。

吴佩孚昨天从收音机里听到禁卫军大胜英法联军的消息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东北禁卫军已经强大到如此程度了吗?但事实就是事实,他不得不相信。今天他握着手里的毛瑟G03式步枪,他突然间明白了,禁卫军为什么强大了,他在心中萌生了想去东北禁卫军看看的想法。正巧最近日清联合侦察队计划再次去东北侦察,吴佩孚作为副队长,他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去看看禁卫军。然而,让吴佩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此去东北,在侦察行动中被俄军俘虏,后来在被执行枪决的路上,碰巧又被禁卫军的侦察兵给救下,以完全另一种方式来到了朝阳。当然这是后话。

东北禁卫军大胜十万英法联军的消息于第二天就发表在了日本《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上了。立即震惊了全日本,从天皇到普通日本老百姓都震惊了。老百姓都知道日本和俄国在东北打仗,东北禁卫军会不会威胁日本军队的安全?老百姓想的很简单,因为东北的日军中有自己的亲人在里面,他们担心自己的哥哥或弟弟或儿子。

军人和政客往往想的更多更深一些,如此强大的东北禁卫军,对日本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影响日本在东北的战略,禁卫军会不会站在俄国人一边,如果是那样,那对日军来说是最糟糕的消息了,绝不允许那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日本满洲军总司令大山岩对禁卫军枪杀日军观察员一事,选择了隐忍,一切都要等打败了俄国再说,但抗议一下表达一下态度还是十分必要的。随着东北禁卫军与英法联军的战事结束,俄日两国的战争在短暂的停顿后,又开打了。

日俄两国围绕着黑沟台和沙河这两个地方,展开了新一轮的攻防战。双方都为了尽快的消灭对方,然后抽出手来消灭禁卫军,所以,都倾尽了全力。奉天就在眼前了,只要碾过黑沟台和沙河,日军将直面俄国在奉天的守军。俄军也是一样,只要在黑沟台和沙河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之前丢掉了辽阳将再次回到自己的手中。

已经在日本逗留小半年了,正准备回国的蒋百里和张孝准也从朝日新闻上看到了东北禁卫军大胜十万英法联军的消息,他们也极为震惊,没想到东北禁卫军这么厉害,连英法联军都打败了。本来回国后就要去东北的蒋百里和张孝准,更坚定了去东北的想法,他们相信,在东北,一定有自己一展拳脚的天地。

还有一个在北京相夫教子,名叫秋瑾的女人也对这个巨大的胜利高兴得欢天喜地。从03年起到现在,她已经十多次向丈夫王廷钧提出去东北,要去看看北方经济特区。去年七月份与丈夫吵架,差点一气之下抛下孩子和丈夫去日本留学。她相信东北一定更适合她。这次宫里传出消息,朝廷有可能会派人去东北,作为胜利一方与洋人谈判,户部作为朝廷的钱袋子,担负着赔付庚子赔款的事宜,这次胜利谈判,户部肯定需要有人出席的。自己的丈夫作为户部主事,一定要争取参加。她也想借此机会随夫去看看朝阳。

此时在湖南担任教官的蔡锷,再次拿起了禁卫军总参谋部发来的邀请函,这是年初就派人送过来的,邀请他去朝阳陆军讲武堂担任总教官。那时候,禁卫军与英法两国在外交上剑拔弩张,越到后来越有矛盾激化的趋势,蔡锷确实不相信禁卫军能战胜英法联军,所以他没有答应立即去东北,此次禁卫军“大凌河战役”(北方经济特区行政总督衙门最新确定的战役名称)取得巨大的胜利,让蔡锷震惊得无以复加。这还是一个地方武装吗?这还是大清的军事力量吗?蔡锷的思绪飘向遥远的地方。

3月4日上午,日俄两国领事,同时来到北方经济特区外事办公室,向锡良提出严正抗议,要求锡良对禁卫军击毙日本和俄**事观察员一事,做出解释。

锡良立即就给解释了:“这完全是一场意外”。

俄日两国领事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为什么德国和美国的军事观察员毫发无损的礼送回德美两国的领事馆,而俄日两国的军事观察员却死于乱枪之下,这绝对不是一句意外就能说清的。

锡良的态度十分的冷淡:“我能解释的就这么多,我没有直接参加战斗,我也没有调查这些事情的权力,我能做的就是听你们抗议一下,其它的我帮不了你们,如果你们想说的就这些,那么我听到了,也认真听了。”

日本领事神原和也牙关紧咬,心中的愤怒在升腾,大日本帝国在大清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北京的官员从来不敢对大日本帝国的外交人员这样,但在朝阳他却毫无办法。

俄国驻朝阳领事却十分的平静,他知道,禁卫军敢这么做,就说明禁卫军不怕俄国,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禁卫军,抗议是无能的做法。所以,他今天来不是来抗议的,只是想走个过场,顺便来听个说法。

3月4日上午,总督衙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北方经济特区广播电台全程直播,这也意味着全大清国都能听到这个消息。

戈辉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简短的发言:昨天的一战,我禁卫军获得了全面的胜利,我想在这里把我的一些想法正式通知英法两国,这些想法都将作为日后谈判的要点。当年我们失去的,现在都要给我还回来。

1、交还在我大清国的所有租界,交还香港,交还1856年二次鸦片战争时在圆明园抢劫的所有物品,赔偿从1840年鸦片战争、1856年二次鸦片战争,以及1900年的战争中,对我大清军民造成的一切损失,北方经济特区经过几年来的全力调查,已经对损失有了比较详实的数据,目前正在计算中。

2、1900年的《一九零零年动乱各国对大清赔偿的最后协定》(辛丑条约,即庚子赔款的正式名称),4亿5千万两白银(相当于6000万英镑的购买力),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白银,现在这9亿8千万两白银,全部由英法两国在一年内支付给北方经济特区。

3、赔偿10亿美元的禁卫军军费,并对此次战争中受伤和牺牲的禁卫军战士做出赔偿,具体赔偿标准由禁卫军制定。还要严惩火烧锦州城的部队,并要求英法两国对火烧锦州城一事做出国家赔偿,具体损失还在计算中。

最后,我想说,如果不服,我们可以再打,打到你们心服口服为止。

戈辉说完给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然后走下了发言台,从侧门离开了。新闻发布会虽然十分的简短,但发布的消息却是震惊世界的,震惊了所有列强,特别是英法俄日四国,英法两国的今天,会不会成为俄日两国的明天,这个问题直接摆在了俄国沙皇和日本首相桂太郎的面前。

英国首相贝尔福和法国总统卢贝面临的境况则更加糟糕。因为这场英法联军对东北的战争,都没有经过国会的最终确认,他们只是知会了国会,可以说是他们擅自做出的决定。如果打胜了,当然好说,胜利是不会被指责的,但是现在战败了,失败者会被无情的鞭挞。英法两国的议会上,批评声如潮水一样淹没了两个人。两个人只所以没有被立即赶下台,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所有人都在等他们把责任担起来,处理完了,再赶他们下台。

美国领事凯奇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震惊不已,戈辉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这样的要价,根本不是一个谈判的态度呀,这分明是想和英法两国再打一场的意思啊。随着禁卫军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禁卫军对利益一定会有更多的要求,这势必影响到在东北已经有很多利益的俄国和日本,东北地区的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看来,俄日两国分出胜负之后,禁卫军一定会发起新的战争。

德国领事乔纳斯听到这个发布会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德皇威廉二世做了汇报。德**事观察员勒夫中校则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向德国大总参谋部做了详细的汇报。乔纳斯很高兴禁卫军能赢得这场战争,这说明禁卫军作为德国的伙伴,越来越称职了。

戈辉从新闻发布会上下来后,直接找到宁远、王超辉、杨双、谭伟、程天运、纪云峰六个人,戈辉告诉他们,他要带人去八角台了,他亲自为此次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送行,亲自为阵亡的战士家属发放抚恤,亲自过问烈士家属的安置情况。之后,戈辉的工作会转到外交和谈判方面,军队方面的事情就全部交给宁远、王超辉、杨双、谭伟、程天运、纪云峰六个人了,大家各司其职,大事小事六个人商量着办。

戈辉还给六个人留下一个任务,那就是在全军中选出八千名愿意参加特种兵训练的人。戈辉要再组建四支特种部队。经过死神特种部队和海狼突击队,两支特种部队的训练,通过对两支特种部队训练方法和训练效果的分析和总结,戈辉对特种部队的训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性的想法,所以,他决定再训练四支特种部队,作为将来对日对俄作战时的尖刀。

戈辉交待完工作,下午就带着副官东北,以及自己的参谋团队和警卫通讯连,还有一部分特别勤务局的特勤,在他们的保护下离开了朝阳,向八角台军事基地去了。

戈辉还带上了他去年八月末领养的两只雪橇犬,这是去年北方经济特区成立后不久,俄国将军阿列克夏耶夫送给戈辉的礼物。养了半年了,现在基本上已经算是大狗了。戈辉很喜欢,有空时骑马溜狗是戈辉最喜欢做的事情。看着两只雪橇犬越来越大,戈辉十分的喜欢。

宁远看戈辉就带这点人,实在是不放心,八角台此时的驻军才一个营,如果日本和俄国突然进攻八角台,一个营根本不能保证戈辉总司令的真正安全。所以宁远和王超辉、杨双、谭伟、程天运、纪云峰六个人一商量,决定派第1、2、3师移防八角台,宁远要求白起、连罡、项羽,要把这次急行军当成一次重要的训练课题,不但要快,还要齐装满员的一个不少的尽快到达八角台,保护好总司令的安全。得到命令的白起、连罡、项羽三个师,立即结束修整,目标八角台军事基地。

戈辉于三天后的下午(3月6日)到达八角台镇。只所以这么快,是因为现在有车了,还有新缴获的英国纯种夏尔马。

禁卫军缴获了九千多匹英国纯种的青壮年的夏尔马,公马母马都有,戈辉要求宁远一定要照顾好这些高大英俊又威猛的夏尔马,我们不但要自己繁殖,要保持种群的纯洁性,还要用这些马改良我们自己的蒙古马。

这次来八角台,戈辉让这些随行的人,除了坐车的以外,都骑夏尔马。

张紫云带着八角台镇全体老百姓,在镇门口夹道欢迎得胜回来的戈辉。

戈辉一下车,张紫云就走上前来,一把爬住戈辉的手:“恭喜老弟大胜英法联军,为咱大清争脸了,为咱禁卫军争脸了,也为咱八角台争脸了。”

戈辉淡淡一笑:“都是将士用命,我戈辉可不敢独担此功啊。”

张紫云马上接口道:“还是老弟指挥的好啊,不然也不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戈辉轻轻的摇了摇头,口中却再次谦虚地说:“不敢当,不敢当。”一边四下里张望一下八角台镇。

戈辉已经快三年没有回八角台了,今天再次回到八角台,看到八角台变化很大,不到三年的时间,感觉八角台镇扩大了近两倍还多。

戈辉指着完全变了模样的八角台镇,十分不解的问道:“怎么变化这么大?什么原因多了这么多人口?”

张紫云爽朗地笑了,然后说道:“戈老弟啊,这你就不知道了,很大一方面是因为禁卫军。随着日俄两国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很多人逃到这里避难,听说有禁卫军驻扎在这里,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逃到了这里,周边较远的村子也怕战争波及到那里,也都举家搬迁到这里,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八角台镇的人口增加了近五倍,镇子的面积也扩大了近三倍有余。”

戈辉终于明白了,转而又笑着说:“人口多了,镇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是吧。”

张紫云很劲地点点头:“恩,恩,这两年商会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了,这都亏了老弟你给咱们这样安静太平的生活啊,如果没有禁卫军的保护,我们这里不会这样太平的。”

戈辉接口道:“应该的,这是我们禁卫军的职责所在,我们是老百姓的子弟兵,保护老百姓的安全是全体东北禁卫军的神圣使命。”

其他人开车骑马绕道直接去八角台军事基地,戈辉在张紫云、东北少校,还有孙婉儿、李文兰(李成合的女儿,在美国学习的医学,现在是戈辉的专属医疗团队的主任。)的陪同下,步行走进八角台镇,一边走,一边聊,一边向两边的老百姓挥手致意。

戈辉没有直接回八角台军事基地,而是来到张紫云经营的八角台饭店,张紫云在这里设宴为戈辉接风洗尘。再次吃到八角台饭店厨子的手艺,戈辉不得不感谢一下八角台饭店的几个厨子,因为在朝阳专门为戈辉做饭的山东厨子就是八角台饭店厨子的几个徒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