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22章 君贤的到来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22章 君贤的到来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08:40:26 来源:小说旗

在金碧辉煌却又静谧压抑的御书房内,吕少曦孤身坐在硕大的书桌前,四周书架林立,摆满了各类典籍与机要文书,可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聚焦在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疏之上。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疲惫却又专注的面庞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

这些日子,吕少曦如同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与错综复杂的建议中艰难跋涉。每一份奏疏都承载着大臣们的心血与期望,也暗藏着各方利益的纠葛与博弈。他逐字逐句地研读,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轻轻叹息,内心在不断权衡利弊,试图在这重重迷雾中找到新朝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在吕少曦沉浸于思索之中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份关于沿海贸易的奏疏,其中提及的税收问题,如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他的思绪。他的眼神陡然一亮,整个人猛地坐直,脑海中如同拨云见日,那些曾经被忽视的细节和线索,此刻如潮水般涌来。

“原来如此!”吕少曦不禁脱口而出,声音中带着几分惊喜与懊悔。惊喜的是,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懊悔的是,自己竟然如此之久才察觉这个关乎国本的重大隐患。

前朝末年,政治**,为了满足皇室的奢靡生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税收不断攀升,百姓苦不堪言。新朝建立后,百废待兴,忙于稳定局势和恢复生产,竟一时疏忽,仍旧沿用了前朝那沉重的税收体系。这无疑是在百姓尚未愈合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沿海地区的商业本就因海上贸易的诸多风险而艰难维系,高额的税收更是让商人们不堪重负,纷纷退缩,导致沿海贸易逐渐萎缩,国家财政收入也随之减少。

吕少曦深知,税收改革刻不容缓。他拿起毛笔,蘸满浓墨,在一旁的空白纸上奋笔疾书,写下自己对于税收改革的初步设想。他计划大幅降低商业税,尤其是沿海贸易的税费,减轻商人的负担,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简化税收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关卡和繁琐的手续,提高贸易效率。为了确保税收的公平公正,他还打算设立专门的税收监察机构,严厉打击贪污**和徇私舞弊的行为,让每一分税收都能真正用于国家的建设和百姓的福祉。

解决了税收问题,吕少曦的思绪又转向了海防。这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关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沿海地区漫长的海岸线如同一条脆弱的防线,时刻面临着海盗的侵扰和外敌的威胁。虽然大将军在奏疏中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海防的措施,如更新军备、加强训练、增设烽火台等,但吕少曦深知,单纯的防御只是被动挨打,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新的策略。突然,一个大胆而新颖的想法在他心中浮现。既然单纯的防御不是长久之计,为何不化被动为主动,借助民间的力量来加强海防呢?他想到了那些往来于海上的商船队,这些船队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一定的武装力量,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将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海防力量。

吕少曦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迅速回到书桌前,继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他计划鼓励商家雇佣水师,由朝廷提供一定的补贴和技术支持,用于船只的维修和维护。这些水师平时负责保护商船的安全,在海上遇到海盗时,有权进行反击。为了激励他们的积极性,朝廷制定了丰厚的奖励政策:但凡成功灭杀海盗,便可获得功勋,这对于那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而所得的财物,皇家分六成,这既能充实国库,为国家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彰显皇家的权威;船队将领分一成,作为对他们指挥作战的奖励;剩下的三成全部分给船队士兵,让他们能够切实享受到胜利的果实,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海防事业中。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顺利实施,吕少曦还考虑到了诸多细节。他打算在沿海地区设立专门的水师训练基地,由朝廷派遣经验丰富的将领和教官,对商船队的水师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能力和作战技巧;同时,建立完善的情报网络,加强对海盗行踪的监控和预警,让水师能够及时做出反应,给予海盗沉重的打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吕少曦将自己关在御书房内,不断完善税收改革和海防建设的方案。他反复斟酌每一个条款,仔细权衡每一项利弊,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期间,他还多次召见相关大臣,与他们深入探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陛下,这税收改革虽然利国利民,但恐怕会触动一些权贵的利益,实施起来恐怕会遇到阻力。”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吕少曦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朕意已决,为了新朝的长治久安,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哪怕前方荆棘丛生,朕也绝不退缩。朕会亲自出面,说服那些权贵,让他们明白,只有国家繁荣昌盛,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陛下圣明!”大臣们纷纷跪地,对吕少曦的决心和勇气表示敬佩。

对于海防建设的方案,大臣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有人建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海盗,维护海上的和平与稳定;有人则提议建立海上巡逻制度,定期对沿海海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吕少曦认真听取每一个建议,将其中合理的部分融入到自己的方案中。

经过数日的精心筹备,吕少曦终于完成了税收改革和海防建设的方案。他看着手中这份凝聚着自己心血和智慧的方案,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他知道,这将是新朝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一步,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他相信,只要君臣一心,上下团结,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来人,传朕旨意,明日早朝,朕将宣布重大决策。”吕少曦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说道。

太监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吕少曦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新朝能够在这场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迎来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

次日清晨,天色尚蒙着一层薄雾,京城的皇宫已被唤醒。宫墙巍峨,在熹微的晨光中影影绰绰,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庄严的太和殿外,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三两成群地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

早朝钟声悠悠响起,群臣鱼贯而入,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吕少曦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而坚定,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他的面容虽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熠熠光芒,那是对新朝变革的决心与期待。

“众卿平身。”吕少曦声音洪亮,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今日早朝,沿海诸事依旧是重中之重,诸位爱卿若有新的见解,不妨直言。”

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大臣出列,此人乃吏部尚书,在朝中威望颇高。他微微躬身,语气沉稳却难掩忧虑:“陛下,臣以为税收改革虽好,但骤然降低税费,恐国库收入锐减,届时各项民生工程、军备开支恐难维系,还望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附和声。吕少曦微微颔首,神色平静,显然对此早有预料。

这时,户部侍郎站了出来,他年轻气盛,思维敏捷,在经济事务上颇有见地。“尚书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沿海商业如今因重税而萎靡不振,即便维持现有税率,税收亦难有增长。反之,若降低税费,激发商业活力,长远来看,国家税收必将大幅增加,届时国库充盈,何愁民生与军备?”

双方各执一词,朝堂上争论得愈发激烈。有的大臣担忧改革会触动权贵利益,引发动荡;有的则力主改革,认为这是新朝崛起的必经之路。一时间,大殿内众说纷纭,气氛紧张。

吕少曦静静地听着,神色平静,内心却在权衡各方观点。他深知,改革之路布满荆棘,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新朝的兴衰,不可不慎。

待大臣们争论稍歇,吕少曦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声音坚定而有力:“众卿所言,朕皆已深思。税收改革与海防建设,乃新朝发展之关键,朕意已决。”

说罢,他微微点头,示意太监宣读旨意。太监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的黄绫,声音尖细而清晰,在大殿内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即日起,大幅降低沿海贸易税费,简化税收流程,设立税收监察机构,确保税收公平公正;鼓励商家雇佣水师,朝廷补贴船只维修维护费用,海上遇海盗,灭杀可获功勋,所得财物,皇家分六成,船队将领分一层,士兵分三层。望诸臣齐心协力,共推新政,以安社稷,以福苍生。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先是惊愕,随后纷纷跪地领旨。有的大臣面露忧虑,但见皇帝决心已定,也只能将疑虑深埋心底;有的则面露欣喜,对新朝的未来充满期待。

“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推行新政!”一位年轻的大臣率先高呼,声音中充满了激情与决心。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大殿,久久回荡。

吕少曦望着跪地的群臣,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只是改革的开始,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君臣一心,新朝必将迎来繁荣昌盛的明天。

“众卿平身。”吕少曦神色温和,“新政推行,困难重重,朕望诸位爱卿同心同德,遇问题及时上奏,共商解决之策。”

大臣们起身,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随后,吕少曦又与群臣商讨了新政推行的具体细节,包括如何安抚权贵、如何宣传新政、如何监督执行等。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融洽。

早朝结束后,大臣们陆续离开大殿。吕少曦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新朝能够在这场变革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天下苍生的期望,这一路走来,虽荆棘密布,但他绝不退缩。

早朝的喧嚣随着大臣们的离去渐渐消散,皇宫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吕少曦迈着轻快却又带着几分疲惫的步伐,向着后宫走去。他的心中满是对黄芪的牵挂,这些日子忙于朝政,与黄芪相处的时间甚少,此刻,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她和她腹中的孩子,那是他在这纷繁复杂的朝堂之外,最温暖的慰藉。

踏入后宫,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庭院中,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微风拂过,花枝摇曳,送来阵阵芬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似乎在为这美好的时光增添一份生机。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吕少曦来到了黄芪居住的宫殿前。

宫殿的大门紧闭,门口站着两位神色冷峻的侍卫,他们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苍松,守护着宫殿内的安宁。看到吕少曦到来,侍卫们立刻单膝跪地,恭敬地行礼:“陛下驾到!”

吕少曦微微点头,示意他们起身,然后轻轻推开了宫殿的大门。宫殿内,布置得温馨而雅致。柔软的地毯铺在地面上,让人的脚步都不自觉地放轻。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字画,为这宫殿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黄芪正坐在窗前的贵妃榻上,手中捧着一本古籍,专注地研读着。她的面容略显憔悴,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定与温柔。听到门开的声音,她抬起头,看到吕少曦,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陛下,您来了。”

吕少曦快步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关切地问道:“芪才人,这些日子,你可还好?”

黄芪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感动:“陛下,有您的关心,还有这六位天境高手的悉心照料,我和孩子都很好。”

吕少曦这才将目光投向宫殿内的其他地方,只见六位天境高手正静静地站在角落里,他们的气息内敛,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但吕少曦知道,他们时刻保持着警惕,任何一丝危险的气息都逃不过他们的感知。

这六位天境高手,是君贤精心挑选出来保护黄芪的。他们不仅武功高强,在医术、教育等方面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自从黄芪进入后宫,他们便开启了全方位的养胎守护计划。

在饮食方面,他们可谓是慎之又慎。每一样食材都要经过他们严格的筛选和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才会送到黄芪面前。有时候,对于一些市面上难以确定品质的食材,他们会亲自外出采买。他们深入山林,寻找最天然、最纯净的食材,不辞辛劳。

有一次,为了找到一种传说中对孕妇极为有益的草药,一位天境高手独自深入人迹罕至的深山。山林中,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但他毫不畏惧,凭借着高超的武功和敏锐的感知,在山林中穿梭寻找。经过整整一天的寻觅,终于在一处悬崖边发现了那株珍贵的草药。他小心翼翼地将草药采摘下来,带着满心的欢喜和疲惫回到皇宫,将草药交给负责膳食的太监,叮嘱他们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熬制,给黄芪服用。

在药物方面,他们更是谨慎有加。每一种药物的配方都要经过他们反复的研究和验证,确保对孕妇和胎儿没有任何副作用。他们仔细查阅古籍,参考历代名医的经验,结合黄芪的身体状况,精心调配药物。

有一回,黄芪偶感风寒,咳嗽不止。这可急坏了众人,六位天境高手立刻齐聚,商讨治疗方案。他们翻阅了大量的医书,最终决定采用一种温和的中药配方,既能治疗风寒,又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他们亲自监督药物的熬制过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在他们的悉心照料下,黄芪的病情很快得到了缓解。

除了饮食和药物,六位天境高手还承担起了教育黄芪的责任。他们深知,腹中的孩子非同寻常,母亲的修养和学识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为黄芪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历史文化到修身养性,无所不包。

他们时常与黄芪探讨古籍中的智慧,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在他们的教导下,黄芪的学识和修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她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人生的感悟也愈发透彻。她开始明白,自己肩负着的不仅是一个母亲的责任,更是关乎天下命运的使命。

而在修行方面,黄芪在这六位天境高手的帮助下,得到了《地黄经》。这是一本天神庙的绝世功法,蕴含着深奥的修行奥秘。黄芪如获至宝,每日都潜心研读。

然而,《地黄经》中的内容晦涩难懂,许多地方黄芪都难以理解。每当这个时候,她便会向六位天境高手请教。他们总是耐心地为她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深奥的修行理论。

有一次,黄芪在修炼《地黄经》中的一个关键章节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她反复研读,却始终不得要领,心中不禁有些沮丧。六位天境高手察觉到了她的情绪,其中一位年长的高手走过来,温和地说道:“芪才人,莫要着急。这《地黄经》博大精深,一时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来,我给你细细讲解。”

于是,这位高手便坐在黄芪身边,从最基础的修行原理开始讲起,一点一点地引导黄芪理解《地黄经》中的奥秘。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让黄芪逐渐找到了修行的方向。在他的指导下,黄芪终于领悟了那个关键章节的精髓,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

在这宁静的后宫中,黄芪在六位天境高手的守护下,安心养胎,努力修行。她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意义,虽然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但她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平静与坚定。

吕少曦看着黄芪,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有这六位天境高手的守护,黄芪和孩子一定能够平安无事。而他,也将在朝堂上为新朝的繁荣而努力奋斗,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芪才人,你安心养胎,一切有朕在。”吕少曦轻声说道,眼中满是温柔。

黄芪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陛下,您也要保重自己。新朝的未来,还需要您去开创。”

两人相视而笑,手紧紧相握,仿佛在这一刻,时间都静止了。他们知道,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只要他们彼此相爱,相互扶持,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 。

在京城的繁华喧嚣中,君贤历经漫长的旅途,一路翻山越岭、涉水渡河,沿途目睹民间百态,终于抵达了这座承载着无数权力与梦想的皇城。一路风尘仆仆,他的衣衫沾染了旅途的尘埃,可眼神依旧明亮而深邃,透着对世事的洞察和对未来的期许。

初到京城的君贤,寻了一处安静的客栈,想要稍作休整,洗去这一路的疲惫。客栈的房间虽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君贤简单洗漱后,躺在床上,却难以入眠。他的思绪飘回到过往的岁月,那些在这京城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放映。曾经,他以谋士的身份穿梭于宫廷与权贵之间,为王朝的兴衰出谋划策;如今,新朝初立,一切都已改天换地,可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还留存着往昔的记忆。

一夜无眠,次日清晨,君贤早早起身。他换上一袭干净的长袍,整理好衣冠,怀着复杂的心情,缓缓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当那巍峨的皇宫映入眼帘时,他不禁停下了脚步。高耸的宫墙、威严的宫门,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君贤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曾经,这里是旧王朝的权力中心,见证了无数的辉煌与衰败;如今,它将成为新朝崛起的见证者,承载着天下苍生的希望。

君贤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情绪,然后稳步走到宫门前。守门的将士们身着鲜亮的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宛如两尊不可撼动的雕像。君贤礼貌地向其中一位将士说道:“劳烦小哥,为我通报一声,就说君贤求见陛下。”

这位将士抬起头,目光落在君贤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仔细打量着君贤,突然想起,自己在山谷中要启程的时候见过这位青年模样的君贤,当时他正与皇帝陛下并肩交谈,言辞间尽显智慧与从容。将士连忙说道:“原来是先生,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说罢,将士转身快步走进宫门。君贤站在宫门前,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心中既有对即将见到吕少曦的期待,又有对未来未知的忐忑。他知道,此次与吕少曦的会面,将对新朝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没过多久,便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吕少曦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匆匆从宫门内走出。他的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看到君贤的那一刻,眼中的喜悦愈发明显。

君贤见状,立刻上前,对着吕少曦弯腰行了个大礼:“陛下万安。”

吕少曦连忙上前,双手扶起君贤,微笑着说道:“先生不必多礼。您此番前来,朕可是盼了许久。”

说罢,吕少曦回了一礼,然后伸出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先生,咱们边走边聊。”

君贤微微点头,与吕少曦并肩走进皇宫。一路上,两人回忆起在山谷中的点点滴滴,不禁相视而笑。那时的他们,共同面对未知的挑战,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再次重逢,恍若隔世。

“先生,这一路辛苦了。朕听闻您一路体察民情,想必收获颇丰。”吕少曦关切地问道。

君贤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微微点头:“陛下,这一路所见所闻,让老朽深感责任重大。百姓们虽对新朝充满期待,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我们去解决。”

吕少曦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深知,君贤所言绝非小事。新朝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朝着宫殿的方向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两道长长的身影。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关乎着新朝的未来;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天下苍生的命运。此刻,他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怀揣着对新朝的无限期许,在这皇宫的道路上,迈出坚定的步伐,共同迎接新的挑战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