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82章 弦音诉旧章? 夜静韵悠长 守土情难改? 薪传岁月香

村儿里的大伙,还有那些大老远赶来的客人们,那一刻,仿佛被神秘的咒语定住了。每个人的嘴巴闭得紧紧,手里正忙活的事儿,无论是纳鞋底的针线,还是嗑瓜子的手,瞬间定格。眼睛瞪得溜圆,死死地盯着台上,内心的激动如同翻涌的浪潮,止都止不住。那悠悠扬扬飘来的乐声,恰似一根轻柔的羽毛,轻轻挠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又痒又疼,直直钻进骨子里,让人浑身过电般麻酥酥的。

夜深了,星星在夜空闪烁,像好奇的眼睛窥视着我们。然而,那乐声比星星更明亮,穿透了漆黑的夜,也穿透了我们这些庄稼汉和远方来客的胸膛。它不只是声音,而是在我们心底鲜活地诉说着,诉说那些平日里藏在心底、羞于示人的老故事、老情感。就如同村头那座老磨坊,平日里沉默不语,一旦打开门,里面满是岁月的斑驳和曾经的热闹。

你瞧那老王头,平时抽烟斗的劲头比啥都足,烟袋锅子一叼,吞云吐雾,惬意无比。可此刻,烟斗挂在嘴边,早已忘了抽,烟火都灭了,他却浑然不觉,眼眶泛红,像是被往昔的回忆击中。或许是想起年轻时追媳妇,在田埂上摔了个狗啃泥,满身泥巴却还傻笑着爬起来继续追;还有那小媳妇,怀里抱着的娃娃哭闹不止,她却全然不顾,自顾自地抹起眼泪,心里的感动滚烫得如同刚出锅的热馒头。旁边的婶子见状,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小声说:“这曲子,勾人魂儿呢,把咱心里的事儿都揪出来了。”

大伙就这么静静地站着,听着,内心仿佛成了一座五味杂陈的中药铺子,有笑有泪,有甜有苦。这乐声,宛如村里那口老井,井水清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如今,它以独特的方式,润泽着每个人的心田,让人感到无比舒坦和透亮。村里的二狗子挠挠头,对旁边的兄弟说:“听这曲子,咋感觉把这辈子的事儿都过了一遍,心里怪不是滋味,可又舍不得它停。”

说到底,这哪里只是听乐子,分明是在聆听自己的心声,聆听这片土地千百年来传承的灵魂。听着听着,心里热乎乎、暖洋洋的,比冬日里晒太阳还舒坦。

“这曲子啊,就像咱地里最耐旱的庄稼,听着心里那滋味,又酸又甜,和村头老槐树下的陈年旧事一样,让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可又觉着心里有股硬邦邦的劲儿,像石头。” 一位皮肤黝黑、皱纹里藏着故事的年轻后生,边擦着眼角边对身旁同样满脸风霜的伙伴说。他的眼神里,既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伙伴重重地点点头,拍了下后生的肩膀,应道:“可不是嘛,这曲子把咱以前受的苦、遭的难,还有那些盼头,都揉一块儿了。”

“没错!我一听这调调,就像回到那些年,村里遭了旱,大伙肩并肩,硬是把干裂的土地侍弄出绿油油的希望。现在日子好了,可那股不向难处低头的韧性,还在咱骨头缝里响着呢!” 伙伴接过话,嘴角挂着笑,眼里却闪着泪光,那是对过往不屈的骄傲,也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微微仰头,似在回忆往昔,又似在展望未来。

“老把式拉琴,那可真是一绝!每个音儿,都像是从咱心窝子里蹦出来的,讲着咱祖祖辈辈的故事,苦也甜,难也易,都在这弦上绕着呢。” 一位满脸皱纹、手上布满厚茧的老农,眯着眼,嘴角挂着慈祥的笑。那笑容里,藏着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也藏着对后辈传承这份精神的殷切期望。他轻轻抚摸着身旁孙子的头,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眨着眼,老农接着说:“娃啊,以后可得记住这曲子。”

“这就是咱的命根子,是咱的血脉!” 旁边一位大嗓门的中年汉子,一拍大腿,声音虽响,却透着温暖人心的力量,“不管外头天咋变,这地里的土,这手里的活,还有这心里的歌,都是咱不变的根儿,丢啥也不能丢了这些!” 他的话语,简单直白,却字字如锤,敲打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眼神里满是认同。

那《二泉映月》的调子,像田里的晚风轻轻穿过稻穗,先是悠悠地爬上心头,热乎劲儿上来后,又缓缓沉降到脚底板。整个场子如同被山泉洗礼过,静谧而庄严,让人心里暖洋洋的。大伙抬头对望,眼里的笑比田埂上的野花还自然。无需言语,那份对茅山涡、对脚下这片黄土的深情厚意,如同老树根盘根错节,紧紧交织在一起。

此时,夜愈发深沉,可大伙的心却亮堂堂的,仿佛被这乐声点燃了一盏灯,照亮了过去,也照亮了未来的路。我们都明白,这文化的火种,在茅山涡这片土地上,只会越烧越旺……

就像曾经村里有个孩子,叫小虎。他从小痴迷音乐,可家里穷,连一把像样的乐器都买不起。每次听到村里的老把式拉琴,他都听得如痴如醉。有一次,他忍不住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模仿着拉琴的动作,嘴里还哼着调子。村里的一些孩子嘲笑他,说他异想天开,一个泥腿子还想玩音乐。小虎没有理会,依旧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后来,他偶然间在村外的破庙里发现了一把断了弦的二胡,如获至宝。他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了弦,一点点摸索着修复。尽管拉出来的声音起初难听无比,但他从未放弃。如今,小虎已经成为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他的音乐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

还有一次,村里来了个外乡的商人,想要收购村里的老房子,说是要开发旅游项目。这让村里炸开了锅,一部分人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想要卖掉;另一部分人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老房子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根,不能就这么轻易卖掉。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差点大打出手。就在这时,老把式站出来,拉起了《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乐声,让争吵的人们渐渐安静下来。大家想起了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起了那些温暖的回忆。最终,村民们达成了共识,拒绝了商人的收购,决定一起保护好村里的老房子,传承这份文化遗产。

我站在人群中,听着这乐声,看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这乐声,不仅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更揭示了人性中的美好与丑恶,展现了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与和谐。它让我们看到,在这片土地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诱惑,人们对文化的坚守和对家园的热爱从未改变。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也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