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 第92章 九皇子监国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第92章 九皇子监国

作者:逗比壹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8 08:28:59 来源:小说旗

九皇子结束漫长巡视,到现在基本已经差不多都巡视完,他坐在离京城不远的府衙的公案桌前陷入沉思,铺开宣纸,提笔总结一路见闻。

西面反贼是心腹大患,虽然前期他们占山为王,勾结各方势力,时常劫掠百姓、阻断商路,严重威胁当地安宁与国家稳定。但是后期当地官府也抓了不少人,他们也就慢慢的小心谨慎的出来活动。虽然平叛过程也不算艰难,最终镇压,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与时间,足见肃清余孽、安抚百姓、重建秩序的任务艰巨。

其他地区虽无大规模动乱,小毛病却层出不穷。部分地方官员行政效率低下,公文积压,百姓诉求长期得不到回应;有的税收执行混乱,随意增减税额,加重百姓负担;还有些地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遇上灾害便无力抵御,庄稼歉收,百姓生活困苦。

好在如今有了这位新上任的监察御史。他虽曾固执刻板,但为人清正廉洁、坚守原则。九皇子破格提拔他为正五品监察御史,赋予整顿全国吏治、彻查冤假错案的大权,还赐予象征权威的唐横刀。此人上任后,定会给官场带来新气象,那些敷衍塞责、中饱私囊的官员,恐怕要收敛行径。

九皇子深知,大尚国开国仅二十余年,根基未稳。当下官员大多守规矩,只是少数被权力、利益蒙蔽双眼,滋生贪腐、不作为等乱象。他提拔监察御史,就是要防微杜渐,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想到此处,九皇子搁笔,长舒一口气。他明白,国家治理任重道远,自己还有许多事要做。但有了这次巡视的经验,又增添得力帮手,他对大尚国的未来充满信心。稍作休息后,他将再次踏上行程,为守护国家、造福百姓而不懈努力 。

出了府衙夕阳的余晖为这座古老的城池勾勒出一层暖橙色的轮廓,街边的店铺在暮色中陆续亮起灯火。九皇子结束了在这座城池的最后巡视,他的身影被落日拉得修长,身旁紧紧跟随的是灵儿和珍儿。

九皇子微微仰头,深吸一口带着烟火气息的空气,缓缓转身看向两位姑娘,眼中满是历经奔波后的疲惫与即将回宫的欣慰:“灵儿、珍儿,今日便收拾行囊吧,明日我们就回宫。”

灵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嘴角上扬,迫不及待地说道:“真的吗殿下?终于能回去了,我都有些想念宫里的姐妹们了。”珍儿则温婉地笑着,轻轻点头附和:“是啊,这一路虽见识颇多,可宫里到底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九皇子看着她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这一路辛苦你们了,跟着我风餐露宿,历经不少艰难。回宫后,好好休息些时日。”

回到客栈,三人各自回到房间。九皇子看着屋内尚未整理的书卷和衣物,思绪飘回这漫长的巡视之路。一路上,他目睹了民生百态,处理了诸多棘手事务,有成功解决难题后的欣慰,也有面对复杂局势时的焦虑。如今即将回宫,他知道还有许多事要向父皇禀明,也有更多关于国家治理的想法亟待与朝中大臣商讨。

另一边,灵儿和珍儿的房间里充满了忙碌又欢快的氛围。她们一边收拾着衣物,一边小声谈论着回宫后的打算。“珍儿,你说我们回去后,要不要给姐妹们带些这里的特产?”灵儿翻找出几件当地特色的小饰品,在手中比划着。珍儿微笑着回应:“好呀,她们肯定会喜欢的。”

收拾妥当后,九皇子走出房间,看着客栈外逐渐热闹起来的夜市,心中感慨万千。明日回宫,意味着这一阶段的工作告一段落。

九皇子的马车缓缓朝着京城行进,车轮滚滚,扬起一路尘土。随着京城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九皇子的心情也愈发高兴,既有回到熟悉之地的安心,不知道吕少曦修炼的如何,母妃怎么样了。

京城城门前,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凡。百姓们如潮水般进进出出,担着货物的小贩脚步匆匆,手推车载着生活的希望吱呀作响,马车、牛车交错其中,一片熙攘的市井景象。九皇子的马车在人流中显得格外醒目,缓缓靠近城门。

城门官眼尖,一眼便瞧见了那气派的马车,立刻上前将其拦下。就在这时,侍卫迅速掏出令牌,在城门官眼前一亮。令牌上独特的九皇两字的印记,彰显着九皇子尊贵的身份。城门官见状,脸色骤变,神情瞬间变得恭敬起来,扯着嗓子对正在检查百姓的兵卒大声喊道:“清人!快给皇子殿下让道!”

兵卒们听闻,立刻行动起来,迅速疏散周围的百姓,为马车开辟出一条宽敞的通道。百姓们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虽然不知道马车里坐着的究竟是何许人也,但从这阵仗便能猜出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纷纷自觉避让。

九皇子的马车缓缓驶入城门,车轮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进城后,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九皇子透过车窗,看着这熟悉又亲切的京城街道,心中感慨万千。离家许久,此刻归来,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马车一路朝着皇宫的方向行进,不多时便来到了宫门前。守卫宫门的士兵见到九皇子的马车,立刻行礼致敬。马车缓缓穿过宫门,驶入皇宫内院。九皇子知道,这一趟巡视的结束。

九皇子踏入宫门,熟悉的雕梁画栋映入眼帘,心中满是归家的温暖。他转身对珍儿和灵儿轻声吩咐:“你们去安排人手,把这次巡视带回来的东西都搬回偏殿,仔细些,莫要损坏了。”两位姑娘领命而去,脚步轻快。

九皇子整理了一下衣衫,径直前往主殿向母妃请安。踏入主殿,便看到母妃正端坐在殿内,神色温婉。几年未见,母妃不仅容颜未改,反倒越发年轻,周身散发着修炼者独有的气韵。

九皇子快步上前,跪地行礼:“儿臣给母妃请安,让母妃挂念了。”母妃连忙起身,将他扶起,眼中满是慈爱:“快起来,我的儿,这几年在外巡视,受苦了。”

母子二人坐下,九皇子便细细讲述起这七八年间巡视途中的见闻。从偏远城镇的风土人情,到处理的棘手难题;从遭遇的天灾**,到与黑恶势力的斗智斗勇,桩桩件件,都饱含着艰辛与成长。母妃听得入神,时而蹙眉担忧,时而微笑点头,眼中满是对儿子的骄傲与心疼。

正说着,殿外传来通传声:“陛下驾到!”九皇子连忙起身迎接。吕少曦皇帝大步走进殿内,九皇子站起来躬身行礼:“你来啦。”皇帝笑着扶起他:“免礼,吾儿此番归来,辛苦了。”

九皇子抬头,看到吕少曦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惊喜,看来没偷懒,还是有望能尽快去往另一个星球。以往略显苍老的吕少曦,如今脸色红润,状态极佳,花白的头发竟也隐隐有转黑的迹象。吕少曦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这些年,朕也未曾懈怠修炼,如今身体愈发康健,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九皇子继续讲述着巡视中的故事,吕少曦和母妃不时提问,给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主殿,这一刻,九皇子深深感受到,无论在外历经多少风雨,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

九皇子开口说道:“我已将此次巡视的详细内容呈送上去了,你都看过了吗?”吕少曦皇帝轻轻颔首,眼中透着几分赞赏:“都看了,你在外的一举一动,朕都心中有数。你这一路,辛苦且用心,做得很好。”

稍作停顿,吕少曦话锋一转:“对了,你也早就该出去开府建衙了,要不是你这次出去巡视,朕早就让给你出去开府了。你八哥也早早就出去开府了,你也寻个时机,组建自己的府邸吧。”

九皇子听闻,连忙摆手拒绝,语气坚定又坦然:“我就不了。我觉得在偏殿住着就挺好。实在没那个心思争夺皇位,治理国家虽重要,但于我而言,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在民间行走排忧解难,便是最大的成就。而且我还有更重要的事,你是知道的,不然我也不用这么催你快点修炼”九皇子直视着皇帝的眼睛,“所以啊,您还是把心思多放在修炼上吧。等您修炼到天境,便能像君贤先生他们一样,即便几百岁,依旧风华正茂。到那时,这皇帝的帽子,还得稳稳地戴在你头上,想摘都摘不掉呢。”

吕少曦皇帝听后,不禁笑出声来,眼中满是欣慰:“你这孩子,想法倒是通透。不过,开府建衙也不只是为了争权夺利,更是让你有个施展抱负的地方,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你再好好考虑考虑。”

九皇子回应道:“我明白您的苦心,只是如今还想多在宫中陪伴着母妃监督下您的修炼,也想趁着您修炼的这段时间,好好看着皇宫。开府之事,往后再说吧。”

然后就听到吕少曦骂其他几个皇子,九皇子静静地听着父皇的数落,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皇家子弟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各有各的无奈与苦衷。

吕少曦又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疲惫与失望:“老大身为长子,本寄予厚望,却利欲熏心,勾结外敌,即便北境之事因你处理得当未酿成大祸,但他的所作所为也绝不可原谅。可皇后却念着母子之情,拿北境并入版图之事为他求情,妇人之仁,实在糊涂。”

提到老二,皇帝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些,但仍透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老二那性子,太木讷了,以前他们一起读书时就这样,现在整日抱着书,也不知读进去了多少,也不见他有什么长进,难当大任啊。”

说起老三,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厌恶:“老三出宫建府后,竟自甘堕落,沉迷于吃喝嫖赌,成何体统!丢尽了皇家的脸面。”

“老四和老五,表面上在府里规规矩矩,像个乖宝宝,实则心思深沉,鬼知道他们在盘算些什么,监国时便一直在重要位置安插自己人。

老六就更不用说了,天生的坏种,滥杀无辜,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鲜血,如此恶行,天理难容!”皇帝越说越气,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老七没什么主见,倒也老实本分,可整日就知道在府里研究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于国于民,也没什么贡献。

老八还算不错,为人仁慈,只是魄力不足,这次轮流监国,他的缺点也暴露无遗,难以震慑群臣,处理起政务来畏首畏尾。”

九皇子听着吕少曦的话,心中默默思量着各位皇兄的情况。他知道,父皇对皇子们的期望很高,可如今却一个个令他失望。

九皇子轻声说道,“各位皇兄虽有不足,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或许给他们一些时间和机会,加以引导,他们能有所改变。”

吕少曦皇帝看着九皇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这孩子,心地善良,又有能力。只是为父担心,你太过善良,日后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会吃亏啊。”

九皇子微微一笑,说道:“我明白您的担忧,但我相信,只要心怀正义,问心无愧,便无所畏惧。会保护好自己。”

皇帝点了点头,拍了拍九皇子的肩膀:“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你先去休息吧,明日就由你去监国吧,朝廷还需你多多费心。”

九皇子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无奈又略带调侃的神情,直视着吕少曦皇帝:“您说了这么多皇兄们的情况,绕来绕去,说到底不就是想让儿臣监国嘛。”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真对皇位没什么兴趣,也不想卷入这复杂的宫廷争斗中。而且我等着你突破境界呢”

不等皇帝开口,九皇子又接着说道:“而且,我也觉得老八挺不错的呀。上次他提出和北境一起到海对岸做生意的想法,十分新颖且有远见。若能实施,不仅能促进贸易往来,增加国库收入,还能加强与北境的联系,巩固边境稳定,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以他的能力,监国想必也能胜任。”

吕少曦皇帝听着九皇子的话,微微叹了口气:“吾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八虽有想法,但正如朕所说,他仁慈有余,魄力不足。在朝堂之上,面对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若没有足够的威严和果断,很难掌控局面,推行政策。这监国之事,责任重大,关乎国家的兴衰荣辱,为父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你最为合适。”

他抬头看着九皇子,目光中满是期许和信任:“你这些年在外巡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民间疾苦,也懂得如何处理复杂的政务。最重要的是,你心怀正义,一心为民,为父相信,你若监国,定能让大尚国蒸蒸日上。”

九皇子沉默片刻,心中仍有些犹豫:“我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也感激您的信任。只是我更愿在民间行走,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监国之事,责任太重,我恐怕难以胜任。”

吕少曦皇帝轻轻拍了拍九皇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吾儿,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是为百姓谋福祉。你监国,同样可以推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让更多的人受益。为父也并非要你一直监国,只是希望你能在这段时间里,锻炼自己,也为大尚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皇子听着吕少曦的话,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他想到这些年在民间看到的百姓疾苦,想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终于缓缓点了点头:“我试试吧,但我有请求,若我监国期间,有更合适的人选,能胜任其职务,我可会换人,哪怕是对方是一介布衣,而且你不能插手”

吕少曦皇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吾儿,朕答应你。相信你定不会让朕与天下百姓失望。”

九皇子行礼告退,走出主殿,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心里想着,我做事可是很霸道的,那些官员会不会跳脚啊。脸上带着微笑,摇了摇头,走回偏殿休息去。

天色微亮,晨曦的微光还未完全驱散皇宫大殿前的薄雾,早朝的钟声便已悠悠响起。文武百官们身着朝服,神色各异,匆匆朝着大殿汇聚而来。有的神色凝重,脚步匆匆,似乎在思考着今日朝堂之上可能会讨论的要事;有的则三两成群,小声交谈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疑惑。

九皇子一身华服,神色平静,稳步走进大殿后门。此时,伺候吕少曦皇帝的老太监清了清嗓子,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开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起,由九皇子殿下监国,钦此!”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整齐划一地躬身领命,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九皇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响彻大殿,气势恢宏。

九皇子微微颔首示意,随后不紧不慢地朝着台阶走去。当他踏上台阶,目光扫向前方,只见在皇帝的龙椅前面,突兀地摆放着一个小公案和一把椅子。他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看都未再多看一眼,径直朝着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走去。他身姿挺拔,步伐坚定,稳稳地坐上龙椅,而后转头,神色淡然地对身旁的公公说道:“把前面的公案和椅子撤了。”

这一举动瞬间引发了底下大臣们的一阵骚动,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这九皇子也太直接了,那公案和椅子可是特意为各位皇子准备的,他这般举动,实在有违常理啊。”一位年迈的大臣小声嘀咕着,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是啊,虽说如今监国,但毕竟不是皇帝,直接坐上龙椅,还撤了特意准备的东西,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僭越了。”另一位大臣附和道,眼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不过,九皇子这些年在外巡视,听闻颇有一番作为,或许他自有想法,不愿被这些规矩束缚。”一位年轻些的大臣小声为九皇子辩解道。

大臣们的议论声虽小,但在这庄严肃穆的大殿内,却显得格外清晰。九皇子神色平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他知道,自己的这一行为,必然会在朝堂上掀起波澜,但他心中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监国就当有监国的威严,既然肩负起这份重任,就不能被形式所累 。

公案和椅子被顺利撤下,大殿内一时安静得落针可闻,九皇子再次转头看向身旁的公公,目光交汇间,公公心领神会,立刻向前一步,扯着那标志性的尖锐嗓音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喊罢,便又恭敬地后退一步,回到原位站定。

这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余音还未散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便从朝臣队列中站了出来。他身形佝偻,却努力挺直脊梁,脸上带着愤慨与不满,手指微微颤抖着指向九皇子,大声指责道:“九皇子殿下,此举实在僭越!龙椅乃陛下专属,您虽奉命监国,可这龙椅也不是您能随意坐的。那公案和椅子,是陛下念您监国辛苦特意准备,您却这般无视,简直目无君上,置祖宗礼法于何地!”老臣情绪激动,说到最后,声音都微微发颤,显然对九皇子的行为极为愤怒。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一些平日里就循规蹈矩、恪守旧制的大臣纷纷附和,他们脸上带着义愤填膺的表情,七嘴八舌地指责起来。

“是啊,这成何体统!祖宗定下的规矩,怎能随意破坏?”

“九皇子殿下年轻气盛,可也不能如此肆意妄为,不顾皇家威严和朝堂规矩啊!”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默不作声,他们神色各异,有的面露犹豫之色,似乎在权衡利弊;有的则悄悄打量着九皇子的脸色,试图从他的反应中揣摩出他的心思。还有少数几位平日里与九皇子有过接触,知晓他能力和为人的大臣,虽未出声,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们担心九皇子初临朝堂,便因这一行为陷入困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