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9章 槐下众思长,经济与学荒。客来添变数,前路雾茫茫。

暮霭沉沉,夕阳像是喝醉了酒,将余晖毫无保留地倾洒,那浓烈而温暖的橙红色调,好似老天爷一脚踢翻了巨型颜料桶,在天际肆意蔓延开来。村头那棵老槐树,历经岁月沧桑,枝叶繁茂得如同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又宛如一把天然的巨型遮阳伞,稳稳地撑起一片天地。余晖艰难地穿透这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枝叶,稀稀拉拉地洒落在地面上,交织出一片如梦似幻、斑驳陆离的光影,恰似一幅抽象派艺术大师随性挥洒的惊世之作,每一道光影都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秘与奇妙。微风悠悠拂过,老槐树的枝叶 “沙沙” 作响,那声音仿佛是岁月这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说书人,正用他那沙哑却饱含故事的独特嗓音,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往昔那些悠悠岁月里的点点滴滴。从春种时村民们弯腰插秧的身影,到秋收时田间地头堆积如山的金黄谷物;从夏日里老槐树下的乘凉闲聊,到寒冬中围坐火炉旁的温馨时光,桩桩件件,都在这沙沙声中缓缓浮现,承载着乡村的记忆与变迁 。

树下,村里的男女老少自发地围成了一个歪歪扭扭、好似蚯蚓随意爬行留下痕迹的不规则圆圈。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仿佛承载着整个村子的未来与希望。一场关乎村子未来命运走向的热烈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场气氛热烈得如同灶膛里熊熊燃烧、噼里啪啦作响的旺盛烈火。“我觉着咱得抓住施工队这机会,先把路给修了,路通了,啥都好说!” 张大叔猛地站起身,提高了音量,率先打破沉默,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用力地比划着道路的走向,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待。“话是这么说,可修路的钱从哪来?万一后续资金跟不上,这路修一半可咋整?” 李婶皱着眉头,满脸担忧地回应道,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透露出内心的不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每一个观点都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各种想法在空气中碰撞、交织。

此时,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闷头抽烟的老村长,手指间夹着那根快要燃尽、仅剩下一点微弱火星的烟头。那火星在他粗糙、布满老茧、恰似老树皮般干裂的指尖明明灭灭,仿佛承载着他满心沉甸甸、理不清剪还乱的思绪。他的目光深邃而凝重,望向远方,脑海里回想着村子这些年的发展与困境。那烟头发出的微弱光芒,映照在他黝黑且布满皱纹、犹如沟壑纵横的土地一般的脸上,岁月这把无情的刻刀,在他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印记,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他为村子多年操劳的艰辛与不易,每一道纹路都是他奉献岁月的见证。他身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颜色几乎掉光的破旧衣衫,随着他缓缓站起身的动作轻轻摆动,衣角微微扬起,又无力地落下,恰似他此刻复杂得如同乱麻一般的心境,充满了纠结与无奈。

老村长清了清嗓子,声音略带沙哑,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劲儿:“大伙先别慌,都冷静冷静,咱得好好合计合计。施工队这朋友大老远跑来,是真心实意想帮咱,带着规划图纸,说得头头是道,这份情谊咱可得记在心里。可这事儿毕竟不是小事,风险也得掂量掂量。要不这样,咱派几个代表跟施工队的朋友去见见他那些搞工程的朋友,摸摸底,看看条件到底咋样。这就好比咱要过河,得先探探水深水浅不是?同时,咱也不能把宝全押在这,我和李振国再跑一趟镇上、县里,把咱这难处跟领导反映反映,争取点政策支持,双管齐下,咋样?” 他的话语沉稳有力,一字一句都敲在村民们的心坎上,让大家躁动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大家听了,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眼神中满是犹豫与思索。有的人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脑海里仔细权衡着利弊;有的人轻轻点头,似乎在认同村长的提议;还有的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村长这法子稳妥,去摸摸底,心里也有个底。” 王大哥用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可镇上、县里能给咱啥政策支持啊,我心里还是没底。” 赵大爷小声嘟囔着,脸上写满了担忧。不过最终,大家还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可心里却依旧像十五个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的,充满了不安与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像一块大石头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

人群中,教书多年、满腹经纶的李老师微微皱起眉头,推了推那幅有些年头、镜腿都用胶布缠了好几圈、像个 “补丁战士” 一样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透着焦虑与思索,他轻声开口道:“村长,我明白您的意思,这法子想得周全。可我这心里一直惦记着咱村里的孩子们。咱们一门心思琢磨着经济发展,可不能把孩子的教育给落下了。这些年,村里但凡有点条件的,都把孩子往外送,为啥?还不是咱村里的教育资源跟不上。咱们要是只想着赚钱,孩子们以后咋办?就说上次期末考试,咱们村小学的平均分,比隔壁村差了一大截,这可愁死人呐!” 他的话语中满是忧虑,为孩子们的教育现状感到痛心疾首。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现场顿时安静下来,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仿佛也在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而叹息。村里的会计王婶也忍不住附和:“是啊,李老师说得在理。我家那小子,天天念叨着想有个像样的图书馆,能安安静静看书。可咱们村现在这条件,就那几排破书架,上头摆的书都旧得掉页了,孩子哪有学习的劲头啊!” 王婶说着,眼神中满是无奈与自责,还有对孩子深深的愧疚。她粗糙的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无奈与无力,作为母亲,她对孩子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让她满心难过。

一位年轻的后生挠了挠头,有些急切地说:“那咱们能不能一边搞经济,一边也把学校翻新翻新,再请些好老师来?我听说隔壁村去年就引进了几个支教老师,人家孩子学习劲头可足了,还搞了朗诵比赛、科技小制作啥的,多热闹啊!咱们村的孩子也不差,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村子发展的期望和对孩子们未来的关心,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村子和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渴望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激烈。各种观点、想法在空气中碰撞,火花四溅。就在这时,村里刚大学毕业回来、朝气蓬勃的小赵站了出来。他身姿挺拔,犹如一棵茁壮成长、充满生机的白杨,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他目光坚定,眼神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那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深切期盼。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仿佛每一个音节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正努力唤醒沉睡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梦想与希望:“我们究竟该如何,用温柔而坚定的手,轻轻拨亮孩子们心中那盏未燃的灯火,照亮他们勇往直前的征途?让经济,这曾被视为冷漠数字堆砌的世界,蜕变成为滋养梦想、孕育希望的肥沃土壤?” 他的话语充满诗意与激情,引发了大家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赵的眼中,那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他环顾四周,看着乡亲们熟悉的面孔,继续说道:“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孩子们是村子的未来啊。就像咱们小时候,谁没有个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梦想?可现在,咱们要是不把基础打好,孩子们的梦想只会越来越远。我记得小时候,咱们村的学校屋顶漏雨,一到下雨天,老师就带着我们挪课桌,书本经常被淋湿,可大家还是眼巴巴地盼着上课,盼着知识能改变命运。现在咱们条件好了些,不能再让下一代吃这样的苦了。” 他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心中涌起一股对孩子们的责任感,那些曾经的求学艰辛仿佛就在眼前,更加坚定了大家为孩子们创造更好条件的决心。

人群中的每一张面孔,在这问题的映照下,都显得格外生动而真实。有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思考,像李大爷,双手背在身后,不停地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这可咋整,又要发展经济,又要顾着孩子…… 这钱从哪来,老师又咋请啊?” 他的脚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在丈量着村子发展的艰难,内心的焦虑与困惑让他不知所措;有的则目光炯炯,闪烁着被激发的斗志与决心,比如村里的民兵队长刘哥,他握紧了拳头,高声应和:“小赵说得对,咱们不能怕困难,得想办法把这两件事都干好!咱们村有的是劳动力,大家齐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如同洪钟般响彻四周,激发了大家的斗志,让原本有些低沉的气氛变得激昂起来。这一刻,他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被同一个问题、同一个梦想紧紧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共同为村子的未来而努力,每个人都深知村子的发展关乎着自己和下一代的命运。

这个问题,不仅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深刻探讨,更是对人性、对梦想、对希望的深刻呼唤。它像一把锋利的刻刀,细细雕琢着每个人内心的世界,让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变得更加清晰而坚定。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正当大家沉浸在思索之中时,村里的 “活宝” 二愣子突然从人群里像个调皮的猴子一样窜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自制的大喇叭,其实就是一个铁皮桶蒙上了一层破布。他把喇叭往嘴边一放,扯着嗓子喊道:“大伙都别愁眉苦脸啦!我有个超级厉害的主意!咱们可以办一个‘乡村超级英雄大赛’,让全村人都来参加,赢的人就能得到‘超级英雄’的称号,说不定还能吸引很多人来咱村参观呢!到时候咱村就出名啦,钱和老师不就都有了!” 说着,他还当场来了个金鸡独立,结果没站稳,差点摔个狗啃泥,引得大伙哄堂大笑。原本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一样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二愣子的搞怪行为暂时驱散了笼罩在大家心头的阴霾。

“二愣子,你这都啥跟啥呀!” 有人笑着吐槽道。

“咋不行?” 二愣子不服气地说,“我这主意可棒了,你们就是不懂,现在的人就喜欢看这些新奇的玩意儿!” 他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那模样十分滑稽,一会儿扮成超人飞的样子,双臂伸直往前冲,嘴里还 “呼呼” 地配音;一会儿又学孙悟空耍金箍棒,拿着那自制喇叭当金箍棒,转得晕头转向,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整个场面充满了欢乐的气息,暂时忘却了村子面临的难题。

就在大家被二愣子逗得哭笑不得的时候,村头突然响起一阵汽车喇叭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越野车缓缓驶进村子,车身上的尘土在阳光下飞扬,像是给车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车门打开,下来几个穿着西装革履、油光水滑的陌生人,为首的一人面带微笑,那笑容看起来亲切和蔼,却又让人捉摸不透。他径直向人群走来,皮鞋踩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哒哒哒” 的,就像在敲鼓一样。还没等大家开口询问,他便热情地自我介绍道:“各位老乡好啊,我们是市里一家教育投资公司的,听说咱们村在谋求发展,我们对乡村教育扶持项目很感兴趣,想过来了解了解情况,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改善乡村教育环境,已经在周边几个村子成功落地了一些项目,效果都很不错,这次也希望能帮到咱们村。” 他的话语礼貌而热情,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给村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突如其来的访客,让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既惊喜又疑惑。村里的老孙头凑到旁边的人耳边,小声嘀咕道:“这些城里人看着挺气派,可他们真能帮咱办实事儿不?”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警惕,多年的生活经验让他对陌生人的到来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另一边,几个妇女也在交头接耳:“会不会要咱出很多钱啊?咱村里可没多少积蓄。” 她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不安,害怕这所谓的合作会给村子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家的窃窃私语,反映出内心的忐忑不安。他们究竟带着怎样的诚意而来?能为村子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转机?是机遇还是新的挑战?这几个陌生人看起来很专业,可他们的要求会不会很苛刻?会不会让村子背负上沉重的负担?一切都悬而未决,等待着众人进一步去探寻…… 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疑问,期待着能从接下来的交流中找到答案。

就在众人满心疑虑之时,那几个陌生人中的一位年轻女士,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她微笑着从包里拿出一本精美的画册,翻开后,里面是一幅幅他们公司在其他村子建设的现代化学校、图书馆以及配套产业的照片,还有孩子们在崭新教室里快乐学习、在操场上尽情玩耍的画面。“乡亲们,大家别担心,我们是真心想帮大家。这是我们之前做过的一些项目成果,大家可以先看看,有什么想法、疑问,咱们都可以敞开了说。”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在众人的心间,稍稍缓解了一些紧张的气氛。那些精美的照片和她温和的话语,让村民们对他们的来意有了更多的期待,但众人的目光依旧在画册和陌生人之间来回游移,未来的路,究竟该如何走下去,依旧迷雾重重…… 这时,村里的大黑狗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围着那几个陌生人不停地打转,一边转还一边 “汪汪” 大叫,仿佛在替村民们 “审问” 这些不速之客。而树上的几只喜鹊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对这场突如其来的 “访客事件” 评头论足,给这充满未知的场景又添了几分神秘和有趣的色彩。老村长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暗暗想着,这或许是村子发展的一个契机,也可能是一场未知的挑战,但无论如何,为了村子的未来,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他都必须带领大家勇敢地去面对。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说道:“既然这样,咱们就先听听你们的详细想法,大家也都把心里的疑问和担忧说出来,一起商量商量。”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老村长和那几个陌生人身上,一场新的交流即将展开,村子的命运也似乎在这一刻悄然转动,等待着被书写新的篇章。大家都怀揣着期待与不安,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与机遇,希望能为村子找到一条光明的发展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