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8章 村梦起祥光,途艰路阻长。 齐心寻富路,共盼好时光。

阳光正好的午后,茅山窝村那宽敞的晒谷场上,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唠着家常。张婶手中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驱赶着那时不时凑过来的苍蝇,嘴里还念叨着自家那几只下蛋母鸡的趣事;李大爷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正和旁人讲述着年轻时进山打猎的惊险经历。就在这一片祥和热闹之中,一阵陌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众人的目光 “唰” 地一下,像被强力吸铁石牢牢吸住,齐刷刷聚焦在了这位不速之客身上。

只见来人是个中年男子,身着整洁的衬衫和略显褶皱的西裤,脚上那双擦得锃亮的皮鞋与满是尘土的地面格格不入,与周围穿着朴素、打着补丁衣衫的村民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脸上带着一抹温和又略带神秘的微笑,眼神中透着一种与这乡村氛围不太相符的干练和精明。大家的眼神里,好奇与期待如同爆米花机里的爆米花,噼里啪啦地往外蹦跶。这位神秘人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他的到来,会不会像一颗巨石 “扑通” 砸进平静湖面,给这宁静的茅山窝村掀起惊涛骇浪?嘿,故事就这么 “嗖” 地翻开了崭新一页,一堆悬念像诱人的糖葫芦,高高挂在大家心头,等着被挨个品尝……

这时,村里的老猎户张叔,那急性子就像点着的二踢脚,“啪” 地一拍大腿,“噌” 地一下,跟装了弹簧似的从他那把破旧不堪、椅腿都晃晃悠悠的旧竹椅上弹了起来。他的脸兴奋得红扑扑的,活脱脱像个刚从滚烫灶膛里夹出来的烤红薯,就连他那件破旧棉袄上的灰尘,都像一群受到惊吓的小耗子,“扑扑扑” 地四处逃窜。他扯着大嗓门,声如洪钟地嚷嚷道:“国娃子,你这话说到俺心坎里去啦!俺在这山里摸爬滚打大半辈子,那山里的一草一木,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就跟熟悉俺自己的手指头一样。哪片林子适合种啥,俺心里那叫一个门儿清!俺瞅着那党参、黄芪,在咱后山那地儿,指定能长得跟雨后春笋似的,蹭蹭往上冒!到时候,咱这村子可就热闹得像开了锅的水,咕噜咕噜直冒泡,比过年还热闹喽!过年也就热闹那几天,这要是发展起来,天天都能像过年!”

“张叔,您这可是行家之言啊!” 李振国笑着回应,脸上的笑容如同春天里盛开的桃花,灿烂无比,“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咱先得找个专业的,就像给人看病一样,给咱的土地把把脉,看看土壤成分啥的,可不能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瞎干。不然啊,种子种下去,说不定就跟撒在石头上似的,根本长不起来。到时候,咱满心的希望可就都落空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咱村的路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年轻的后生小李皱着眉头,眉毛都快拧成麻花了,像个操心的小老头似的,赶忙插话道,“一下雨,那路泥泞得跟沼泽地似的,一脚下去,能陷到小腿肚子。货车进不来,咱东西再好也卖不出去。上次我好不容易拍了村里特产的照片,想放网上卖,结果倒好,快递车一到村口,瞅见那路,就跟见了瘟神似的,扭头就跑,说啥都不愿意进村。我当时气得呀,差点拿根绳子去把车给拽进来。我在那儿跟快递员磨破了嘴皮子,他就是不松口,说这路太危险,车开进去就出不来了。”

“是这个理儿,修路这事儿得赶紧提到日程上来。” 李振国微微点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咱们要让这片生咱们养咱们的土地,不仅成为培育智慧之果的摇篮,更要让它像一座宝藏矿山,绽放出经济繁荣的耀眼光芒。咱得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在肥沃的土壤里,像吃了生长激素似的茁壮成长,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结出比南瓜还大的丰硕果实。咱们辛苦劳作,就是盼着能过上好日子,这好日子就得从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儿开始。”

说到这儿,李振国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眼神,就像夜空中最亮的北斗星,生意也变得更加激昂有力,仿佛要把心里的热情都吼出来:“咱们齐心协力,把村里那些闲置的房屋好好拾掇拾掇,搞几个农家乐。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摆上几张木桌木椅,再种上些花花草草,让它们像给院子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到时候,城里人来咱这儿,尝尝农家菜,感受感受田园生活,家家户户都热闹得像赶大集一样,人来人往,这经济不就盘活了嘛!咱要一起培育那棵经济之树,让它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里,枝叶长得像一把超级大伞一样繁茂,既能遮蔽风雨,又能给每一个家庭提供坚实的依靠。等咱们一起努力,让经济的花朵在这片土地上像烟花一样竞相绽放时,那场面,啧啧啧,每一个家庭的笑脸,都将成为这幅画里最温暖、最耀眼的色彩,凑在一起,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保准让外人看了,眼睛都直勾勾的,羡慕得不得了!咱们也要让别人知道,咱茅山窝村虽然地处山里,但日子过得不比城里差!”

正说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村头那台老旧的大喇叭 “滋啦滋啦” 地响了起来,传出村支书那带着浓厚方言味儿的大嗓门,就像一个大喇叭成精了似的:“大伙都注意啦!明天镇上来人,要给咱讲讲农业新技术,还有电商销售的窍门,大伙都来村委会听听,可别错过这大好机会啦!这可是能让咱日子变好的大好事儿,都别偷懒,都得来啊!” 这声音在村子上空来回飘荡,像一阵强劲的风,瞬间把大家的热情都给吹起来了,像给大伙打了一针强心剂。

李振国眼睛 “唰” 地一亮,跟灯泡突然通电似的,扯着嗓子说道:“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乡亲们!咱们可得竖起耳朵好好学,把新技术用到地里,把电商搞起来,让咱茅山窝的东西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大山,走向全国,说不定还能漂洋过海,卖到外国去呢!咱不能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过着老样子的生活了,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一定得去!” 村民们纷纷扯着嗓子响应,那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 “簌簌” 往下掉,就像一群士兵听到了冲锋的号角,斗志昂扬。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就有村民陆陆续续朝着村委会走去。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村委会里已经热闹非凡,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人挨着人,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大伙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讲解。专家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一边展示着各种成功案例,嘴里还时不时蹦出几个专业术语,什么 “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听得大伙一愣一愣的,感觉像在听天书。讲完后,村民们 “呼啦” 一下就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专家,您快给瞅瞅,咱这地种草莓行不行啊?别到时候种下去,长出来的都是小酸果,酸得能把牙给酸掉。” 王婶满脸期待地问道,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刚从自家地里拔来的土,那土还带着清晨的湿润和泥土的芬芳。

“电商到底咋弄啊?我这手机玩得还不太溜呢,连个自拍都拍不好,更别说在上面卖东西了。要是把手机玩坏了,我还得心疼好几天呢。” 赵大哥挠着头,一脸憨厚地笑着,那模样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他的手因为常年干农活,粗糙得像老树皮。

专家倒是挺有耐心,一个个问题解答着,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热烈非凡,就像一场热闹的狂欢派对。

可就在大家满心欢喜、干劲十足的时候,村会计像个被鬼追着的兔子,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神色慌张得不行,额头上豆大的汗珠 “吧嗒吧嗒” 地滚落,像断了线的珠子,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纸,仿佛那是他的命根子。“村长,不好了!” 他喘着粗气,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就像秋风中的落叶,“我刚接到通知,上头拨下来的那笔修路资金,因为一些手续问题,可能要延迟发放,这可咋办啊?咱这修路的计划才刚开了个头…… 这手续也不知道卡在哪儿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办好。”

这话就像一盆冷水,“哗啦” 一下,瞬间把大家刚刚燃起的热情给浇灭了。村民们的眼神 “唰” 地一下又黯淡了下来,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没了光彩。

就在大家垂头丧气的时候,村西头的刘婶站了出来,她手里还攥着给孙子纳鞋底的针线,眼眶微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像秋天里的大雁,叫得人心酸:“大伙可不能就这么放弃啊!我家虽然没多少钱,可我愿意把攒了好久的养老钱拿出来,哪怕只能买几块砖,也算是为修路出份力。咱不能眼睁睁看着这路一直烂下去,孩子们上学太遭罪了。每天天不亮就得出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那泥路上,回来的时候,鞋子裤子全是泥。”

“刘婶,您这……” 李振国眼眶泛红,感动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这时,村里有名的 “开心果” 二愣子,像个调皮的小猴子似的,突然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个自制的弹弓,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大伙别愁眉苦脸的,我有办法!咱可以用弹弓把那些阻碍修路的坏东西都打跑,说不定路就能顺顺利利修起来了!” 说着,他还对着天空比划了几下,那姿势,要多滑稽有多滑稽,像个耍杂技的。他把弹弓拉得满满的,仿佛真的要射出一颗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神奇子弹”。

“二愣子,你这说的是啥呀!” 有人哭笑不得地说道,脸上的表情像吃了个酸柠檬。

“咋不行?” 二愣子不服气地说,眼睛瞪得圆圆的,“我这弹弓可厉害了,以前打鸟一打一个准,说不定能把那些手续问题也给‘打跑’!我就不信了,那些问题还能比鸟飞得还快。” 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得大伙忍不住哄堂大笑,原本压抑得像暴风雨前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大家的笑声像阳光一样,驱散了一些阴霾。

就在大家被二愣子逗得哭笑不得的时候,一辆面包车 “突突突” 地缓缓驶进了村子。车停稳后,下来几个戴着安全帽的人,为首的一个人扯着嗓子高声喊道:“请问,这里是茅山窝村吗?我们是施工队,来给村里建小学的。”

李振国赶紧迎上去,握住施工队长的手,激动得手都有点抖了,像握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说道:“太感谢你们了!可这修路的资金出了点问题,正愁得我头发都快掉光了,你们这一来,真不知道该咋感谢才好。这修路的事儿,可把我们愁坏了。孩子们上学路难走,村里东西运不出去,这路不修,我们的日子就难有起色。”

施工队长一脸疑惑,挠挠头,那头发被他挠得像个鸟窝,草都快长出来了,说:“修路?我们只管建小学啊,这修路的事儿我们不太清楚。不过看你们这着急样,是不是资金上遇到难处了?我倒是认识几个搞工程的朋友,说不定能帮着出出主意,看看能不能先垫点资把路修起来,后续再慢慢解决资金问题。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也不知道这条件咱们能不能接受。”

众人一听,眼中又燃起了希望之光,可随即又有些担忧,毕竟不了解这些人的底细,万一出了岔子,那可就麻烦大了。而且就算能垫资修路,后续的还款压力也像座大山一样压在大家心头。是抓住这个看似救命的稻草,还是继续寻找更稳妥的办法?茅山窝的未来再次像个风筝,悬在了半空,不知道该往哪儿飞。

此时,一直坐在角落里默默抽烟的老村长,慢悠悠地掐灭了烟头,像个武林高手准备出山似的,缓缓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大伙先别慌,咱得冷静想想。施工队这朋友的好意咱不能辜负,可风险也得好好掂量掂量。要不这样,咱派几个代表跟施工队的朋友去见见他那几个搞工程的朋友,摸摸底,看看条件咋样。同时,我和李振国再跑一趟镇上、县里,把咱这难处跟领导反映反映,争取点政策支持,双管齐下,咋样?咱不能病急乱投医,得把事儿办得稳稳当当的。”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可心里还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老村长和李振国他们能顺利争取到政策支持吗?派去摸底的代表又会遇到什么奇葩事儿?茅山窝的路究竟该咋修下去,村子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嘿,这一个个悬念,就像钩子一样,紧紧勾住了大伙的心,等待后续揭晓……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黄狗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围着施工队的面包车不停地打转,一边转还一边 “汪汪” 大叫,好像在说:“你们是谁呀,来我们村子干啥?是不是来抢我的骨头的?” 而树上的几只麻雀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对这个突然的变故议论纷纷,给这充满未知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又有趣的色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